第114章

  
  大大一包竹蜻蜓被摊开时,很多孩子眼睛都直了,这年岁,很多人家里吃饭都成问题 ,孩子上学的学费都是省吃俭用凑出来的,至于玩具,那是想都不用想,所以仅仅是一根小小的竹蜻蜓,也让孩子们满足和高兴。
  可想而知,因着这两份礼物,孩子们对育红班的弟弟妹妹们,态度简直不要太好。
  同样的,他们也因为育红班孩子们的到来,得到很多快乐。
  对陈向兵这群孩子们来说,一年级的课没什么难度,简直就是轻轻松松,甚至还有些太简单,他们听课也是真听课,老师提问的时候,还要举手回答问题,灵活的反应,伶俐的口齿,甚至还会举一反三,把讲课的乔校长听得一愣一愣的。
  孩子们才不管他什么感受,一上完课到课间空的时间,一个个要田园带他们玩老鹰捉小鸡。
  四方小学的学生们这才知道,育红班的娃娃们过得多快乐。
  老鹰捉小鸡的游戏,那不仅仅是你抓我躲的游戏,加上田园惟妙惟肖的表演,效果直接让快乐加倍。
  当大老鹰张牙舞爪,挥舞着手臂抓过来的时候,试问哪个小鸡宝宝不紧张呢,你追我赶之间那种刺激的气氛,更是引发孩子们阵阵惊呼。
  那样长的小鸡队伍,追赶起来更是有趣。
  而拔河比赛又是另外的刺激,为表公平,两边必须人数一致,身高体型相差也不能太大。
  所以这拔河比赛就很有看头。
  陈向兵当仁不让排在第一个,他气沉丹田,口号响亮,一二一二喊得飞起。
  另一边的小学队就更激烈,虽然对着弟弟妹妹们要友好,可这时候也不讲什么友谊了,都憋着一包劲要拿第一。
  剩下看热闹的高年级学生们更乐,有人站育红班队,有人站自己小学队,加油声一浪高过一浪。
  不过育红班到底是比不过一年级的,说是一年级,可好些孩子已经是八九岁,虽然长得矮小些,力气还是有的。
  所以中间那根垂着的绳子,一点点被扯到另一边。
  这可把育红班的孩子们急得不轻,他们来之前可是说好要赢的,怎么能输啊,陈向兵嗷一嗓子大喊,“加油!加油!”
  后面的吃奶的劲都使上了,没用。
  这可咋整,陈向兵急啊,对面这些个哥哥姐姐怎么这么有劲呢,要是能松一下绳子就好了,这么想着,他突然的灵机一动。
  小学生们原本正一门心思拉绳呢,就听着对面突然传来一声喊,“看我!”
  孩子们不自觉得抬头看过去,这一看可坏了事,因为陈向兵直接来了个变脸绝活。
  明明是一张胖嘟嘟的可爱小脸,愣是让他七扭八扭,歪鼻子斜眼,整得滑稽又搞笑。
  “噗,哈哈哈哈……”
  “哈哈,笑死人啦。”
  这一笑,手上的力气就不到位,育红班的孩子们抓住时机,一鼓作气,咔一下就把绳子拽过来。
  这可把对面的小学生们看得傻了眼,明明他们使劲拽着呢,咋就输了?
  当即就有人反应过来,指着陈向兵,“小弟弟,你耍诈。”
  陈向兵嘿嘿笑,挺着小肚子先朝着哥哥姐姐们鞠一个躬,“谢谢大哥哥大姐姐让着我们,我这个叫兵不厌诈啦,我超级会变脸的,还要不要看啊。”
  这注意力登时就被转移,“看!”
  然后,陈向兵这个显眼包,把一群围着他的学生们逗得哈哈笑。
  这让一边围观的老师们惊讶又好笑,乔耕书看着陈向兵夸张又好玩的表演,忍不住朝着田园夸,“这孩子,有急智。”
  原本他耍诈让自己小队赢,这小学生们也是争强好胜,应该是不让的,依着他看,下一步就得吵起来,可这娃娃这么一来,孩子们光记着笑,哪里还能吵。
  果然,接下来,育红班的孩子们很快和小学生们称兄道弟,好得不得了。
  原本这场参观到这里就可以圆满结束,谁也没想到,一场大雨突然而至。
  所有人开始朝着屋檐下跑,也不进屋,就着那点小小的屋檐伸手接水,身上沾上水滴也乐此不疲。
  接着接着,陈向兵突发奇想,对着周围育红班的同学们喊一声,“我们给大家表演个节目吧。”
  “好啊,表演什么呢?”
  “我知道,咱们就表演听雨歌!”
  陈向兵一拍手,“对,就表演听雨歌。”
  这是一首怎样的歌呢,是田园带着孩子们自己填词,然后用身体制作出韵律,配合而唱的歌。
  雨势转小,滴答声中,陈向兵对着自己两边的小学生们大喊。
  “哥哥姐姐们,接下来请看我们育红班的表演吧!”
  话音一落,孩子们立即站整齐,有人喊一声,“观棋!”
  卫观棋带着一顶草编帽,走出屋檐,在孩子们对面站定。
  他一起手,‘啪’一声,整齐而响亮的合掌声回荡在这所校园里,带着干脆又悠远的回音。
  接着,是手掌摩擦和嘴巴的和声,声音轻快欢乐,让人忍不住想要跟着那韵律摇摆身体。
  ‘下雨,下大雨,我们来唱一首歌’
  ‘透明的雨滴,哗啦啦落下’
  ‘带走了炎热,带来了欢乐’
  ‘它略过蓝天,融入了大海’
  ‘它包容万物,是生命之源’
  ‘雨滴雨滴滴滴答……’
  孩子们脸上带着笑,随着卫观棋的手势做着不同的动作,演奏出独特的音乐,歌声轻快而欢乐,摇头晃脑的样子,感染了所有人。
  不知道为什么,乔耕书看着这一幕,眼眶突然有些发热,他心里高兴又酸涩。
  一直以来,他总觉得日子灰暗,他能做到每天认真上课,对孩子们负责,可他无法让自己轻松起来,心底的沉重压得他有时候会喘不过气。
  学校里有几个老师教学不负责任,他找老师谈话,得来对方无所谓的回复,‘校长,咱们这已经够好的了,你看外面,谁还有心思好好给学生上课啊,你就是上出花来,咱们还能教出大学生不成?’
  是啊,得过且过,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样的日子几乎所有人都已经习惯,因为没有希望。
  而此刻,他突然觉得,以前的自己错了,大错特错。
  希望并不在那些政策里,不在未来的某个时间里,他就在现在,在此刻,在他面前,他面前的这群孩子,就是希望本身啊。
  轻快歌词唱到最后一句,所有声音戛然而止,天地间只余下滴答的雨声。
  在这静谧中,小小的四方小学爆发出轰鸣的掌声,孩子们在笑,在跳,在欢呼雀跃,这一幕成为他们童年中不可磨灭的记忆,那种震撼和欢乐,多年以后想起依旧鲜明。
  在这欢呼里,乔耕书转身对着田园深深深鞠躬,他起身看向田园,“田老师,谢谢你。”
  谢谢你带着育红班的孩子们走进小学,带给我们这份惊喜和感动,更谢谢你让我找回自己的内心,更让我看到希望和光明。
  育红班孩子们离开的时候,已经是雨过天晴,一架浅浅的彩虹挂在天边,让人心情都绚烂起来,在拥抱和不舍中,孩子们挥手告别了这场小学之旅。
  至此,再也没有哪个孩子说不愿去小学,因为就像田老师说的,我们感受过育红班的快乐,可还没有探索过小学的乐趣,虽然不舍,可是育红班就在家门口,放学以后依旧可以去玩。
  只田园没想到,这场小学参观太成功,以至于家里两个原本不用升小学的小崽子都想学历升级。
  这时节,上学并不卡年龄,不过普遍比后世晚一年,特别是底层百姓,孩子营养跟不上,发育迟缓,村里五六岁话还说不清的很多,所以大家一般八岁才上一年级,也就是七周岁,不过村镇小学里管理更松,有些八九岁甚至十岁上一年级的,也不是没有。
  家里两个哥哥今年才六周岁,按照虚岁来看也就是七岁,让谁看,再玩一年上小学才算正常,田园原本是打算让他们明年上小学的。
  没成想,陈向兵找田园,“妈 ,你看我和我哥,长得比那些个一年级的小学生还高呢,力气也比他们大,就说那拔河比赛,我们都赢了。”
  田园抬手制止他,“别吹牛,你们赢不是因为你们力气大。”
  小向新坐在田园身边玩积木呢,听着妈妈和哥哥的对话,立即接茬,“那是因为二哥你做鬼脸啦。”
  陈向兵一挺小胸脯,“好吧,不过那总归是我们赢啦,这虽然不是体力上的优势,那也是智慧的体现吧,所以我们觉得,现在我们完全可以去上小学,当一名合格的小学生。”
  田园问哥哥,“向军,你也想去小学?”
  田向军其实可有可无,他在哪里都能看书,可架不住弟弟对他叭叭叭说个没完,他点头,“和向兵一起去。”
  田园先声明,“去了小学不许反悔,不能觉得不好又要回育红班。”
  
        a href="https://www.海棠书屋.net/zuozhe/OUF.html" title="七月田" target="_blank">七月田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