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对方那脸上却明显犹豫了下,才去拉办公桌的抽屉,“那你等我找找。”
  这一看就是还有事,刘卫国脸上依旧笑着,“没事儿,你慢慢找,不着急。”
  不多会儿单子找出来,刘卫国一看,就知道对方为什么犹豫了,对方一口气订了一千斤。
  这可真不少啊,去年他们送了好几次货,单次也只有几百斤,加起来才将将过了一千五。
  对方也知道,“我们这不是看去年跟你们合作得挺好,才一口气订了这么多,哪知道根本就不是你们的。”
  这话也就听听吧,刘卫国去年跑了一年销售,还能不清楚这里面的门道。
  能一口气订这么多,绝对是有利可图,要么因为今年木耳降价了,要么有其他好处。
  不过做生意本就是你情我愿,刘卫国也没必要非得戳穿,只扫了眼单子上的陌生手戳,把那个名字记了下来。
  记完他将单子还回去,还又安慰了对方几句,才从蔬菜副食商店出来。
  他又花了点时间,把县里去年供过货的几家都跑了一遍,又发现一家弄错的,还有一家直接说今年不要了。
  也不知道这今年不要了,是买了别人家的,还是不打算买了,刘卫国回到林场后,直接去了试点。
  “事情办得不顺利?”严雪一看他那表情,就猜出了个七八分。
  “嗯。”刘卫国跟严雪是老熟人了,也不见外,坐下自己倒了杯水喝,“被人给冒名顶替了。”
  “冒名顶替了?”今年木耳会不好卖严雪有想过,顶替这个倒还真有些没想到。
  刘卫国就把情况说了说,听得后面进来的郎月娥和郭长安也皱眉。
  郭长安更是直接问:“是不是红石林场干的?”他们就跟红石林场最有过节。
  刘卫国也不清楚,把自己记下那个名字一说,还真是红石林场的,红石林场培育基地那个负责人。
  “上次他们还没长记性是吧?又整这恶心事儿。”郭长安脸色不太好看。
  郎月娥同样,周文慧还担心起更多地方,问刘卫国:“镇供销社和林业局那边卖出去了吗?”
  “镇上的几家都没事儿。”刘卫国说,“镇上我跑得勤,大家也都认识。”
  估计不只是他,其他几家林场的供销社那边也看着眼熟,抢生意很难抢得过他们。
  所以就把手伸向了县里,还搞出个冒名顶替这么恶心人的事儿。
  郭长安实在觉得厌烦,“技术学得不咋地,整这些歪门邪道倒是来能耐。”
  “世界上就是总有人舍本逐末,喜欢搞歪门邪道。”严雪倒是很平静,“先说说都卖了多少吧。”
  刘卫国说了说,情况确实不理想,真这么下去,他们恐怕要到过年,才能卖出去去年那些斤。
  而去年那批耳木今年迎来了丰收期,今年他们还种了新的,最少也能采收个8000斤以上。
  “咱们县这点儿地方还是不够卖。”刘卫国说,“要不我去市里其他县跑跑?其他县咱们还没去过。”
  “我估计望山林场和小金川林场应该去其他县卖了,他们打听过咱们的销售范围。”
  严雪并不看好,就算没打听的,猜到他们在本县已经有了销售渠道,多半也会避开,像红石林场这种才是少数。
  虽说要比东西的质量和名声,他们谁都不怕,但澄水就这几个林场,着实没必要非得在一个地方竞争。
  “那要不直接去其他市?”刘卫国想了想,“水泉和阳城离咱这都挺近的,就是我都没去过,不知道能不能行。”
  “车不太方便吧。”周文慧就是镇上长大的,清楚这些,“去这两个市都得倒好几次车。”
  运输货物最怕的就是频繁换车,不仅浪费人力,还容易在装卸的过程中出现破损或者遗失。
  这下刘卫国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其他人同样觉得棘手,刘卫国甚至道:“要是咱们自己有车就好了。”
  “跃进车能装三吨半,解放车能装四吨多,咱们用得着吗?”严雪好笑。
  “那万一呢?”刘卫国一直是个乐观性子,“我看咱这试点搞得好,早晚有一天能用上大卡车送货。”
  这话众人爱听,虽说也知道还离得远呢,但依旧都露出了点笑容。
  严雪等众人笑完,才倾倾身吸引来众人的注意力。
  “我觉得我们哪个市都不用去,我们直接去省城。”她说。
  众人一愣,显然都有些没有想到,毕竟和这两个市相比,省城实在有点远。
  但紧接着周文慧就回过味儿来了,“镇上有直达省城的火车,不用倒车。”
  虽说远是远了点,要快十个小时才能到,可一个中途不用倒车,就比什么都强。
  众人豁然开朗,刘卫国更是眼前一亮,“对啊,我咋没想到还能去省城卖?”
  那是因为这年代交通不便,很多人一辈子都没出过几回门,考虑事情大多数都是就近原则。
  严雪就不一样了,上辈子开网店,东西卖往大江南北,距离远近从来都不是她要考虑的问题,交通是否方便才是。
  她没就这个话题多说,而是笑着问刘卫国,“去省城跑销售,你没有问题吧?”
  如果是在去年开始帮试点卖东西前,刘卫国可能还会犹豫下,毕竟他长这么大就没去过省城。
  可去年跑了一年销售,他发现做销售其实也没那么难,去省城,顶多是地方更大更陌生。
  “试试呗。”他还是笑嘻嘻的,“不行我就拿着你和祁放那份报纸去,问他们上过省报的木耳买不买。”
  这下把众人都逗乐了,周文慧还嗔了他一眼,“就你鬼点子多。”
  “我是说真的。”刘卫国被媳妇嗔了,还笑得更欢了,“我吹一万遍,也没有严雪上一遍报纸好使啊。”
  事情到这里,总算是有了解决办法,在场的人全都松了一口气。
  毕竟省城可比江城大多了,人口多,又有大量的工厂,一万来斤也能消化得了。
  不过严雪并没有让刘卫国现在就去,“这事儿不着急,你先把县里几个地方的货送了,我还有点东西要准备。”
  晚上下了班回去,祁放已经回来了,就靠站在写字桌边,余光注意着炕上的胖儿子读信。
  “谁寄过来的?”严雪随口问了句,放下包,那边小肥仔已经看到了她,抬手递过来一个二老太太做的布球,让她陪自己玩。
  不仅递,他还雄心壮志想要爬两下,可惜腿上力气不够,就只是在炕上蹭了蹭。
  好在小家伙也不生气,爬不动就不爬,小肥屁股坐回去,还咧了刚冒出小乳牙的嘴冲着严雪笑。
  这一点倒和他爸爸不太像,他爸爸那脸上就少见个笑模样,从小就是。
  严雪接了儿子手里的球,才听到那边祁放说:“是师娘的信,告诉我项目已经停了。”
  竟然是这件事,严雪回头看看男人,没急着说话,又笑盈盈逗着儿子玩了会儿。
  等二老太太拿了碗进来给小肥仔喂辅食,她才起身到桌边,接过祁放递来的信看了看。
  开头照例先问候祁放和她,关心他们家的小肥仔,然后才说到正事。
  研究所那边又拖了近一年,经过多方努力,还是没能解决系统设计上的缺陷,只能被迫叫停。
  这一停,等于宣布之前做那些都是无用功,先后负责此事的吴行德和林教授自然要被怀疑能力,尤其是林教授。
  他本就是为这事被调回来的,项目一停,也就没了事做,虽说没被送回去,待在研究所也就是个打杂。
  而研究所的规定,手里没项目,就只能拿到工资的60%,估计日子也不比在厂里拧螺丝好过。
  其实过后他还找过几次魏淑娴,都被魏淑娴拒了,倒是吴行德自那封信后就没了动静,也不知道是处境不好顾不上,还是在憋坏。
  严雪看完,将信纸重新塞回信封,递还给男人,“停了也好,至少有些人不用再成天惦记着了。”
  祁放“嗯”了声,抬手却没有接信,而是握住她的手,将长指穿进她指间。
  男人常年与机械打交道,指腹有茧,指节有力,倒和她的白皙小巧形成了对比。
  严雪下意识就回头去看二老太太,发现老太太正低声哄着小肥仔再吃一口,并没有注意这边。
  再回头,男人一双桃花眼还静静注视着她,手上的力道也紧了紧,她就没有动,任由男人这么牵着。
  有些事,是只有两个人才知道的秘密。有些心情,也只有他们彼此最能理解。
  在这还有两个人存在的房间里,在这无人注意的地方,夫妻俩一时间谁都没有说话。
  然后两人就听到身后“啊”地一声,下意识看去,小肥仔已经望着这边,连辅食都不吃了。
  尤其是见两人望过来,他小手指着这边,啊啊又连叫了好几声。
  这回连二老太太都看了过来,看得严雪赶忙抽回手,祁放也从她手里拿回信,“都看完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