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严雪被人抢着把树头要走了这事大家可记得真真的,就怕金川林场也碰到这种情况。
  严雪听了却只是笑,“没事,影响不到咱们,还能让咱们多一笔收入。”
  当初严雪会主动跟郎书记要郎月娥,除了她是郎书记的女儿,还因为她这人一向知情识趣,话也不多。果然郎月娥听了什么都没再说,反而逗起她身边的孩子,“我怎么瞅着长得像爸爸?”
  严雪怀孕的时候舍得吃,又勤活动,孩子养得不错,出生没两天就睁眼了,长得的确更像爸爸。
  严雪跟严继刚都随母亲,有双圆钝的大眼睛,小家伙却和他爹一样,内勾外翘。
  有时候严雪看着他,明明知道他还小看不清,可就是觉得他是在看自己,忍不住刮刮他鼻子,“你怎么就长得不像我?”
  小家伙眼睛望着她,动动小手小脚,小嘴巴也哈哈发出几个音,像是在给她回应。
  郎月娥看得心都要化了,赶忙抱了抱,“你咋长这么漂亮?”又问严雪:“孩子起名字了吗?”
  说到这个,严雪忍不住垂眸将视线落在小婴儿脸上,“起了,叫祁严遇。”
  这让郎月娥愣了下,接着就笑了,“该不会是姓严的严吧?”
  严雪没说话,看得郎月娥更忍不住笑,“还真是啊,你家小祁不是挺内敛的吗?”
  严雪以前也觉得祁放挺内敛的,但这男人最近的确有些不内敛了,尤其是在给孩子取名这件事上。
  正常这年代取名字,要么红一点建国建军,要么按族谱,就算都不按,也该是对孩子的祝福或者寄望。
  可祁严遇,祁严遇,不就是在说她跟祁放的相遇,还是那么巧合那么阴差阳错的相遇。
  但男人似乎早就想好了,说起这个名字时一双桃花眼还专注望着她,说自己觉得这个名字很有意义。
  这严雪还能说什么?纪念他们的相遇,总比让这个理工科大直男乱起,起个静液压黑木耳强吧?
  反正祁严遇小朋友自己说了不算,更不知道他爹在给他起名字的时候,暗搓搓秀了个大的。
  倒是刘卫国要是从山上回来听说,肯定又得大呼一声内行。毕竟他憋了好几天,才憋出来一个爱蓉。
  严雪这边继续岁月静好地坐她的月子,根本没管外面因为她一份计划书,有多少人跟着动了。
  金川林场这边来了好几波,镇林业局那边也没闲着,以至于真到了开会那天,各林场为了争取这个机会,连具体的计划都拿出来了。
  当然也不是没有铁憨憨,觉得自己这边各方面都不占优势,干脆连争取都懒得争取,愉快地躺在坑底做咸鱼。
  然后到了开会那天一看,就自己林场没准备,就自己独树一帜,就自己鹤立鸡群……
  当时那位铁憨憨就有些不好了,尤其是被众人用有些奇怪的眼神看着后。
  好像大家都很积极工作,就他不思进取,虽然他确实不思进取,可这件事不该今天开会才通知吗?
  在铁憨憨的无语中,瞿明理还是装模作样把事情通知完,然后询问大家的意见。
  众人立即表示自己愿意积极配合局里的工作,并列举自己林场的优势一二三。
  离金川林场近的,林场规模大人口多的,领导人思想学得特别好特别进步的……
  最后到了铁憨憨那里,他也不好意思说自己不愿意配合局里的工作,同样表示他们林场行,让他们林场上。
  就是相比其他林场,说得干巴巴的,也没哪个局里的领导帮他说话。
  剩下那五个可就热闹了,有两个更是积极,不仅拉了刘局长帮自己说话,还另外拉了别人。
  瞿明理静静看着他们争取,看着刘局长毫不掩饰地站在某两个林场那边,一直等争执得差不多了,才道:“看来大家意愿都很强啊。”
  众人点头,有那会拍马屁的还表示积极配合局里工作,为国家做贡献,是他们应该的。
  然后他们就听瞿明理说:“既然大家意愿都很强烈,那就一起搞。”
  众人当时就听懵了,一起搞?怎么一起搞?剩下六个林场一家一个试验点吗?
  没想到瞿明理还真是这个意思,听得众人直皱眉,刘局长更是当场反对,“咱们哪有那么多树头和不合格的木材?”
  刘局长指出众人最在意的事,“金川林场可是用了三个林场的木头,才种出来这么多,要是每个林场都搞一个,那点规模都不够麻烦的。”
  他甚至直指瞿明理,“你难道还想另外伐木专供木耳种植?这些木材可都是国家的资源,国家有大用。”
  “当然不是。”瞿明理推推眼镜,露出个笑容,“咱们林业局没有,其他镇的林业局不是有吗?”
  他缓缓看了一圈会议室内的众人,“咱们可以去其他镇的林业局买,按照买柴火的价格。”
  这才是严雪那计划书里最重要的部分,严雪从交出计划书,就没打算小打小闹,只赚两个林场的菌种钱。
  而刚好他也没打算小打小闹,只在澄水搞三个规模受采伐量限制的试点。
  瞿明理敲了敲桌子,“所以就看你们的意愿了,你们要是想搞,数量报给我,我去找其他镇的书记买。”
  这下众人全都反应过来了,对啊,他们怎么没想到还可以去其他镇的林业局买?
  他们澄水林业局的树头是不够用,但县里可是有三个镇有林场,除了他们县,市里还有其他县……
  这谁还在内部争啊?直接出去买不就得了,就算按不了柴火价,也花不了几个钱。
  毕竟在他们这,树头和检尺不合格的木材都能用来种木耳,用来生钱,在别人那却就只是柴火,根本不值什么。
  这下没人再管刘局长了,反正每个林场都能种,谁还费劲去他那走门路啊?
  而且刘局长这格局显然不行,人家瞿书记都走出澄水,放眼全县了,他却还只知道在窝里争。
  就是这样一来,他们原先的计划都得改,回去看看自家林场到底能吃下多大的规模。
  就连之前没有准备的铁憨憨都琢磨起来了,这要是搞成了,可不只是政绩的问题,自家想往里面塞个人还不是顺手的事?
  再说谁会嫌自己林场效益好啊?这又不占用林场正式职工,只是种植采收的话,家属队的人就能干。
  众人都有点无心再开这个会,就只有郎书记始终笑盈盈的,“大家要是有意向,我这里还有份严技术员写的耳场选址须知,大家可以看看。”
  一听说耳场选址还有讲究,众人忙接过去看,随身带着笔记做会议记录的还抄了下来。
  望山林场离金川林场最近,书记还问郎书记:“你们严技术员啥时候出月子?让她去我们林场看看呗。”
  然后郎书记就顺便解释了句:“我们严技术员就是去年诗朗诵那个女领诵,这个月刚生了孩子。”
  再次装到了,望山林场的书记还帮他一起装,“祁放是她爱人。”然后看着众人跟自己当初一样,露出又无语又酸的眼神。
  除了耳场的选址,严雪写那份资料上还有耳木的选择、一瓶菌种又能种几根耳木,以供众人参考。
  “你们看一看,到底要多少瓶菌种,早点告诉我。这东西麻烦,一月份就要开始培养了。”
  郎书记是这么说的,众人回去后也都赶紧抓紧时间开会,定下要用的木头数量和菌种数量。
  前者报去瞿明理那里,由瞿明理出面购买,后者则报去了郎书记那,又由郎月娥郭长安带着报到了严雪这。
  “我说你咋一点也不担心。”郎月娥是郎书记的女儿,还是知道买木头这个主意其实是严雪出的。
  当初一听说其他林场也要搞试点,她跟众人一样,都以为最多能搞两个,最多能卖个2000来瓶的菌种,完全没想到会有这么多。
  郎月娥拿出了自己记的单子,“已经有四家林场报过来了,其中要的最多的是十三线,2000瓶。”
  刚听到这个数字,她着实吃了一惊,严雪却并不是很意外,“他们林场大,位置又深,不好搞副业。”
  十三线在小火车路线的尽头,已经很接近保护区了,平时下来一趟很麻烦,好多东西都直接卖给了场里的收购站。
  但也因为他们林场大,自己采伐剩下的木头就不少,再从外面采购些,完全吃得下。
  “再就是望山林场,要了1800瓶。”这个不用严雪说郎月娥也知道,两边离得近,望山林场还亲自来看过,对木耳种植更了解也更有信心。
  光这两家,就是近4000瓶的菌种、2000块的收入,今年他们只是卖菌种,都绝对不少赚。
  这让郭长安不禁想起了严雪当初那句:“要是大家都开始种了更好,我还可以卖菌种,还可以卖培养菌种的材料。”
  这才不过一年多,她就真的卖起了菌种,还走出金川,卖到了澄水每一个林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