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祁放刚要动,徐文利已经迫不及待上去了,不多会儿拆下来一个配件,“看着没什么变化,应该是有用。”
  几人全都围上去看,要知道之前的元件几天就得换,损耗已经是肉眼能够看得到的程度。
  生产调度一直在山上,早上就看过,比在场其他人更为清楚,“确实没什么变化。”
  那就证明的确有用,钱书记和另外一人对视一眼,直接找上了郎书记,“你们林场一共做了几个?给我们也修修。”
  “对啊,大家都是兄弟林场,你们既然有这本事,可不能把我们忘了。”
  讲大道理的,打感情牌的,反正目的就一个,赖也要赖上金川林场,把他们的集材50也修了。
  这郎书记说了可不算,先回过头问祁放:“你做那零件还有几个?”
  “还有一个刚做好,是给场里另外一台的。”
  祁放说完,又顿了顿,看一圈在场其他人,“这个只能起到减缓的作用,马力也最好不要开到最大。”
  吴行德的系统设计上就有缺陷,要改就得大改,现在没那个条件,只能打个补丁先用着。
  其他人也知道,这么短的时间能想出减缓的办法已经很不错了,没见镇机修厂那边什么办法都还没想出来。
  “就这么定了,我们回去就把东西拉过来,你们看能不能给我们尽快修上。”
  两位林场书记完全没有要改口的意思,和郎书记商量完,还又去和祁放握了握手,“年轻人就是有潜力,我们林场那几台集材50就拜托你了。”
  正要下山,又有人上来,显然也是听说金川林场这边想到办法了,但是离得有些远。
  这下两家等着的变三家,金川林场自己还有几台得修,几人顿时加快了回程的脚步,都想赶快安排下去,第一个把拖拉机送过来。
  当然消息也得先捂住了,别一会儿又有人过来,抢在了他们前头,到时候后悔都没地方后悔去。
  看到几人抢着下山那架势,郎书记实在没忍住笑了,生产调度也长长吐出一口气。
  其他人还好,他可是天天在山上看着定好的生产任务完不成,比谁都上火,这两天嘴角都起了大泡。
  “既然这边没问题了,咱们抓紧时间开个会吧。”郎书记看了看身边的于场长和生产调度,“商量商量这事儿该怎么往上报。”
  其他林场虽然想捂着,但他们既然想到了解决办法,是不可能不往镇林业局报的。
  镇林业局怎么安排是镇林业局的事,但他们林场和想到解决办法的祁放肯定会得到嘉奖。
  想到这,就连向来看祁放不怎么顺眼的于场长脸上都有了笑容,然后就在汇报这事商议定之后,郎书记提起了要给祁放转岗。
  他嘴角笑容当时就是一滞,“这恐怕不太好办吧,小修厂人已经满了。”
  转岗不比借调,每个岗位招多少人,那都是上面定好的,他们也做不了主。
  像他想给于勇志转保卫科,还是因为保卫科人本来就没满,就这还动用了于勇志舅舅的关系。
  郎书记像是早知道他会有反对意见,“万一这事儿再报到县里呢?县里一问,想出办法的人还在采伐队当伐木工。”
  这确实有点不好看,一来显得他们对人才不够重视,毕竟祁放连个拖拉机手都不是,只是个锯手助手;二来你们工程师都没能解决的问题,我们林场一个小采伐工人解决了,这不是打人脸吗?
  “我觉得跟上面申请多加一个岗位是对的。”徐文利说,“咱们今年又添了四台拖拉机,还有不少油锯,本来就缺人手。”
  这话在理,众人全都点头,不想点头的也得点头,主要是祁放这次实在太争气了。
  郎书记也在点头之列,“资历上,祁放虽然年轻了点,但成绩在这。这位同志思想觉悟也够高,没少帮着场里义务劳动,就连咱们场部这个火墙,还是他想出来,他过来砌的。”
  这众人就更没话说了,他们可是都享受了火墙带来的便利。
  于场长也没了话说,他还被人撞见过躺在火墙上,一点也不想谈这个话题。
  这事就这么定了下来,没多久郎书记就调好摩托卡,亲自带着写好的申请和报告去了镇上。
  到镇林业局的时候瞿明理正在办公室里打电话,“这批集材50是谁做主换的?现在全县有一半林场都是停摆的状态,已经不只是我们镇的事了……”
  他没着急进去,在外面等了等,刚好看到刘局长端着个搪瓷缸子站在自己办公室门口。
  这就有点看热闹的意思了,毕竟要不是上面空降了个书记下来,刘局长升上去,现在焦头烂额的就是刘局长。
  在外面等了会儿,里面才挂断电话。
  郎书记上前敲门,瞿明理已经调整好了情绪,“请进。”
  这位新书记涵养倒不错,没有迁怒旁人,这让郎书记心里稳了不少,进去说明了来意。
  “你说你们林场的祁放想出了解决办法?”这瞿明理是真觉得意外了,“联欢会领诵的那个祁放?”
  郎书记一看他对祁放还有印象,对接下来要说的事更多了几分把握,“是他,他是之前镇机修厂下调过去的,技术很是过硬。”
  瞿明理正愁这件事呢,也没废话,问清楚情况就给镇机修厂打去了电话,“你们那边想到解决办法了吗?还在等县里的消息?那你们不用等了,带着人过来一趟,下面林场有同志想到了。”
  眼见着连县里都解决不了,镇机修厂这边陈纪忠就不着急了,回去好好睡了一觉,才重新回到厂里。
  回去正见一台老集材50用铁丝挂着台坏了的新集材50,往运输用的内燃机上拖,他不免意外,“这是不修了?”
  “说是这边排不上,先拉回去自己想想办法。”帮着装卸的机修厂工人说。
  这陈纪忠就更搞不懂了,“县里都没辙,他们自己能想什么办法?”
  正疑惑,又有一个林场的人过来,说他们林场的集材50先不修了,要拉回去。
  一个还是偶然,接二连三都来说不修了,就不得不让人怀疑了。
  陈纪忠心里想着不可能,却始终有些难安,回办公室没多久就又出来问:“金川林场的集材50拉回去了吗?”
  “他们根本就没拉过来吧?”负责记录的人翻了翻记录本,“确实没拉过来,主要他们联系得太晚,厂里已经没地方了。”
  但直觉告诉陈纪忠不是这样的,金川林场表现得太不积极了,明显反常,而且金川林场有祁放在……
  瞿明理的电话就是在这时候打过来的,机修厂厂长接完出来,直接叫上了他们这些技术岗,“都跟我去一趟局里,瞿书记说下面林场有人想出解决办法了。”
  陈纪忠心当时便是一沉,“谁想出来的?”
  这个厂长还真忘了问,“还不知道,先过去看看再说。”
  然后陈纪忠就看到了设计图上有些眼熟的字迹,祁放的字迹。
  “金川林场的书记郎中庭说他们已经试过了,确实能用,你们也看看能不能做。”瞿书记跟他们说。
  陈纪忠没说话,倒是厂里最有经验的老师傅沉吟了下,“看上去确实可行,但到底能不能做,我们也没看到实物。”
  他们是机修厂不是机械厂,确实能做一些配件不假,但没有那自己设计零件的实力。
  然后陈纪忠就见瞿明理略一思忖,“那就都去金川林场看看。”调了摩托卡,亲自带着众人过去。
  谁也没想到郎书记去一趟镇上,会带回来这么多人,其中一个还是镇林业局新上任的书记。
  摩托卡在小火车道停下,一行人连场部都没有去,直奔小修厂,还没到就先看到了外面排着的集材50。
  小修厂有车间,有院子,机器停在外面,只能说明里面已经停满了,而且估计不是金川林场自己的。
  瞿明理还好,几个镇机修厂来的脸色都有些不好看,尤其是陈纪忠。
  多打脸啊,东西送到他们那,他们修不了,人家又拉回去,送来了金川林场一个小修厂。
  再往里面走,陈纪忠还看到了一个眼熟的人,之前去机修厂催还被他怼过的闹山小修厂厂长。
  闹山小修厂厂长正在给祁放打下手,将祁放做好的零件装上去,看到几人神色如常,一点都没有露出尴尬。
  可他不尴尬,尴尬的就是镇机修厂这些人了,一个个都恨不得祁放那解决办法不顶用。
  可惜事实正好相反,不多久那台集材50装完,闹山林场的拖拉机手上去开过试过,完全没有问题。
  众人上去看了,又去山上看了已经使用过好几天那两台,不得不承认祁放这个办法确实可行。
  既然可行,在县里甚至原生产企业想出更好的办法前就得赶快用上,让各林场恢复生产。瞿明理本来想直接将祁放借调去镇上,又记起之前郎书记说祁放是镇机修厂下调来金川的,一顿。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