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完结屋>书库>古代爱情>登云天> 第242章

第242章

  
  午后的阳光透过倩纱窗棂,疏疏落落地洒入殿内。
  光影轻柔如云彩,浮在地面上,也映照在人心深处,投下难以言喻的阴影。
  恍惚间,南瑾抬眸看向皇后,幽幽念了句,
  “若是她二人在彼此入宫前,就已经相识了呢?”
  第341章 闭门思过
  “一早相识?”
  皇后微有诧异,“那她们是如何认识的?宜妃祖籍川渝,贺兰贵人出身江浙,这两地相距何止千里?”
  南瑾并不答这话,而是另择了话题问道:
  “臣妾听闻宜妃与家中关系亲厚,川渝总督常会托人送些家乡的风物入宫,以解她思乡之情。
  那日皇上因川渝总督奏折动怒,只因那折子上尽是替宜妃美言、恳请皇上多加眷顾之语。按说他们父女关系应当融洽,只是......”
  她话锋一转,不免困惑,“臣妾有一点始终想不明白。嫔妃自戕乃大罪,必会祸连母家。即便宜妃所行恶事败露,她自知死罪难逃,也该静待皇上圣裁才是。
  她选择自戕,家人必遭株连。她能狠心舍下常睿,又能全然不顾父母族人安危,足以说明孩子和家人在她心中,根本就无足轻重。那她在乎的究竟又是什么?”
  皇后回忆道:“从前的川渝总督膝下无子,只育有一女,自是视作掌上明珠。
  宜妃的父亲朱庆元,便是他家中入赘的女婿,一路靠着岳丈提携才得以立足。
  之后又跟随岳丈多年,渐渐得了提拔,最终接任了川渝总督的官位。
  因着这些,朱庆元对其正妻敬畏非常。而宜妃的生母,只是朱庆元在外的一房相好。
  生下宜妃后,不敢带回府中,朱庆元只能将她们母女安置在城外的庄子里养着。
  直到宜妃生母病故,朱庆元羽翼渐丰,才敢将已满十岁的宜妃接回府中认祖归宗。”
  皇后微微一叹,继续道:“朱庆元对宜妃确有几分愧疚之心,你要说宜妃因为此事而怨恨他,所以选择自戕连累全家,倒也不是全无可能。
  可即便如此,她幼年被养在庄子里,那也是在川渝地界,她和贺兰贵人又何来一早相识的契机?”
  南瑾道:“这一切都是宜妃的一面之词,她的话,皇后娘娘可还能轻信?”
  皇后泠然道:“再是信不得,如今也已无从查证了。这些话不单是宜妃对本宫所言,当初朱庆元送宜妃入潜邸时,也是如此说。”
  她顿一顿,无奈摇头,“就算他们父女二人当年有所隐瞒,到了如今这一步,这事儿也只能永远烂在肚子里。
  皇上雷霆手段,已将朱庆元革职查办。朱府上下遭此大祸必然人人自危,阖府守口如瓶。谁还敢再提旧事?
  若再添一条欺君之罪,莫说官位前程,只怕他满门的脑袋都未必保得住了。”
  皇后所言不无道理。
  人都是求活的。
  朱家此刻自顾不暇,避祸唯恐不及,哪里还敢翻出陈年旧账,引火烧身?
  此刻要再想顺着宜妃身世这条线索追查下去,已是不能了。
  事情僵在这里,南瑾一时也没了头绪。
  此事迷雾重重,看似拨开了一层,却又很快陷入了更深的死胡同。
  她无奈地摇头,“只可惜这一切都只是咱们的揣测。明面上,贺兰贵人行事滴水不漏,咱们没有任何实证......”
  “不需要实证。”皇后眸色骤然一沉,打断了南瑾的话,
  “她一个没有家世的低位嫔妃,本宫要拿她何须证据?
  本宫双目所见,便是铁证如山!”
  要给一个人定罪,需要条分缕析、证据齐全,那都是律法给平民百姓的约束。
  而在这权力之巅的皇城内,有时只需上位者的一句话,便能轻易坐实一个人的罪证。
  南瑾看着不怒自威的皇后,心下暗道:
  女子握有实权在手,便当是如此。
  她要为进礼讨个公道,还需费尽心思寻找贺兰贵人的漏洞、搜罗她的罪证。
  可皇后不需要,
  她只需凤口一张,便能轻易决定了贺兰贵人的生死荣辱。
  皇后的目光与南瑾赞许向往眼神的撞上,缓和了容色道:
  “若在从前,本宫绝不会轻易只凭揣测便定人罪责,平白冤枉。但今时不同往日。”
  她目光落在南瑾的小腹上,又下意识伸手护住自己隆起的孕肚,
  “本宫与你都身怀龙裔,本宫不能容她有丝毫算计了咱们的可能。”
  南瑾会心一笑,颔首道:“臣妾也以为,皇后娘娘此举甚好。”
  皇后不再多言,只对身旁的顺喜抬了抬下巴,
  “去传贺兰贵人。”
  贺兰贵人来得很快。
  只是瞧着她今日的装扮,倒是与从前大不相同了。
  她身着樱桃红浮光纱衣,衣裳料子轻薄,在殿内光影下流转着潋滟浮光。
  其上用极细密的针法绣着满树海棠,花间点缀着用蓝银线勾勒的凤蝶栩栩如生,
  仿佛一阵风过,便能引得衣裾上花枝摇曳、蓝蝶蹁跹。
  如瀑乌发也不梳发髻,只用一根银簪松散挽着,又在发丝间点缀了些许小而精巧的紫瑛珠子。
  南瑾看着她这身打扮,倒是觉得好看得紧。
  只是这般靡靡艳俗,在宫中穿着未免不合规矩。
  而皇后却是一眼就认出了贺兰贵人的这身行头。
  这通身的轻灵妩媚,端的是沈晏辞初下江南时,头回见她的装扮。
  堂下,
  敞着口的麻袋被随意地扔在地上,里头装着的桃枝、柳枝与糜了的草药残渣胡乱散落一地,分外显眼。
  然而贺兰贵人却似全然未见。
  她跨过满地狼藉,裙裾拂过一根枯枝也不见目光低垂半分。
  只径直走到殿中,盈盈下拜福礼道:
  “嫔妾给皇后娘娘、瑾嫔娘娘请安。”
  她抬起头,脸上盈然绽起一抹明媚笑意,愈发衬得艳色逼人,满室生春。
  只是。
  正常人踏入殿内,骤然看见地上散落着一堆杂枝枯叶,总会下意识瞥上一眼,心生好奇者,甚至会忍不住询问几句。
  贺兰贵人这般恍若未见,如此刻意避嫌,反倒欲盖弥彰,引人疑窦。
  南瑾静静看在眼里,愈加笃定了先前的揣测。
  皇后也是。
  她甚至连表面的平和都懒得维持,由着贺兰贵人拘礼也不叫起身。
  只用余光扫过地上的狼藉,泠然道:
  “你瞧着这些东西可还眼熟?”
  贺兰贵人经她提醒,这才垂眸看了一眼,
  不过眼神轻只是飘飘地掠过,旋而唇角上挑,勾勒出一抹温婉的笑纹,摇了摇头,
  “瞧着像是些枯枝败叶,糜烂成了这般模样,嫔妾实在是认不出。”
  皇后也不与她兜圈子,蔑然觑她一眼后沉声道:
  “既不认得,那么从今日起,你便禁足在钟粹宫。什么时候能认得了,什么时候再出来。”
  闻言,贺兰贵人脸上的笑意一瞬僵住。
  她身体微微晃动着,声音也打了绊子,未免惶恐,
  “皇、皇后娘娘!嫔妾愚钝,实在不知是犯了什么过错?还请娘娘明白示下......”
  皇后不动声色地看着她,
  “本宫是皇后,本宫要做什么,无需与你解释。”
  贺兰贵人僵立在原地,一双原本明媚的眸子立刻蓄满了泪,委屈道:
  “皇后娘娘教训的是。是嫔妾言行无状,碍了皇后娘娘的眼,嫔妾这就回宫闭门思过......”
  第342章 亲自调教
  贺兰贵人盈盈一礼,转身欲走。
  却险些与匆匆步入殿内的敬事房总管王安迎面撞上。
  王安行至堂下,躬身行礼道:
  “奴才给皇后娘娘请安,给瑾嫔娘娘请安。”
  皇后扬手唤他平身,“何事?”
  王安道:“启禀皇后娘娘,明日是四月初一,按例皇上要来娘娘宫中,还请娘娘早些准备着。
  另有一事,太后娘娘下月初十离宫往五台山入寺祈福,每年太后娘娘离宫必要设宴相送。
  因着去岁北方雪灾,需得大开国库安抚受灾百姓。皇上的意思是,后宫也需节俭用度,便说今年这些繁琐都可省了去。”
  皇后微微颔首应下,王安便又从袖中取出一本薄薄的册子,躬身双手奉上,
  “这是敬事房这三个月的记档,呈请娘娘过目。”
  沈晏辞本就不甚流连后宫,受宠的妃嫔更是屈指可数。
  从前是皇后与邵绮梦平分秋色,后来南瑾入宫,才又添了一分颜色。
  至于其余嫔妃,例如好些个常在、答应的,入宫数年除了年节大宴上能远远望见天颜,私下里连与沈晏辞独处的机会都不曾有。
  如今邵绮梦已死,皇后与南瑾又都有着身孕,这三个月的记档更是薄得可怜。
  皇后接过册子,闲闲翻阅了两页,随口对王安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