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即便碍于他太子的身份,皇上不会斩杀,也会废除他的封号。
  而他们这些手下可能就会被成为替罪羊。
  全公公心里比太子还担心,可他面上不能表现出来。
  不知道怎么走漏的风声,太子要被废的传言很快就传遍了整个东宫,人人自危,东宫陷入了恐慌的气氛。
  皇后和裴国丈到达东宫,见到的就是乱成一团的东宫众人。
  皇后怒斥太子,这是做什么,皇上还没有行动,你就自乱阵脚。真是难堪大任。
  母后,儿臣还有大任的机会?
  太子自嘲道:东窗事发,父皇正琢磨着要不要留我性命呢?
  裴国丈对自家这个外孙,很是无奈。
  作为储君,他阴狠足够,却缺少智谋和城府。
  有点扶不起。
  裴家却不得不赌上所有人的身家性命。
  太子,皇上可有传召你?
  外祖,父皇还会传召我吗?他不该给我一纸圣旨直接废除封号,贬为平民吗?
  太子已经不抱希望。
  皇后怒其不争,一巴掌甩了过去。
  什么叫垂死挣扎,你不知道吗?更何况,你现在还不到那个时候。
  你母后说得对,只要太子没出现在现场,谁都不能定你的罪。
  我
  你根本就不知道铁矿之事。
  裴国丈与皇后互视一眼。
  皇后对太子说道:是有人利用了你的名,谋取私利。
  而这个假借太子之名,私挖铁矿的人,可以是其他任何人。
  太子闻言,冷静下来,脑子也清明了,反应很快。
  他要找一个替罪羊,眼睛在自己的心腹身上一一扫过,吓得全公公等人白了脸。
  皇后看出他的想法,生气道:他们都不够分量。
  那要找谁?
  不管是谁替你担罪,都是他的荣幸。
  皇后的话,让太子的一众手下,缓了口气。
  却让裴国丈的心提了起来
  第443章 不做处置
  东宫那边,一众人像热锅上的蚂蚁。
  养心殿内,景仁帝听到暗卫的禀报,冷哼一声。
  想推给别人,这就是裴妙静惯用的手段。
  遇到事就甩祸给别人。
  这样的母亲能教出什么样的孩子?
  有其母必有其子。
  太子被废,迟早的事。
  现在嘛
  德公公和福公公对视一眼,都很想知道,皇上要怎么处置太子?
  轻了,对黎明百姓不公;重了,又会被人说皇帝心狠,不顾念亲情。
  他们都替景仁帝为难。
  却看到景仁帝,悠闲地端起茶杯,慢慢的品,一点没有要传召太子,或是下旨问责的意思。
  皇上这是什么想法?
  两人都从对方眼睛看出了疑惑,却没有人能给出答案。
  顾家,宋时玥美美的睡了一觉,直到第二天日上三竿才起床。
  顾玉宸已经下朝回来了。
  怎么不多睡一会儿?你需要休息。
  我肚子饿。
  闻言,顾玉宸轻笑,饭食早就给你准备好,一直在小灶上温着。
  不等他吩咐,听到动静的大、小梅已经进来伺候宋时玥洗漱。
  等她坐到饭桌前,顾玉宸已经亲自端来饭食。
  宋时玥先喝了碗粥垫垫肚子,这才是问起早朝。
  太子被废了吧?
  没有。
  正塞了一口饭进嘴的宋时玥,被狠狠的呛了一下。
  咳咳咳。
  顾玉宸坐到她身旁,帮她捶背。
  待宋时玥停止咳嗽,缓过劲来,他连忙递上漱口水。
  夫人很惊讶。
  擦干净嘴,宋时玥瞪圆了眼,不该惊讶吗?证据确凿,按照大楚律法,太子即便不会被砍头,也应该被废除封号贬为庶民,甚至是流放。可现在,皇上什么都没说吗?
  没有。皇上只字未提牛尾山铁矿之事。朝中大部分的官员都不知晓此事。
  顾玉宸嗤笑一声,倒是听说太子自乱阵脚,昨日惶惶不安。还将皇后和裴国丈请到了东宫。
  哦?他们商量出了对策,阻止了皇上对太子采取行动吗?
  顾玉宸再次摇头,不是。
  宋时玥不高兴了,事情到底是怎样的,你能不能痛快点说?
  你先吃饭,待会在与你细说。
  不行!你说,我吃。
  顾玉宸宠溺一笑,你呀!何时这么沉不住气了。
  少啰嗦,快讲、快讲。
  顾玉宸帮她加了三个水晶饺,这才缓缓道来。
  冥部查到,那铁矿不完全是太子的,其中牵扯到很多人,涉及到好几个朝廷重臣。
  那感情好,这就叫拔出萝卜带出泥。
  宋时玥吞了一个饺子,理所当然的说道:皇上就该借此机会,将太子的党羽,全部一网打尽。
  只抓一人还行,全部都抓,谈何容易。
  朝廷现在不是不缺人了吗?
  那些新晋的官员还不能堪当大任?皇上需要政务平稳交接。
  宋时间叹口气,在大楚做事,总感觉束手束脚的,做什么事都不痛快。
  皇上顾虑着百姓,心怀着天下,绝不会因为此事而让政局不稳。
  哼!其实就是没有办法连根带起。
  顾玉宸捏捏她鼓起的脸颊。
  夫人就是聪慧,一点就透。
  皇上的确是因为不能连根拔起,还不如以不动来应万变。
  假装什么都不知道,不询问,不追究。
  让太子琢磨不透皇上的心思,抓耳挠腮,心痒难耐,更加坐立不安。
  这已经是对他的惩罚。
  精神上的责罚,比肉体上要痛苦的多。
  皇上按住此事不提,是另有打算。
  什么打算?钓鱼吗?
  顾玉宸不懂她的钓鱼并非真正的钓鱼。
  这与钓鱼,有什么关系?
  你不是说了,这个铁矿涉及到官员。我猜太子,还没有将铁矿被查之事告诉他的追随者。
  怎么个说法?
  宋时玥放下筷子,你看,太子像提前登位,就要谋逆,就需要兵器、银子和人手。他绝不会轻易地供出自己的拥护者。
  而冥部就算查到了几个官员,也没有足够的证据。
  且能够被轻易查到的,说明也不是什么重要的人物。
  真正有实力,并对太子死心塌地的,并没有被发现。
  皇上就是想调出那个人,或者是更多的人。
  就像那个神秘的王爷。
  这一段话,宋时玥说的有些绕,但顾玉宸听明白了。
  玥儿是觉得皇上要调出神秘王爷。
  可是,皇上好像知道神秘王爷是谁,为何要多此一举?
  知道和能抓到是两回事儿。
  就像紫花宫的那些前朝余孽,皇上已经知道他们盘踞在江州一带,却迟迟未能派兵前往剿灭。
  就是因为还不具备彻底消灭紫花宫的能力。
  野火吹不尽,春风吹又生。
  景仁帝在盘一把大旗,太子就是他用来迷惑敌人的。
  只要他不动太子,就会有其他的人主动联系太子,帮他出谋划策,进行谋逆之事。
  若是将太子废了,那些人会将目标转移到另一个皇子身上。
  景仁帝这是想牺牲一个儿子,换其他几位皇子的安稳。
  可怜他顾念的父子亲情,没有人领情。
  顾玉宸这时插嘴,景王是个聪明的,抓住了这个时机,不再隐藏心思,而是主动帮皇上处理起政务。
  景王不仅聪明,更加会审时度势。
  韬光养晦了这些年,是该景王表现的时候了。
  宋时玥道:皇上需要观察其他皇子,是否能有堪当大任的,太子现在就更不能有事,他得充当一块试炼石,成为其他皇子的磨炼。
  这就应该是皇上不处置太子的原因。
  顾玉宸佩服道:夫人分析的,与皇上的想法完全一致。
  等其他皇子有了独当一面的能力,就没有太子什么事了。
  皇上昨天,将追捕前朝怒余孽的差事,完全交给了景王。
  一是为了看清景王的能力,二也是为了锻炼他。
  皇上在给他机会。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