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完结屋>书库>穿越重生>蓦回鸾> 第168章

第168章

  
  她原本想着约庾逸在永福阁里见面,庾逸却说不妥。在建康,他的名号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如今无论行至何处,总有拥趸尾随。
  永福阁在闹市之中,难保不会被人撞见。庾逸得知孙微今日要去净云寺,便说他正巧要去清微台赏菊,不若约在这城外的食肆一见。
  孙微给一众随从都赐了膳,众人皆欢喜,谢过之后,都退了下去。
  旁边并无闲杂之人,孙微向庾逸道:“多谢公子相助。”
  庾逸道:“女君不必客气。我这腿,是女君救下的,我不过投桃报李。”
  “公子谦虚了,此番是妾叨扰公子良多。”孙微道,“不知近来那边如何?”
  “令尊一家皆安好。不过,我听管事来报说,孙郅隔三差五地探望令尊。”
  “哦?”
  “孙郅还多次带孙乔去出门游玩,似乎相处甚好。”
  孙微蹙起眉。
  这孙郅,是个无利不起早的。他果然把孙念一家盯上了。
  庾逸趁着回京师时接回孙念一家,就是为了让孙念一家远离孙氏长房。孙微料想着,长房的人不敢跟庾逸作对,也乐得丢开孙念着包袱,应该不会阻挠。
  可她到底还是低估了孙郅。
  此人狡猾如狐狸,必是看到庾逸这里的好处,想籍着孙念的路子,巴结到庾逸这边来。
  可惜,她无法亲自出面。
  “父亲不知孙郅为人,还请公子吩咐管事,令孙郅不得接近阿乔。”孙伟道。
  庾逸讶然,道:“女君不喜欢这孙郅?”
  “孙郅此人,心术不正,手段卑劣。”孙微道,“如今我家得了公子庇护,他必是想着从中谋取好处,故意示好。”
  “如此说来,女君对孙郅的为人,早有了解?”
  孙微自不能说上辈子的事,只道:“妾自到了建康,也曾打探过族人之事,颇有了解。”
  庾逸思索片刻,道:“如今孙郅与令尊和孙乔走的很近,我若令管事强行驱逐孙郅,恐怕反倒显得蛮横无理。若因此惹得令尊反感,日后恐怕难说话,女君以为呢?”
  孙微颔首:“先生所言有理,是妾让公子为难了。只是,妾不能眼睁睁地看着父亲和弟弟与奸人结交,为其利用。”
  她想了想,道:“为今之计,还是由妾修书一封,向父亲陈述利害,劝他们远离族人。”
  庾逸笑了笑,道:“女君向来沉着冷静,便是在下当面点破女君身份之时,也不见女君有今日这急躁之色。想来,在女君心中,家人乃是至珍至贵。不过女君从前提过,还要京师待上个四五年,如此,还请女君听在下一句劝,不到万不得已之时,切莫亲自出面,以免曝露身份。此乃欺君之罪,万不可儿戏。哪怕是对家人,也要谨慎行事。”
  孙微张了张口,正要说话,庾逸抬手止住。
  只见仆人端了菜来,给二人呈上。
  待仆人退下,庾逸不紧不慢地继续道:“在下说过,此事么交由在下处置。孙郅的算计,女君大可不必放在心上。这建康城里,想接近在下的人不在少数,各怀目的,孙郅不过是其中之一罢了。此人就算心术不正,女君也不必担心。在下自有办法让他们断了来往。”
  孙微目光一亮:“哦?”
  “前几日,在下和令尊谈过了。令尊的确心向建康,想在建康谋得一官半职。”庾逸道,“在下与令尊深谈许久,与他详说了如今朝堂的形势。王氏独大,无论官居何职,除非投至王氏门下,否则难有作为。与其在建康庸庸碌碌一辈子,倒不如到历阳去。”
  “历阳?”
  “正是。”庾逸道,“女君知晓,在下叔父是豫州刺史。在下可修书一封,请叔父将令尊举荐至历阳郡做事。历阳在叔父治下,有叔父照拂,女君可无后顾之忧。令尊若想做出些事业,有叔父的支持,也可顺遂。再者,历阳虽地处豫州,却离建康不远,往来密切。他日令尊若有了功绩,再入建康,反倒更易得赏识。”
  孙微不由地感到欣喜,忙问:“不知父亲如何回答?”
  庾逸微笑:“令尊应下了。”
  ——
  孙微前往净云寺时,心情顿时轻松了许多。
  多日来压在心头的巨石,此时终于放下了些许。
  当然,要完全放下,还需得等孙念离京。
  说起来,家人难得进京一趟,她还未曾得看一眼,颇有些遗憾。
  七日后,孙念一家便要启程。她打算到码头上去偷偷看一看。只远远地看一眼,权当送行。
  至于庾逸,她觉得,自己欠了他一个很大的人情。这绝非是救下一双腿能报答的。
  “公子日后若难处,请务必教妾知晓,妾必定尽力为之。”告辞之时,孙微向庾逸道。
  庾逸看着她,倒也不推辞,笑容温和:“一言为定。”
  净云寺前,孙微一下车,便有僧人迎她入内,并告诉她,方氏已经到了。
  这寺院里,有一片专为招待贵客而造的雅致房舍。
  孙微才走到院子里,就听里面传来方氏的笑声:“世子如今在京中威名赫赫,谁人不知……”
  听到“世子”二字,孙微的脚步倏而顿了顿。
  “夫人,王妃来了。”前方的僧人禀报道。
  孙微走到门前,目光越过迎上前来的方氏,直直落在了里面端坐着的人身上。
  不是司马隽又是谁?
  第243章 净云寺(下)
  方氏三十多岁的年纪,保养得宜,雍容大方。
  见礼之后,她笑得亲切,对孙微道:“妾方才还与世子说,王妃怕是不曾来过这里,还派人路上接应接应。世子说不必,路上颠簸,车马走得慢些罢了,王妃不久就能到。才说不久,王妃果然就到了。”
  孙微将目光从司马隽那里收回来,笑了笑,道:“教夫人久等了。”
  “王妃哪里话,妾也才到不久。”方氏迎着孙微入厅堂,道,“先前王妃那边派人来传话,说只有王妃来。不想,世子也来了,还比王妃先到。”
  “妾亦是诧异。”孙微看了看司马隽,“世子不是说今日要去东宫么?”
  司马隽方才不紧不慢地起身来行了礼,此时,已经又坐了下去。
  “今日太子临时召见我与伯悠,不料伯悠不在家中。我在东宫坐了一会,想着也确实要到这寺中还愿,便来了。不想,竟然比夫人还要快上几步。”
  还愿。
  孙微心想,撒谎也这般敷衍。他从来不屑去礼佛拜神,还什么愿。
  “原来如此,”孙微颔首,道,“不过说起庾公子,妾方才在路上倒是遇见了。他正要去清微台赏菊,好似全然不知太子召见之事。”
  “太子是不知那清微台的菊花这般紧要,竟让伯悠拖着病躯前往。传唤的内侍晚到一步,与伯悠错过了。”
  他这话,似乎别有意味。
  孙微看他一眼,颔首:“原来如此。”
  说话间,僧人呈上茶来,方氏也跟着闲聊:“原来王妃竟然遇见了庾公子?自他回来,建康无人不在谈论,据说庾府上日日求见者众,想见他一面都难。”
  孙微道:“庾公子跟随我等一道归京,后来便一直不得见。此番能偶遇,妾也不曾想到。”
  方氏笑着附和:“如此说来,都是缘分。能与庾公子结交的人少之又少,王妃和世子可真教人羡慕。”
  孙微正要说话,却听司马隽开口道:“不知这礼佛的法事,安排在何时?”
  方氏忙答道:“就在明日清晨。今日,妾与王妃在此间抄经斋戒,到了晚课时候,随僧人一道诵读经文。待明日一早,斋戒沐浴,发愿祈福,方得圆满。”
  司马隽愣了一下。
  “如此说来,要在这寺中留宿一夜?”
  “正是。”孙微说罢,似想起了什么,对方氏道,“如今世子也来了,不知此间可还有空余的精舍?”
  方氏笑道:“这有何难,吩咐他们准备便是。”
  却听司马隽道:“我稍后就回府去,不在此留宿。”
  方氏露出讶色。
  孙微却毫不意外。
  无论上辈子还是这辈子,司马隽都对这些礼佛之类的法事毫无兴致。更何况王府之中每日都有江州营中的文书送来,他一早出来,还须得回去处置。
  至于他突然来这里的目的,孙微心中也有答案。
  他必是觉得,自己会与方氏勾结,想方设法将那婚事落定。他亲自来这里,就是为了警告她,切莫自以为是。
  当然,他这一趟是白跑了。
  她一定会这么干的。
  “寺中已经备下了斋饭,世子先用了斋饭再回去也好。”孙微道。
  “不必了。”司马隽起身道,“方才夫人说,庾伯悠去了清微台么。我多日未见他,今日正好去看一看他。”
  孙微愣了愣,目光对上了司马隽的黑眸。
  “世子真乃重情重义之人。”方氏感慨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