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完结屋>书库>穿越重生>蓦回鸾> 第158章

第158章

  
  “妾并未救公子,只是世子及时赶到罢了。”孙微谦逊道。
  “不杀即是救,”庾逸道,“在下在晕厥的最后一刻,瞧见女君拔下簪子。女君那时在想什么,在下知道。”
  孙微结舌。
  看着孙微错愕的神色,庾逸继续道:“那时,在下无力阻止女君。但女君毕竟没有动手,为何?”
  孙微想,祖父称赞过的人,果然都不是善类。
  “妾不忍心。”她老实道,“妾知道祖父对公子很是喜爱,妾不能辜负祖父。”
  庾逸听得这话,笑了笑。
  “女君不但救了在下,也是救了自己。”
  “怎讲?”
  庾逸从枕头底下拿出一张纸条。
  孙微接过,认出了正是那日让殷闻采买香料的单子。
  看到它,孙微终于明白,自己到底是在何处露了马脚。
  “那日离开谭掌柜的铺子后,在下又折返了回去,在谭掌柜处留了一封信。若在下遭遇不测,谭掌柜便会将那封信送到世子手里。”庾逸道,“那信上就写着女君的真实身份。”
  第228章 长谈(下)
  孙微倒抽一口冷气。
  她忙道:“可公子那日受了那样重的伤,若遇不测,并非妾的错!”
  庾逸颔首:“可见让女君保守这秘密,乃是天意。女君放心,在下已经派人亲自去拜访谭掌柜,将那封信烧了。”
  孙微心中稍安。
  她注视着庾逸:“公子宝相庄严,却并非等闲之辈。”
  “在下长年在外行走,防人之心不可无,请女君见谅。”
  话到此处,也没什么好藏着的了。
  “公子与妾初见之时,曾说妾长得像祖父的孙女。”孙微道,“着实把妾吓了一跳。”
  庾逸淡笑,眼神温柔:“女君也一直记得在下,对么?”
  孙微道:“公子虽只造访过一回,可祖父事后频频提起公子,妾当然也越记越牢。”
  “想来,那日世子突然造访衡山,要将在下带回建康,也并非是什么表妹所托。”庾逸注视着孙微,“而是女君记得在下,知晓了在下的伤情,因此出手相助,对么?”
  孙微讶道:“公子怎知?”
  “世子与在下,不过是多年前的同窗之谊,非深交好友。”庾逸道,“他只是路过,若要来劝,遣人代劳便是,何必亲自前往?自是因为女君,他才肯如此。”
  “倒也不是。”孙微道,“世子乃重义之人,又知道公子难劝。交给别人去,公子未必应许,不如他亲自去一趟。著书固然重要,但公子也应该多多珍重才是。”
  庾逸不置可否,只笑了笑。
  孙微的目光再次落到孙彧的文集上。
  “妾有个不情之请。”她道,“这文集,既是妾抄眷的,公子可否将它还给妾?”
  庾逸似乎毫不意外。
  他翻了翻手中的书卷,问:“女君日后作何打算?要将这豫章王妃一直当下去么?”
  孙微摇摇头:“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不是妾的东西,终究不可强求。更何况,妾家中还有父母和幼弟,不可对家人不管不顾。妾当初离家之前,与父亲说的是出家五年,故而妾也最多在外盘桓五年,便要回去”
  “哦?”庾逸看着她,颇有些意味深远,“女君曾说过,当初到建康来,是为了做出一番事业,不负孙先生期望。如今女君已然有了成就,难道就愿意一下全舍弃了?”
  孙微道:“公子所谓的成就,指的是什么?”
  “在下听闻,女君通天晓地,可预知万事。虽不知女君这本事是何处习得,但确实乃大有用处。别的不说,平定三仙教之乱,女君当记首功。”
  “那么在公子看来,妾为何要插手平定这三仙教之乱?妾作为做出一番事业,又是为了什么?”
  庾逸笑了笑:“女君不妨直说。”
  孙微正色道:“祖父每每谈起建康过往,最欷歔的,便是时局动荡,他空有一腔报国之志,却终是无处施展,黯然而去。妾自幼受他教诲,所做的一切,亦是为了完成他的夙愿。这五年之内,妾若能凭着这微薄之力,让天下重归安定一统,也就不枉到世间来走一遭了。”
  庾逸看着她,目光动了动,没有说话。
  好一会,他将手中的书合着案上的几册一道交给她:“物归原主。”
  孙微起身告辞,庾逸看她不曾带仆从,便道:“在下送女君回去。”
  “不必了,”孙微道,“妾的住处不远。公子身体不好,不必劳动。”
  庾逸并未答应,只拿起一旁的拐杖,起身道:“走吧。”
  ——
  天已经黑了。
  随从一手提着装书的包裹,一手提着灯走在前头。
  虽然路不远,可是庾逸拄着拐杖,多少有些费劲。
  孙微放慢了步子,与他在廊下慢慢踱步。
  “在船上枯坐月余,才觉得能散个步乃是极好。”庾逸感慨道。
  “先生还真是闲不下来。”孙微道,“寻常人若是伤了腿,恨不得一直待在屋里。”
  庾逸摇头:“时不我待,人生不过须臾。在下也想多走走多看看,不枉到世间一遭。”
  孙微好奇道:“原来公子四处行走,亦是怀了如此志向。”
  “越是行走,越是自觉无知,这志向便也愈发明了了。”
  “不知公子伤好之后,做何打算?”孙微问,“还要继续游历么?”
  “这定是要的,在下还想到宁州去一趟。”
  孙微颔首。
  上辈子,庾逸的确游历多年,直到皇帝去世,太子登基,他才应召入朝为御史。可朝廷早已是病入膏肓,他纵然有治国之才,也无能为力。
  “妾倒是盼着公子入仕,留在建康。”
  “为何?”
  “公子乃栋梁之材,若不能为朝廷所用,着实可惜。”
  庾逸笑了笑,道:“不瞒王妃,王妃这话,在下三不五时就能听到。今日,在下与世子去见叔父时,叔父还又教训了一番。可在下却不知自己何以成为栋梁,也不能到底对朝廷有什么用处。”
  “公子高洁,世人皆知。”孙微道,“妾祖父喜欢治园,常与妾说些植树的道理。譬如一棵将死的枯木,要将它救活,施肥浇水尚在其次。首要者,乃是以直木支撑,勿让其倒下;而后修剪枝叶,医治根基,去其腐朽。公子何不就做那支撑的直木?”
  庾逸看着她,怔了怔。
  秋夜送来一阵西风,刮落叶片落叶,飘飘摇摇地落在跟前。
  “孙先生果然大才。”好一会,他轻声道。
  孙微道:“这般道理,公子亦知晓,只是困于一时踟蹰之间罢了。”
  “女君此言,是为了朝廷着想,还是为了在下着想?”
  孙微一愣。
  她正要回答,忽然看到不远处一个熟悉的身影。
  “世子回来了。”庾逸也看到了,平静道。
  司马隽从廊下的另一边走来,对庾逸道:“伯悠身子不适,怎不在屋内歇息?”
  庾逸道:“郭郎中看过,已经好些了。成日躺着亦是无聊,还不如出来走走。方才在刺史府,有劳子珩应付叔父。”
  “说不上应付。庾刺史与我相识多年,路过此间,总要说上几句话的。”
  他说罢,看向孙微:“夫人也来探望伯悠?”
  第229章 归来
  孙微道:“公子伤未好全,又出门奔波一趟,妾放心不下,过来看一看。”
  司马隽的目光落在随从手里提着的包袱上。
  “夫人又到伯悠那里找书去了?”他问。
  孙微愣了愣,心一下提起。
  司马隽认得她的字迹,若是他兴起,将那包袱里的书翻看,说不定会看出来……
  不等孙微答话,庾逸已经从容地开口:“这些书,是我让仆人去城里寻的。刚拿过来,还来不及放下,正遇到我要送夫人回去。”
  孙微看着庾逸,放下心来。
  司马隽微笑:“原来如此。伯悠还是那样爱书。”
  庾逸也微笑:“世人皆知豫章王藏书丰富,待回到建康,我只怕也要到子珩府上搜寻一番。”
  “如此,我求之不得。”
  庾逸看向孙微,道:“既然世子回到,在下便也放心了。当下夜深,在下不送。”
  孙微莞尔:“公子请回。”
  行礼之后,她跟着司马隽,往外头而去。
  庾逸立在廊下,目送二人的背影。
  “公子,起风了。”一旁的仆人提醒道。
  庾逸抬头望了望屋檐外的夜空,月色被疾行的乌云笼罩。
  ——公子何不就做那支撑的直木?
  “回吧。”他低声道,转身往屋里去。
  ——
  孙微下榻的小院,离得并不远。
  司马隽送孙微回去,一路并不言语。
  “世子在刺史府逗留许久,可是有什么事?”孙微率先问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