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孙微让阿茹去知会司马隽一声,却得到司马隽不在府里的消息。
“让曹松转告就是。”孙微道。
阿茹迟疑,拉着她:“不会有什么危险吧?还是等世子回来再去。”
孙微笑道:“你当太后成日闲着没事找我麻烦吗?放心吧,这回无碍。”
她说罢,换了身衣裳,登上马车,往宫里去。
太后生辰已经过去,宫里并无外来的宾客。但意外的,孙微遇见了太子。
他坐在下首,正与太后说着话,看二人的脸色,似乎并不愉快。
见孙微来到,太子似乎也颇为意外。
孙微忙低下头,向太后和太子见礼。
“继妃来了。”太后的声音不紧不慢,不辨喜怒,“坐。”
孙微谢过,却不坐,恭敬道:“妾此番求见,乃为请太后的恩旨。”
太后喝一口茶。
“哦?什么恩旨?”
“妾如今孀居,因思念先王,每日礼佛,为先王祈冥福。王府虽奉养,但京中喧嚣,实非清静之地。妾闻知,江州寻阳的豫章王宫有先王修建的佛堂,乃修身养性的清幽之地。妾特来请旨,求太后允妾迁到寻阳宫去。”
这些都是早前与万寿郡主说好的,太后并无异议。
她看了看太子,唇边浮起一抹笑意。
“继妃有这份心,甚好,我颇为欣慰。”她放下茶杯,道,“此事,我准了。望你恪守礼法宫规,切莫枉费我的一番苦心。”
孙微再礼:“妾遵命。”
她原以为这就完事了,可正要告辞,太后却让她坐到跟前来。
“打算何时动身?”太后问。
孙微答道:“后日正是适宜,妾预备着后日出发。”
太子在对面看着她,一语不发。
“嗯。”太后沉吟片刻。忽而道,“听万寿郡主说,你那家学,最擅长卜问?”
孙微道:“略懂一二。”
“如此,你替我卜一卦。”太后道,“若是灵验,有赏。”
孙微大约猜到了她想问什么,道:“不知太后欲问何事?”
“太子明年将娶继妃。这位继妃,出自谁家?”
话音才落,太子突然道:“皇祖母明鉴。即使明年纳妃,如今还言之尚早。”
“先太子妃都过世一年多了,谁言尚早?”太后说罢,对孙微道,“我与太子正是不决,你不若算上一卦,为我等解惑。”
孙微自然不觉得,太后会如何看重她的意见。
太后知道太子对孙微的本事深信不疑,故而要他当着太子的面来算这卦。此举,不但是为了敲打太子,也是为了敲打孙微。
“太后明鉴。”孙微道,“太子乃储君,亦是将来的天子。妾之家学上不及天,不能卜天子的前程,还请太后见谅。”
太后冷笑一声。
“那我换个问法,南郡公家的孙女桓令仙,可否成为太子继妃?”
孙微知道,上辈子,太子娶的是王磡的侄女王瑶,而桓令仙的夫君另有其人。
她说:“只是未知这位闺秀的生辰?”
太后让内侍取来一张纸。孙微看去,上面正是桓令仙的名姓生辰。
她将纸拿在手中,装模作样地掐算了一会,而后,抬起头来。
“回太后,这位桓氏闺秀,命中并无太子妃之尊。”
“哦?”太后的眉间掠过一抹喜色,看向太子,“可听到了?”
太子蹙眉,忙道:“皇祖母,这……”
“你莫不是疑鲁妃算错了?”太后打断,笑了笑,“万寿郡主还说鲁妃神机妙算,以家学之术帮了她的大忙,如今看来,不过侥幸罢了。我须得把万寿郡主也召来,同她理论一番。”
太子面无表情。
“是孙儿思虑不周。”过了会,他行礼道,“继妃人选之事,请皇祖母容孙儿再想想。”
太后看着他,露出欣慰的笑意。
“你能自己想通,是最好的。桓熠竟到圣上跟前质问,实失德失行,枉为人臣。你是太子,岂可屈服他的淫威?王仆射乃朝廷肱骨,有他在,断然不会让他得逞。你知道了么?”
“知道了。”太子恭敬地说,“皇祖母教训的是。”
第105章 宽恕
孙微知道,太后此举,可谓一石二鸟。
不但用她来压了太子,也让她得罪了太子。
说过话之后,孙微先退出来,却不敢离开,只在太后宫外等候。
可等了好一会,也不见太子出来。
“小人赵通,拜见王妃。”未几,一个声音忽而在身后响起。
孙微看去,正是东宫的内侍总管赵通。
赵通恭敬地行礼,却跪在地上不起来:“小人是来向王妃赔罪的。前番,因得小人管教不力,让奸人到太后面前进了谗言,牵连了王妃。此事,小人已经惩治过了,东宫的内侍宫人也整肃了一番。望王妃大人大量,饶了小人这一回!”
说罢,他又要磕头。
孙微忙让人将他扶起。
“总管这是何必。”她说,“既然惩治过了,此事便已了解,不必再提。赵总管在东宫服侍,庶务繁杂,岂可事事万全?还是切莫苛责才是。”
赵通闻得此言,露出感激之色。
“谢王妃宽恕。”他站起来,抹了抹额头上的汗,苦笑道,“太子说过了,若王妃愿意原谅小人,那小人还能照旧当差;如若不然,小人就只能丢了这官服,领五十杖责,到马厩里去。”
孙微没想到会闹到这般地步。
当然,她也知道,太子是为了做出样子来,以示重视。
孙微宽慰一番,道:“赵总管来见我,是太子之意?”
“正是。”赵通说罢,忙又道,“太子还有些话,特地令小人转告王妃。”
这才是正题。
“哦?什么话?”
“太子说,如今还是风口浪尖的时候,他唯恐给王妃带来无妄之灾,不能进言。一如今日,差点又连累了王妃。太子请王妃稍安勿躁,待事态平息,他再设法让王妃回京。在那之前,还请王妃务必保重。”
听得这话,孙微的心稍稍放下。
太子特地这么说,意思就是他不会与她计较方才的得罪。
孙微颔首道:“有劳太子惦记,也请总管替妾转告太子,今日之事,请太子切莫放在心上。妾能去寻阳宫,实乃幸事,并无一丝一毫的委屈。多事之秋,请太子务必谨慎小心。”
赵通应下。
孙微沿着长长的宫道,往宫门而去,没走几步,突然听到一阵脚步声。
抬头望去,却见一个熟悉身影正匆匆朝这边走来。
是司马隽。
孙微不由地停住步子。
司马隽也显然看到了她,停顿片刻,加快脚步。
“无事么?”到了跟前,他低低问道。
他走得太快,带着一阵风,轻轻拂在孙微的脸上。
“妾能有什么事。”孙微嘀咕道,一边说着,一边看看四周,问他,“世子怎么来了?”
“我得了曹松的信,知道夫人进宫了。”他脸上的神色虽松开,却又沉下来,“夫人不该独自过来,若是……”
“若是等世子,拖延了时辰,妾又要背上个不敬之罪。”孙微无奈道,“太后既然已经饶了妾,便不会胡乱生事。倒是世子,这般急匆匆来,落在有心人眼里,岂非成了闯宫?”
“我有先帝御赐符令,可自行入见。”司马隽理直气壮,朝太后宫那边看了看,随即又道:“听闻太子也在?”
“太子还在陪太后说话。”孙微道,“世子要入内么?”
司马隽的目光闪了闪,望向别处。
“太后既让夫人出来,便是不想让人打扰。”他说,“且回府,我改日再探望。”
说罢,他转身往宫门走:“走快些,宫里不许多逗留。”
明明是你非要问这问那。孙微腹诽着,跟在后面。
——
回到王府里,曹松已经备下了晚膳。
司马隽坐下来,仍问起太后召见之事。
孙微一五一十地说了,道:“此事,太后已是决意从王氏择选,妾便是帮着太子,只怕也无益。”
司马隽沉吟片刻,颔首道:“确实如此。夫人做得不错。”
他嘴上这么说着,眉间却不见开解。
孙微知道,婚姻之事上,司马隽和太子的处境是一样的。
司马隽同样反感太后的操纵。上辈子,他们为此来回斗法,最终互相各让一步,选择了孙微。
这辈子,斗法也仍旧会继续下去。
司马隽忽而道:“若太子定要娶桓令仙,私底下令我帮他,夫人觉得,我该帮么?”
孙微有些诧异。
这事头一回,司马隽向她请教如何处理太子那边的关系。
“不该。”孙微摇头道,“妾的道理,先前都已经说过。最要紧的是,桓熠与王磡都绝非善类,桓熠手握重兵,王磡把持朝政,太子无论与其任何一家结亲,都讨不着绝对的好,也都将得罪另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