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章

  刘彻原名刘彘,彘就是小猪的意思,后来刘启发现他十分聪明,就给他改名刘彻。
  妙人没有生很多儿子的想法,她也不想让那个成就千古基业的汉武帝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所以她向刘启提出,希望给这个孩子取名刘彻。
  反正都是汉景帝的儿子,名字又一样,妙人不信王姪能养出的儿子,她会养不出。
  刘启十分爱重妙人,她历经磨难好不容易生下两人的儿子。
  如今妙人既然想为这个孩子取名刘彻。
  刘启就算觉得这个名字不是十分完美,但还是点头同意了。
  因为对这个孩子寄予很大的期望,所以妙人头一回的开始费心培养儿子。
  当然了,培养儿子最重要的一点是父亲的全程参与这一点妙人是不会忘的。
  所以她想方设法的把刘启拉到养孩子的任务中。
  她先是暗暗表示很心疼刘启幼年的遭遇。
  曾经刘启儿时就是因为刘恒和窦漪房太忙顾不上他,让他受了很多委屈。
  如今妙人心疼他,他自然觉得感动又贴心。
  等妙人在刘启面前借着他被忽视的童年刷够了好感,又顺势转到了刘彻身上。
  表示自己一定会做一个合格的母亲,绝不忽视自己的亲生孩子。
  妙人这么说刘启十分赞同,自然而然他也要做一个好父亲。
  不让他和妙人的孩子再重复他幼年的悲剧。
  于是本就对自己的嫡长子十分看重的刘启。
  现在又开始事事亲力亲为的照顾刘彻,为刘彻付出了许多的心血。
  沉没成本让他更宠爱在乎刘彻,妙人生怕这个恋爱脑会宠坏孩子。
  不得不天天又在他面前,向他传达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惯子如害子,惯养不成龙,教子莫溺爱,子惰莫弃绝之类的话。
  硬生生把刘启洗脑成了一个教育家。
  搞的他每天都要花时间请教朝中一些会养孩子的大臣,询问他们有什么经验和方法。
  馆陶公主看到自己的弟弟如此没出息,偌大的后宫只要妙人一人也就算了。
  现在又亲自教养儿子,哪里还像个皇帝。
  她想要讨好刘启,也想在刘启面前培养自己的人手。
  如今看到刘启这么看重皇后和皇子,不由得动了歪脑筋。
  开始四处在民间搜罗绝世美人,打算送到宫中。
  通过这些绝色美人,加重自己在刘启心中的地位。
  与此同时刘启也接到探子密报,各路诸侯都在招兵买马,蠢蠢欲动。
  大汉是郡县制与分封制并存,诸侯有养私兵的权力。
  可一旦他们的兵马或许强大,就难免危及皇权。
  如今刘启得知诸侯都在扩大自己的势力,自然忧心将来会有大变故。
  他向妙人诉说对诸侯的忌惮,却又找不到好的办法解决。
  妙人自然知道要想彻底掐灭这些诸侯对中央的威胁,最好的办法是推恩令。
  推恩令是汉武帝刘彻执政时期,主父偃为了削弱各大诸侯王势力提出的一项政策。
  推恩令的核心内容是改变诸侯国的继承制度,将嫡长子继承封地改为诸子均分。
  如此一来,诸侯王的封地就会越分越碎,权力也会越来越小。
  但这种政策也不是随便谁都能提出来的。
  历史上提出这个政策的主父偃最后可都被灭族了。
  妙人若敢在刘启面前提出这项政策,恐怕下一秒就会被各路诸侯骂作妖后。
  接着他们就要以清君侧的名义,打上长安了。
  所以妙人没有在刘启面前提出推恩令,只是提示他若是担忧诸侯威胁皇权。
  可以把他们召回长安放在眼皮子底下看着。
  刘启何尝不想将诸侯王召回长安,他为难的就是没有借口。
  最后刘启终于想起快到窦漪房的生辰了。
  于是便以为太后贺寿为由,将各大诸侯召回了京城。
  梁王刘武正巧也在此列,窦漪房最喜欢刘武这个自己亲手抚养长大的小儿子。
  在刘武身上她花费的心血远大于刘启,如今梁王能回来她自然是喜不自胜的。
  但很快她就得知原来刘启召刘武回来是忌惮他的势力。
  想要把他放在眼皮底下看着,也是为了让他留在长安为质。
  窦漪房生怕刘启会要了刘武的性命,为了保住刘武,也为了试探刘启的心意。
  窦漪房竟然在家宴上当众提出,让刘启立梁王刘武为皇太弟,并让刘启立刻拟旨。
  刘启闻言当场愣住,接着他心中立刻涌出一股怒火。
  母后这是什么意思?他正当盛年,且登基没多久。
  更何况他和妙人还已经有了嫡长子,为何要立自己的弟弟为储君?
  刘启被窦漪房架在半空,窦漪房告诉刘启,若想要自己开心就要立刘武为太子。
  现如今这情况,刘启若是反对好像就是不孝,是忤逆生母。
  一时刘启拒绝也不是,不拒绝也不是。
  窦漪房还在咄咄逼人的看着刘启,誓要刘启当场作出决定。
  最终刘启看了妙人一眼,然后抓住她的手,深吸了一口气沉声道:
  “母后,恕朕不能同意!朕与皇后已经有了嫡长子。
  若立梁王为太子,你让皇后母子以后如何自处?
  朕知道母后不喜欢朕,所以心中一丝也不愿为朕的儿子以后的死活考虑。
  但朕已为人父,为人父母,若不为自己的亲生孩子计深远,那便是畜牲不如!”
  说到“畜牲不如”四个字时,刘启深深地看着窦漪房。
  妙人见状忍不住低头微微勾唇,她知道刘启就是在骂窦漪房。
  刘启是窦漪房的亲生儿子,眼下她为了刘武一个养子这么逼迫自己的亲子。
  本就对窦漪房有许多不满的刘启,此时此刻对窦漪房自然更加怨恨。
  第609章 栗妙人32
  刘启是真想不明白,母后为何要这样对自己?
  难道他不是母后的亲生儿子,刘武才是吗?
  从小母后就不疼自己,对自己不闻不问。
  他过生辰母后都记不住,却会亲自照顾刘武,对他百般疼爱在乎。
  现在母后连他的皇位都要给刘武,当众这么逼迫自己。
  丝毫不在乎他的颜面,更不在乎他的彻儿。
  彻儿是他的嫡长子,自古以来嫡长子都是最名正言顺的继承人。
  若他封了梁王为皇太弟,那将来等梁王登基,他若想坐稳皇位会给彻儿活路吗?
  可母后不考虑这些,也不在乎这些,她心中想的念的只有梁王!
  刘启充满恨意的眼神,以及毫不留情的话语惊的窦漪房手中的筷子都拿不住了。
  她满脸震惊的看着刘启,一时险些喘不过气昏死过去。
  化名窦长君的刘盈听到刘启言语中的不客气。
  再看到窦漪房大惊失色的神情,当即愤怒出声道:
  “皇上,太后娘娘可是你的生母!”
  刘启闻言却是冷冷一笑:
  “是啊,太后娘娘是朕的生母,舅舅不说外人还真看不出来。”
  话中赤裸裸的怨恨刘启连藏都不愿藏了。
  窦漪房满眼痛心的看着刘启,她没想到自己的亲儿子竟会如此怨恨自己。
  “启儿……”
  窦漪房叫了一声刘启的名字。
  刘武见事情成了这样,连忙站出来拒绝刚刚窦漪房的提议:
  “皇兄,刚刚母后只是想找个借口把臣弟留在长安服侍她,所以有此提议。
  并不是真心想要皇兄封臣弟为皇太弟,还请皇兄息怒。”
  这话说起来就更a href=https://www.52shuku.net/Tags_Nan/GaoXiao.html target=_blank >搞笑了,刘启是真的气笑了:
  “梁王是把朕当傻子糊弄吗?皇太子岂是说封就封,说废就废?”
  册封储君是一国大事,不是说下个旨意就完事了。
  以后不想让储君坐这位置了,轻易还能废了。
  首先册封储君是要祭祖,昭告天下的。
  其次储君有自己的势力,能名正言顺有权组建自己的班底。
  自古以来为什么很多皇帝都会忌惮自己册封的储君?
  原因就是储君他手里真有实权,要是像梁王说的那样。
  窦漪房只是想把刘武名正言顺留在长安,所以要刘启册封梁王为储君。
  将来并没有真要刘武当皇帝的意思。
  那这旨意一下是闹着玩吗?天下人和朝臣会认为刘启并不是真心想封刘武为储吗?
  将来刘武这储位还能说废就废吗?
  所以窦漪房找再多借口也掩饰不了,她心中就是想让刘武将来继承这天下。
  且刘武又没比刘启小多少,储君是皇帝驾崩后名正言顺继承天下的人。
  窦漪房凭什么肯定刘武就一定比刘启寿命长呢?
  除非她盼着刘启早死,刘武才有登基的一天。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