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刘启却对这个回答不满意,话说的再好听,也不能摆脱细作这个身份。
  他满脸失望的看着窦漪房。
  以前他一直觉得母后太过冷漠无情,哪怕是对他这个儿子,也没什么温情。
  现在他找到根源了,原来他的母亲是个细作。
  听说细作的培养手段都极为残酷,她们为了目地,连自己的命都可以不要。
  怪不得母后不在乎他的命,她连自己的命都不在乎,又怎么在乎自己的儿子呢。
  刘启突然遭受这么大的打击,整个人都有些站立不住。
  妙人连忙搀扶住了她,眼含热泪,语气温柔:
  “太子殿下,你还有我啊,我会一直陪在你身边的。”
  刘启失魂落魄的看着妙人,然后一把将她死死抱在怀中。
  他还有妙人,妙人会一直陪着他。
  妙人不仅是他的爱人,还是他的家人。
  薄姬不愿再看到窦漪房,刘恒没醒她到底不敢真的轻举妄动,以免引起朝堂动荡。
  只把窦漪房先赶回椒房殿圈禁起来。
  接下来的当务之急,是刘恒能赶快苏醒过来,否则恐怕就要天下大乱。
  刘恒这一昏迷就是一天一夜,期间刘启和妙人一直侍奉在侧。
  薄姬和刘启也不敢把皇上昏迷的消息传扬出去,只说皇上身体不适免了早朝。
  接着刘启还要暂时代替刘恒处理政事。
  等刘恒醒过来时,陪在他身边的只剩妙人一人了。
  妙人守了他一天一夜,疲惫至极,刘恒醒来时,妙人正以手支撑着额头,在他床边睡着了。
  刘恒一睁眼,就看到妙人在他身边闭着眼睛的模样。
  “妙人…”
  他轻轻唤了一声妙人的名字,妙人立刻睁开了眼。
  待看到刘恒苏醒了之后,她眼神中瞬间放出光彩:
  “父皇,你醒了!太好了,我去叫太医。”
  说着妙人就要站起身,刘恒却连忙拦住了她:
  “妙人,先不急!什么时候了?我昏睡了多久?朝堂上怎么样?”
  听到刘恒的一系列问题,妙人连忙一一给他解答:
  “父皇你别担心,你睡了一天一夜,早朝太子殿下已经找借口免了。
  外人还不知道你昏过去的事,一切都风平浪静。”
  听到妙人这么说,刘恒才放下心来。
  他看到妙人双眼疲惫,知道自己昏迷的时候,她定是守着自己没休息好。
  于是嘱咐妙人道:
  “朕已经没事了,传唤宫人太医来服侍即可。
  看你满脸疲惫,还是去好好休息一下吧。”
  妙人却摇了摇头:
  “不守着父皇,我怎能安心呢。”
  接着妙人唤来宫人和太医,侍疾并不需要亲力亲为。
  只需在一旁看着就算她尽孝心了。
  太医替皇上把了脉,确定他已经没什么大碍后,便去煎药。
  宫人上来为刘恒擦洗一番,妙人端着刚熬好的粥,服侍刘恒用膳。
  没办法,刘恒的后宫全被遣散了,想找个嫔妃给他侍疾都没有。
  又不能让薄太后,也就是他亲娘伺候她,太子不在,只能妙人这个儿媳尽孝了。
  好在薄姬和刘启接到皇上苏醒的消息,很快赶了过来。
  妙人服侍刘恒用了半碗肉粥,刘恒恢复了些力气,终于能提起精神应对薄姬。
  薄姬一张口就是:
  “恒儿,你终于醒了,此次你昏迷全怪窦漪房那个细作!
  这次你绝不能再袒护她,必须废了她!”
  刘恒不愿接话,他与窦漪房夫妻二十多年,这二十多年一直恩爱无比。
  他对窦漪房是有极深的感情的,让他马上废了窦漪房,他怎么忍心呢。
  且他们还有启儿,启儿如今是一国太子,贸然废了他的生母,他的身份岂不尴尬。
  废后是件大事,说不得会动摇国本,不到万不得已,刘恒不能下决心。
  看到刘恒沉默,薄姬当即怒了:
  “恒儿,事到如今你还要袒护她?”
  刘恒只能道:
  “母后,我知道你不喜欢漪房,可你也要为启儿考虑一下。
  他是一国储君,若我贸然废了漪房,你要他如何自处?”
  此言一出,跟在薄姬身后的刘启眼泪立刻落了下来。
  父皇终究是顾念他的,长这么大以来,无论遇到什么事,父皇总会站在他这边。
  如今就连得知母后是细作,为了他父皇都不愿废了母后。
  刘启心中感动不已,他一直认为父皇对母后没什么感情。
  也从不觉得刘恒深爱窦漪房,在他心中窦漪房和刘恒是利益联姻。
  他懂事之后,正是刘恒和窦漪房赌气宠爱慎夫人那几年。
  所以刘启至今还以为刘恒最喜欢的是慎夫人。
  (汉朝科举不是我写的,是原剧里有的,我只是一个写同人文的,世界观又不是我创造的。
  汉朝选拔人才的方式是察举制,这是初中历史就有的知识,就算我知道也没用啊,剧里是那样演的啊!)
  第602章 栗妙人25
  虽然刘恒顶着薄姬的压力没有废后,但与窦漪房之间到底有了隔阂。
  刘恒苏醒后,多是刘启和妙人在身旁侍疾,朝臣还不知道皇上身体已经不好了。
  窦漪房曾多次想要求见陛下,却没人肯替她将消息传到御前。
  妙人算着刘恒的寿命应该没有多久了,知道又到自己表现的时候了。
  刘恒的身体情况本就每况日下,如今又受了这么大的刺激,更是一日不如一日。
  他开始更用心的去教导刘启,希望他将来能撑住这大汉江山。
  刘启终究还是太年轻,涉足朝政的时间又短,很多事的想法和做法都不成熟。
  刘恒并不能完全放心把这大汉江山交到他手里。
  原剧中刘恒死前就是将掌控军队的虎符交给了窦漪房。
  窦漪房手里有军权,才能控制刘启一辈子。
  现在窦漪房与刘恒有了隔阂,妙人知道刘恒深爱窦漪房。
  即使现在他知道了窦漪房是吕后的细作。
  但等他缓过这股劲,说不定还是会原谅窦漪房。
  且刘启对国事的不成熟,也让刘恒不能安心。
  他临死前一定会找一个可靠的人扶持刘启。
  这个人在原剧中,自然是非窦漪房不可。
  因为窦漪房心中有天下,刘启又是她的亲儿子。
  现在却不一定了,有妙人在,她不会让这种事发生。
  所以她要抓住这段窦漪房不在的时间,让刘恒看到她也有能力辅佐刘启。
  汉代初期的皇后本就参议政事的权力,此时还没什么后宫不能干政的说法。
  妙人以侍疾的名义,与刘启日日在御前陪伴刘恒。
  刘恒教刘启处理政务,她也在一旁听着。
  每当政事上遇到刘启听不懂或者拿不定主意的时候。
  妙人就会站出来,柔声细语的给他出主意,提建议。
  很快刘恒就注意到了妙人的政治天赋。
  他发现妙人的确是异常的聪慧,一点就透。
  且她在朝政上的很多想法与见解跟自己不谋而合。
  而且许是出身贫民的缘故,妙人经常站在百姓的一方考虑问题,是个心怀天下的人。
  刘恒很快就越来越看重妙人,妙人也不负他的期望。
  她总能用十分圆滑的态度,让刘启倾听他的意见,她是个能影响刘启想法的人。
  刘恒对妙人越来越满意,心中的一个想法也就越来越坚定。
  直到一日,刘恒觉得精神很不错,然后主动去了椒房殿。
  窦漪房已经很久不见刘恒,这是她细作的身份被拆穿后第一次看到刘恒。
  只是这段时间她忧思过度,再加上总是忍不住哭泣,眼睛已经彻底坏了。
  看人都是模模糊糊,不靠的特别近根本看不清人的脸。
  窦漪房看到刘恒熟悉的身影后,连忙向前走了几步来到刘恒身边。
  距离他仅两步之遥时,她终于隐隐看清了刘恒的五官:
  “陛下…”
  窦漪房的眼眶中迅速盈满泪水。
  她与刘恒夫妻多年,感情十分深厚,从来没有分开过这么久。
  “陛下,你的身体怎么样?大安了吗?”
  这段时日她最担忧的就是刘恒的身体,陛下年纪大了,经不得折腾了。
  刘恒看到窦漪房的模样心中也不好受,面前这个女人,是他爱了一辈子的人。
  他将自己全部的爱都给了窦漪房,可她却是个细作。
  从头到尾她都在骗他,现在他回想起从前,几乎已经分不清她到底哪些话是真,哪些话是假。
  看着刘恒久久不语,窦漪房知道她还在介意自己从前细作的身份。
  于是立刻向刘恒解释道:
  “陛下,当初之事我也是迫不得已。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