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一想到还有人怀疑,此次是他对老八出手,四爷就觉得被膈应到了。
明玉深知四爷的想法,出言安抚四爷:
“爷如今刚解禁不久,表面势力大损,疑心此事是你所为的人估计没有几个。
反倒是十四,他才是结结实实背上一口黑锅丢不掉了呢。”
四爷食指在桌子上轻叩:
“有皇阿玛的重视,即使众人怀疑他又如何?
谁又敢触风头正盛的十四爷的霉头呢。”
明玉有些疑惑:
“爷一点都不怀疑,也许此次是十四陷害了八爷吗?”
虽然明玉并不觉得毙鹰事件是十四爷所为?
可她没想到四爷仿佛也挺信任十四没在此事中捣鬼。
四爷摇头,先不说十四有没有那个能力陷害老八。
就算他真要陷害老八,也不会做这么粗糙的局。
毕竟整个毙鹰事件,但凡长点脑子的人都不会认为老八会真送一对死鹰给皇上。
如果此事真是一场针对老八的陷害,那面对这么离谱的操作,那只要皇上心中有一丝疑虑。
然后命人追查的话,老八都有一百种方法反败为胜。
如此离谱的局,思来想去只有一个可能。
那就是老八看着势头日益壮大的十四动了杀心。
故意送上一对死鹰惹怒皇上,如果按照常规发展,皇上必定会命人追查此事。
到时候自然有的是证据能证明老八的“无辜”。
可惜,让人万万没想到的是皇上没按常理出牌。
他查都不查,直接以此为借口一竿子打死了老八。
明玉和四爷对视一眼,心中不约而同认定,此事八爷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
他低估了皇上对他的厌恶,或者说皇上对八爷实在太过了解。
皇上此次针对八爷的惩罚是顺水推舟,想要彻底废了八爷也好。
还是看透了八爷的阴险,认定此事就是他所为也罢。
总之从此以后,八爷的皇帝梦彻底断了。
接下来,就是四爷和十四爷分庭抗礼的时候了。
但很快有眼睛的人都会看出,皇上看重十四爷是假,为四爷铺路是真。
原因很简单,只用看十四爷在康熙一朝一直都是贝子的爵位就知道了。
现代人都知道钱在哪,爱在哪,古人自然也一样。
康熙若真看中十四爷,有传位的想法,为何迟迟不给十四爷升爵?
康熙直到死,十四爷都只是贝子,连个贝勒都没混上。
很明显是康熙留着给四爷将来登基后好施恩的。
至于那个听上去威风的“大将军王”也只是个称呼而已。
后来康熙更是在自己病重的时候,将十四爷调离京城前往西北。
谁家培养继承人是这样培养的?
纵观康熙对十四的一系列行为,分明只是在分化八爷党的势力,同时又拉起十四制衡四爷罢了。
毕竟帝王之道在于制衡,康熙不会看着任何一个皇子一人独大。
但彼时又已是康熙晚年,他又怕给十四爷太高的爵位以后四爷登基后不好压制。
所以在康熙朝,十四的爵位只停留在贝子。
九子夺嫡说是凶险,但实则在康熙五十一年太子被废之后,就已经注定将来登上帝位的只能是四爷了。
第451章 郭络罗明玉78
康熙五十五年,蒙古科尔沁部为世子向大清公主求亲。
此时康熙的亲生女儿均已出嫁,诸皇子中太子被废,大阿哥削爵圈禁。
三爷因为告密坏了名声,躲在翰林院修书轻易不见人。
五爷七爷远离朝政,八爷先不说没有女儿,就是有女儿科尔沁也断不会求娶。
九爷十爷倒是不缺女儿,但科尔沁尊贵富庶。
他们要求娶的公主,岂是随便一个阿哥的格格就能糊弄的。
算来算去,只有雍亲王的长女最合适。
此时八爷与皇位已经彻底无缘,其他几位爷也都偃旗息鼓。
唯有十四爷还有一争之力,可自从皇上将他派往西北之后。
明眼人已经看出,这皇位八九不离十要落到雍亲王手中了。
其实四爷与康熙的政治主张并不完全一致,四爷性子有些极端。
对贪官污吏他眼里容不得一丝沙子。
上位之后,面对贪官一向是抄家流放,还因此被人送外号“抄家皇帝”。
当然雍正爱抄家,与他上位之初国库实在太穷也有一定关系。
但康熙晚年却以求稳为主,也许是暮年英雄气短,也是为了百年之后的千古名声。
康熙对待下属开始行怀柔之策,凡事能放则放。
因对待贪官的惩处一事上,四爷没少被康熙训斥铁石心肠,做事极端。
但康熙再气也深知,他这些年来因为求稳和自己的名声而和稀泥的做法,给朝堂之上带来了许多隐患。
如果下一任皇帝不够强势,那将来朝堂之上会有多乱他想都不敢想。
所以即使两人政治主张不一样,康熙也十分清楚,大清的下一任君王非胤禛不可。
既要做皇帝便要有取舍,他早年那么强势。
都免不了要将亲生女儿嫁到蒙古和亲,加强与蒙古各部的关系。
四爷若要做皇帝,自然也逃不了这一点。
大清的公主,摆脱不了与蒙古和亲的命运。
布尔和和亲蒙古的旨意很快下达到雍亲王府。
得知这个消息后李氏当即昏死过去。
这些年她只得一女,对女儿看的比眼珠子还重。
即使布尔和送到明玉名下抚养后,只要有机会她还是会隔三差五去看女儿。
如今女儿要和亲蒙古,此生见面的机会寥寥无几,一时间李氏只觉天都塌了。
醒来之后她便彻底病了,李氏自知无力改变女儿的命运,绝望之下精神彻底垮了。
直到布尔和出嫁那天,她都依旧病的起不来身。
四爷早就料到女儿会有这么一天,心理准备做了这么多年。
如今事情真的发生了,他反倒比常人更平静。
事已至此,除了为女儿准备更丰厚的嫁妆,拨些得力的下人之外。
他唯一能替女儿做的就是站的更高,让科尔沁不得不善待他的女儿。
布尔和出嫁后四爷情绪有些低落。
明玉坐在窗前看书时,他突然从背后抱住明玉低声道:
“给爷生个女儿吧,若是咱们的女儿,爷绝不会让她和亲蒙古。”
明玉只是笑了笑,并没有接话。
她今年刚给四爷生下一对双胞胎儿子,这对儿子是她特意服用生子丹生下的孩子。
很多人都觉得古代皇室觉得双生子不祥,其实不然。
历朝历代的皇室都有双生子出生的记录。
与现代人的认知相反,皇室不仅不觉得双生子不祥,他们还认为此乃吉利之事。
只有父母积德行善得天庇佑,才有可能生下健康的双生子。
明玉的外公安亲王岳乐就有一对双胞胎儿女。
乾隆的儿子,大名鼎鼎的五阿哥永琪也曾有过一对双胞胎儿子。
明玉生下健康的双生子后,康熙大喜之下还亲自为这对双生子取了名字。
康熙的孙子辈,他一般只为诸皇子的嫡子或长子赐名。
这次也是看到双生子的大吉之兆,才为两个孩子特意取名弘昭与弘旭。
而明玉之所以在此时生下双生子,并不是为了什么大吉之兆。
而是四爷如今的身份越发贵重,她入府也有十多年了,只得一个弘晖实在单薄了些。
为了不让人挑她的刺,索性一下生俩,省的外人总说雍亲王府人丁不兴。
刚生完孩子的明玉眼下没有再生的欲望。
她随四爷说什么,反正她不愿生谁也勉强不了她。
康熙六十一年的时候,皇上的身体已经衰弱到了极致,几乎到了不能临朝理政的地步。
八爷党的几个皇子见此心情沉重,人人都知皇上眼下已经是强弩之末。
可看着皇上依旧没有召十四回京的意思。
哪怕他们心中早就明白,皇上根本没有要将皇位传给十四的想法。
还是忍不住上奏请求皇上召十四回京。
康熙看到请求十四回京的折子后冷冷一笑,将折子留中不发没有理会。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的身体突然加重,很快到了弥留之际。
上一世因为皇上去世的仓促,哪怕留有遗诏。
老八老九还是四处散播雍正得位不正的谣言,败坏雍正的名声。
这一世的胤禛已经经历过一次,因此早有准备。
皇阿玛去世这一日,胤禛一直陪在他身边。
直到康熙当着诸位大臣和众皇子的面,亲自说出了:
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