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两个月的身孕,哪怕是宫外的郎中大夫,也不会诊不出来。
而刘太医身为太医院有官职在身的太医,连嫔妃有孕两月都诊不出,一句学艺不精恐怕说不过去。
且刘太医身为医者,毫无医德仁心,滚烫的汤药都能硬着心肠往病人嘴里灌,可见其心肠狠毒。”
说完这些,尔晴冲着跪在地上的刘太医露出了诡异的微笑。
刘太医本来听着尔晴的话,心中又是惊恐又是愤怒。
但并未彻底绝望,反而想着接下来该如何辩解。
若尔晴只是说了前面几段话,刘太医为的确还能找到其他理由开脱。
但看到尔晴诡异的笑容后,他忍不住心中一寒,然后就听到尔晴继续道:
“最重要的是,愉贵人乃天子妃嫔,身份何等尊贵,容不得外人丝毫不敬。
刘太医作为外男,平日时常出入后宫,对待天子宫妃,更应谨慎恭敬,避嫌疏离。
但观刘太医刚刚对愉贵人的行为举止,都能称得上一句冒犯了。
由此可见,刘太医不仅学艺不精,心思歹毒,还对皇上有不敬之心。”
此话一出,不仅刘太医脸色大变,冷汗直冒。
就连愉贵人都神色难堪,高贵妃也快跪不住了。
刘太医率先一脸惊恐反驳道:
“这位姑娘,你怎能血口喷人!老夫行的正坐的直。
皇后娘娘,你切不能听身边之人胡言乱语,微臣冤枉啊…”
刘太医被尔晴说的心神大乱,一时都不知该如何有效辩解。
尔晴看着刘太医手忙脚乱的样子,心中闪过不屑。
她刚刚的话,也就对这种贪生怕死的人最有用。
但凡换个正直点的人,这时为证清白,就该一头往柱子上撞!
愉贵人听到尔晴的话,心中充斥着愤怒与羞怒。
在这个时代作为女人,贞洁名声比命还重要。
更何况她还是皇上的女人,名声容不得有一丝瑕疵。
尔晴刚刚那样说刘太医,若此话传到皇上耳中,刘太医固然难逃一死,还有可能连累家人。
但她又能好哪去,作为皇上的女人,名声有了瑕疵,她就活的了吗?
高贵妃更是第一次感受到了恐惧,她虽然向来仗着高家的势,在后宫肆无忌惮。
也不在意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会连累家族,但并非真不怕死。
她比谁都清楚天子的尊严有多么不可冒犯。
今日尔晴这话,若有一星半点风声传到养心殿。
在场的众人有一个算一个,谁都别想跑了。
尤其是刘太医还是她带到永和宫的。
高贵妃恶狠狠的看了尔晴一眼,只觉尔晴恐怕是疯了,这种话也敢往外说。
难不成她以为东窗事发,皇上听到这话,她和刘太医跑不掉,她一个小小的宫女就能跑掉不成?
皇后也被尔晴的话吓到了,她紧紧的抓住了尔晴的手,手上的指甲几乎陷进尔晴手背上的肉里。
皇后先是用警告的眼神看了一眼尔晴,然后深吸了口气道:
“刘太医,你医术不精,无能无用!今日不仅误诊,所作所为还险些损伤皇嗣。
待本宫回禀皇上后,太医院你也不用待了!”
刘太医听到皇后的话,倒是松了口气,听皇后这意思,并不打算提他冒犯嫔妃的事。
刚刚被尔晴吓了一场后,刘太医瞬间觉得被赶出太医院也不算多大惩罚了。
因此听完皇后的话后,刘太医当即道:
“微臣谢皇后娘娘。”
皇后发落完刘太医,又将目光转向高贵妃道:
“高贵妃,你擅闯永和宫,行事莽撞,没有章法。
还差点误伤愉贵人腹中的皇嗣,本宫便罚你抄写《心经》百遍,好好静静你的心!”
事已至此,高贵妃看皇后没有不依不饶的意思,只能咬牙切齿的谢恩,不敢再把事情闹大。
最后带着刘太医和一众宫人气哼哼的出了永和宫。
第161章 喜塔腊尔晴30
怡嫔和愉贵人看到高贵妃一行人离去了,顿时松了口气。
怡嫔今日的心当真如过山车一般,忽上忽下。
一开始以为抓住了贵妃的把柄,所以鼓起勇气,直接杠上贵妃。
然后峰回路转,发现贵妃做事没那么无脑,反倒是自己,被贵妃抓住话柄。
最后死中求活,好不容易尔晴站出来说几句话,让她们有了脱罪的希望。
结果尔晴却是口无遮拦,刚刚那番话,当真吓得怡嫔恨不能昏死过去。
皇后等到高贵妃出了永和宫后,才又对怡嫔道:
“怡嫔,本宫便把愉贵人的龙胎托付给你了,你务必要好生照看愉贵人。”
怡嫔对此求之不得,她和愉贵人交好,愉贵人的孩子也是她的孩子,同样是她在这深宫的指望。
因此她连忙道:“嫔妾领旨,多谢皇后娘娘。”
皇后吩咐完一切后,立刻带着尔晴出了永和宫。
待回到长春宫,皇后屏退左右,确定殿内就她和尔晴二人后,才一脸严肃的看着尔晴道:
“跪下!”
尔晴早就料到这一幕,因此毫不犹豫跪下了,脸上也恰到好处流露出恐慌之色。
看着尔晴脸上的恐慌,皇后心中升起一丝不忍。
但想到她今日说的话,皇后又强逼自己硬下心肠道:
“尔晴,本宫一直觉得你聪慧稳重,妥帖可靠。
可今日在永和宫,你怎能如此口无遮拦!
你可知你今日那番话万一传出去,高贵妃和刘太医会怎样暂且说不定,愉贵人却一定会受连累。
还有你,你以为若皇上丢了面子,会放过你吗?”
尔晴当然知道,可她要的效果就是如此。
她就是要一个高贵妃万分恐惧的说法,然后才能让她把今日永和宫中发生的一切,列为提都不能提的禁忌!
高贵妃带人闯进永和宫中,毒害皇嗣,让外男冒犯妃嫔,这件事万一传出去。
皇上就是再忌惮高家,宠信高贵妃,为了脸面,为了尊严,他也要想方设法弄死高贵妃和高家。
这一点,高贵妃比谁都明白,所以高贵妃回去后,必定用尽一切办法,严禁今日永和宫中的事外露。
因此尔晴今日那番话听上去吓人,但在场的几人,没一个人会愿意把此话传出去。
注定传不出去的话,她能获什么罪?也就只能达到恐吓高贵妃的作用。
而怡嫔和愉贵人哪怕再恐惧高贵妃,经此一事,也恨毒了高贵妃。
当魏璎珞再告诉她们枇杷新叶有毒,高贵妃那碗枇杷膏有问题时。
哪怕她就是再装疯卖傻,高贵妃也定会封她的口。
因为,她不会想再让任何与此事无关的再人提起此事。
在这个世界里,女主得天道偏爱太明显了,都能引雷劈太妃。
这样把主角光环开到极致的女主,尔晴并没有自己跟她对上的想法。
她只能借一把最锋利的刀,来斩杀尚且稚嫩的女主。
为了以防万一,女主光环影响到反派,她只能把此事的影响开到最大,逼高贵妃不敢冒丝毫心软侥幸的想法。
但这些跟皇后是说不清的,在皇后面前,她只能可怜兮兮道:
“皇后娘娘,我当时实在太气愤了,只想压下高贵妃的气势。
所以才越说越激动,没有考虑到后果,奴婢知错了。”
看着尔晴青涩的面庞,以及眼神中的不安,皇后也硬不下心肠真的狠狠罚她。
想着尔晴今年也不过才17岁,即使平时再稳重,也还是个才长大的孩子。
可皇后又不能就这样让她糊弄过去,以免她以后不长记性,因此只能冷着脸道:
“你给我回去好好闭门思过,等彻底认识到错了再来伺候。”
又要放假了,尔晴心中丝毫不慌,但面上还是十分忐忑。
一副不敢反驳皇后,又舍不得离开皇后的姿态,一步三回头的出去了。
…
皇后和高贵妃离开永和宫后,怡嫔和愉贵人双手紧握在一起,庆幸着劫后余生。
但尔晴最后那番话,到底在愉贵人心中埋下了一丝阴霾。
她和怡嫔坐在一起,复盘今日所有的事情。
两人想破头都想不明白,高贵妃今日那碗枇杷膏真的没问题吗?
如果不是尔晴最后提出,那碗汤药会烫伤人,恐怕怡嫔就要落下一个诬陷贵妃的罪名了。
高贵妃真的会端来一碗无毒的枇杷膏,声势浩大的灌愉贵人喝下吗?
愉贵人不由自主的问怡嫔:
“姐姐,高贵妃那碗枇杷膏怎么会没问题呢?”
绣坊的张嬷嬷带着魏璎珞和玲珑来给愉贵人送新做好的衣服。
三人刚走进店门口,就听到愉贵人的声音,魏璎珞闻言心中一动。
原剧中,魏璎珞进宫调查亲姐姐魏璎宁的死因,因为有傅恒那块玉佩的原因,她也算有点头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