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然后呢?”
  “我去书铺买书,他一眼就认出了我,我看的书他也看,这就算认识了。”
  愿安说完以后,小声道:“后面我们聊得来,……就熟悉了。”
  我一直把他当朋友,他……他前些日子说心悦我,我……
  “我想了想,他生得好看,又和我聊得来,我就把人带回来了。
  “他心悦你,那你就因为人生的好看?”
  “这人人品如何,家境如何你都不知道啊?”
  愿安无辜道:“反正有哥哥和娘亲。”
  “你这丫头。”
  其实愿安没说,她第一次见陆朝就觉得他生得好看,那时候小也没放到心上,直到重逢时,少年站在书架旁,窗外一束光照下来,若清风若明月让人晃了眼睛。
  另一边,沈时今的棋艺属实……极差,陆朝愣是绞尽脑汁……才得以让棋局维持,否则沈时今早输一百次了。
  虽然沈时今棋艺一般,但是心眼不少,没费什么功夫,就把陆朝家里打听清楚了。
  陆朝如今是十六岁,已经有举人功名了,家还有个哥哥,如今在凤安府当通判,至于陆远大人,沈时今知道,为人清正,在翰林院人缘也是极好的。
  两人下完棋,沈时今邀陆朝在家里用饭,陆朝也没客气,大大方方的。
  赵氏看着陆朝,也是越看越满意,不光光是皮相,最重要的是对愿安好,做事细心,吃饭的时候一直照顾愿安,愿安一个眼神,他就知道怎么做了。
  赵氏笑着道:“陆公子自己吃吧,不用管愿安,这孩子被我带娇气了。”
  陆朝笑着道:“在家时,我哥哥待嫂嫂也是这样。”
  沈时今轻笑道:“都说陆家家风好,如今我是真的知道了,用陆公子举止都能窥见一二。”
  “沈大人谬赞了。”
  沈时今轻笑道:“若是不嫌弃,陆朝可以同愿安一样,叫我哥哥。”
  “那哥叫我阿朝就是,家里人都这样叫我。”
  “好。”沈时今看着陆朝大大方方的,心里也是满意的。
  一家子吃完饭,沈时今送陆朝走后,开始“审问”妹妹,得知了情况,沈时今心里也大概有数了。
  只是这事关妹妹终身大事,沈时今还是很严谨,又找人打听了一下陆家,得到的消息都是好。
  因此,在后面陆夫人邀赵氏去家里玩,沈时今就让她们去了。
  这两家有了往来,后面处着合适,两个孩子的事也就抬上了日程。
  陆远大人对沈时今也很是欣赏,若是户部其他人,他多少还要嫌弃他们一身铜臭味。
  这沈时今可不一般,如今不过二十出头,就官至五品,户部左侍郎空缺,陛下没让人补,直接让沈时今领了差事,除了一个官位的名分,连带着俸禄官袍都是按照左侍郎的标准来的。
  最难得的还是万民伞,这在京都也是一段佳话,陆大人在翰林,去年科考探花郎还是原县出来的,考完以后,探花郎还特意备了谢师礼给沈时今。
  陆远对这门亲事也是满意的,就算不为别的,儿子跟着沈大人,学学为人处世,也受用良多。
  加上沈家小姐熟读诗书,又是儿子心爱之人,陆家没什么不愿意的。
  陆夫人是个极其温婉的女子,对愿安也是满意的。
  两家定亲那日,沈时今就加上了明朝和陆谦,算是娘家人,给愿安撑场子。
  两家定亲热热闹闹的,都很顺利。
  只是回家后,还是闹了些小插曲。
  隔壁王家小姐来找愿安,赵氏以为她们有私房话说,就出来留出空间让他们说话。
  “愿安妹妹,你今日好美啊。”
  愿安脸上涂了胭脂,轻笑道:“王姐姐定亲那日也很好看。”
  “真是好美的一张脸,好毒的一颗心啊。”
  愿安转身,看着王小姐,不解道:“姐姐说什么?”
  “哼,难怪看不上我哥哥,原来是攀了高枝了。”
  “王小姐这话说得有意思。”愿安说话也冷了
  “我哥哥等你了你那么久……你如今要和别人定亲。”
  愿安听到这话就忍不住笑了,打前年起,我就不常去你家了,我一没有与你家有往来,二没有与你哥哥有什么,这话说得好笑。
  “什么你哥哥等我?”
  “真当我消息不灵通啊,三个月前,你哥哥与御史家孟小姐往来,孟小姐没看上你哥哥,后面又想攀扯上李尚书家的千金……如今选了一圈,又想要我了?”
  愿安冷笑道:“你哥哥找不到合适的人,把脏水泼到我头上,真有意思。”
  “还什么攀高枝,我家就算攀高枝也是我哥哥这根高枝,哪里要去攀别人家,我如今有的这一切,都是我哥哥凭本事得来的,哪里攀了别人。”
  “你……”
  “别摆出一副受害者的样子。”愿安冷笑道
  “昨日你哥哥就来找过我,你们两兄妹也是有意思,一个装作情深不寿,一个又来质问,若不是我是此中人,还真以为你们王家出了情种。”
  “好啊,沈愿安,原来平日里的温婉大方都是装的。”
  “你忘了你刚来京都的时候,是我领着你去玩的吗,若不是我……你?”
  “我如何?”
  愿安轻笑道:“我本来就不爱与人交际,你带我去应酬,我家里也没占你便宜。”
  “你腰上的白玉扣还是我娘送你的。”
  “往来就是往来,你带我应酬,我家也没白要你的,这还弄得像我家欠了你家的一样。”
  “你应该庆幸我看不上你哥,不然你哥哥这吃着碗里看着锅里的样子,不说我哥哥了,就是我小榕哥哥,也能打断他一条腿。”
  “不愧是乡野出来的,说话做事粗俗不堪。”愿安听到这话就笑了。
  “你自己不认识几个字,说我粗俗,别给人笑掉大牙。”
  “王小姐,我累了你回去吧。”愿安不给人说话的机会,把人赶了出去
  愿安把人赶走以后,自己没被影响,反而是那王小姐,气了个够呛,第二日与王夫人告状,反而被骂了。
  王夫人终究是老狐狸成精,两个孩子没意思,她也没做他想,这闺女反而去找着人得罪,这不是胡闹嘛。
  看着闺女这样糊涂,王夫人直接找了个嬷嬷,把闺女关在屋里教规矩,又备了礼去沈家致歉。
  王大公子知道这事,也故作不知,终究是妹妹自己做出来的,得罪了人,不干他的事。
  愿安倒觉得没什么,反正他们家马上就要搬家了,日后两家应该也没有往来,赵氏和和气气的招待人,只是最后还是把礼退回去了。
  最开始沈时今手头紧,他们住得里内城远,如今沈时今手里有些钱了,愿安也大了,他们就想着换个宅子,刚好离陆家也近一些。
  沈时今选了三个月,终于选到合适的,找人打扫以后,就带着家人搬家了。
  新家很好,有两个小院,温榕可稀罕了,日日在家折腾些葱蒜菜什么的,沈时今就可着温榕高兴就是。
  次年春天,愿安与陆朝成亲,两家都是热热闹闹的,沈时今这边,虽然亲戚少,但是他有苍山书院的师兄师弟,又要户部的同僚,还有平芜书院的学子,也有几个留在京都,他们都带着家里人来吃席。
  赵氏高兴得不行,这些人来不仅仅是吃席,也是让男方家看着,沈家的底气。
  愿安成亲,自然是十里红妆,赵氏做了一套宝石头面给闺女做压箱底,其他的虽然不甚贵重,但是也是赵氏精挑细选的。
  成婚后,愿安小日子过得不错,只是越发娇气了,赵氏都时常抱怨愿安被宠坏了,每次赵氏说愿安的时候,陆朝子总在旁边打配合,后面赵氏就不爱说了。
  这一个锅配一个盖儿,人家愿意,他们小两口把日子过好就是了。
  又过了三年,沈时今总算做到左侍郎的位置,虽然早就开始干活了,但是终究还是不一样的。
  沈时今时不时还能收到原县的消息,老百姓安居乐业,平芜书院越来越大,成器的学子,都不忘反哺书院。
  一代学子帮扶下一代学子,是平芜的学风,书院越来越好,沈时今举全县之力托举学子的佳话也被写进来院史。
  几乎每次科考,沈时今总能收到原县学子的好消息,沈时今也为他们高兴,原县的平芜终于托举出了大树。
  沈时今和温榕的小日子也这样过着,平平淡淡又不乏甜蜜,不管沈时今做了多大的官,回家都要伺候温榕,岁月没有在温榕脸上留下任何痕迹,反而如同珍珠一样,在沙砾的打磨下越来越圆润美丽。
  END———会更一点番外~
  感谢大家的一路陪伴
  第221章 番外1
  假如沈时今重生回到温榕刚到家里的时候。
  “少爷,烤红薯吃不吃啊?”沈时今小小的人,手里拿着烤红薯,看着脏兮兮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