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有人想开口,萧宴宁抬手:“你们也别为难秦卿了,让朕用亲事换和平,想都不要想。而且你们在想什么呢?人家南诏国主准备了两年多,就等着和大齐打一仗,你真当人家要送给公主来?”
两年前,南诏新主继位,这位年轻的国主,从一开始就野心勃勃,他看大齐是肉,做梦恐怕都想来咬一口。
当然,这几年大齐也没闲着,西北贸易越来越火热,从西北运回来的银子把户部官员的眼都给晃花了,还有官船已经出海两次,一次比一次航行的距离远,一次比一次收获大,想那户部官员许久都没在朝堂上哭穷了。
萧宴宁想着这些猛然站起身,冷声道:“现在我大齐国库充盈,老百姓安居乐业,都这样了,朕若还要因为一个别用用心的南诏国主的请求在这里纠结来纠结去,朕要看他南诏国主的脸色行事不成?那朕这个皇帝做着还有什么意思?你们不想着为君分忧,还想着借机谈论朕的婚事,朕看你们是好日子过的太久,脑子进水分不清轻重缓急了吧。”
群臣被他这么劈头盖脸一顿,都不再吭声。
萧宴宁甩袖离开,砚喜,如今的司礼监掌印高喊着退朝,而后快步追着皇帝离开。
秦追这次没有立刻离开,而是又一次选择单独去见皇帝。
他来时,萧宴宁正在看舆图,看的正是南疆和东境的部分。
南疆要是动起来,东丽那边不可不防。
好在宣州卫所在要道之上,萧宴宁打算把宣州卫所和附近几个卫所的人全部抽调到通州,由安王指挥。
听到萧宴宁的话,秦追神色有些迟疑。
萧宴宁:“怎么,舅舅觉得这不是个好主意?”
秦追正色道:“皇上的主意极好,别的不说,只是这宣州卫所情况特殊,怕是会惹人非议。”
萧宴宁:“舅舅担心的是昱郡王会不满?”
秦追点了点头,昱郡王就是萧珩,宣州卫可以说是萧珩母族张家的地盘。今日萧宴宁这么一动,外人恐怕都以为他是想趁机削弱萧珩手中的权利。
卫所的人调出去再回来可就不一定是一拨人了,能管控的也不只是张家人。
这也是秦追最为担心的事,萧宴宁要是一直不成亲,那就没有子嗣。
到时国本不稳,昱郡王还有其他几个王爷膝下的子嗣,甚至包括小八都会波及到皇位之争中,要是萧宴宁有自己的孩子,那就能从根本上断绝这些人的念想。
这也是他入宫想要劝说萧宴宁的根本原因。
于是秦追道:“皇上既看的明白,为何不愿成亲。”
“是朕心理上的原因。”萧宴宁道。
秦追真是忍不住了,他站在长辈的立场上看了眼萧宴宁的下半身,难不成真没用。
萧宴宁:“……”
萧宴宁:“舅舅,你三番五次来劝朕成亲,是不是因为宫外有流言,说秦家也有意阻止朕成亲,因为朕一旦没有子嗣,未来就会把皇位传给八弟?朕要是成了亲有了子嗣,孩子身上不一定有秦家的血,但八弟不同,他身上流着秦家的血……”
他话还没说完,秦追立刻跪了下来,萧宴宁对此早有反应,快步上前抓着他的胳膊。他这个舅舅就是太君子了,要不然当年太上皇能不能顺利坐上皇位都难说。
宫外的流言自然有挑拨离间的意味存在,只是流言这东西根本挡不住,只能疏通。
秦追诚惶诚恐道:“皇上,臣绝无此意……”
萧宴宁送他坐在椅子上,他道:“舅舅,流言而已,朕又不会放在心上。”
这一瞬间,秦追想了很多,皇帝还年轻,是不是心里有些芥蒂了。说实话,他们秦家太盛,难免扎眼,以后要更加低调行事才是,等秦昭回京,他要好生交代一下。
“舅舅……”萧宴宁看秦追陷入了沉思,他忍不住开口道:“舅舅别想那些有的没的,朕觉得舅舅最该想的就是护着八弟平安长大。”
秦追抬眼,有些不明白他这话的意思。
萧宴宁半认真半玩笑道:“就如舅舅刚才所言,朕要没有子嗣,那势必要从旁选人出来。小八和朕一母同胞,哪怕朕无意,可在外人眼中,他还是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今日能出这样的流言,舅舅该明白,让一个人成才不易,毁一个人却很容易,睿懿太子的前车之鉴舅舅没有忘吧。”有些阴毒手段,沾染上了,那一辈子就毁了。
小八一岁时才被太上皇和秦太后带着回宫,这一年多萧宴宁时常看他,有空还把他带在身边。
小八和他挺亲近,因此才有了各方猜测和流言。
秦追听闻这话,心下一紧,他道:“臣明白。”
等秦追出宫后,他一愣,明明是要劝皇帝的,他还没说两句话竟然被皇帝劝出宫了,这都是什么事儿。
那厢萧宴宁坐在椅子上许久没动。
是人都有私心,他也一样。
站在杨太后等人的立场上,她们恨不得萧宴不成亲,那萧珩就有机会登上那个位置。
还有慎王、静王和瑞郡王,他们也是太上皇的儿子,他们的儿子到时自然也可以登上那个位置。
而站在秦家立场上,如果他注定没有子嗣,秦家肯定希望小八上位。
一个家族想退下来也没那么容易,就好比现在,有人对秦昭说,秦家光芒太耀眼,别做官了,秦昭能答应吗?肯定不行。
如果出于私心,萧宴宁自然觉得小八上位比较好,毕竟秦太后是他母亲。
只是谁敢保证小八就能一定能成才?
萧宴宁会做的事就是在同样的资质下,他绝对会选小八,所以小八要自己争气才行。
今日给秦追提个醒,也是让秦家多注意宫外一些人的动向。
当然,无论是哪种情况,未来他都会给秦家足够的选择。
这都是很遥远的事了,现在最紧要的还是南疆那块。
果然如所猜想的那般,南诏新主本来也就是寻个借口,大齐这边没答应,那边南诏新主就以大齐皇帝羞辱南诏为由动了手。
而梁靖早有准备,一个回合下来,南诏没讨到半分便宜。
第196章
梁靖用了两年多的时间,终于平定了南诏,挑起战事的南诏新主仓皇逃窜,不知所踪。
南疆大捷的消息传到京城时,正值冬天,萧宴宁在朝堂上就忍不住激动起来,他来回踱步,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这个时候不管心里有何想法,百官都在夸赞。
群臣无论心中作何想,此时皆齐声贺颂。有人赞天佑大齐苍天有眼,有人颂梁靖用兵如神,更有人称道边境将士英勇无畏,而最多的,仍是赞誉皇帝慧眼识人、圣明决断。
听着夸赞自己的那部分,萧宴宁眼底的笑意淡了几分,他每天锦衣玉食,边疆将士吃糠咽菜,二者岂可相提并论。他是个寻常人,也喜欢听歌颂他的言辞,好在他有自知之明也有廉耻之心,不至于沉迷其中,更何况有些奉承之语夸张至极,分明是刻意逢迎。
萧宴宁也没说别的,只说边境将士辛苦,要好好奖赏一番才对得起他们。
百官赞赞同皇帝这话,打了胜仗到底是一件喜事,每个人都很开心。
萧宴宁趁机提出自己要前往南疆的消息,百官自然反对,说皇帝不可随意离京,而且南境虽大捷,然而还有一些零散势力在反扑,皇帝亲临边境实在是太扎眼,容易成为被攻击的目标。
萧宴宁则表示,南境大局已定,就算有小部分南诏势力在反扑也不会伤到他,这些根本不足为据。反之,如果他能亲临边境,定能鼓舞到将士们,一鼓作气把那些残余势力都给收拾掉。
至于朝堂上也不用担心,冬天本来就没什么事儿,朝廷马上就要封印了,等开印也得元宵节过去了,这是一年到头难得闲散的时间,他在京也没什么事儿,倒不如趁机前去边境走一走看一看。
百官继续劝,萧宴宁大手一挥道:“众卿不用劝了,朕意已决,这个年朕要和那些南疆将士一起过。”
至于京城真要有个什么事儿,萧宴宁表示有慎王在,到时可以帮着处理一下。
慎王,太上皇第五子,自打跟太上皇下了一趟江南,等再次回来,他就顺势被解除禁足了。
说到底当年的事,他由于自身的原因也没陷进去太深。
不说百官了,慎王自己听到萧宴宁的安排顿时傻了眼。
他是真没想到,萧宴宁竟然会让他挑这么重的担子,毕竟当年他也是参与那场争夺战的人员之一。
慎王愣愣地看着萧宴宁,心里也说不出什么滋味,这一刻他好像又回到了当年的木安围场。他刚刚从林子里走出来,还在憧憬着什么,抬眼一看,却见一匹失控的马匹朝他直直奔来。
他脑子一片空白,心里拼命催促他赶快跑,然而他浑身发木,惊惧之下连抬脚的力气都没。
千钧一发之际,马背上小小年纪的萧宴宁朝向他追来的人果断地喊着:“先救我五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