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外来的东西,要么从接壤的陆地来,要么是走海运。
所以他才命福王府的那些闲人去查。
有方向有头绪总能查出来,根据种种线索,萧宴宁几乎可以确定太子对药成瘾。
对药成瘾也不会立刻怎么样,只是常年要受折磨。
太子给自己定好了死亡的时间。
因为皇帝还在,太子就不能登不上那个位置。
而知道太子秘密的人只会越来越多,有关太子身体的流言如果不是太子自己放出来的,那就是在给太子一个警告。早晚有天,太子身上的秘密会摊在世人眼下。
在折磨中看不到希望,看不到未来,最终只能绝望。
萧宴宁其实想过,太子会对皇帝出手的事。宫里有皇后,宫外太子监国,时机什么都很好,当然,如果太子真对皇帝动手,那也不可能成功。
太子那份下狠手的心,没有对准皇帝,对准了他自己。
想到东宫发生的那些事,萧宴宁浑身木木麻麻,都不知道什么感觉了。
这时翰林院士卢文喻站出来道:“皇上,福王并非御医,不知太子病逝可有回转。请皇上即刻派御医前往东宫,同时派禁军封锁宫门封锁太子病逝的消息,以免消息万一不实,到时惹得人心不安。”
秦追看了卢文喻一眼沉声道:“皇上,此举不妥,百官和几位王爷都在宫中,骤然封锁宫门不让百官出宫,怕是会惹得人心惶惶。”
萧宴宁在一旁冷眼看着,卢文喻和秦追,两人一个人唱白脸一个人唱红脸,其实意思一样,都是要封锁宫门封锁消息。到时,就能看出宫外不知消息的人谁是妖谁是魔。
皇帝装病就是在试探这些,如今太子病逝,皇帝更不可能放弃。
于是在其他人还没表态之前,皇帝的手死死扣在椅子上,他沉声道:“准。”
萧宴宁这时开口了,他看向瑞王:“四哥,我刚才在殿外听到你说太子哥哥因药成瘾之事,不管事情是真是假,这都应该算是东宫秘闻。这种事,我相信东宫没人会随便开口,所以,四哥,你是怎么知道的?又怎么能那么言辞凿凿?”
瑞王:“……”
瑞王还未从太子离世的消息中回过神,听到萧宴宁的问话,他神色难免紧张起来。
众人的视线都落在瑞王身上,包括和关系甚好的慎王和静王。
刚才大家只顾着震惊、伤心和心虚,一时间都没考虑到这个问题。
皇帝拍了下眼前的桌子:“说。”
瑞王软下身体把头扣在地上,明明是寒冬腊月,他手心里出了一层密密麻麻的冷汗。
瑞王的头挨着泛凉的地板,让他的脑子也清亮片刻,他道:“父皇,儿臣不过是听到一些谣言,加上最近神志不清,就把谣言当真了,所以刚才才会胡说八道。儿臣有罪,不该胡乱揣测太子的身体情况。”
“听到一些谣言,那谣言可真是趣儿,特意为四哥准备的吧。”萧宴宁冷冷一笑:“四哥,我从东宫带来了一个人,一会儿你看看认不认识。”
瑞王:“……”
萧宴宁看向皇帝:“父皇……”
皇帝看了他一眼,然后道:“把人带上来。”
第148章
被带上殿的是一个披头散发浑身消瘦之人,他半边脸被毁了,看不出原来的样子。他身上像是匆匆且随意地穿了件别人的衣服,衣服穿在身上格外宽大且滑稽,衣摆在地上拖曳着。若不是被侍卫架着,他怕是要踩着衣服摔倒在地上。
他手腕处裸露出来的皮肤都是各种伤痕,可以看出这人受过不少刑罚。
除此之外,这人浑身还散发着一股说不出的怪味,若是梁靖在场,就会明白这人身上散发的是死亡的腐朽之气。
这人面朝皇帝跪在地上,然后侍卫刚放开他退后几步,他整个人就像是没了骨头一样软在地上。他的双手用力扣着地面,整个人蜷缩着蠕动着,眼睛往外凸着,样子看起来有些怪异。他大口大口喘着气,像是一只没有进化的野兽,喉咙发出嘶哑吼声,却说不清话,他的喉咙坏掉了。
这一幕把在场的人给吓了一跳,明雀第一时间护在皇帝桌前,生怕这人会对皇帝不利。
然而地上的人并没有如他们所想做什么有危害的事。
只见他消瘦的脸颊突然浮起痛苦之色,他朝四周看着,眼睛却迷离,像是在看谁又像是什么都没看到。
他弓着身体似乎想站起身,可他太瘦了,力道太绵软,尝试了几次,根本没办法站起身。然后他干脆趴在地上爬,他离慎王很近,这么一爬,正好朝着慎王等人的方向爬去。
慎王自认为自己胆子很大,此时此刻,他有点害怕,不由自主地跪着连连后退。
那人想抓慎王的衣摆,结果自然没抓到。他双手的指甲在地上划出咯咯吱吱刺耳的声音,他一个成年人,就那么趴在地上可怜兮兮地哭了起来。
他朝瑞王砰砰磕头,嘴里不停地说着什么。可他的喉咙像是坏掉了,根本听不清到底在说什么。
四周的侍卫此时也反应过来了,他们立刻把人控制住。那人挣扎着,浑身力道突然变大了,差点从侍卫手中挣脱出来。他脸上的表情从可怜兮兮变成了凶残,他又哭又笑,吼出来一声声别人听不懂的话。
在场很多人都没有听过这么凄厉且绝望的声音,大家目瞪口呆。
此话有诅咒之意,侍卫怕受他牵连,忙强行把他摁住。
那人挣扎不脱,卸了力道,又一脸哀求,然后下一秒表情是狰狞。
萧宴宁看着这人,然后他抬头看向因震惊而麻木着一张脸的静王:“六哥,这人你认识吗?”
静王眼睛蓦然睁大,他满眼不可思议:“这是个疯子吧,我怎么可能认识?”
萧宴宁:“六哥记不记得当年太子哥哥身边有个很得宠的李选侍?如果我没记错,当年李选侍利用身孕陷害太子妃,好像六嫂娘家那边的一些官员还上折子说过太子哥哥在私事优柔寡断,德行有亏。”
静王:“……”这都是猴年马月的事儿了,现在问他,他哪会记得。
不过,仔细想想,好像是有这么一回事。
当时他正受皇帝重用,在民间有点好名声。静王身后有蒋太后,难免意气风发,心气颇高。太子出事,他这边自然毫不留情……想到这里,静王神色一紧,他不由地看向瑞王。
有些主意就是他和慎王、瑞王他们在一起商量出来的,更准确地说是瑞王和他,慎王一边只旁听、点头同意。
当时瑞王怎么说来着,说太子内院之事是私事也是公事,太子犯错在先,只是皇帝对太子期望颇深,他们找人弹劾怕是无用,但静王在老百姓的印象中就是一个刚正不屈的皇子,多少都要有所表示才行。
找人弹劾一番也算是对太子的一种监督,后面不多追究就是了,这样也可加深静王在老百姓心中的印象。
当时静王只觉得瑞王说得哪哪都是理儿,现在只觉得哪哪都是坑。
静王心想,自己的脑子是不是坏掉了。从瑞王开口说太子有药瘾时,他整个人就不好了,他竟然开始怀疑瑞王对自己别有用心。
而经由萧宴宁这么一提醒,在场的众人隐隐约约响起,太子风评就是从偏宠李选侍开始变的。
当时东宫起波澜,太子在朝堂上频频走神,处理起朝事也不像以前那么游刃有余。那时,太子患有头疾之症已经算不上秘密,很多人都以为太子频频走神是受头疾影响,加上后院起火,如今回头再看……
众人把浮到脑子里的想法又压了回去,他们的目光从那个在侍卫手中苦苦挣扎的人身上又挪到太子妃身上。
太子妃把萧珩紧紧护在怀里,自己一脸惊惧。
萧宴宁又看向瑞王:“四哥,你不是说你听到一些谣言才对太子哥哥身体胡乱猜测吗?是从这人口中听到的吗?”
瑞王看着他没有回答,反而不可置信地问道:“她是李选侍?”太子难得偏宠一人,这事他自然有印象,但身为太子后院的人,李选侍怎么可能是这种人不人鬼不鬼的样子。
萧宴宁:“不是。”
瑞王:“……”
静王:“……”既然不是,为什么要提李选侍。
萧宴宁看出他们的疑惑,他随口道:“我就随便提提。”
当年太子头疾之症越发严重,还曾数次昏厥,太医院御医束手无策,只能延缓头疾发作时间,皇帝一直揪心太子会因此短寿。而与此同时太子外祖杨家在民间四处搜罗名医。
太子的表弟杨善因游手好闲时常被人抓寻漏洞,借机打压太子,所以杨善那些年一直被太子压在通州。后来杨善突然入京还被萧宴宁给遇到了,太子头疾越发严重时,杨善在京城却呼朋唤友,神色得意。
再后来,太子头疾之症有所好转,萧宴宁本来以为杨家寻到了名医所以派杨善把人送到京城,顺便缓和他和太子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