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刘海看了眼萧宴宁。
萧宴宁脸上被打的痕迹还未消,那可是活生生的证据,按照皇帝的意思,到底是小孩子间的打闹,梁家又是为国捐躯的功臣,要是太和一个孩子计较有点过。
只是皇帝觉得就萧宴宁那性子,被打了不闹翻天才怪。
总之此事处置起来不能完全按照萧宴宁的意思来,但萧宴宁要是硬开口,刘海多多少少也要给七皇子撑点腰。
萧宴宁现在的人设是嚣张跋扈,喜欢胡搅蛮缠。
听闻这话,他看着梁老太太道:“那就把人抬上来吧。”
刘海:“……”看吧,皇帝担心是对的,七皇子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做借坡下驴。
梁老太太没办法,只能让人把小胖子带过来。
小胖子身上被缠得结结实实,好像浑身都是伤,露出来的脸则是青青紫紫一片。
小胖子一动也不敢动,眼中满是惊惧,他快吓哭了,眼中都是泪花,他朝梁老太太和父母看去,所有人都不敢看他。
刘海漫不经心地垂眸,这包扎的手法也太敷衍了些,一看就知道是假的,要是被七皇子当众揭穿,梁家众人怕是要被扣上个欺君的名头。
欺君,这可是大罪。
萧宴宁拉着梁靖走到小胖子跟前,上上下下把人打量了一番,然后他看着梁靖得意道:“看,他只打了我一下,我把他打成这样了。”
梁靖:“……”如果没记错,一开始好像是他动手打得。
萧宴宁盯着梁靖认真道:“以后他再胡说八道,你就这么揍他。”
他不会和一个小孩子计较,家里大人要没有胡说,小孩子根本说出那样的话。
他今日要帮梁靖立威,剩下的需要霍氏和梁靖自己来。
梁靖吸了吸鼻子,点了点头。
他看向小胖子,小胖子被吓得眼中的泪都出来了。
看萧宴宁没有追究小胖子的意思,刘海有些诧异,不过随即想萧宴宁也才不到十岁的人,想法自然也就单纯了些。
看到这小胖子比自己受伤严重的多,也就满足了。
刘海顺势松了口气,这样省去了很多麻烦,要不然真治了梁家的罪,就算小胖子有殴打皇子的罪名,御案上也难免会有弹劾七皇子的折子。
想到这里,刘海望着梁老太太笑道:“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贵府的公子经过这一次也该明白这个道理了。”
梁老太太连连说是。
刘海看向萧宴宁神色真诚了许多,语气也更加和善:“殿下,时辰不早了,该回宫了。”
萧宴宁的脸黑了下来,他瞪了刘海一眼。
刘海硬着头皮道:“皇上、皇贵妃娘娘还在宫里等着您回去呢。”
萧宴宁这才收起不悦的神色,他道:“好吧,那回去吧。”
离开梁府时,萧宴宁又看向霍氏:“梁靖没了父亲和哥哥,已经很可怜了,夫人一定要好好对他。”
霍氏抹了抹眼角,不停地点头。
***
亲自把萧宴宁送回永芷宫,刘海才离开。
秦贵妃看着安然归来的萧宴宁,温声道:“平日里这个点都睡着了,今晚已迟了很多,快回去睡吧。”
萧宴宁哦了声点了点头。
他回房睡觉的路上,看到了跪在偏僻院子里的砚喜等人。
都是今天陪着他把梁靖偷入宫的人。
看那僵硬的姿态,应该跪了很长时间。
萧宴宁:“都跪着做什么,起来啊。”
砚喜抬头看了他一眼,没敢动。
萧宴宁转身找到秦贵妃,他道:“母妃,让砚喜他们起来吧。”
秦贵妃像是知道他会回来,所以并未离开。
秦贵妃看着他平静道:“这么大的事,砚喜他们敢同你一起胡闹,就该受到惩罚。母妃只是让他们跪在那里反省,都没打他们板子,已经很留情面了。”
萧宴宁沉默片刻,神色纠结,似有些不解又似有些天真、残忍:“可是母妃,是我吩咐他们不能告诉你的啊。砚喜是孩儿身边贴身伺候的奴才,要是不听我的话,我说什么做什么他偷偷向母妃告密,那我留他在身边有什么用呢?”
秦贵妃没想到他会说出这样的话,一时愣住了。
如果萧宴宁年龄再大一点,秦贵妃难免会以为萧宴宁在暗示她什么。
但即便是这样,秦贵妃的心还是乱了一下。
她稳了稳心神道:“你还小,知道什么是对错?若什么都不告诉母妃,被身边的人给糊弄了可怎么办。”
萧宴宁哦了声,他笑道:“那母妃就饶过砚喜他们这次吧,今日之事都是我的错。”
秦贵妃:“知道错就好,看你下次还敢不敢。”
萧宴宁理直气壮道:“如果梁靖以后还遇到这样的事,我当然还敢啊。下次,我可就不送他回去了。”
秦贵妃:“……”
涉及到梁靖,就没完没了了是吧。
“洗洗、睡吧。”秦贵妃一字一句道。
萧宴宁:“是,母妃。”走到门口,他回头:“那砚喜他们……”
“再跪半个时辰。”秦贵妃看着他淡淡道。
萧宴宁哦了声,这才离开。
等人走后,洛眉上前伺候,秦贵妃望着黑漆漆的殿外语气怅然:“小七长大了。”
一直以来在她眼里萧宴宁还很小,但刚才那一番话,让她陡然意识到,萧宴宁也在一天天长大。
长大之后,就有了自己的领地意识,就会不自觉地划分属于自己的人和地盘。
这人的上牙和下牙都有打架的时候,何况人和人之间,难免起矛盾。
母子间也不例外。
好比皇帝和蒋太后也一样。
如果找不到合适的相处方式,哪怕是母子,矛盾也只会越来越多。
想到这些乱七八糟的事,秦贵妃有些悻悻然。
为什么要长大呢,要是一直是个狗屁都不懂的小孩子多好。
不过要是一直不长大,她也会愁得睡不着吧。
***
又是一天早朝,西羌那边传来消息,说是想派使臣来大齐,商议两国边境贸易往来之事。
一些伶牙俐齿的朝臣听到后,立刻破口大骂,西羌真不要脸,竟然还敢提边境往来。
真要是看重两国的关系,就该把占领的青州给还回来。
也有朝臣言,现在西羌派人传话,那就是在主动求和,不管怎么样,这使臣该见还是要见一见的。
朝堂上因为这事吵了起来,各自都觉得自己说得有理。
皇帝看着他们,沉着脸,心里默想,要不是国库空虚,他势必要立刻派兵和西羌再打一仗。
作者有话说:
萧宴宁:我的人,自然都要听我的话!!
不好意思,今天照顾病号还被传染了咳嗽和感冒,┭┮﹏┭┮
白天没碰电脑,更新晚了。
第73章
皇帝对西羌有种种想法,只是由于缺银子,目前都无法付诸实践。
上次那一仗,大齐算是三面受敌,虽然最后赢了,但赢得有点艰辛,到底是伤了些元气。如果皇帝此时执意和西羌开战,能开起来吗?自然能。
君王一句话,将士去埋骨。民间就算有再多不满声,也会服徭役、缴纳粮税。
只是云州粮仓刚刚恢复,老百姓的日子也不好过,万般念头,眼下也只能先摁下去。
不过和西羌的这一仗早晚都会打,失陷的青州城皇帝早晚会收回来。
皇帝心高,可不想在后世史书上留下一个丢失国土的名声。
只是这一仗不是现在要打,大齐的将士也不是铁打出来的,也是血肉之身,将士们也需要休养生息,也要为那些死去的将士处理身后事……
想到这些,皇帝看着眼前争吵的群臣,神色冷然。
下次,再和西羌开战,大齐境内绝不会出现云州粮食出现问题的情况。
西羌想派使臣前来的事最后被皇帝直接摁了下来,他西羌想打就打,想和就和,他算个什么东西。
皇帝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下面的臣子顿时都不吵了。
皇帝已经做出了决定,要是没有绝对把握去改变皇帝的想法,那就不要再多言,要不然皇帝会很不高兴。
皇帝回到乾安殿,只觉得整个头都在疼。
西羌攻打大齐边境城池,占着青州不归还,如今还想装着什么都没发生派使臣来,这是完全在把他这个大齐皇帝的脸往地上踩。
“混账东西。”皇帝恶狠狠地把御案上的折子扫落在地上。
要不是云州欺上瞒下出了大问题,西羌怎敢借机生事。
想到这里,皇帝看向刘海:“今年吏部关于云州官员的评定结果是什么?”日子有点久,他有点忘了。
刘海想了下道:“奴才把观海叫来。”
观海身为秉笔太监,是最清楚这些朝堂内外事的人。
皇帝:“不必了,把云州道监察御史的折子找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