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随即他眼睛一亮,自问自答道:“那我出宫找个寺庙去求。”
  看着他兴致勃勃的模样,秦太后道:“心意最重要,你在佛前为太子写个平安符就好了。”
  “可是我不会写平安符啊。”萧宴宁一脸为难道。
  秦太后:“写上平安二字就好了。”
  萧宴宁想了下,觉得这是个好主意,于是他道:“多谢太后娘娘提点,我现在就给太子哥哥写一个,太子哥哥看到了肯定很开心。”
  秦太后点头,牵着他的手来到了佛堂。
  看着萧宴宁认真地在佛前铺开宣纸,秦太后一阵恍惚,没想到几年前烧她小佛堂的人,如今竟然恭敬地站在了佛前。
  萧宴宁三岁的时候曾说过自己不信佛,所有人都当做笑话听。
  一个孩子说出来的话,当不得真。
  然而秦太后却从他眼中看到了淡漠,那一刻她相信萧宴宁说的是真话。
  谁曾想不过几年,不信佛的人在佛前很虔诚地为自己的哥哥求平安。
  正所谓从小看大,秦太后望着萧宴宁,心想萧宴宁不愧流着她们秦家的血,是个重情重义的人。
  萧宴宁拿起笔动了,看他提笔的姿势,秦太后的眉头就皱在了一起,看他毫不客气的落笔,又大又歪歪扭扭毫无美感的平安二字成型时,秦太后只觉得这和鬼画符没什么区别。
  若不是写的平安,她还以为萧宴宁是在诅咒太子呢。
  “太后娘娘,我写好了。”萧宴宁对自己的字很满意,他对着宣纸吹了几口,把字迹吹干:“我一会儿把它装起来送给太子哥哥。”
  秦太后突然想,太子收到了,也并不一定很开心。
  秦太后揉了揉额头:“小七,你这字……”
  “有点丑。”萧宴宁巴巴道:“舅舅他都因为这个敲我好几次了,可我很好啊。”
  “很好吗?”秦太后喃喃道,怪不得萧宴宁总是被打板子,要是她,她也打。
  入上书房这么久,不说字迹行云流水,但至少也要工整整洁吧。他下笔浮漂,手腕毫无力度,一个平字,左边粗右边细,安这个字更不提了,上面根本裹不住下面,上下搭配的十分难看,就像是一个人长了个很小的脑袋,但却有个很大的身体。
  秦太后曾数次提点秦追要好好教导七皇子,秦追每次都欲言又止。
  秦太后还以为秦追是不想她参合皇子之间的事,现在想想,应该是觉得为难吧。
  俗话说看字看人,身为皇子写出这等丑出天际的字怎么能行。
  秦太后神色肃穆:“小七以后每天多写十张字送到我这里来。”她要亲自监督萧宴宁把字练好。
  萧宴宁苦着脸:“太后娘娘也要吗?每天上完学我都要多写好多,父皇要看,舅舅要看,母妃也要看……”
  秦太后眼前一黑,这么多人监督,竟然还写成这样,那要是没人监督,那岂不是不堪入目。
  “太后娘娘要是喜欢,那我以后多写几张就是了。”萧宴宁又道,反正他写的很快,秦贵妃拿戒尺站在他跟前他都能改不了,秦太后恐怕也要失望了。
  萧宴宁把写好的字叠好,然后道:“太后娘娘那我去把平安符给太子哥哥送去了。”
  秦太后:“……”
  她叹了口气:“去吧。”真是头疼。
  萧宴宁离开的背影很活泼,秦太后被他的字打击到了,人有点恹恹的。
  萧宴宁从太后宫里出来,直奔东宫而去。
  他不是不想找个香囊什么玩意装起来,只是永芷宫的东西都为秦贵妃所有,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还是算了。
  萧宴宁到了东宫,太子和太子妃都出来了。
  萧宴宁看到人就小跑了过去,一边跑还一边道:“太子哥哥,我给你求了个平安符。”
  看着他手中被叠了又叠略显笨重的平安符,太子妃有些好奇,瞅了又瞅。
  接过所谓平安符,太子眨了眨眼,萧宴宁抬起头道:“这是我在太后娘娘佛堂前写的,太后娘娘说我没办法去寺庙求平安符,但自己写也是心意。太子哥哥,你看看喜不喜欢。”
  太子:“……”
  太子打开宣纸,一旁的太子妃看到里面的字迹时双目微睁。
  太子干咳一声道:“喜欢,多谢七弟。”心意他很喜欢,字有点不能接受。
  太子决定了,等他从南疆回来,要亲自教导萧宴宁写字。
  萧宴宁笑了,他眉眼弯弯道:“太子哥哥,父皇说南疆很远很远,你一定要平安回来。”
  太子揉了揉他的脑袋,等太子放下手,萧宴宁道:“太子哥哥,太子妃嫂嫂,我走了。”
  太子道:“留在东宫用午膳吧。”
  “不用了。”萧宴宁摆了摆手:“平安符送到了,我回宫了。”
  说完这话,他就迈着小胖腿转身离开。
  看着他蹦蹦哒哒离开的背影,直到消失不见,太子看向太子妃温声道:“这是七弟的心意,把它装起来,我带着去南疆。”
  “殿下和七皇子的感情真好。”太子妃接过‘平安符’笑道。
  太子神色温润,想到以前自己曾把他从宫外接回来,还带他来东宫住了一晚,从那之后,萧宴宁有时像一条小尾巴一样跟在自己身边,时不时就要来东宫走动走动。
  想到这些,太子弯起眼角:“七弟一片赤子之心,自然得人喜欢。”
  见太子这般态度,太子妃心下有底了。
  萧宴宁回到永芷宫,鼻尖红扑扑的。
  他是真希望太子能够平安。
  ***
  因是边关之行,太子很快就简装出京了。
  不过是皇子,再怎么简装,该带的东西也不缺。
  太子离京后,萧宴宁在心里默默计算着他到达南疆的时间。
  好在路上一切顺利,太子平安到达南疆。
  储君出行,事事如意,南疆边境的骚乱很快平息了下来。
  朝堂上称赞太子的折子把御案都堆满了,说太子有勇有谋,乃是天下人的典范。
  皇帝看到折子,忍不住笑了。储君是他所选,夸赞太子就证明他的眼光好。
  皇帝心情很好,于是让兵部和御马监选一批战马送往南疆。
  然而战马还未选好,太子随身侍卫八百里加急奔回京城,说是太子在南疆遇刺,掉入悬崖失踪了,如今还未被找到。
  皇帝听闻后又惊又怒,还没询问完原因便突发心疾被送回了宫。
  百官面面相觑,寂静之后便是喧嚣哗然,储君遇刺,生死不知,百官忧心忡忡。
  前朝的消息很快传到后宫,萧宴宁听到后在无人的地方紧紧抿起嘴。
  他不知道太子此次遇刺是他和皇帝故意设下的圈套,还是真有其事。
  若是父子二人设下的圈套,那很容易理解,太子应该是另有皇命在身,查得就是南疆的金矿。而且太子失踪,皇帝还可以借机试探后宫和百官的态度。
  但如果不是圈套,就是有人真想借机要了太子的命。
  宫中戒备森严,东宫更是有十率府负责太子安危,想在宫中动太子要衡量利弊,太子出宫则是一个很好的契机。
  说实话,萧宴宁不是没有怀疑过秦太后。
  秦太后送给他金元宝时机有点巧,并非萧宴宁多疑,在他看来,能在这个深宫里好好活着的人都有两把刷子,深宫里的巧合有些时候根本就是刻意为之。
  他不信秦太后在宫里生活了这么多年,手里一点属于自己的权利都没有。
  秦太后现在表现的像个软柿子,那也只是表面像而已。
  皇帝一心打压先皇旧臣,发现金元宝有异常势必要追查下去。
  若此事为真,旧臣下去一批,皇帝就会扶持一批新人上位。
  这种事不能走漏风声,派了太子明面前往南疆鼓舞士气,背地里金矿也在情理。
  而这个时候,太子在宫外出事,那谁都有嫌疑。
  但所产生的后果就是储君已死,东宫太子之位选缺,必然要选新的储君。
  秦太后,秦贵妃和背后的秦家定然会支持萧宴宁。
  但这在萧宴宁看来只是表面情况,太子出事,皇帝最先怀疑的就会是秦家。
  帝王疑心一起,那便是处处看人不顺眼。
  萧宴宁生怕秦太后动了不该动的心思,还特意在太子出发前去秦太后宫里求平安符。
  他不过是一个连字都写不好的六岁小娃娃,脑子空空。
  太子出事了,在皇帝怀疑秦家的情况下,怎么可能立他为太子。
  秦太后又不傻,看到他那情况,即便心里有什么想法,当时就会摁下去。
  皇子八岁序齿,萧宴宁还未到年龄,如果秦太后想长远,那至少要保证太子活到萧宴宁在皇家玉牒有名有姓才行。
  所以,这次出手的应该不是秦太后。
  那会是谁呢?
  萧宴宁望着远处的宫墙,脸都快愁成苦瓜状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