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完结屋>书库>穿越重生>第一太子妃> 第一太子妃 第268节

第一太子妃 第268节

  但若是一心为他,这时候正好派上用场。
  看最近的事情,林望甫办得是件件漂亮。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很快,林望甫来了。
  一进门,对皇帝恭敬行礼:“微臣见过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帝眼神里带着探究,看向他:
  “爱卿平身。”
  “是,谢皇上。”林望甫起身,站在一侧,一副等着皇帝指示的模样。
  态度毕恭毕敬。
  皇帝把昨夜的折子拿出来,打开,又看了一遍。
  “林爱卿的折子,朕看过了。”
  “这折子上说的,可是你的真实想法。”
  这折子把李元齐批了一通,言辞十分犀利。
  林望甫上前一步,对着皇帝拱手:
  “是皇上,微臣确实如此以为,若再任由齐王继续这样下去,怕是后果不堪设想。
  “皇上,齐王,难当大任。”
  这话算很大胆的了,皇帝向林望甫看过来:
  “依爱卿所言,应该如何?你如何看?”
  林望甫和往常一样,没有拐弯抹角,直接开口道:
  “回皇上的话,微臣以为,齐王虽然所错甚多,而且,朝廷各处都有插手,可谓大错特错。
  “但是眼下,却不宜闹得太过。
  “无论如何,得谨记咱们真正的敌人是大周太子,若此时跟齐王正面对上,岂不是给了大周太子可乘之机,微臣以为不妥。”
  听到这话,皇帝向林望甫深深的看了一眼,卸下了几分防备和警惕。
  他问这话,就是要看看林望甫会怎么说。
  若是林望甫支持,这个时候跟李元齐对上,那么都不用猜了,定然是别有所图的。
  虽然他也知道李元齐居心叵测,但现在却不是正面对上李元齐的好时机,他们真正的敌人,是大周太子。
  解决了外患,再来处理内忧。
  林望甫说完,依旧低着头。
  他昨夜的折子里,把李元齐批得一无是处。
  除了为今日见面这件事,提供一个引子,还有就是,主动的去消除皇帝对他的警惕。
  因为在他那般弹劾李元齐,皇帝肯定会怀疑。
  在这种情况下,他再自己说出“不能让大周太子钻了空子”的话,皇帝对他的信任便会更上一层。
  想得到一个人的信赖,从基础面上往上走,很困难,哪怕得到也不多。
  但若是先把基础线做成反面,再来增加,那么信任感就会翻倍。
  这需要做一个局,设局并不难,难的是不让对方察觉。
  从昨夜开始到现在,宋弗算了每一步,到林望甫说完这番话,这个局就已经形成了一个完美的死循环。
  对方若警惕,能察觉到一些太过巧合的不对,但是仔细一想,一点错处都找不出。
  更何况,是被大周太子和李元齐两方夹击的皇帝。
  林望甫昨夜上了那样的折子,肯定不是李元齐的人,刚刚又说出警惕大周太子,不能让大周太子乘虚而入的那番话,又肯定不是大周太子的人。
  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加上早上出现了李元齐的事,皇帝急切的要解决这件事,还有林望甫从前能力强,说话不拐弯抹角的性格,皇帝一定会百分百的信任他。
  首位上,皇帝收回落在林望甫身上探究的目光。
  如此一番交流过后,他对林望甫的信任感直线上升。
  林望甫明显感觉出来气氛缓和了许多。
  有了这份信任感,接下来的对话就有了一个很好的基础。对于他要做的事情,直接事半功倍。
  皇帝开口说话,语气也明显更和善了一些,他看向林望甫:
  “说说吧,你的看法,这件事情该如何解决?
  皇帝刚刚问的是“如何看”,现在问的是“如何解决”。
  只是两个字的不同,其中包含的含义却是天差地别。
  说明皇帝是认可他折子里的说法的,但是皇帝也深受其扰。
  林望甫低着头,没有要开口说话的意思。
  皇帝向他扫了一眼,“折子上说的那么起劲,现在哑巴了?”
  皇帝的语气有些不满。
  “皇上,这件事具体如何做,属下不敢有主意。
  “不过,皇上让属下做什么,属下便做什么,皇上让属下如何做,微臣便如何做。
  “微臣的想法,就是:不要让齐王有自己越过皇上可以做主的想法。
  “还是那句话:无论如何做,现在不宜在明面上跟齐王撕破脸,对整个大魏朝廷都没有好处。”
  林望甫的话,明面上说着没有想法,全听皇帝做主。
  但后面却把具体做法,都给皇帝说了出来。
  皇帝听着林望甫说的话,微微点点头,显然是赞同他的意思的。
  这时候,林望甫才继续上前补充:
  “皇上,是不是可以让大周太子回京,只要大周太子回京了,在京城,咱们想做什么都可以,想做什么都方便。
  “现在大周太子在边境,咱们想做点什么都鞭长莫及。”
  不到万不得已,皇帝都不会让大周太子入京,那样的话,就是真正承认了大周太子。
  林望甫也不是要说服皇帝同意,而是用这件事表明自己的态度和立场。
  告诉皇帝:自己和皇帝是同一边的。
  其他人都是藏着掖着讨论大周太子,他就敢明目张胆的提出意见要对付大周太子。
  他在皇帝面前立同仇敌忾的人设。
  加深在眼下这件事情里,皇帝对他区别于其他人的绝对信任。
  这一点,很重要。
  第191章 让皇帝,为她所用
  “让大周太子回京……”
  听着这话,皇帝眉头深皱。
  他之前也是这样想的,但是,边境蛮夷事了,大周太子依然说边境的事情还没完,一直推脱,很明显就是不想回来。
  照这个情况,他推脱半年一年都有可能,而朝廷也没有办法。
  他不想等那么久,所以当李元齐提出那个想法的时候,他想也不想就答应了。
  而且为此提供了所有的支持。
  到这一步,他再也没有想过要让大周太子回来。
  因为他觉得,无论如何大周太子都回不来了。
  现在,听林望甫说这话,他心中又有些担忧:
  若万一他们的计划失败,他是不是,也要准备一下。
  无论如何,未雨绸缪总是好的。
  “这件事朕再想想,后面再议,你们也准备一二。
  “现在,大周太子一时半会是回不了京城的,先把眼前的问题解决了。”
  眼前的事,说的就是原先他们讨论的李元齐了。
  林望甫:“皇上,属下以为齐王为了江山社稷,有一些想法,提出一些见解,并没有错,大家都是为了大魏朝廷好。
  “但是,齐王有想法有见解,却越过皇上自己拿主意,这就不对了。
  “君就是君,臣就是臣。”
  “若君不是君,臣不是臣,这礼制便会乱了套。
  “还会让臣子起僭越之心,这是万万不可的。
  “虽然,凡事以大局为重,要顾及着不让大周太子钻了空子,但是若朝廷内里出了问题,还是要及时解决。
  “微臣以为,这件事比外部更重要,攘外必先安内,从古至今向来如此……”
  林望甫一段话来来回回用不同的方式说,最后落在“臣子僭越”这一句上,皇帝一下就想到了自己体内的毒。
  李元齐连毒都敢给他下,还有什么不敢做的。
  可不就是他的仁慈,让李元齐生出了僭越之心吗。
  从前的李元齐,哪里敢如此嚣张。
  想到这里,皇帝心头愤愤。
  “说了半天又回到了原地,刚刚朕还问你可以如何做,现在你倒又把问题抛给了朕。”
  林望甫抬头看了一眼,见皇帝此时已经开始急切了,微微垂眸。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