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太子妃 第144节
心却不由得跳快了两分。
隐隐有期待:或许穆云期,对欢颜暮有办法。
现在她回想起前世,跟穆云期的第一次见面,穆云期看她的眼神也怪怪的,但是却没有如今日这般追上来,说得这么明显。仟千仦哾
之后也有机会,但是穆云期都没有对她说过这样的话。
这一次如此,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她没有圆房的缘故。
穆云期是个道士,钟爱炼丹问药,她体内的欢颜暮,是一种消失已久的毒。
毒和药一脉相承……
无论如何,对于她来说,这都是个好消息。
若她猜错了,对她也没有什么影响,只不过是维持原状。
但若她猜对了,穆云期真的有办法,那么……
突然一下,宋弗的心跳得飞快,她暗暗深吸了一口气,让自己平静下来。
次日一早。
晋王府收到了一道特别的消息,是从边境传来的。
西北边境有一只大军,防御的是西北的蛮夷。
这支大军,将军吴勇是李元齐的人,军师是他的人。
日前,蛮夷大军突然进犯。
来势汹汹。
且动用了一只精锐的骑射兵。
刚好他们的骑射先锋军队,被调到了旁边的曲城巡视。
发现这个消息,边境差点乱成一锅粥。
这个架势,谁去谁送死。
吴勇作为将军,自然不愿意前往,便想让军师带着人前去探路。
军师自然不肯,哪里有军师上前线的道理。
这情况,看着不妙,自是极力推举将军前往迎敌。
两方僵持,战事不等人,一等便会延误军机,谁也承受不起这么大的责任。
在大军中,将军为最高首领,有绝对的话语权。
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更何况只是一个小小的军师,
但因为将军和军师,头顶所属阵营不同,双方一直都是钳制关系。
此时双方僵持不下,吴将军先下手为强,下了军令让军师做了这个先锋去送死。
军师没办法,只得应下。
但是临出战,却中毒卧床不起。
他在军中重赏,挑副将带兵迎敌。
在许下亲信副将的承诺后,底下先锋队的一个副将谢启出头,愿意前往前线。
正好解了燃眉之急。
副将迎战,战事如何,现在还不知道。
晋王府的书房。
大家正商讨着这件事。
李元晋:“这件事你们怎么看?”
“王爷,这件事我们今日收到消息,约莫四月十五左右发生的战事。
“这会应该已经有结果了,相信过几日就会有消息传来。”
“是,没有八百里加急,想来战事应该平息了。”
李元晋:“嗯,等几日,至于吴勇,这个将军,他真是做腻了,居然要本王的人去送死。”
幕僚:“王爷,那吴勇实在欺人太甚。仗着自己是将军,为所欲为,半点不把王爷放在眼里。当初属下可是特意提点过他的。”
李元晋:“上战场的副将什么人,有几分胆色,若赢了,拉拢过来。”
幕僚:“王爷,属下查过了。
“是淮阳谢家的人,大家公子,家世不错,有如此胆识完全可用。”
李元晋听完点点头:“看最后结果如何。只要他能活着回来,再让军师加以收容。”
幕僚:“是,军师也看好他,若能收入王爷的麾下,说不好假以时日,便能长成大将军。”
“这一回,吴勇不愿意出兵,正好给了我们弹劾他的机会。”
“属下会找机会上书,弹劾吴将军阵前退缩。”
李元晋抬手制止:“宫中那边别急,先看大战最后的结果如何,再做决断。”
“是。”
第116章 那个秘密的七寸
有幕僚又把消息看了一遍,对着李元晋开口:
“王爷,齐王那边应该也听到了消息。
“这场战,若输了好说,但若赢了,就怕齐王杀人灭口,强取功劳。”
李元晋听着,眉头皱起:
“既如此,那我们先下手为强。”
他想了想:“传封信给军师,若赢了大战,只要吴将军有异动,直接反杀。
“正值蛮夷进犯,做干净些,到时候推给蛮夷,把自己摘干净就是。”
吴勇不听话,还处处和他的人作对,早该死了。
不过,这件事要这次大战赢了才好做,若输了,还得有个吴勇做替死鬼。
反正无论如何,这吴勇,是非死不可了。
“是。”
李元齐这边也差不多同时收到了消息。
但他们这边的说法,却和晋王那边收到的消息不同。
吴勇心虚,掩藏了一部分的事实。
从吴勇的叙述中,说的是:
大军压境,他设计晋王的人上前线,
晋王的人没有去,去了一个先锋的副将。
信送出时,大战还没有结果。
大家看着这消息,有些没头没尾,不知道是因为吴勇因为自己计划失败心虚,怕被上头责骂,便隐去了一部分的消息。
而且吴勇并不知道上前线的副将已经投奔了军师,也就是投奔了晋王。
幕僚上前:“王爷,我们已经查过了,上前线的副将是范阳谢家的人,名谢启。
“此人若可用,可以收入麾下,成为吴将军的左膀右臂。”
大魏武将缺失,但凡出现一个,都是香饽饽。
从前,西北是由秦家驻守,在李元齐和丞相府都不能拉拢秦家的情况下,李元齐把秦家弄回了京城,推了一个吴勇上位。
吴勇也是西北出来的兵,但是能力和秦家没得比。
因为运气领了两回兵出动赢了,得到了李元齐的重用,把西北完全交给了他。
但是这一个也远远不够,培养得力的武将,迫在眉睫。
李元齐:“那便观察着,若赢了大战,让吴勇想办法收回来。”
他觉得这件事里有些地方不对劲。
按照信中所说,大敌当前,来势汹汹。吴勇自己应当上前线去才是。
若吴勇自己怕死,避之不及,想要推李元晋的人去,这个时候又出来一个副将要去送死。
这事和事之间似乎脱了节,串不上。
他总感觉有些不对。
还有那个姓谢的副将。
虽然说战场上的功绩都是打出来的,都是用命拼出来的,但,大家公子不会不懂螳臂当车,以卵击石的道理。
若战况不紧急,依他对吴勇的了解,肯定不会把战绩拱手相让。
西北大军十万,蛮夷满打满算兵力也就三万。
这也是他放心把秦家调回来,边境也会无事的缘由。
在他看来,大魏十万大军,无论谁做主帅,都能守得边境安宁。
这件事,不对。
到底是哪里不对,他说不出来,只觉得这件事透露着诡异,不合常理。
“现在大战结果肯定已经出来了,不出意外,这几日就会有结果。再等几日。”
“是。”
太子府,栖风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