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完结屋>书库>武侠仙侠>俺不是雪域暴君> 俺不是雪域暴君 第63节

俺不是雪域暴君 第63节

  “会稽那么多方言,他就晓得说郡城的话吗?窝太湖卫氏不比四姓差多少,他不晓得说点太湖话哄哄窝们?”
  “窝们建业话他也没讲哦!明明在我们这块开的会,他就不晓得讲,感脚他压根不把建业当回事,这盟主当得则洁是一比吊糟,哪个选他上去嚼蛆的。”
  “还在嚼!真不晓得一开儿什么时候轮到切饭,把我们都饿死的了他就开心咯。”
  “虞轻嘞?他上哪开去了?”
  “没讲得过他!上回我就看到虞轻好像已经想出去了,真不晓得他离开江东要上哪开去,当然陆行哦,他肯定也容不下的。”
  ……
  在这样的气氛下,陆行脸上笑容不减,如同春风拂面,结束了江东联盟第一次会盟现场。
  真是一场酣畅淋漓的会盟,后排的中小世族世家子们聊得非常热烈,尤其是建业世族,他们的古语优雅而芬芳,从会盟开场一直说到开席,又说到了回家晚上躺床上,都是在不停地盛赞陆行这个江东王。
  林一也提前了解了这个新登台的对手,然后回到了胶东郡,新的对手已经上场,她也不能停滞不前,先定个小目标,抢占青州全境!
  江东王的事才让江东人振奋了不到一天,次日林一自即墨起兵,断东莱门户,向内收网,开启了胶东半岛大逃杀。
  嗯,世族的大逃杀。
  林一是真没有在开战中途引发世家死战的用意,一切等到战后清算才能利益最大化,但是“太岁爷”的人头起到了大作用,整个胶东半岛知道姚百岁的人不少,甚至他还活着,姚家已经在为他建鬼神庙了。
  其他世族不见得赞同或者干脆也看不上姚家的作风,可对大部分世族来说,姚百岁是个孩子,一个无辜的都没有做过恶事的孩子,他都死得这样凄惨,那屁股真不怎么干净的世家族人呢?对某些世族来说,姚家的家风其实挺好的,他们唯一出格的就是养姚百岁这个活鬼王了,还是听信方士谗言才做下的,姚百岁他一年才吃几回心肝?有的世族一个月就往乱葬岗扔几次尸体呢。
  抵抗来得异常激烈,然后被锤得也异常激烈,林一打到后面就清楚了,越是反抗激烈的就越是不用留手,因为打破城门之后肯定能查出一堆烂事,到后面她也不装了,每到一地直接打出一行字旗。
  “鸟大王替天行道”。
  东莱王氏小会现场,几个世家子气得翻白眼:“一个江东王,一个鸟大王,大魏已经遍地是王了吗?”
  就这比起来,江东王都显得多霸气啊,鸟大王,那白小娘闺名莫非是白大鸟吗?
  第126章
  当然,这会儿也有人把林一的旗号和辽东那边的鸟大王联系起来的,但是联系起来也没有什么用,世族玩惯的书香墨韵琴棋诗酒,在屠刀面前都显得过于脆弱,整个东莱也就王氏认认真真训练部曲,私兵六千之数,个个披甲带盔。
  再再使用数值来形容的话,叶利诃带一半苏赫骑兵的战力是一百,东莱王的部曲私兵战力是一百,一个千分制,一个万分制。
  大世族,可不是名将世族,林一封锁了掖县之后,战局就是碾压局。在这样的情况下,大量世族的第一反应不是死战,而是逃走,半岛虽然陆地被封锁,可是茫茫海域就好跑了呀!有的往辽东那边跑,有的拖家带口上海岛,打不过鸟大王还打不过海匪渔霸?当然,往辽东跑的那一批被抓住也就是时间问题。
  剩下的死战的,也真就成了死战,东莱王氏损失一半部曲(大部分没死,在俘虏营)后,困守孤城,也就是郡治所在的黄县。其实林一挺费解的,东莱郡如果把郡治设在掖县多好,那才是一郡之锁钥,这一点上人家胶东就做得蛮好的。
  攻城为下,林一也没有费劲去打黄县,她现在补给很充足,兵员都是胶东半岛本地人,一座孤城围而不攻影响不大,反而此时最不应该发生的就是损失大量兵员。现在胶东军还没有遇到过败仗,气势非常足,一支军队如果一直能保持这种状态,有时候可以弥补很多实力上的空白。
  此时将将二月过半,洛都刚出冬月,魏帝萧宏连收两份悲报,虽然面上还维持着喜怒不形于色的帝王威严,但实际上老头已经走了一会儿了。
  这年头车马都很慢,但驿站非常快,这得益于魏朝前头几位君王的好政策,魏帝深吸一口气,先拟旨意下令废后,理由是父兄从贼。
  数日时间内,光速求娶河北大族之女为后,稳定了一支大世族的人心,同时命太子废离太子妃,迎娶太原李家女。侧妃、昭训等均从关中河北大族挑选,紧接着下令“赦免”江东被迫从贼之士族,册封会稽虞家家主为江东牧,维持稳定之后,马上再搞一些挑拨离间的操作。
  胶东这边的消息也很快,掖县府衙内,崔元和苏起(苏三公子)各坐一席,给林一分析魏帝的用意所在。
  “联姻,加重外戚权柄,河北关中陇西一带是他最后的基本盘,大世族通过成为外戚得到更多权利,这是维持稳定。其后册封虞家主为江东牧,双刃剑,江东联盟本就不稳,虞家乃一等大世族,曾与盟主争位,给虞家一个名正言顺的官职,江东内乱一时平歇不了。”
  “但双刃剑,大王,一个江东六郡,等同于大半个州,这不是江东牧,是半个州牧,而魏朝实质上并没有这种先例,州牧这个名称是建国之初的一些谣传,那时天下多个强国被征服,有人心怀侥幸,认为国主可以降格为州牧,实质上还是周朝分封那一套,所以提出了州牧这个官职,但没有实行过。”
  “倘若天下稳定,王朝盛世,出了江东这事,册封江东牧是一项挑拨离间的好计谋,可如今这时局……”
  苏起和崔元一人一句,崔元脸上露出淡淡的笑容,说道:“群雄并起,不过时间而已。”
  林一砸吧了一下嘴巴,“也就是说,他把窗户纸给捅破了,有了半个州牧,很快就会有想当整个的州牧,然后四面割据,啪嗒一下,镜子摔得碎碎的,每人拿一片碎片,对吧?”
  她描述得很有画面感,崔元眼睛都水润润的,“正是,女君实在是在下见过的最有明主之象的人,治大国如调小鲜,微言而明大义,启……”
  林一摆摆手,“说点正经的。”
  最开始她很受不了被夸,崔元是个很会很会说话的人,但夸多了就习惯了,而且会感觉有些浮夸。
  苏起就相对正常许多,他像一个被迫上工的劳工,每天忙活事务,有时候被叫来开会都是一脸迷离,林一怀疑是他脑震荡还没好的缘故。昨天私下里的时候,拍了拍呼兰霍兰的腹肌小声叮嘱,下次打人还是不要敲脑袋。当然,以呼兰霍兰的体格,打别的地方也很容易打出事,林一算了算,屁股肉最厚,打起来不容易出事。
  呼兰霍兰魂飞天外,好半晌才慢慢反应过来,点点头。
  此时苏起还是用他迷离的眼神看一切人和事,声音哑哑的,但不是林一这种鸭子嗓,而是低沉微哑的那种,反正很容易把人耳朵听麻。
  “巴蜀一带多山,历来自成一国,如今天下将乱,最好的情况是巴蜀内斗,最坏的情况,也如江东这般出一位巴蜀王。按照最坏的情况推演,我们可以来盘一下之后的局面。”
  崔元很感兴趣地凑过去,他的态度非常友善,虽然苏起比较冷淡,但两人现在已经可以勾肩搭背,崔元一只手搭在苏起的肩膀上,和他并看地图(林一手绘版)。
  林一也勾着头看。
  “巴蜀一带,就以汉中的汉为指代,一个或者两个汉王盘踞,中原以魏指代,河北必有人反,便以河北王为名,山西为朔,荆襄为楚,岭南为粤,江东以吴为王,河西……辽东和胶东,不妨便以鸟来指代主君。”
  “中原魏、巴蜀汉,山西朔,河北王,江东王,荆襄楚,岭南粤,以及鸟大王三面飞地,这就是未来天下十年内将成之局。”
  崔元也点头,但他又摇摇头,“不可能这么齐整的,地方势力割据,这是最坏也可能是最好的情况,因为我们的对手也在扩张,这些对手有强弱之别,地方割据是小事,倘若再出一位……四处打地盘还常胜的将军,拼凑出半壁镜子,我们的对手更少,更可怕。”
  他没说江骋的事,只是伸手指点了点雁门这个地图位置,虽然动作比较轻微,但是看起来非常潇洒。
  大约所谓指点江山,挥斥方遒,就是如此了。
  林一对这些很感兴趣的,伸过鸟头,提笔在各个方位圈地,“楚粤可以忽略不计,中原也可以忽略不计,河北和山西两地是重点,我的兵力不足备打下这些地盘,实际上三块地盘已经把很多兵力拖在各郡各县了,需要治理一段时间。”
  是的,势力有一个消化期,最早打下来的辽东就被消化得很好,现在辽东这边撤离苏赫骑兵也不会反她,但是河西四郡不同,只要苏赫骑兵撤走,马上就会反扑。
  还有胶东,林一屁股一离开掖县,胶东半岛很快就能被魏朝或者世族给收回去,因为她在胶东的基础盘是农夫渔民,一个不成熟的起义阶层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就会落到朱大方那样的下场。
  盲目扩张是灾难性的,也就是说至少一两年内,林一没办法扩张更多的地盘了。
  崔元对此很乐观,“说是飞地,但辽东与胶东之间有海相连,四郡背靠雪域,并非是真正的飞地,而且女君可以三处坐镇,这是谁都比不了的优势啊!”
  说到这个,苏起看了一眼林一,他到现在看过林一两次鸟形了,每次……都挺想翻翻看是不是人藏在鸟皮套底下了,他还是不大敢相信,自己突然入了一伙势力,然后势力的主公……主君是一位女子、不!雌鸟?
  林一给了他一个疑惑的眼神。
  苏起收敛神情,沉思片刻道:“大约一两年时间,割据势力会很快完成,到时候需要攻打的就不再是一盘散沙了,但,若以天下为棋盘,我们已经三角在手,优势在我。”
  林一瞅了瞅地图,差点笑出声,还真是三角,四郡本身就在魏朝版图的边缘,胶东是个半岛,辽东也是个半岛,三个刚刚好的角。
  收好地图,林一把两人拢在一起,一手牵一个,把两人的手合在一起,非常认真地道:“这两年,胶东,全权交给两位了。”
  崔元反手握住了苏起的手,露出一个黏糊糊的笑容来,顺手摸了摸苏起骨节分明的手背,然后撅起了嘴唇往前凑。
  苏起面无表情地推了作势要过来亲他脸的崔元一把,“已婚,妻妾三人,不玩男人。”
  崔元用手指点了点自己的鼻子,有一点玩笑,有一点认真地道:“未婚,自小无约,二十有四,不曾沾女色,不曾有露水情缘,这世间女子我看不上九成九,身无隐疾,月均四次……”
  他的脸是对着苏起的,后脑勺对着林一,而苏起眯着迷离的眼神,给了一个嘲弄的表情。
  有胆子说这话,你有胆子面对喃!
  林一看热闹呢,她还从来没见过男人对男人说情话,虽然知道崔元是个挺爱开玩笑的人,可是看起来是真的有意思啊!尤其苏起还是被崔元放出来的!
  此时月上中天,鸟大王看了看平静的夜空,心头动了动。
  该回家了!
  第127章
  林一算了算自己目前并不相连的三块地盘。
  雍西四郡,配置姜命,辽东,配置崔殊,胶东,配置崔元和苏起,头脑全部到位,还得留一个在必要时候能掌控战局的,就像魏朝那样,在一个郡配置郡守,然后再配置一个都尉。
  林一决定了,把之前狼狈为奸的韩小六和崔殊再凑合到一处,辽东那个环境下,他要打也是往辽西打,而不是往海里撞,这样辽东那边就形成一个完整的矛盾形态,郡守崔殊,都尉韩小六,战车组装完成。
  而胶东这边,不留下一个狠人是无法镇压的,这是一片被世族统治了太久的地方。
  林一的视线落在呼兰霍兰身上。
  她戳戳呼兰霍兰的肩膀,压低声音问道:“霍兰,如果把你留在胶东一段时间,你怕不怕?会不会担心呼兰部落那边……”
  林一的话都没有讲完,呼兰霍兰虎背熊腰都被这一戳给戳得麻麻的,顿时红晕从脸上蔓延到脖颈,他呐呐地说:“不怕,部落有族老,他们遇事不死就行。”
  现在林一发现呼兰霍兰越来越好交流了,也许是交流得多了吧。
  安排好了胶东这里,林一又飞往雍西张掖郡,到了之后发现姜命不在,一问才知道他现在常驻武威,有时还往玉门跑,真是一个人掰开当四个用,匆匆到了武威那边,林一见到了久违的乌苏。
  乌苏郡王可真一点都没有偷懒,以他的年纪,在世家之中都可以出门游学去了,但他的学识非常偏科。很多东西都是王澈煮熟了浇上料汁喂给他,在他学过的一些方面,他能把大多数世家子按在地上锤,有些东西王澈七挑八拣就扔掉了,好多都是基础中的基础。让天才来教小孩就是这样的,很多东西天才会觉得,这玩意儿难道不是看一眼就会?是人就会!有脑就会!
  姜命意识到这点后,就专门请了先生来给乌苏补课了,先生脑壳也大,这位殿下有时候才学惊人,有时候……唉,谁家这样误人子弟。
  姜命是真的很忙,但林一只是坐着啄了几口热茶,他就匆匆赶来了,一见到她就行了个世家礼节,林一看到他额前有些碎发是湿漉漉的,就知道他来之前还洗过脸了,摆摆手,笑着说道:“没事,我来没什么大事,造化,我就是想问问你,你在辽东那边有没有什么想带过来的亲友师弟之类,现在他们都在给崔殊做事,你这边地盘这么大反而没有什么人手……”
  以鸟的厚脸皮,都觉得不好意思啊!
  姜命大概猜得出来,他只要列个名单就行,辽东距离雍西,那真是一个东一个西,数千里之遥,那岂不是要让那些亲朋好友都被鸟大王一趟趟抱过来?他毫不犹豫地道:“落地生根,他们习惯了辽东的环境,就待着没关系的,雍西一时难以治理平顺,不过造化已经在招募人手。”
  他招了招手,把一个粗壮妇人叫到近前,向林一介绍道:“主君,这位白二娘子,乃是天水军中之女将,汾水之战后,她带领千余妇人返乡,一路骁勇,归家安定,造化赈灾时她带兵来投,如今正在武威学堂听课。”
  这话其实有些奇怪的,带兵来投的女将,咋就给人安排去上课了?不过这其实是非常符合国情的事,类似于有战功的部曲,世族想要提拔他,第一要做的就是让部曲识字,这才是真的看重。
  林一见白二要磕头,摆摆手,和她握了握手,“好!好样的,我没见过朱大方,但是见过朱二脑袋,天水军是军是贼说不清,但是就冲着你们敢起兵,值得一声敬重。”
  一个势力的崛起,往往是深思熟虑的,如同江东王陆行,他最早看出江东独立的潜力,然后付诸行动,这样的势力在成立之初就是稳定的,可以直接割据一方。但农民起义是随机的,一锄头下去,滚滚车轮大势如潮就停不下来了,这种人,先驱者,没有多少下场好的。
  林一始终对天水军抱有一种愧意,如果不是那时候她同时在雍西开战,战局离不得人,她本可以在天水军失控之初把这支流民大军收拢起来的,但是她任他们脱缰了,最终汾水一战,尸骨如山。
  白二声音粗嘎嘎的,她努力斯斯文文地说道:“似额们错了,姜郡守才是对嘞。”
  她是从天水军起义之初就跟着干的,亲眼见到了朱大方登高一呼,万民来投的开头,那时候只顾着疯,直到坐进学堂里,听先生讲课,听郡守讲兵事,好几次她都哭了,原来他们是能做得更好的。去年浩浩荡荡席卷关中的天水军,在世族大儒先生的口中,只剩下两个字:盲目。
  白二不服先生,但她服气姜命,姜命和林一的态度一样,是惋惜悲哀,姜命给白二等新将复盘天水军的每一个步骤,无数次讲过“如果此时这样,就好了”“如果此时停步,就好了”,她越是听,越是发现,姜郡守是希望他们“好”的。
  当然,在林一看来姜命在军事上也就是个半吊子罢了,他所设想的每一步都是以割据为前提。
  白二退下后,林一吃了些新炸的春虫,思索片刻,对姜命说道:“我准备在雍西四郡,再安排三个郡守了,但是,她们在第一年受你管辖,四郡同气连枝,造化,你有没有意见?”
  姜命没有意见,直接应下,“这样一来,四郡之中,造化需要居中位,造化便为张掖郡守,其余三郡之牧守,主君已经有了人选吗?”
  林一点头。
  庞家两姐妹和祝若嫣,她们已经初步完成了雪域部落人口大普查,当然了,是对主要部落的普查,一些偏远的中小部落,她预备等今年夏秋季自己忙活忙活。
  基层管理很能锻炼人,如今庞家姐妹和祝若嫣的精气神都和最开始不一样了,处理事务也很熟练,只是没有做郡守的经验而已,正好让姜命带一带,反正她是回雪域又不是嘎掉了,有谁不能适应郡守的位置随时撤换嘛。
  而且祝若嫣,她要放在玉门这个位置上,那里是和西域诸国连通之关隘,非常适合一个八面玲珑的女子任官,武威郡地理险要,为了防止有人走和她一样的路线,林一准备让庞半天来镇守,她自带六个呼兰打手,等于自带六个家将,接着都尉可以安排上……嗯,她那一脸胡茬的干儿子。
  如果有人不记得林一有过干儿子的话,可以往前翻翻,在不记得是哪一章里明确记载,玉门都尉郑石郑北山通敌叛国,对苏赫阿那叫了爸爸,相应的,他也对林一磕头认了干娘。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