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毕业就出道 第361节
于是。
他又打了个电话向上面汇报,听说是一家港资企业希望入股,当场就得到了“原则上表示支持”的肯定答复。
剩下的就好办了。
一边让董秘临时召集董事会成员们开会表决讨论,一边询问有哪些股东遇到麻烦急需套现。
三幺集团这边准备套现总股本的4%左右,剩下的份额可以让给子公司三幺汽车,以及部分在三幺重工持股的高管。
内地股市嘛。
大股东想套现卖掉特别难,砸钱买入建仓还是很简单的。
以前就是因为没人买,市场上缺少投资者,三幺集团上市以来,只能长期守着金饭碗乞讨。
瞿州重工那边亏到准备被外企收购,三幺重工的日子也不好过,别说给母公司分红,能勉强支撑下去就已经谢天谢地。
除了范无眠以外,恐怕谁都想不到接下来几年,房地产和基建工程市场能有多火爆,对各种机械的需求量有多大。
至少在这2006年的4月份,他以一股9块多的价格建仓,还像是“高位接盘”。
次日一早。
三幺集团这边,几位董事会成员争论不休,花了两个多小时才全票表决通过。
倒不是在为“该不该卖”而争论,而是在商量各方出售的份额,三幺汽车想套现,高管们想套现,持股的几家基金公司也想套现。
三幺重工今年一季度的净利润在1亿人民币左右,今天总市值略低于43亿人民币。
按照这个数字计算,套现就相当于一次性拿到未来10年内的净利润,也难怪无数上市公司老板们不想着踏实做生意,削尖了脑袋只想套现走人。
毕竟未来的收益如何谁都难说,但提前套现的好处,却是实打实的,套现完原地就能退休,谁还会傻傻陪着投资者们一起承担风险。
绝大多数股票都很垃圾,可大浪淘沙,经常也会出现些暴富的机遇。
当范无眠接到汤坤顾问打来的电话时候,正在跟星仔、达叔一起拍戏。
听说三幺集团牵头交易,答应按照每股9.08人民币的价格,一次性成交大约3460万股,他诧异问道:
“那么大一笔钱,这么快就谈成了?之前不是说可能要一两周?”
汤坤顾问也挺无语,回答说:
“对方比较积极,可能正好现金短缺吧,如果没问题,我们今天就签合同?”
“好,把文件发给我.”
————————————
星仔当了那么多年的演员,开始尝试转型做商人,不仅开电影公司,还盖大宅、买商铺、对外投资些公司。
对“钱”这个字十分敏感。
等范无眠将手机递给蒲嘉静,星仔好奇问道:“喂,你刚刚讲的合同、一大笔钱,是怎么回事?”
他跟谁相处都关系淡淡的,极少跟范无眠发脾气、摆脸色,已经算特别克制,从高媛媛到达叔,都被星仔用不耐烦语气教训过。
范无眠亲眼见过那么多次,总算理解为什么和他合作过的演员、剧组工作人员,提到他时候脸都那么黑了。
见达叔和星仔都盯着自己,他摆摆手说:
“《寂静之地2》卖出去,到账一笔钱,放在公司账户上暂时不用嘛,我就挑了家内地的上市公司,买三亿多人民币的股票,刚刚谈成,好像会成为第二大股东。”
达叔的私生活比较复杂,有一大家子要养,听完表情那叫一个羡慕,露出标志性笑容说:
“道上规矩,见者有份啊,小范总你可别吃独食,哪支好股票让你花那么多,推荐一下啦。”
这话一出,周围的导演、灯光师、录音师们,也纷纷竖起耳朵。
特别是那些港城人,除了对楼市异常敏感之外,剩下的就是炒股,特别痴迷于小道消息。
打工赚钱太难了,人人都希望一夜暴富。
范无眠哭笑不得,继续回答说:
“持股份额有点高,会向内地的证监会通报,估计等今晚或者明天,你们就会看见相关新闻。”
“不是我不想说,而是在签合同之前不能说,传出去容易影响到交易计划。”
“今天高兴,晚上请大家去吃海鲜,小臂长的濑尿虾,每个人都有.”
整个剧组有八十多号人,每天按照50块的伙食费,200块的住宿费标准计算,拍一个月的开销就要六七十万。
额外还有交通、工资等等,开销不菲。
范无眠动不动就请客吃饭,主要原因在于面对星仔的高压,需要调节一下整个剧组的氛围,万一有人崩溃跑去找媒体告状,又或者气急败坏做点别的事,容易影响到票房成绩。
达叔正要继续开口。
只见几位泰国阿sir,突然骑着嘟嘟车赶来,按喇叭吸引注意力,下车后还用泰语大声嚷嚷。
范无眠完全听不懂,下意识以为有人报警不让拍摄。
等翻译问完才得知,夜里有位剧组的场务,独自偷偷跑去找小妹,在关键时刻被小妹的男友堵住,要求赔偿2万美元。
然后这位场务和别人发生争执,在巷子里惨遭围殴,正躺在医院,钱包、手表、手机这些都被人抢走了。
中度脑震荡外加皮肉伤,情况不算太严重。
曼谷很多地方,每到晚上就有穿着打扮清凉的姑娘们,三五成群站在街边拉人,一般人真扛不住。
即使导演已经明令禁止离开酒店,依然有人冲动出门找乐子。
星爷听完脸很黑。
那位场务是他公司的人,事后只小声让助理帮忙搞定,给些医药费打发走,买张机票送对方回家.
第371章 一战封神
像是怕范无眠反悔一样,三幺重工那边动作迅速。
总共有六位持股比例在1%以上的重要股东,以及九位高管选择趁机减持,联手凑了3460多万股出来,为了公司内部的和谐,力求雨露均沾、皆大欢喜。
最起码现在,他们相当高兴。
特别是那些去年遭遇股灾之后,被董事会硬逼着花钱持股对外作秀的高管们,私底下庆幸于终于解套了,有人选择全部抛掉,连一股都没留下。
就像突然跑到某个打工仔面前,说他们才值几千万的公司,未来能发展成价值数百亿的龙头股差不多,多半只会被别人当成神经病。
这些高管们整天在三一重工上班,全程参与具体的管理,同样完全想不到自己即将错过一场泼天富贵。
辛苦打拼二三十年赚到的所有工资,可能还不如一轮小牛市期间,靠股票躺着赚到的财富多。
范无眠看完合同,嘀咕于这帮忙着套现的高管们真倒霉。
不过他又没有拿刀架在别人脖子上,让对方一定要把股票让给自己,只要建仓凑齐想买的股票,他可不管到底是哪些倒霉蛋这么没眼光。
规模如此大的一桩交易,持股比例直接破了7%,当然要向证监会披露公示。
简短的公告里,只写着“以协议转让的形式成交34638900股,每股价格按照上月平均股价计算,约定在解禁之后进行交割,对流通市场毫无影响”等等。
从字里行间来看,明摆着也知道在禁售期内,即使以协议转让的形式成交,同样不算完全合规。
但这次涉及到港资,套现又确实能解大型国企三幺集团的燃眉之急,在并没有特别违反规定、情节较轻的前提下,就这么被证监会轻飘飘放过了。
担心被口诛笔伐,证监会还找理由提到之前三幺重工股价达到9块4,已经满足了部分去年承诺的解除禁售的要求,所以才被特别允许。
市场上的投资者们并不买账。
投资三幺重工的散户们,为此纷纷炸开了锅。
主要原因在于这次协议转让,定价按照上个月的平均股价计算,每股比如今的股价便宜两毛多。
从某种角度来看,这就像是意味着连三幺集团和几位重要高管,也觉得三幺重工的股价被高估,无形间给了一定的下跌空间。
果然。
周五当天,三幺重工刚开盘,股价下跌3.4%。
外界暂时只知道是通海国际证券进行交易,范无眠的买家身份,暂时还没有曝光。
说起来真是巧了。
当天网络上出现一篇炮轰三幺重工的文章,指责它为了自身利益,故意阻拦美国凯雷集团收购瞿州重工,影响到无数瞿州重工员工的生计、影响到内地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影响到税收和当地财政等等。
文章一出,立即被疯狂转载,众多公知们纷纷出手,通过多种渠道炮轰三幺重工。
以至于下午再次开盘,三幺重工股价闪崩,跌幅一度超过8%,眼看差一点点就要跌停。
甚至连跟随剧组来到泰国清迈拍戏的范无眠,都听说了相关消息。
入手就大跌,让他一阵无语,有种撞在了枪口上的感觉。
捧着笔记本电脑看完新闻,范无眠问蒲嘉静:
“你刚才说这件事,已经冲上企鹅微博热搜榜了?味道怪怪的,这一招操作有点熟悉啊,利用新闻传媒的影响力打压对手,进而为自身谋求好处,属于美国佬的老套路了。”
智能机刚看见些影子,信息的传递速度还不算太快。
即使以范无眠的影响力,偶尔闹出一些大动静,也要一两天才能铺天盖地传播开来,存在滞后性。
像这种枯燥乏味的小作文,假如没人在背后推,似乎很难在短时间内火遍全网,再加上竟然吸引那么多公知出手,范无眠顺理成章觉得里面多多少少有点猫腻。
蒲嘉静的嗅觉没那么敏感,语气惋惜告诉说:
“老板你这次不凑巧,如果以今天的收盘价成交,好像能节省下来两三千万,刚入手就亏钱,真替你感到心疼。”
之所以还没对外披露范无眠的身份,是由于他临时改了主意,选择动用通海国际证券提供的2亿5000万港币授信额度,建仓买入三幺重工股价。
由于通海国际证券和银行正在走流程,才暂时没有直接挂他的名字,而且这些股票要等解禁期过了,才会正式交割,目前还不归他所有。
也就是说。
这次范无眠其实只动用了公司账面上的5000万港币现金,剩下的2亿多港币还躺在账户上。
要问原因,当然是借鸡生蛋更加具有性价比,配资利息比从银行抵押贷款低,哪怕将2亿多港币买成基金,都能从中赚些利差。
卖汽车的4s店也这样,顾客选择全款买车他们反而会不高兴,二者属于类似的道理。
结果导致范无眠有机会多赚些钱、券商拿到提成、银行方面也完成一笔绩效考核。
大家都高兴不说,银行方面还给他送了一堆购物卡、各种门票以及高档礼品,为了抢订单疯狂内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