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选人生系统 第97节
第152章 66:八三年春节
王富贵他们怎么也没想到,小李庄突然来这一手,他们当付完钱,把鸡蛋拉到市场,市场上就多了一批竞争对手。
这批新加入的代理商,来势汹汹,根本不给王富贵他们反应,直接打出各种特价,比如开张前三天,进货有优惠。
甚至有些代理商因为竞拍的代理费都是借的,为了先回本,直接以一块六到一块七的批发价批发给那些小贩,加上运输和包装,他们基本没赚钱,但是至少可以快速地回本,那些小贩们也知道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都大批量进货,加上又快过年了,是销售旺季。
这下王富贵他们彻底傻了,他们也是看在快过年了,进入销售旺季,所以才敢拼搏一把,可现在他们一块五一斤进的鸡蛋,要他们一块六七卖出去?还不如杀了他们吧!
可他们很快想死,都没办法了,他们这批积压快一个月的鸡蛋,那些进货的小贩们都知道了,自然是那些新代理商和小贩们说的。
王富贵他们这个时候,想卖一块六七,人家都不要了,这下他们彻底急了,真慌了,走投无路之下,以一块五销售,快一个运输和包装钱,但是销售情况依然不理想。
眼下鸡蛋日期保质期越来越近,他们彻底崩溃了,一块二一斤,大甩卖,到了一块二的时候,有些贪便宜的小贩终于心动了,林林总总进了一些。
但是这个时候,市场上,小李庄鸡蛋已经饱和,这些小贩们,不得不,也便宜销售,这引起恶性循环了,王富贵他们彻底玩完了,这次一块二也卖不出去了,最后为了回本,八毛,九毛,一块,终于全部清空了。
王富贵他们这次是彻底亏得一塌糊涂,平均成本一块六到一块七,最后平均一块钱一斤大甩卖的,每斤尽亏六毛一斤。
这次教训让他们知道,原来生意也没那么好做。
大李庄这头,虽然卖了那些鸡蛋,鸡苗,但是大李庄只剩下两个空荡荡的鸡场,这两个鸡场可以饲养三万只鸡,这下彻底废弃了,而且有些村民,还欠了一屁股债。
而小李庄这边却是越来越红火了,今年分红再创新高,一河之隔,却是天差地别,秦河也不想再去管大李庄的破事,安安心心做事吧!
因为很快就要过年了,也不去想那么多了,安安心心过年。
八三年这个春节,两个村过年的氛围,完全如同是两个世界,小李庄这边,春节联欢晚会的电视声让小李庄村民家家户户笑开了花。
村口的饭店生意好到,把桌子摆到外面,都还坐不下,今年很多家庭第一次没有在家做年夜饭了,而是去村口的饭店吃上一顿。
虽然村口有两个饭店,但是相隔不远的大李庄饭店,生意寥寥无几,惨淡经营,今年大李庄的背叛,让小李庄村民彻底记住了,大李庄饭店是大李庄开的,大家自然不会去消费,而今年大李庄这个场景,怎么还有人过来吃年夜饭。
小李庄饭店,现在也实行改革了,把饭店承包给李成杰和李成军兄弟俩了,原先是村里集体资产,他们只负责拿死工资,那种情况下,饭店里的菜品基本没变过,反正拿死工资,爱吃不吃。后来大李庄饭店开了后,两家饭店有了竞争,但是基本平分秋色,这种情况下,秦河觉得应该要改革,就让会计把饭店每个月的利润统计了一下,再在这个基础上,按承包价给他们兄弟俩。
当李成杰和李成军两兄弟自己当老板后,好家伙,他们第一时间,把那几个村里爱说闲话的大妈服务员给开了,再在村里找了四个十六七岁的小妹妹。
随后又迅速研究出二十多样新菜品,而且全部换了新桌子椅子,电视机搞起,现在小李庄饭店都两台电视了,吸引了大批年轻人来聚集。
加上菜品上的创新,和服务上的改变,小李庄大饭店,彻底一枝独秀,把大李庄饭店,狠狠压死。
饭店上的改革,不算什么,秦河开始规划村里的土地用途,禁止乱建乱改造,给村里土地画了规划图。
原先因为和大李庄搞大小李经济合作社,那时候的秦河是打算,把重工业建到大李庄那边,比如养鸡场这些,陆陆续续全部搬到大李庄那边,毕竟小李庄人少地少,污染太严重不好。
但是今年大李庄的背叛,让他改变了注意,小李庄虽然土地不多,但是利用好,完全可以成为世外桃源。
首先就是禁止村民乱建,因为有了点钱,小李庄村民很多家都盖了新房子,都是红砖屋,有些有钱的就盖三层,没钱的盖平房,这里一栋,那里一栋,乱七八糟,影响美观。
秦河重新按照土地规划,在河边的沙田上面,规划了一个几百亩的沿河风景线,未来,小李庄所有的房屋建设,都在这条河边,而且统一高度,统一面积。
至于现在已经建了的房屋,秦河也并不强制拆除,因为过不了几年,这些人就会发现,自己家建的房子,又难看,又不美观,加上手上有钱,自然而然得重新建新房子。
而如果要建新房子,必须得到指定的地方,建房的面积,都有最高限制,不得建那种土豪似的大别墅。
为了让村里土地使用更加合理,秦河也开过不止一次的会议,要求把小李庄土地重新收回村集体统一托管处理,当然,有些家庭家里土地多,那自然得补偿,统一收回土地后,每年交的公粮,都用村里统一交,省得你们种田,何况现在小李庄很多家庭都不爱种田了,土地被收走,也无所谓。
当然,如果有强硬份子,不想交土地的,没关系,村里会挑选一块适合种田的田地,跟你换,总之,小李庄的土地,要利用最大化,不能在东一块,西一块。
至于,现在小李庄还有没有,既不想换土地,又不想把土地交村里的,这种人随着秦河的威望越来越高,在小李庄已经不存在了,现在秦河就是小李庄的天,特别经过这次大李庄背叛后,小李庄村民没人敢忤逆秦河的命令。
原先村里最强硬的两个反对派,前几天家里儿子结婚,亲自前来请秦河去吃酒,在酒席上,那两兄弟差一点给秦河跪下了,红着脸,说自己曾经是混蛋,是畜生,不知好歹等等。
这两兄弟为啥改变这么快?
还不是越来越好的生活,让他们彻底大彻大悟,因为他们发现,原来自家人口这么多,在如今的集体里,不但没有吃亏,而且还大大占有优势,因为小李庄不管哪次增发股份,都是按人头认购的,他们两家每家十来口人,每家靠这些认购股份,可以快速地成为村里最富裕的人家。
想想以前做的蠢事,他们就后悔万分,现在他们已经是秦河的死忠粉丝了,谁敢破坏现在小李庄的团结,就是和他们两兄弟家,二十七口人作对。
总之,现在的小李庄,已经成了秦河的一言堂了,威望比曾经的李书记高多了,当然,秦河对小李庄所做的一切,大家都看在眼里。
八三年的春节对于两个村的村民来说,是冰火两重天,大李庄的村民如今,过的日子,再一次回到从前,这种生活让他们无比压抑。
人只有经历过痛苦,才会想起曾经的美好,现在他们看到,村里那两个空荡荡的鸡场,就心如刀绞。
大年初一早上,很多大李庄村民组队来到秦河家拜年,让秦河一脸懵逼,他们一脸真诚,让秦河也不好耍脸色。
主要还是大年初一,不吉利,秦河还是亲自在家接待了他们,这些人的态度基本都是来认错的,而且态度极为端正,很多人甚至说着说着就哭了起来。
秦河面如止水,把他们一一扶起,整个大年初一,秦河接待了十几波大李庄青年,秦河没有答应他们重新建立合作社的想法,也没拒绝他们的好意,最终答应明天去大李庄拜年回礼。
冤家宜解不宜结,尽管秦河心硬如铁,这次被伤得太深,但是既然他们这样示好,秦河也不能不回应一下。
主要秦河可是要在小李庄待一辈子的,难道这一辈子,小李庄和大李庄的关系,真一直维持以前的老样子?
改变是肯定要改变的,但是要想再回到从前,那是不可能了。
第153章 67:两个规划
第二天,秦河去大李庄拜年回礼,秦河的到来,把整个大李庄村都惊动了,这是大李庄和小李庄发生矛盾后,秦河第一次踏入大李庄。
如同领导视察一般,众人欢呼不已,秦河就差一点喊同志们辛苦了。
看到他们脸上的喜悦,秦河心里也是五味杂陈,百感交集。
如何再一次处理大李庄的关系,也成了他心头大事,他在大李庄村干部带领下,参观了大李庄已经空置的鸡场,还有已经分发给村民的那些母鸡,最后又在村委召开了座谈会,深刻交流了这次考察成果。
大李庄领导班子也虚心接受了秦河的批评和指导,到了中午,大李庄又宴请了秦河,在饭桌上,大李庄领导班子再一次表明了认错态度,并且强烈祈求姜村长能拉大李庄一把!
秦河既没有不同意,也没有同意,他在思考如何解决大李庄的问题,这次再一次继续合作,大李庄已经没有资格担任小李庄的合作伙伴了,只能以打工,或者代工的方式为小李庄服务。
这是大李庄他们应该付出的代价。
酒足饭饱后,秦河在一个年轻人的陪同下,在大李庄村里散步,秦河看着破旧的房屋,不由再一次叹息。
曾经有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在他们面前,可他们却是错过了。
当走到一件破土屋面前,秦河停了下来,这间土屋和村里其他土房子并没什么两样,但是唯一不同的就是这大过年的,家家户户都贴了对联,这家的对联却是有些稀奇。
因为是无字对联,这家大门边上,只贴着红纸,却不见红纸上面的字,秦河有些疑惑地朝身边年轻人问道。
“这是怎么回事?”
年轻人看了看这幅无字对联,眼神中有些复杂,又有些无奈地道。
“这就是以前会计李建国的家!”
秦河有些好奇,年轻人知道秦河好奇,就直接回道。
“李建国是他们家的高材生,当年李建国几兄弟为了给李建国读书,都小学就没读了,李建国也争气,最后成了村里学历最高的那几个人,往年他们家所有的对联都是李建国写的,而且写了很多年,这次李建国被抓后,他们家彻底垮了。
几兄弟也不管他们父母了,而两个老人家连年货都没买,今年家里冷冷清清,大李庄村民都没他家来拜年,门口的对联,或许也是老人家为了一个念想吧!
秦河有些叹了叹气,人呀,一辈子只要走错一步,那就是万劫不复,已经没了回头路。
秦河朝屋里看了看,好像有两个老人坐在客厅中间,也没烤火,只单独坐在那,凄凄惨惨,如同雕像。
秦河想进去,想了想,还是转身朝外面走去,他神情恍惚一下,又转为坚定,他朝身后的年轻人说道。
“明天叫你们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到小李庄村委开会,商量怎么让你们大李庄重新走上正轨!”
年轻人愣了一下,瞬间他就眼神一亮,连忙想欢呼,秦河冷冷的看了他一眼,语气严肃地道。
“别想太多,我不会再给你们以前的待遇,大李庄以后也不再是小李庄的合作伙伴,但是都是一个祖宗的,我不会让你们陷入绝境,懂吗?”
秦河说完,就独自朝小李庄方向走去。
年轻人不懂,但是还是露出感激之情,神情复杂地看着秦河的背影,回想起去年的种种,年轻人也是陷入无比懊悔中。
第二天,大李庄村干部和村民代表五十多人到达小李庄村委会,大家到了会议室,秦河和小李庄其他村干部,早已经严阵以待。
会议正式召开,这次会议主题,和大李庄无关,他们只是陪客,因为这次主要是商量小李庄1983年的发展规划。
83年,小李庄的发展规划,有两点,稳固小李庄超级鸡蛋的市场地位,等那一万只小鸡生蛋后,小李庄鸡场将有一万五千只母鸡,而今年的任务,就是年底把鸡场发展到三万只左右。
三万只母鸡,已经是小李庄的极限了,而且秦河规划,每天产蛋三万只,不但是小李庄的极限,而是未来五年内的极限,五年内,小李庄不会再增加新的蛋鸡,在未来几年,只会慢慢替代老的蛋鸡,一直保持在三万只左右的份额。
还是那句话,物以稀为贵,小李庄的超级鸡蛋,要一直保持市场上普通鸡蛋的几倍价格,必须控制数量,三万的目标,是必须有两个地级市的市场,才能消化掉这么多鸡蛋。
为什么是五年内,因为五年后,国内的消费水平会慢慢增加,还有物流,等很多因素,限制这几年,小李庄鸡蛋,基本只能在省内销售。
除了蛋鸡,今年最关键的计划就是推行肉鸡养殖计划,三十天上市的肉鸡,才是真正的利润点,而这次肉鸡养殖场,正是大李庄已经建好的两个鸡场,可以容纳三万只鸡的鸡场。
当大李庄村民代表和村干部听到肉鸡将用于他们村的鸡场后,顿时个个满脸兴奋,终于等到了。可惜秦河接下来的话,让他们失望了。
这次秦河没有什么合作养殖,什么经济合作社之类的东西了,而是直接提出一个计划,大李庄帮小李庄养,鸡苗和鸡饲料小李庄都给你们准备好,你们大李庄只负责养鸡,等鸡出栏后,每只鸡给你们百分之十的利润。
这下大李庄他们全傻眼了,这不大李庄成了小李庄的打工仔了?
对,也可以说,从今往后,大李庄成了小李庄的代工生产基地了,而小李庄控制了他们的饲料和销售渠道,他们只负责养鸡。
他们一众人,脸上神情苦涩,想说些什么,可又说不出口,因为秦河直接说了,如果大李庄不同意这个计划,那小李庄将和附近其他几个村商量。
能把这个机会让给大李庄,两个原因,第一,大李庄有现成的养殖场,第二,大李庄也姓李。
大李庄村民此时除了后悔,已经无话可说了,从合作伙伴到打工仔,那可是天差地别的待遇。
以前大李庄人看小李庄他们盖新房,买电视机,觉得他们在吸大李庄的血,因为鸡场建在大李庄,而小李庄根本没什么贡献,却要分走那么利润,很不公平,但是他们现在才体会到真正的不公平,因为现在他们,连选择的余地都没有了。
很快这次会议被小李庄村委班子集体通过,大李庄他们连决定的权利都没有,只是一个旁观者而已。
1983年过完年后,大李庄鸡场又缓缓开始运作了,除了鸡场,大李庄的土地上,还建了一个复合肥生产工厂,复合肥主要原料就是大李庄鸡场的鸡粪,其他原料,都是小李庄统一采购运送过去。
不管是复合肥工厂还是肉鸡鸡场,都只是占用大李庄的土地而已,就连工人,也先招聘小李庄的工人,剩下的才会招聘大李庄的工人。
八三年,对两个村来说,是关系重新划分的一年,从今往后,大李庄,已经没了和小李庄平起平坐的资格了,也再没有赶超小李庄的资格了。
两个村风风火火开始大干事业,三月,大李庄鸡场里正式开始饲料一万只肉鸡,之所以是一万只,还是那句话,先打开市场再说,试探一下市场。
这个年头,鸡肉鸡蛋都不便宜,鸡肉甚至比猪肉还贵,在八五年以前,猪肉的价格一只维持在一元左右,甚至七毛,八毛,到了八五年以后,猪肉价格才涨上去的。
而鸡肉,一只鸡卖四五快很正常,可这个年代的鸡,三四斤卖四五快,鸡肉价格可比猪肉贵多了,鸡肉市场上杀好的是一块二三,不杀的也一块钱以上。
为什么鸡肉比猪肉贵?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大规模养殖技术。
八十年代,已经有大型养猪场了,而养鸡场却是很少,这也是为什么鸡肉贵了。
当小李庄的肉鸡三十天左右,三四斤重的肉鸡以八毛八一斤的价格出现在市场的时候,大爷大妈们抢购一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