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选人生系统 第77节
秦河都这样说了,众人只能暂时先等待,除了卖给供销社的鸡蛋外,剩下每天几十个鸡蛋,被小贩们争抢,价格甚至出了一块二一斤了,看这架势,价格还有得加。
秦河这番操作,虽然没有让小李庄的鸡蛋价格翻几倍,但是比市场的其他的鸡蛋收购价已经高了好几毛了,秦河现在这招就叫饥饿营销。
而宁愿便宜一点,供应给供销社这招就是要让小贩们相信,小李庄的鸡蛋的确是供应给大人们吃的。
既然是领导们吃的,那价格肯定要比普通鸡蛋高呀!
小李庄的鸡蛋生意做得红红火火,而秦河最开始的合作伙伴张全德师傅,每个月准时来秦河这里拿老鼠药,每个月拿四十斤回去,每个月交易额一百二十元,已经持续几个月了。
张师傅的代理目前找了十个,不是他不准备找更多代理,而是张师傅也怕枪打出头鸟。
目前一个月四十斤老鼠药,可以给他赚差不多两百块的利润,这个年头,城里工人一个月才二三十快,老技术员才四十多,他一个月的收入赶上四五个老师傅的收入了。
张师傅做了这么多年的货郎,知道什么叫,有钱赚没命花的道理,目前秦河调制的老鼠药已经在南湖县有了很大的名气了。
两个人的交易如同地下工作者一样,每月早上或者傍晚,张师傅挑着货架敲门,秦河打开门,淑英和秦河小两口把四个坛子搬到货架下面,一边放两个,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大家这样合作几个月了。
秦河也不准备做大,每个月赚一百来块钱已经够花了,秦河也不打算做老鼠药大王,这些钱就当给淑英补贴家用了。
不过随着小李庄的鸡蛋生意越来越火爆后,张全德都有种想收购鸡蛋去贩卖了。
因为小李庄的鸡蛋这几月越传越神奇,现在小李庄的鸡蛋在南湖县黑市上,一个可以卖到五毛钱,而且还供不应求。
而一斤鸡蛋有六个左右,收购价一块二,可以卖到三块,收购价一块二,零售卖三块,这其中的利润让人眼红。
张师傅想着自己和秦河这几个月的合作关系,肯定可以收购一些的,但是秦河却叫他再等等,暂时先不急,等过几个月,稳定了,到时候,可以和张全德师傅合作,大家有钱一起赚!
第110章 24:小李庄大饭店
秦河的话让张全德冷静下来,秦河这个年轻人,张全德是有些看不懂,你说他对钱不在乎,可他偷偷摸摸卖起老鼠药。
可你说他在乎钱,可秦河又从来不提高老鼠药产量,甚至还劝自己控制量,这种有钱不赚,张全德还是第一次见到。
所以张全德有些看不懂这个年轻人,不过秦河说可以带他赚大钱,他深信不疑,小李庄的鸡蛋生意,他可是亲眼见到的,一步步如何发展起来的。
而且外界传言小李庄的鸡蛋之所以这么大,因为有独特的鸡饲料,而饲料秘方发明人就是眼前这个年轻人。
张全德有时在想,如果自己,有这种鸡饲料,肯定不会交给大队,自己偷偷摸摸养鸡发财不是美滋滋,而且现在市场管控也没这么严了,买卖鸡蛋,已经很平常了。
秦河嘱咐张全德,帮自己找一下南湖县有没有生产蛋托的工厂,自己接下来准备把小李庄的鸡蛋包装一下,卖出更高的价格。
一块二一斤的鸡蛋,秦河觉得还太低,秦河之所以现在没加价,就是让这些小贩赚到点甜头,让小贩们帮小李庄的鸡蛋价格推高。
张全德并不知道什么叫蛋托,秦河给他介绍了一下,其实很简单的东西,就是废纸打成浆,再用模型做成一个个能放鸡蛋的包装,这样方便运输,而且看上去也显得高大上。
张全德表示自己会留意的,临走前,张全德有些不好意思地表示想买几个小李庄鸡蛋带回去给媳妇吃。
秦河笑而不语,把自家的鸡蛋送了八个给他。
送走张师傅后,秦河又开始忙了,今年上半年,小李庄风调雨顺,旱田里面的早稻也没缺过什么水,早稻长势不错,马上就要到双枪季节了。
今年小李庄发生了很明显的变化,大家精气神比往年好太多了,虽然鸡场还没分红,但是众人已经能很明显看到小李庄的变化了。
以往这个偏僻的小地方,其他村很少有人过来,一年也就逢年过节一些亲戚过来走动,外人很少走动。
但是今年可不一样,从六月初鸡场产蛋后,小李庄的外来人员,一天比一天多,最开始小李庄那些七大姑八大姨来看稀奇,再后来就是河对面大李庄的村民跑过来参观小李庄的鸡蛋是不是真有那么神奇。
到了六月底,整个南湖县的鸡蛋小贩都来到小李庄了,为了争抢鸡蛋都差一点打起来了,小李庄的村民笑嘻嘻看热闹,而其他村,来看热闹的村民都目瞪口呆,为了几个鸡蛋,有必要吗?
可很快他们就知道这些小贩为鸡蛋大打出手了,因为南湖县市场上,小李庄的鸡蛋一个可以卖到五毛钱,人家论个卖,一斤鸡蛋可以卖三块钱,这种天价鸡蛋更加把小李庄的鸡蛋推上高峰。
这个消息让南湖县所有公社大队都坐不住了,我们的鸡蛋卖几毛钱,凭什么你小李庄的鸡蛋卖三块一斤?
这个事闹得沸沸扬扬,很快一些公社派出代表要来参观,要来考察,小李庄周围十里八乡的大队书记也坐不住了,各自拉帮结伙来小李庄考察。
刚开始还三三两两,可到了七月中旬,每天来参观的领导和一些大队村民多达几十人,眼下正要进行早稻收割季节,大家忙前忙后,哪有时间招待他们,而且有些认识李书记的,还厚着脸皮要留下来吃饭。
小李庄可是一个穷地方,怎么可能有那么多粮食招待他们,一些领导还想着能吃上一回小李庄的鸡蛋,可他们想多了,小李庄的鸡蛋别说领导了,就自己村民社员都吃不上。
李书记为这事愁坏了,为此准备晚上开会商量这事。
当天晚上,召开社员大会,开始商量怎么解决这事,有人说,领导来了,只给地瓜吃,让他们尝尝我们农民的辛苦,还有人说干脆不提供吃食,让他们自己带饭,众人七嘴八舌说了一大堆废话。
秦河喝了一杯茶水,整个礼堂乌烟瘴气,好在秦河早已经习惯,他最近也尝试抽旱烟了,主要自己手环里的烟早抽完了。
秦河起身上台发言,只简单地说了一个方法,顿时得到全体社员举手通过。
这个方法自然是开饭店呀!大队出资,收益整个大队分,那些参观的不是想吃饭吗?可以呀,花钱就行了。
很快小李庄大饭店就在村口大樟树下开了起来了,这种又能增加大队收入的副业,大家当然喜欢,只花了一天时间,就简单搭了一个木头架子,再搞几张桌子椅子,锅碗瓢盆一样俱全。
至于饭菜,也多种口味,饭店开业第一天,就买了五斤猪肉,七八条鱼,其他青菜啥的洋洋都有,最重要的是还有鸡蛋,小李庄的鸡蛋也有,炒一盘鸡蛋一块二毛钱,会放两个鸡蛋。
主食有米饭粥地瓜之类的,原本掌厨准备由村里妇女担任,平时红白喜事,都是村里妇女帮忙做的大锅菜,至于味道,那真是口味一般。
但是秦河很快发现,村里这些妇女做大锅菜还行,但是在饭店里做起菜来,却是有点小家子气,和自家做的饭菜差不多,这肯定不行。
秦河当场就亲自下厨,饭店里面的菜,为什么好吃,靠的就是大油加调味料,这个年头妇女都舍不得用油用调味料,这菜能好吃吗?
葱姜蒜酱油,八角桂皮花椒啥的,秦河特意去县里买的,饭店要想赚钱,必须让客人觉得你菜好吃。
当天小李庄饭店开业,第一桌就遇到湖塘公社的干部们,他们从早上就出发,赶了四十多里路的,才在中午前赶到小李庄,一行八人,风扑尘尘准备来参观小李庄的养鸡场。
几人也是饿得饥肠辘辘,原本还想着远道而来,小李庄肯定会安排中餐啥的,但是一打听,小李庄去年每人口粮还不到两百斤,是南湖县有名的穷逼大队,人家自己都吃不饱,不可能有多余的粮食招待他们。
小李庄发达起来也就这几个月,但是就算如此,现在本钱都没赚回来,大家集资建的养鸡场,目前全都投到二期鸡场了。
不过今天他们赶到好时机,小李庄大饭店刚刚开业,以往来参观的领导不得不匆匆忙忙参观一下就回去,不然怕饿出病来。
不过当他们看到小李庄大饭店里面的菜单后,众人全都傻眼了,炒鸡蛋一盘一块二,炒回锅肉一块三,水煮鱼片一块八,就连炒青菜都六毛起步,林林总总十几个菜,最便宜的都六毛起步,最贵的一块八,就连米饭都得一毛钱一碗。
这可是八零年的农村,这个价格让几个公社干部犹豫不决,但是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一行八人强忍着不满,点了四个菜。
炒小李庄鸡蛋是必须点的,上面也很明显标注了出来,用的鸡蛋必须是小李子的大鸡蛋,而且最少要用两个,这点公社领导们还是觉得满意的。
毕竟他们也是听说小李庄的鸡蛋卖三块钱一斤,才特意过来考察的。
两个鸡蛋市场上也能值一块钱,这里卖一块二,也不算贵,剩下三个菜,他们点了三个素菜,八个人点四个菜,还三个素菜,这湖塘公社显然也是穷逼公社。
最后还是秦河亲自下厨,打散两个鸡蛋,倒一点点油,再下锅倒油,这道炒鸡蛋,不需要其他什么调料,只需要油和盐,把鸡蛋倒进油锅,嘭松的鸡蛋很快鼓起,秦河撒了一点盐,再放一点香葱粒,直接起锅。
这饭店灶台就在旁边,湖塘公社的干部们全都可以看得一清二楚,见鸡蛋做法这么简单,心中的不满越发盛了,他们原以为,炒鸡蛋,最少还得放半斤其他配料,就这样简单煎一下,撒点盐就上盘了,这想想有点亏。
第111章 25:水煮鱼片
八个饥肠辘辘的公社干部,点了四个菜,其中还有三个素菜,而且第一盘菜份量在这里,当秦河端着鸡蛋放在众人桌子后,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没动筷。
秦河也没走开,而是笑着介绍道。
“各位领导,这就是我们小李庄的超级鸡蛋,之所以叫超级鸡蛋,是因为我们小李庄的鸡蛋和别处的鸡蛋,有很多不同之处,首先它就是大,其次,就是营养丰富,其中富含蛋白质,维生素……b1,b2……,总之我们小李庄的鸡蛋就是超级好吃,超级营养丰富!”
这两个鸡蛋的分量比一般农村土鸡蛋四个份量都多。
几人纷纷点头,秦河这点到没有说错,小李庄的鸡蛋的确份量十足,几人开始觉得炒鸡蛋就应该加一些配菜才对得去这个价钱,所以才觉得份量少。
秦河笑着继续介绍道。
“我想各位领导应该也很奇怪为什么炒鸡蛋不放配菜,就这样简单的煎一下就上桌。”
众人纷纷点头。
秦河指了指鸡蛋道。
“我们小李庄的超级鸡蛋之所以出名,除了营养丰富外,最重要一点就是有独一无二的味道,如果加了配菜调料炒,那就把鸡蛋原先的味道掩盖了,这位领导,您夹一块鸡蛋,尝一尝!”
秦河恭敬地指着一位明显就是职位最高的中年男子道。
男子左右看了看,笑着拿起筷子,夹了一小块,放进嘴里。
秦河这事在旁边道。
“领导,您细细品味一下,我们小李庄的超级鸡蛋,是不是很润滑爽口,而且吃完后,舌尖还有一股淡淡的香味,这香味有点玉米的清香,但是又比玉米的香味强烈一些,回味无穷!”
秦河这番话让在场众人全都咽了咽口水,本身饥肠辘辘的他们,别说鸡蛋了,就算白米饭也能吃出回味无穷。
加上秦河在一旁的故意引导,此时夹第一口的领导很快就品味到秦河口中的淡淡香味,而且因为饥饿,这股淡淡的香味越发浓厚,他只感觉喉咙的口水被这鸡蛋一下就刺激出来了,连忙拿手去擦嘴边的口水,一边掩饰自己的狼狈,一边点点开头道。“果然名不虚传,这是我这辈子吃过最好吃的鸡蛋,润滑爽口,甘甜回味,大家都尝一尝,我们得总结经验,学习小李庄先进的技术,争取让我们公社的社员也吃到这么美味的鸡蛋!”
众人纷纷点头,既然老大开口了,众人纷纷伸出筷子,这八人分这么一盘鸡蛋,每人也就吃两口就没了,秦河连忙告辞去炒青菜。
秦河炒菜的期间,众人纷纷谈论鸡蛋的美味,特别在这种只吃了两小口的情况下,众人越聊越觉得小李庄的超级鸡蛋的确不凡,几人越想越觉得好吃,就着白饭都干了好几口,米饭吃进嘴里,仿佛还有鸡蛋的清香在嘴里回味。
其实饥肠辘辘的情况下,吃啥东西都觉得好吃,何况这本身就有独特风味的鸡蛋了,大家的味蕾被放大许多倍,被一刺激,脑海中就幻想出独一无二的味道。
几人正聊着,饭店又有客人上门了,来人也是附近洪山公社的几个干部,一行四人也是来考察的,也是刚刚听说小李庄还开了一个集体饭店,正好来尝一尝,这不,刚进屋,才发现碰到认识的人了。
两个公社的领导都认识,众人纷纷讨论起小李庄的鸡蛋,这下刚刚已经尝过味道的湖塘公社领导们有话说了,众人纷纷夸赞这鸡蛋味道好的一逼,天下少有的味道,洪山公社几人被说得口水都出来了,连忙拿过菜单开始点菜。
第一道菜自然还是小李庄鸡蛋了,几人刚刚被说得感觉饿得不行,不但点了鸡蛋,还点了一道水煮鱼,再加一个青菜,四个人三道菜,而且两道荤菜,这条件明显秒杀对面湖塘公社八人了。
不过每个公社之间的条件相差甚远,洪山公社挨着南湖县城郊,条件是南湖县数一数二的公社,人家吃好点,自然没话说。
秦河负责炒菜,还有两个妇女负责洗菜帮厨,鸡蛋份量少,但是青菜蔬菜份量自然不能少,都是大队种的茄子辣椒豆角之类的,秦河连忙加快炒菜速度,大油大火大调料,炒出来的菜,自然比自家炒出来的菜味道要好得多。
刚端上去,众人纷纷拿起筷子,一吃到嘴里,就感觉味道不错,众人一边吃着饭,一边称赞小李庄真是人杰地灵,这饭菜都比别家公社味道好。
秦河笑而不语,一边洪山公社的几人被味道刺激得咽了好几回口水了,众人纷纷催促秦河赶快上菜。
秦河连忙加快炒菜的速度,暗暗想着,还得加一个灶台,一个灶台太慢。
第一盘菜自然还是炒鸡蛋,因为刚开始上菜的时候,大家都饿得不行,这时候,清淡的鸡蛋刚刚可以勾引起众人的食欲。
当那盘炒鸡蛋端了上来后,已经尝过味道的湖塘公社几人开始给他们介绍起秦河刚刚诉说过的那段话,说得洪山公社几人胃口大口,很快就被瓜分一空,众人纷纷探讨味道,趁着空挡,第二道菜炒茄子端了上来。
这年头,大家炒茄子都舍不得油,都是倒水闷煮,水煮茄子和油闷茄子,味道可差不止一个层次了,众人吃了第一口,就纷纷点头,和刚刚湖塘公社几人反应一样,这小李庄的蔬菜味道都比别的地方好。
最后一道菜是重口味的水煮鱼片,这道菜才八零年的南湖县,是绝对吃不到的,因为舍不得。
很快秦河开始做起水煮鱼片,当一勺热油倒在已经做好的鱼片上后,各种麻辣香味瞬间弥漫整个饭店,此时还在夹着青菜吃饭的湖塘公社众人顿时觉得自己碗里的饭菜不香了。
洪山公社几人看到那一勺油,还有那碗里的各种配料,顿时觉得这一块八毛钱的水煮鱼片也不是很贵了。
当一大盆水煮鱼片端了上来,众人目光全都聚集到这上面了,这个年代鱼肉几毛钱一斤,这条鱼有一斤七八两左右,再加上配料和油的成本已经超过一块钱了,实际上除了荤菜外,这些配料中,最贵的油,菜籽油八毛八一斤,刚刚差一点半斤油了,利润在五六毛钱左右。
这个年头大家是真舍不得多放油,买猪肉,大家都想买肥的,为啥?因为缺少油水是这个年代常态,这个年代,农村家庭,谁家出了一个大胖子,那可是稀罕玩意,估计好些姑娘都想嫁过去!
实际上六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初,国内物价基本没怎么涨,真正物价爆涨,是八五年过后,到了九十年代,物价一发不可收拾,农民是彻底追不上了,这个年代,城里人过得也是紧紧巴巴,有钱还得有票,农村吃吃喝上面,很少用到票,除了去供销社才得用票。
这一大盆鱼片端了上来,众人全目光全都被吸引过去了,咽口水的声音此起披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