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完结屋>书库>穿越重生>重选人生系统> 重选人生系统 第74节

重选人生系统 第74节

  这个年代开会都是选择晚上,主要白天要组织生产,晚上大家才能组织开会,实际上到了八十年代初,大队已经很少开会了,每个月开两三次会统计一下生产进度。
  而在姜百里的记忆中,六七十年,那才是折磨人的年代,白天拼命干活,晚上还得读两小时毛。选,大家组织学习,谁拖后腿,谁就是叛徒。
  小李庄五百多口人,大概一百零几户,这次开会在大队礼堂,两百多人坐在一起,各自带着自家的小凳子,坐在角落里,议论纷纷。
  妇女们开始烧水倒茶,村民开始讨论,不过他们讨论最多的话题,是分产到户的事,这事越闹越大,今年大家谈论的话题,大多都是这个话题。
  秦河回家洗了一个澡才去的,提着一篮鸡蛋,有十个,其中大个鸡蛋五个,普通土鸡蛋五个,非常明显的对比。
  李书记开始发言,说了一大堆今年生产队任务等等话题,说了十来分钟后,李书记终于把话题引到建鸡场上面了。
  这个话题一提出,众人顿时纷纷议论起来。
  大家纷纷发言,前些年,大队曾经也提议建养猪场,但是被众人投票否决,酒厂和榨油作坊可是前车之鉴。
  这次一提养鸡场,发言的大多都是反对声,李书记虽然威望高,但是这种关系集体利益的事,大家自然而然会发言。
  李书记并没有透露超级饲料的事,他想把这事让给女婿说,实际上,他也有意想让秦河走上前台,未来或许可以接他的班。
  见众人意见很大,李书记终于让角落里面的秦河上台。
  秦河笑呵呵提着鸡蛋,走到前面。
  秦河直接把鸡蛋篮子放在柜子上,神情带着笑意,朝着众人说道。
  “各位乡亲父老,晚上好!刚刚听了大家的意见,我也很认同,但是这个鸡场必须要建,而且大家都要出钱出力,因为这是大家的希望,实际上提议建养鸡场的人是我!”
  看着众人疑惑不解的神情,秦河也不废话,从篮子里掏出两个一大一小的鸡蛋,朝着众人说道。
  “大家都看看我手里的鸡蛋,这个小的鸡蛋,是我三叔家母鸡生的,另外这个大的,是我养的母鸡生的!”
  “姜姑爷,你手里那么大个的,真是鸡蛋?”
  “对呀,那么大,是鸭蛋吧!我看鸭蛋都没那么大!”
  众人议论纷纷,秦河笑了笑,朝众人道。
  “是鸭蛋还是鸡蛋,大家上来检查嘛!”
  众人也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鸡蛋,纷纷上前来看稀奇,秦河干脆把篮子里的鸡蛋都拿了出来,众人上前纷纷拿起鸡蛋观察,大家都是农村人,鸡蛋还是鸭蛋,还是能分得清的。
  闹闹哄哄几分钟后,秦河重新把鸡蛋收回,继续说道。
  “各位,我想大家也知道,我们小李庄土地贫瘠,每年交完公粮后,每家每户分的粮根本不够全家人吃饱饭,可就算我们每天起早贪黑,可田地里那点粮食依然不会增加,有些不好意思说,我来小李庄九年,我最大的梦想就是每餐能吃上白米饭,如果有几块大肥肉就更好了!”
  台下社会哄然大笑,各自会心一笑,这个梦想众人都想过。
  秦河缓缓继续开口道。
  “为了改变小李庄的现状,为此李书记也想了很多种方法想改变小李庄的现状,我们建过酒坊,开过榨油作坊,可由于我们小李庄先天条件不足,这些都一一失败了,这些年,苦了我们小李庄的乡亲们,可我们真的无法改变小李庄的现状吗?你们甘心整天累死累活,还吃不饱饭吗?”
  秦河说得很深情,说到动情处,忍不住红了眼睛,他声音严肃又低沉继续说道。
  “我作为小李庄的一员,也心有不甘,为此,我这几年也在研究如何改变小李庄现状,我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让大家能吃饱饭,餐餐吃上肉,为此我研究了几年,最终研究出超级鸡饲料,而我手上这些鸡蛋,就是我的实验成果!”
  秦河再一次拿起鸡蛋,神情有些亢奋地道。
  “只要有了我这种饲料,小母鸡从出生到下蛋,只需要两个月时间,而且每天必下一个蛋,我们平常家里养的鸡蛋才三四十克,而吃了我研究的饲料的母鸡,下的蛋每个都有八十克到一百克,超过我们土鸡蛋两倍以上!”
  “经过数年的研究,我终于研究成功了!有了这款超级饲料,以后我们小李庄就可以靠养鸡发家致富,以后家家户户都有白米饭吃,餐餐都有大肥肉片子,以后谁还敢瞧不起我们小李庄,我们也可以让周围的村看一看,瞧一瞧,我们小李庄的鸡就是比他们养得好。”
  秦河带着有些煽动的话,让众人全都聚精会神起来,众人也感觉精神有些上头,胸口涌现一股豪气。
  秦河见气氛差不多了,又说道。
  “各位,我们小李庄是一个集体,我研究出这样的饲料,并没有自己偷偷摸摸喂养卖钱,因为我也是小李庄的一份子,所以我提议在村里建几栋集体鸡舍,大家按人头出份子,以后养鸡产生的收益,大家来分,当然,如何建设养鸡场,这个大家可以积极发言讨论!”
  秦河演讲完后,众人纷纷鼓掌,很快社员们各自发言,大家接下来的会议主题开始变成如何修建鸡场,在哪里建,还有利益分配问题。
  秦河继续回到角落,笑着看着大家讨论,超级鸡饲料终于要面世了。
  第104章 18:鸡场建好了
  这次社员大会讨论了三个多小时,最终达成初步意见。
  首先,大队集资修建一个能养两百只母鸡的鸡场,大队也没多少钱,第一期,目前只能建这么多了。
  地点选在石头山下面一块旱田上,那块旱田去年颗粒无收,每年挑水过去都累死人,还不如拿来养鸡。
  最后是集资问题,小李庄人口516人,按人头集资,每人集资两块钱,这些钱主要用于建鸡场和买小母鸡,鸡饲料等费用。
  对于出多少钱的意见上,大家分歧很大,有些人家里人口多,而且小孩多,本身就因为劳动力不足,家里连饭都吃不上,自然没办法出钱了,这种家庭,小李庄还不少,还有些纯粹是不想出钱。
  因为这个问题,大家讨论了许久都没谈妥,最后秦河出了一个主意。这个小鸡场,算516股,每一股算两块钱,小李庄一起103户,按户口算,每一户必须强制集资一股,也就是说每一户必须花两块钱买上一股。
  516减103,剩下的413股,由大家自由购买,每一户最多可购买二十股,秦河这个方案一提出来,很快就通过了。
  秦河无奈地摇了摇头,保证每户强制购买一股,这是为了保证等鸡场有收益后,再穷的家庭至少也能有一股收益,不管那个时代,都不可能保证百分之百公平公正。
  实际上,在场很多村民对这个鸡场能产生多大收益没有丝毫信心,小农思想根深蒂固,对于这群人,秦河也只能放弃,带不动没办法,等鸡场有了收益后,自然而然,这些人会哭爹喊娘。
  实际上,这些人还没有意识好这个养鸡场真正的核心不是这些股份,而是秦河手上的超级饲料,不过在这个年代的村民眼中,秦河是大队的一份子,那秦河手上的饲料,自然也是大队集体的一份子,大家丝毫没有防备秦河突然不提供饲料了。
  在这个大队集体利益高于一切的年代,秦河要是不提供饲料,那是找死,所以大家自然而然没去想这方面的问题。
  很快小李庄养鸡场的提议就通过全体社员大会,交钱入股,每人将得到一个小本本,上面写着股票本。
  大队会计收钱,全体社员监督费用支出,大队会计是李书记堂兄弟,可以说,村里几个干部,都是自家人。
  小李庄要建养鸡场的事,很快就传开了,不止村里人热议,附近几个村的人都在议论,大家都等着看笑话,小李庄酒厂和榨油作坊前车之鉴还历历在目。
  而河对面的大李庄很多闲言闲语已经传到小李庄了,小李庄和大李庄为什么关系这么差,除了争水源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就是大李庄处处都和小李庄作对。
  小李庄的榨油作坊为什么没有生意?除了位置偏僻外,最主要一个原因就是对面的大李庄也建了一个榨油作坊,而且是小李庄建好的第二个月就建了。
  不但规模比小李庄的还大,而且价格还有优惠,大家凭什么多走路去你小李庄榨油?而且大李庄仗着人口多,你还没办法拿他怎么样。
  这种赤裸裸的抢生意,如果你是小李庄的人,能不气吗?
  早几十年前,小李庄和大李庄两家村互相还有媳妇嫁过来,但是这十几年,双方早已经断了这种婚亲关系,年轻人都互相仇视。
  小李庄如果要去镇上,或者公社上,必经之路要经过大李庄的土地上,就因为这样,大李庄的人还时不时说小李庄的人占了大李庄的路。
  路的问题,暂时没考虑那么远,秦河早已经看出小李庄的困境在于哪里了。
  就是没钱,等有钱了,把村庄后面的石山炸出一条道路,这样以后小李庄的位置,才是最好的位置,直达镇上三四里路。
  当然,这一切都得要有钱,而建鸡场就是第一步。
  在这个年代,大队集体搞事,效率,还是可以的,只用了短短一个星期,选址已经开始动工,用木头,石头搭建的框架,上面还盖了瓦。
  大家实在太穷了,加上有前车之鉴的失败经历,这次大家凑钱并不积极,最后李书记带头要了二十股,自己几个兄弟都每家要了二十股,秦河也要了二十股。
  光李书记自家人就要了差不多五分之一的股份了,这下,一些聪明的人,也三股,五股购买,很快516股就被瓜分完毕。
  要买200多只小母鸡在这个年代,可不好买,最后每家每户出鸡蛋,大队统一按市场价购买,再由大队统一进行孵化,最后再送到养鸡场。
  这个年头,最不值钱的就是人力了,秦河也开始起早贪黑,除了上工外,还得担任鸡场技术员,四月初,随着差不多二百八十多只小母鸡诞生后,小鸡场彻底开始运行起来了。
  李书记特意准备一个仓库做饲料生产和存储,秦河和三叔一家负责配料生产鸡饲料,而玉米,大米,黄豆,鱼粉,石头粉这些东西都有人大队专门人送过来,这些人都是李书记几个兄弟的子女在干。
  这实际上就是妥妥地一个家族企业的雏形了,李书记和自家兄弟几家占股超过五分之一,而且核心技术,也掌握在自家人手上。
  其实这个核心技术,保护得并不算严,尽管调制比例秘方只有秦河和顺子知道,但是每天大队需要玉米,大米,黄豆,鱼粉,石头粉这些东西,所有社员大家都一清二楚。
  这个年头,李书记想贪污点东西,都全村几百双眼睛瞪着,很多秘密,根本不是秘密,在大队当干部的好处,无非就是干活比别人轻松点而已。
  为此,李书记嘱咐秦河几次,调制的比例这个秘密必须不能让别人知道。
  秦河当然义正言辞保证完成任务,这个秘方如同可口可乐的秘方一样,谁都知道原料是什么,可就是无法取代。
  进入四月,天气渐渐转热,分产到户的新闻依然在传,可就是没有轮到南湖县,他们注意力也渐渐转移到鸡场上面了。
  鸡场的话题也渐渐增多,比如那些小母鸡短短一个月时间就长到一斤重,为此大家纷纷去看稀奇,这要是在58年,这鸡可以拿到中央去宣传了。
  小鸡的变化,在大家眼皮子里下长起来的,这年头,谁家还没养几只鸡,自家那鸡两个月都还没鸡场那一个月的鸡长得壮实,这神奇的母鸡再一次引发大家的讨论。
  小李庄的小母鸡一个月长一斤肉的事很快传开,但是众人并不相信,就连对面的大李庄也不相信,尽管有些村民发毒誓说自己亲眼所见,但是大家嘲笑的反而更多,谁叫小李庄世世代代都是穷村庄呢?
  外村村民不相信,并不代表小李庄的村民不相信,大家亲眼所见,还有假,很快大家开始寻找小鸡长这么快的原因了。
  很快大家就知道这鸡长这么快的原因,就在鸡饲料上面,这鸡饲料是秦河研究出来的,大家也有所耳闻。
  一些鸡贼的村民叫小孩去鸡场溜达,有机会就偷一把鸡饲料回家给自家鸡喂养。
  这些偷鸡场鸡饲料的村民很快就发现,当天晚上喂的鸡饲料,第二天,自家老母鸡就生蛋了,而且鸡蛋还比往日的大一些,虽然这些蛋只比正常的鸡蛋大一点点,但是当天吃了,第二天就就生鸡蛋的饲料,这的确是神奇,这下,大家彻底相信了。
  很快,一些村民就提议让大队分一些鸡饲料给村民,而且这种提议得到很多村民的支持,毕竟鸡场是公家的,而自家养的鸡才是自己的。
  特别最开始只强制买了一股的村民,意见声最大,恨不得大队马上就分饲料,而且还要平均分,按人口分,因为自家人口多,所以才没钱入股,现在鸡饲料这么神奇,必须平均分!
  第105章 19:增发股份
  随着有几个反对派带头,这事越闹越凶,最后李书记不得不,再召开一次社员大会来商讨这事。
  不过这事在李书记家,村干部几人早已经有了主意,那就是绝不能开这个口子,如果鸡饲料进行平均分配,那大队的鸡场很快就开不下去,对那些交钱入股的社员不公平。
  别看大队是一个集体,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私心,一旦开了这个口子,那入股的社员就会提议干脆把鸡场的鸡分了算了,到那时候,还怎么管理!
  而且最重要的是,一旦鸡饲料秘方公开,如果被别的村知道了,把秘方学会了,那小李庄以后怎么发展?还怎么发家致富,继续饿肚子?
  这场社员大会依旧是晚上召开,不过这次全村五百多人,来了差不多四百人,拖家带口全都过来看热闹了,这种关系家家户户的大事,大家都很关心!
  李书记依然首先发言,依旧总结了今年大队的发展成果,说到发展成果,今年最大的成果就是小李庄养鸡场了。
  目前养鸡场有母鸡256只,公鸡22只,当初入股集资1000多块钱,目前已经花得一干二净了,而且还欠大队一百多快钱了,这些都是买饲料原料的钱,这些钱的明细都有记录,每个社员都可以查得到。
  就算村民不闹,李书记也准备接下来召开社员大会,商量是继续集资还是想其他办法,让鸡场维持下去,原本计划第一批养殖200只小母鸡,但是大家都觉得多养点应该保险点,但是这一多就多了近百只。
  李书记把鸡场的情况和大家讲了一遍,顿时大家议论纷纷,小母鸡长势喜人,大家都看在眼里,可众人从来没想过养三百只鸡成本要这么大。
  很快会场有人提议干脆卖一部分鸡,拿来维持鸡场运行,这个提议一出来,就被大多数人反对,特别那些买了好几股的社员,花了那么多钱,眼看就有收成了,这个时候,怎么可能中途卖鸡。
  那些提议卖鸡的,绝逼就是提议分饲料的那批人,李书记火眼金睛,早已经看在眼里,实际上这场大会,那些反对派的提议根本不可能得到通过,少数人服从多数人,这个规则,自古以来都是如此。
  虽然某些人提议均分鸡饲料这个建议得到很多人的支持,但是实际上,这些人大部分都是看看能不能有好处,如果没有就算了的思想,毕竟这个鸡场大家都有份,大家都想尽快看到鸡蛋卖钱。
  何况现在鸡场还没有到有产出的时候,大家更加在犹豫,那些反对派更多的是一种不甘,自己股份少了,自己全家十几人买一股,而邻居五口人却买了十股,这种落差让这些人心里不平衡。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