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上珠华 第599节
庞清平立即便将自己的事在脑海里过了一遍,紧跟着便看向萧恒,他知道萧恒此时送上这封信的意思----他作为浙江总督,出这样的事,太孙妃在他的任地遇刺,他是于情于理都该要担责的。
现在审出了幕后主使,那么作为浙江总督的他,有这个责任和义务将此事告知朝廷,告知圣上!
这也是要他站队和表态了。
其实庞清平根本不需要犹豫,也没有必要犹豫,因为他本来就已经被打上了太孙派的烙印。
因此,他二话不说,便立即就道:“殿下,臣这就上书,告知圣上和朝廷!”
萧恒点了点头,另外便道:“朝廷得知此事,必定是要派钦差下来押解赵二和周正山进京的,在你这里要做好准备,绝不能让这两人有任何差池,明白吗?!”
他还要忙着水兵的事儿,何况他虽然是太孙,但是官场自有官场的规矩,不可能事事都亲力亲为,不让人家官员按照规矩办事。
不能自己盯着周正山跟赵二,也不能让他们不知不觉就被灭口。
这件事,是一定要让赵青叶付出代价的!
敢害他的妻子,不管是谁,都别想就此逃脱。
听出萧恒话里的冷冽和警告,庞清平不敢迟疑,忙拱了拱手让萧恒放心:“殿下请尽管放心,微臣一定不会让他们出任何事!”
他除非是疯了,才会让这两人在他的地盘上出事。
第1356章 恃宠生娇
浙江已然是发生了一场无人知道的大地震。
但是福建却还是一片的风平浪静。
最近这些天,海上风平浪静的不说,闵王这一次投资的商船回来了,带回来了无数的财富,光是拳头大的宝石,便能见到不少,还有无数的香料和珠宝,看的人眼花缭乱。
萧愫顿时觉得身心通泰。
来闵地真是个好主意,想到这一点,萧愫看着洪长史的目光便更加温和了,笑着跟洪长史说:“长史这一趟进京献礼着实辛苦,本王重重有赏!”
说着便让底下人捧上来一个托盘,上头罩着红布,笑着跟洪长史说:“听说长史的长孙降世了,这是给他拿着玩儿的。”
洪长史揭开红绸,险些被里头明晃晃的珠宝闪的睁不开眼。
这里头有几颗十分闪耀的宝石,还有几个黄澄澄的长命锁和小手镯项圈什么的,看上去简直是炫目至极,他吓了一跳:“殿下,这赏赐太过丰厚了,臣受之有愧啊!”
送礼这事儿,洪长史现在也熟了。
先不说他是帮萧源做事,那边对他的赏赐也不会少了。
便说他是闵王跟前第一人,福建这边的官员便没有不巴结他的,一个两个的,只要是能跟他攀的上关系的,恨不得排着队求着他收下他们的礼物。
他都收的有些麻木了,但是话说回来,现在看到这一托盘的宝石珠宝,连他都还是忍不住震惊。
闵王却摆了摆手:“长史跟本王还客气什么?这都是你应得的。”
是洪长史给他出主意,让他从京城来了福建。
也是洪长史帮他跟福建的这些官员世家打好关系,以至于让他的政绩喜人。
他从出生到长大,一直都是个没什么存在感的皇子,既没有先太子的优越身世,也没有后来二皇子三皇子的反叛,更没有九皇子的惹人喜欢,在所有兄弟里面最不出彩。
是等到成亲就藩,他才觉得自己真真正正的重新活了一遍。
权势这种东西,真是会让人上瘾的。
见闵王说的这般认真,洪长史也不好一味地推拒,略微思索片刻,便轻声应是,收了这赏赐,郑重的谢过了恩典。
闵王摇了摇头,坐在椅子上饶有兴致的道:“不必如此,说说吧,京城有什么动静?”
“现在暂时倒是还未看出什么来。”洪长史亦步亦趋的跟着闵王,见闵王在上首的王座上坐了,自己便站在台阶底下,沉声说:“太孙在浙江,倒是还未出成效。因此京中颇有非议,不少人都说,打陆战太孙殿下或许擅长,但是海战跟陆战可不同,太孙殿下怕是做不来的,这都已经一年多了,说是要训练出一批足以收服东瀛的水兵,可事实上,现在都还没有打过一场胜仗……”萧愫就爱听这些。
他嗤笑了一声。
是啊,萧恒真是太自信了。
真以为自己无所不能呢,收复云南,谁不知道靠的其实是永安长公主的驸马唐源和儿子唐青枫啊?谁不知道他们俩才是真正的将才?
现在去了浙江,就两眼一抹黑了吧?
真是笑话,不是自己该得到的东西,迟早是会以另一种方式还回去的。
那个皇位,萧恒那个贱种怎么配?!
他早就该死了,怪只怪当年老二老三做事不周全,竟然连那么重要的事儿都不办的谨慎一些,还留下了萧恒,让广平侯给养大了。
现在想到这些,他还是觉得胸口有些钝痛,闭了闭眼睛才勉强平静下来,缓缓吐了一口气。
他饶有兴致的喝了口茶:“继续说。”
洪长史能在闵王手底下这么得中庸,是有缘由的,听见他这么说,便马上就明白了闵王到底想听什么,微微笑着拱了拱手:“京中传的那些话不怎么好听,颇让圣上头疼,圣上近一些天已经有派督军前往浙江的打算。他们去了这么久了,浪费的可都是民脂民膏啊!”
闵王哈哈大笑。
笑完了,他浑身都舒服多了,哼了一声:“是啊,他们说什么训练水兵,可事实上是到现在为止都没有看出一点成效。两夫妻倒是在浙江作威作福,只怕是过惯了好日子,都舍不得离开浙江这个富庶地了。”
嘲讽了几句,洪长史看着他的脸色,又含笑说:“王妃有喜的消息报上去,圣上高兴的了不得!连太后娘娘亦是高兴非常,觉得这是好兆头,朝廷赏赐颇丰,圣上还从私库中拨了许多赏赐,太后娘娘并庞贵妃娘娘,也都有赏赐给王妃娘娘。”
说起这件事,萧愫心里更是得意。
不管是公事还是私事上头,他现在可都比萧恒强了许多。
孩子,这是最近几十年,皇室迎来的头一个好消息。
可见元丰帝会高兴成什么样了。
他一直都不怎么喜欢赵青叶,尤其是赵青叶竟然还准心中另有其他人,但是现在这一刻,却是看赵青叶无比顺眼的,闻言便笑着点了点头:“为宗室开枝散叶,总归是我们的责任,这也是她作为王妃应当应分的,父皇真是太过纵容我们了。”
说是这么说,脸上的得意却绝不是假的。
旁边的洪长史也笑着摇头:“殿下这话可是说错了,开枝散叶这四个字,可不是什么简单的事,尤其是咱们朝中原本就是子嗣不丰,王妃殿下为您诞下小王爷,这便是有功的。”
闵王挺的心里熨帖非常,扬了扬手笑着站了起来:“行了,长史才回来,还没回家去呢,先便来王府述职了,想必家中如今也正盼望你回去一家团圆呢,你先回去吧,本王就不留你用饭了。”
洪长史笑着应是,拱了拱手告退出门。
闵王今天心里高兴,便干脆去后院去看赵青叶。
他也知道赵青叶这一胎怀的不容易,都已经快两个月了,但是还是呕吐不止,吃不下什么东西,人都消瘦憔悴的不样子,现在京城又有赏赐下来,当然得去宽慰宽慰她,如同洪长史所说,开枝散叶四个字说起来简单,但是真正做到却是不容易的。
第1357章 得意洋洋
赵青叶不大舒服。
这个孩子怀的实在有些艰难,她之前还有心情逗弄逗弄安哥儿,等到后来,都不能听见安哥儿的哭声,这些天呕吐的也愈发厉害了,今天中午还呕出一口血来。
赵嬷嬷吓得要命,急忙去请了从京城带来的太医过来。
幸亏太医瞧过之后,说并不是胃里呕出来的,只是因为呕吐的太过频繁,所以喉咙破了,这才会带了血丝,又开了一副安胎药,让赵青叶按时服用。
赵青叶现在是什么都吃不下,可大人不吃,小孩子却不能饿的,这安胎药说到底是为了让孩子能够在肚子里好好的。
她分明是嫌弃药苦,也还是皱着眉头忍着恶心一碗一碗的喝下去。
闵王过来一趟,看到她吃药的模样也忍不住有些担心:“怎么这都快两个月了,还是这么严重?太医怎么说的?”
肚子里的孩子十分要紧,可不能出什么岔子。
赵嬷嬷现在已经问清楚了太医,心里多了几分底气,便跟闵王解释:“娘娘是头一胎,身体又弱,太医说这也是寻常事,只要挨过了前头这几个月,后头自然就顺畅了。太医还说,非得是这么折腾的孩子,一定是身强体壮的呢!”
这的确也是太医说的,说孩子在母体里折腾的厉害的,往往都是生出来以后强壮的。
听见这话,闵王倒是笑起来,坐在赵青叶身边,摸了摸赵青叶的肚子:“哎呀,这个小小人儿,真是知道折磨母亲!等你出来,本王一定好好打你的屁股!”
自从洪长史从京城回来之后,闵王往她这里来的就愈发的勤快,而且对她温柔非常,几乎是到了有求必应的地步。
赵青叶心里也知道是为了这个孩子的缘故。
她心里得意的同时,又觉得纠结无比。
杭州那边到现在还没有消息,不知道苏邀到底死了没有。
如果苏邀死了,那她从此不仅心里的那口郁气从此就出了,更没什么需要担心和害怕的了。
只要苏邀死了,她就过这样的日子,也是好的。
以后有孩子傍身,她做她风光无限的藩王妃,也没什么不好。
可是现在那边就是没有动静,以至于连这荣宠无限的日子看起来也不是那么的稳固,她心里一直都是不安的。
现在听见闵王这么调侃,她摸了摸自己的肚子,轻声说:“殿下这说的,他生出来就是小小一团,您怎么舍得下去手?”
两人之间难得有些温情。
赵嬷嬷看的眉开眼笑的。
之前赵青叶一直都是一副戾气横生的模样,哪怕是来了福建封地,也总是心不甘情不愿的样子,甚至好几次还惹怒了吗信王,两人之间闹得剑拔弩张的。
她心里一直悬着一颗心,觉得万分的不安。
现在就好多了。
只要赵青叶能够想得开,替闵王生出长子来,那以后还有什么可发愁的?一辈子的荣华富贵可都是稳稳当当的保住了。
屋子里安静下来,只剩下了夫妻两人,赵青叶才侧过头去问闵王:“洪长史回来了,有没有说京城现在怎么样了?”
她其实是想问京城有没有什么动静。
但是转念一想,若是京城真的有什么动静,洪长史也不可能风平浪静的回来,还带了这么多赏赐了。
她心里的不安稍微减轻了一些,重重的吐出一口气来。
闵王倒是没有往别的地方想,笑了一声:“倒是没有说别的,只说太后娘娘跟父皇听见咱们有了,高兴的了不得,还专门宣召了洪长史问过了咱们封地的流寇和茶山一事,洪长史如实说了,父皇夸赞我们是佳儿佳妇呢!”
佳儿佳妇!元丰帝得是高兴成什么样,才会如此盛赞?
萧愫直到现在提起来,还仍旧觉得热血沸腾,与有荣焉。
别说是萧愫了,赵青叶也有些激动。
之前元丰帝就曾经给萧恒和苏邀写了四个大字,上头写的就是佳儿佳妇。
到如今,自己也一样可以得到,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