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上珠华 第486节
谁知道他们一来就碰上灵堂再次遇见刺客这样的大事。
若是事情真的跟之前秦奋说的那样,是苏嵘侮辱了他的妻女,那么大家对于朝廷的信誉便不可避免要产生怀疑,毕竟,他们可都是土人中的贵族,这些年来,也是一直都是为木府办事的。
前些时候,更是跟朝廷尽心尽力的作对。
若是朝廷这么对秦奋的妻女,以后便可能这么对他们的家眷,这如何能够忍得?
可如果真的是还有别的刺客,那大家就更担心了,想的事情也不得不再多一些-----谁要做这样的事,来挑拨秦奋跟朝廷的关系呢?这么做又有什么好处?
此时此刻,大家在座的便没有一个能够安心的,都惊惶的等着消息。
心不在焉的坐了一会儿,大家正沉思中,忽然听见外面有一阵声音传来,隐约还能听见有人说抓住了之类的话。
一听见外面这个动静,谁也坐不住了,急吼吼的争先恐后的往外走,一起挤到了外面走廊,便见大队的人押着秦奋正在往灵堂那边走。
杨家的家主一眼就看出来,当即加快了脚步跟了上去。
其他的人也都顾不得议论,全都涌向了灵堂外面。
眼看着人越来越多,杨家的家主趁着自己跟白熊熟悉的关系,飞快的挤到了前面,好奇的问:“这是怎么了?抓到了刺客没有啊?”
白熊此时正在跟底下的士兵说话,听见杨家的家主这么问,便直截了当的点头:“抓到了,不过让刺客跳了山谷,如今也不知道人是死是活,已经派人去追了。”
大家便都怔了怔。
有人忍不住插嘴:“那不是白费力了吗?那到底是谁害了秦夫人母女,这事儿是不是没个定论了啊?”
白熊讥诮的牵了牵嘴角,冷冷看着耷拉着头显然是已经放弃挣扎的秦奋,说:“有啊,秦大人对那些刺客的来路都十分清楚,跑了一个没关系,我不信个个都能跑,这里面,总还有漏网之鱼的。”
他说着便冲秦奋笑了笑:“秦大人,怎么样,你休息够了吗?若是够了,咱们不如就去找找?”
秦奋知道如今生死都捏在人家手里,到了这个时候,也不能再说什么,只能垂头丧气的应了一声。
其他的人哪个不是十分清楚秦奋的性情的?见他竟然如此反常的号说话,几乎是马上就察觉出了不对,只是一时又不好问,一直等到里面的秦天生也跟着出来,大家才觉得更奇怪了-----秦天生如今可是秦奋唯一的儿子了,按理来说家里出了这样的事,他该跟自己父亲两个人更加亲近才是,但是看秦天生对着秦奋,简直是如同陌生人。
这种情形,再迟钝的人也发现不对劲了,等到过了一会儿,杨家家主便率先问:“这是怎么回事啊?抓刺客这事儿,跟秦大人有什么关系?”
大家要问的就是这个,听见杨家的人帮忙问出来了,就全都目光炯炯的盯着白熊。
也有人故意去看秦天生的面色的。
这件事好似太古怪了些。
白统领却懒得回答他们,倒是白统领身后的程成冷笑了一声:“自然是因为,这些刺客只有秦大人才知道在哪儿!秦大人既然在这里,大家也可以直接问他了,到底是不是真的是我们伯爷做了这些事!”
不是苏嵘做的?
听程成这话的意思……大家一时有些迟疑。
但是紧跟着木四夫人便叹了一声气:“刚才天生说,他之前便看清楚了凶手的模样,并不是永定伯,但是秦大人却压着他不让他说,反而一口咬定是永定伯做的,原来竟然真的是如此?”
什么?
大家被木四夫人这番话给惊呆了,都觉得太过匪夷所思。
秦奋竟然早就知道凶手不是苏嵘,但是却还要逼着孩子说是苏嵘?
那……那秦奋他……秦奋疯了吗?竟然这么蠢,他图什么啊?
但是秦奋如今就在现场,他都一声不吭,在场的人哪里不知道这件事都是真的?一时都有些目瞪口呆。
好在很快,便有人过来请他们过去,说是殿下有事跟他们说。
大家这才收拾了心情,带着一脸的复杂出去了。
等到他们都走了,木四夫人松了口气,看着秦天生的目光更加怜悯:“好孩子,你母亲和妹妹一定会安息的。”
她顿了顿,又看向一直沉默的苏邀:“苏姑娘,不知道你们会怎么……安置天生?”
苏邀回过神来,听见木四夫人这么问,便看了秦天生一眼。
大约是经历过许多变故的缘故,秦天生跟一般的孩子有十分明显的区别,他显得要沉默和稳重的多了。
她想到这个孩子为了母亲和姐姐能够反对父亲,虽然说这样做看似很简单,但是能做出这种决定的其实本身便已经很了不起,而且这也能说明这个孩子比寻常人要果断和冷静理智得多。
她想了想,问秦天生:“你年纪还小,除了你父亲之外,你还有旁的亲人么?叔叔婶婶,或是舅舅舅母之类的?若是有你觉得可靠的长辈,我们便将你托付给他们,若是你觉得都没有人靠得住,那么,若是你愿意的话,倒是可以先在学堂里学些东西,等你长大了,再接管你家里的产业。”
学堂?
不仅秦天生听的有些茫然震惊,就连木四夫人听了这话也觉得奇怪,她有些茫然的问苏邀:“什么学堂?”
他们木府并没有这样的东西。
苏邀便笑了笑:“朝廷开的学堂。”
第1113章 一百一十二利诱
“学堂?!”
此时在秦家的议事厅里,刚才还因为真相而震惊的土人贵族这下子全都炸开了锅,一个个的跟见了鬼似地看着上面的萧恒和朝廷的一众大小官员,十分不能理解他们这是什么意思。
说是要开一个什么学堂,让孩子们都去那里上学?
但是,他们土人里的孩子,就算是有读书识字的,那也是自家请先生请人啊。
他们的孩子跟普通的孩子怎么能一样?
那种人多的私塾,他们是绝不会去的!
见大家都议论纷纷,崔先生拈着胡子笑了笑,还是一团和气的笑呵呵的:“是啊,这也是朝廷恩典。不管哪个地方,朝廷都是会设下县学、府学、这些供孩子们的读书的地方的,里面的先生和教谕,也都是挑选饱学之士,为的就是能够让孩子们成才。”
话是这么说,但是,问题是这是朝廷的学堂啊!
杨家的人率先提出疑问:“那请问……这学堂设在何处?进学的人又都有什么人?”
这些对于他们来说,都是十分要紧的。
如今战事刚刚结束,眼看着朝廷如今动作频频,听说新的知府也马上就要来云南赴任了,这么一来,大家都很担心和关心朝廷的每一个举动,总觉得他们每一个举动都是喊着深意的。
当然要问清楚!
萧恒微笑着看着杨家的家主,语调仍旧不紧不慢:“学堂也仍旧跟别的州府一样,会按照情况设置府学县学乡学,是按照年纪来划分,只要是达到了进学标准的,都可以报名,等待筛选。”
还要筛选?
大家都怔了怔,一时更加摸不清楚这个学堂的真正意义了。
还是白熊的弟弟又问了一句:“那什么才是标准?我们的孩子又改如何呢?”
土人之间阶级十分分明,高贵的大家族是看不起那些血统低贱的族群的,也正因为如此,已经有贵族意识到不好了。
结果,萧恒就笑了一声,仿佛早已经预料到了他们的想法,挑眉并没有任何犹豫的说:“也没有别的要求,就是上乡学,须得要熟读千字文、三字经等,而县学,再由教谕和先生们出题。”
他看着众人,虽然声音温和但是却语气坚定:“大家不必觉得自己受了侮辱,因为,白熊白统领的儿子,便是县学的第一批学生之一。”
众人都吃了一惊,纷纷看向白熊的弟弟白虎。
白虎一下子就惊住了,见众人都朝着自己看过来,急忙苦笑摇头:“这,这我并不知情,我哥哥并没有提起啊。”
崔先生便适时开了口:“不仅是白统领,还有木老太爷的侄孙、并你们这里几位军官的孩子,除此之外,再告诉大家一个消息,那就是,我们廖总督的儿子,也会在此地入学。”
若是说先前的话像是一颗炸弹,炸的大家都有些担心的话,那么现在崔先生的这一席话,则就有些像是往沸腾的水里再投了一颗石子了。
一石激起千层浪。
大家一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担心的人少了许多。
反而大家的重点都变了。
变成了,为什么那些人可以提前把孩子送去学堂?
总督的孩子都在学堂里读书。
那么这学堂里出来的孩子,以后前程能差了吗?
朝廷现在打下了云南,大家以后就不是看土司的脸色吃饭,而是靠着朝廷吃饭的了。
这一辈的人,没有关系,靠着祖辈的余荫,靠着朝廷刚打下云南的便利,可以对付着过去,但是子孙后辈们的生计呢?
之前为什么要跟着木桐死活对抗朝廷啊?就是因为他们的立场跟朝廷的不同,朝廷打着的就是匡扶土人的旗号,不仅如此,还在昆明把杨将军他们的家产都给分了。
这是一个十分让大理府的贵族们不安的信号,大家都很怕萧恒进城里之后会再来这么一遭。
幸亏萧恒并没有这个意思,在进城之后,只是分了木桐的私库,而并没有动这些贵族和大家族的主意。
但是之前不打,大家都不能确保以后的事。
所有人都如同惊弓之鸟,这也是为什么大家对秦奋家里出事这么关心的缘故。
如今大家的担心去了不少之余,心态便开始变了。
崔先生将众人的反应都尽收眼底,最后满意的点了点头:“等到进了学堂,也会评优劣,若是优等的,自然也是有各种好处,比如说考科举,取得功名,也比如说,武功学的好的,便去军中谋个差事。起乃是殿下体恤民情,因此才相想出的法子。”
大家此时都已经有了七八分心动了。
只是还有一个顾虑。
杨家的家主大着胆子探问:“那……那我们的孩子也跟那些普通人的孩子一道上学吗?”
这是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大家的目光顿时都集中在了崔先生和萧恒的身上,等着看他们会怎么回答。
崔先生挑了挑眉,轻声说:“都是一样的!”
他的声音虽然轻,可是目光却坚决,从众人脸上都扫了一圈之后,他几乎是一字一顿的说:“从今以后,只要是有才能的,有本事的,都能博个出身,找一碗饭吃。只是,学堂是学堂,并不是善堂,能进去的,自然都要通过考验,所以大家也不必担心会有什么不合适的人混进去。”
这一番话的意思,是入学还是有门槛的?
只是身份不再是门槛,而是变成了才识。
大家一时静默无声,都陷入了沉思。
好在萧恒也不是要他们立即就做决定,笑着说:“也只是跟大家顺便提一下这件事罢了,入学不入学的,大家尽管凭自己的心意。”
他轻描淡写的说完,又说:“对了,跟大家说一声,如今就拿大理府的学堂来说,这个学堂的山长,是崔先生。崔大儒的名声,想必不必我说,大家也都是清楚的。”
他说到这里,不再多说,只是站了起来:“好了,秦奋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了,真相已经出来,不是永定伯的责任,而是秦奋跟人勾结故意陷害,如今证据确凿,大家也都放心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