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完结屋>书库>综合其它>冠上珠华> 冠上珠华 第419节

冠上珠华 第419节

  苏邀忍不住笑:“不是我要提起,是有人急了,跑到大哥那里去求啦,所以我便过来问一问你,若是答应,我便去跟大哥说,若是不答应,那……也只好叫庆坤死了这条心,另外再找合适的去啦!”
  没有想到庆坤竟然真的去找苏嵘求亲了,燕草一时又惊又喜,也顾不得害羞了,睁大眼睛看着自家姑娘:“他,他真的去求伯爷了?”
  苏邀也是才听苏嵘说的这件事,不过她也是喜悦大于惊讶的,郎有情妾有意,庆坤又是大哥的心腹,只要他们两个能踏实的过日子,以后的日子就不会差。
  想一想上一世的燕草,苏邀哪里有不高兴的?她笑着点了点头。
  燕草捏住了自己的衣角,到这个时候,她也知道不能不发话了,便声若蚊蝇的点头:“我,我什么都听姑娘的。”
  这个傻丫头,苏邀感慨的拍了拍她的手背:“那我就去跟大哥说了,等到我们回去京城,便把你风风光光的嫁出去,你放心,只要有我在一天,就不怕庆坤敢欺负你。”
  燕草扑哧笑了。
  第964章 一百六十三喜事
  苏邀她们都要忙着处置魏德胜他们的事儿,还有商定去昆明以后会遇见的各种可能,最重要的,木三小姐和木青庐到现在也还没有动静,如今魏德胜也抓到了,还是没有找到他们,那便得从杨将军这边入手,无论如何也得快些问出木三小姐他们的下落了,否则的话,处置那些土人,当真是一件难事。
  自家姑娘忙的团团转,燕草没觉得有什么不好的,她见袁夫人觉得好奇,便笑着解释:“我们县主在家里也是如此的,长辈们都知道我们县主能干,因此不让她跟寻常女孩子一样拘束着,夫人不要见怪。”
  袁夫人哪里会见怪呢,这世上固然有那种自己过的不好,便看不得别人过的好的人,但是像是袁夫人这种人,她自己倒霉过,便巴望着别的女孩子能过的随心所欲,不要跟她一样磋磨大半辈子,搭进去了半生才逃脱牢笼。
  因此她也笑了:“燕草姑娘不要说这样的话,你不知道我多羡慕县主娘娘,我若是能有她一分半分的果断和勇敢,我就知足了,若是我的女儿能够学得县主这样,我更是闭上眼也不会担心。”
  把女儿养的温良恭俭让有什么用?
  倒不如让她当一个有用的人,不管如何,在逆境的时候能够保全自己,在顺境的时候也能够从容的活着,在袁夫人看来,她的女儿能够如此,便是她最大的愿望了。
  燕草对袁夫人好感大增,见惯了京城那些动不动就拿女戒出来的女人,恨不得当男人的狗,被人打了还要过去摇尾巴,现在看袁夫人,当真是怎么看怎么顺眼,她高兴的点了点头:“我说不出来夫人这样好听的话,但是我也是这个意思,夫人,我们女人跟男人比差什么呢?为什么咱们就得卑躬屈膝的任劳任怨,别人我管不着,但是我姑娘说了,她是不愿意身边的人那样的,所以我以后,也要当姑娘这样的人。”
  袁夫人鼓励的微笑:“燕草姑娘你已经是了,看你多能干啊,那些受伤士兵的安顿事宜,你做的可是井井有条,便是一般的没见过世面的男人,也不及你呐。”
  说的正热闹,阮小九在外头叫了一声,而后进来笑着问燕草:“燕草姐姐,有几个伤员,他们是咱们伯府的人,所以伯爷和县主的意思,是让我们这里把人留下养伤,也不必他们跟着一道去昆明了,你看看,到时候留下些东西。”
  这件事之前苏邀就已经说过了,燕草心里有数,有条不紊的点了点头:“姑娘早已说过了,把他们留在初家养伤,不过我们自己也得留下些银子给他们的,以防万一,我这里已经准备好了,你拿去分给他们,而后……”燕草叹了口气:“咱们伯府有几个老家将……如今是这样的情形,只能派几个人先护送他们的骨灰回家,你叮嘱他们回去的人,务必要跟家里说,让家里好好的安顿处置好这件事,朝廷的抚恤那是后头的事了,咱们自家是自家的。”
  提起这个,阮小九的语气也低沉下来:“知道了。”
  顿了顿,阮小九又看着她:“对了燕草姐姐,刚才庆坤哥让我给你送盒点心,说是让您等会儿有时间了,去西苑那边的芭蕉树那里一趟,他有话跟你说。”
  燕草如今跟庆坤的事已经是过了明路了,人人都知道他们两人以后回了京城便是要成亲的,因此也没有那么多避讳。
  袁夫人笑意盈盈的看着燕草。
  燕草到底还是有些羞赧,接了阮小九带进来的鲜花饼,心里明明是高兴的,面上还是要说一声:“当真是个傻子,难不成我还少了这饼吃不成?”
  还巴巴的让阮小九进来带一回。
  袁夫人便笑了:“傻丫头,我看你才是傻,人家哪里是为了真的送这盒鲜花饼呢,人家是想着约你出去才是当真!”
  说的燕草越发不好意思了。
  等到傍晚的时候,她把手里的活儿忙的差不多了,和袁夫人和初夫人说了一声,急忙赶去西苑的芭蕉林。
  庆坤早已经等了许久了,燕草一眼看见他站在一棵芭蕉树底下,原本是要急着跑过去的,但是她跑了一半,想到自己忙了一天,又急忙站住了脚,理了理自己的头发,觉得没什么不妥当的地方了,才紧张的吸了口气,慢条斯理的走过去,十分庄重的问:“你找我有什么事?”
  庆坤原本就有些紧张,见了她这副样子更是紧张了,一时竟然有些口吃起来:“也没……没什么……就是,就是我想问问你,问问你有没有什么喜欢的衣裳……我,我送你。”
  他跟着苏嵘这么多年,苏嵘一直是坐轮椅的,前些年谁能觉得苏嵘还能有站起来继承爵位的一天啊?连带着庆坤也是被人冷眼的,自然更不可能有好人家的女儿愿意嫁给他,还是因为苏邀在京城被淳安郡主骑马冲撞那次,庆坤跟燕草之间彼此互相帮忙,两人都是忠心护主的人,便逐渐的有了来往。
  他是诚心诚意的去跟苏嵘求了此事的,一开始便认定了燕草。
  既然认定了,他便不想委屈了燕草,如今他们在云南,父母亲戚都不在,许多事情便只好从简,但是从简也有从简的法子,总不能什么都不表示,庆坤想着,总得买些东西送给燕草,才算是定下了。
  否则,普通人成亲,还有下定一说呢。
  燕草没想到他是为了这个,见他紧张的话都说不清楚了,不知道为什么想到苏邀昨天说庆坤欺负她的事儿,便忍不住又笑了起来。
  看这个样子,她哪里会受欺负?以后只有她欺负人的份儿了。
  她虽然害羞,不过想到这是心上人,以后要过一辈子的,便也强忍着羞意,咬了咬唇低声道:“这些不必来问我,你自己作主就是了,反正回了京城,还要见我父母亲呢,也得问问县主的意思。”
  第965章 一百六十四启程
  苏邀回房的时候并没见着燕草出来,一时还有些奇怪,初家生怕招待不周,也安排了丫头伺候的,见状初家的丫头就笑了:“燕草姐姐出去啦,听说是外头有人找她,她让我们跟县主您说一声。”
  燕草在云南无亲无故的,一听说是外面有人找,苏邀便知道是庆坤了,忍不住便笑着摇了摇头,自己先去梳洗了。
  等倒她梳洗了出来,燕草已经回来了,还带了些点心和水果进来,廊下的丫头们见状都促狭的笑了几句,毕竟她们相处这么多天,彼此之间都不找事,倒是感情不错。
  燕草被她们逗得又好气又好笑,把东西都给了她们,自己进来,见苏邀也在窗户边上笑,脸又红红的喊了一声姑娘。
  苏邀嗯了一声,她跟那些因循守旧的人不同,从来不觉得当真就该遵从盲婚哑嫁的规矩,她手底下的人就更不必,见庆坤有心,她便笑着问燕草:“是庆坤约你出去的吧?”
  燕草自来是有什么便跟苏邀说什么的,闻言低声说:“是,他让我出去,说该给我买些东西,问我有什么喜欢的,我说,随便就是,反正回了京城,还得先去见过我父母的……”说起这件事,苏邀便跟燕草说:“正要跟你说,我已经跟外祖母要了你爹娘,以后你爹娘便到庄子上去当庄头罢,如此一来,你们以后也好在一处,你哥哥嫂子也都会从太原回来。”
  燕草唰的一下抬起头来,她的身契已经是在苏邀手里的,苏邀也说过,等她成亲,便会把身契还给她,让她风风光光的出嫁,可没想到,苏邀竟然连她的父母亲和兄嫂也一起放到庄子上去了。
  她自然知道这是多大的好事----苏邀的庄子,以后就算是苏邀出嫁了,那也是苏邀的陪嫁庄子,当了庄头,还怕以后缺衣少食吗?而且还从此就不是卖身的奴仆了,只要写投靠文书便成。
  她含着眼泪要给苏邀下跪。
  苏邀一把扶住她,嗔怪的摇头:“我跟你说过的话,你怎么总是忘记?我们之间,哪里还需要你跪来跪去的?”
  燕草抿唇掉泪,当年刚分到苏邀身边的时候,那可真是一头冷水浇在身上,有桑嬷嬷和珍珠在,苏邀又懦弱,眼看着一辈子都是个不受宠的,她当时只想着,这一辈子怕是没什么指望了,只能跟着这位不受宠的姑娘罢了。
  好在她从来都不是一个有野心的人,因此就算是爹娘曾经说要给她找别的出路,去别的姑娘那里当差,她也都拒绝了。
  这一个决定,她如今才有今天。
  姑娘对她,跟对姐妹也没有什么差别。
  她含着眼泪跟苏邀道谢。
  苏邀笑了,能够让身边的人改变结局,过的幸福如意,哪怕她如今其实很疲倦,可依旧由衷的觉得高兴。
  第二天,苏邀跟苏嵘提起这件事:“大哥对庆坤以后有什么安排么?”
  她是不希望庆坤当一辈子长随的。
  苏嵘也早就想好了,这件事之前苏邀也曾跟他讨论过,因此旧事重提,苏嵘便道:“有,庆坤这次在云南这边,也立了不少的功劳,我打算给他报攻,依照他的功劳,论功行赏,若无意外,一个百户应当是有的,以后也不必再当下人了。”
  这跟苏邀的想法不谋而合,她也没有意见,这件事便就这么定了,才说着,萧恒便也进花厅来了,听见几句便知道他们是在说庆坤和燕草的事,庆坤这些天他自然是不会陌生,便是燕草,也是在京城便见过许多次的,萧恒笑着打趣:“看来我也能蹭顿喜酒喝了。”
  他虽然是说玩笑话,但是等到庆坤买了东西送燕草的那天,也让三九准备了一份贺礼送了给燕草。
  一时把燕草惊喜的了不得,深觉哪怕是嫁个当官儿的,也怕是得不到这样的荣耀。
  高兴完了,燕草又不免看了自家姑娘一眼,心中暗暗叹气-----自家姑娘对殿下的安危这样上心,看殿下对姑娘分明也是很好的,连姑娘的丫头都这样看重,可就是这么合适的两个人,怎么就半点儿都没露出那种意思呢?
  她心里有些发愁,不过又不敢多说,生怕姑娘没有那个意思,那反倒是糟糕了。
  她担心不已,苏邀和萧恒已经将杨将军他们挨个都审问了一遍,该得到的消息都已经得到了,便启程去昆明。
  出发去昆明当天,初永诚蹬蹬蹬的跑过来,十分坚定的要跟萧恒如今增致了三千多的护卫队一起出发,这也是初老爷的主意,儿子在家里躺着有什么用?好不容易有这个机会,若是能够派的上用场,以后就真是前途无限了啊。
  萧恒想了想,也决定带上初永诚。
  初永诚虽然是个纨绔,没什么用处,但是初家在云南的生意却做的不错,在昆明那边也有分号,带着他去,对那边的情形也能知道的更详细些。
  行进路上,很是遇见过几拨行刺的人,有一次刺客更是搭了茶寮,不过如今钦差护卫队人多,而且经过昭通的事儿,加上魏德胜就在他们手里,这些刺杀的规模都很小,并不成气候,他们这边也并无什么伤亡。
  有惊无险的到了昆明,远远的,便能看见昆明城外乌压压的来迎接钦差的官员们。
  苏嵘坐在马背上啧了一声:“人可真是多啊。”
  官差和官员们都来了,除此之外,还来了不少的百姓,此时都在城门外头的花棚底下。
  不过钦差们的脸色可都不怎么样。
  毕竟,那些乌压压的百姓们,手里拿的可不是什么鲜花锦囊,人家一个个都群情激奋的在喊着滚字呢!
  唐源在贵州坐镇惯了的,一看这场景便很明白情形,低声道:“这些人里头,也有一多半是土人,土人们,对朝廷本来就不如何敬服,加上这回殿下是来平乱的,在他们看来,那就是来收拾她们土人的,因此,他们会如此,也并不意外。”
  第966章 一百六十五镇场
  土人们本来便是不服朝廷的,昆明这边的土人还稍微好点,毕竟好歹也是云南繁华些的地界的人了,他们的土人大多是苗族,不过苗族也分生苗熟苗的。
  这些区别,崔大儒在路上就已经为萧恒他们讲解的很清楚,现如今再提起来,崔大儒皱着眉头又继续补充:“生苗几乎都是自己在山林中隐居,极少肯出来与人接触的,熟苗却已经与咱们大周人融合的不错的,只是……到底是一脉相承,要他们对咱们欢呼迎接,那也是难事。”
  苏邀跟萧恒都是早已经做好了准备的。
  云南能乱成这样,连总兵竟然都是跟木府勾结的,可见吏治是如何败坏,再说,这些土人本身便跟生苗同气连枝,正如崔大儒所说,他们钦差可是来打仗的,对付的就是那些生苗,这些土人哪里能对钦差们态度好的起来?
  果不其然,远远的,便有人朝着这边开始丢些石头什么的,间或的还有人朝他们喊着滚之类的词儿。
  三面小土坡都有小孩子灵活的一边骂人一边扔东西,有性格暴躁些的军官早已经恼怒起来:“真不知道云南总督是如何治理地方的!看看这些土人的嚣张样儿?!”
  苏邀挑眉,伸手拿过阮小九递过来的望远镜,便见远处花棚中的云南总督廖经续还在慢悠悠的与边上的人说着什么话,对这边的情形视而不见。
  她跟萧恒对视一眼,萧恒便笑了:“看来,这就打算给我们一个下马威了。”
  他们歇着昭通一百多颗官员的头来了,昆明这边便是以这样的姿态迎接他们,告诉他们对于他们的不欢迎和排斥。
  萧恒回头看了唐源苏嵘一眼:“收束护卫队,不许对百姓出手!”
  这些土人们的确是不通教化,但是眼前这形势,若是动了他们,那么首先自己人这边便过不去了,昆明虽然不是土司制,但是却也有许多土人当着大大小小的差事,跟土人起冲突,一开始就起了个不好的头儿,激起了这里的民愤,那收服土人便更是困难重重了,更别提到时候朝中上下也都会觉得是太孙殿下无能。
  苏嵘刚好才答应,便有个石头不知从哪儿飞来,砸在了一个军官头上,噗通一声,把人给砸了个头破血流。
  这下别说那个军官怒不可遏,便是他的同袍,哪里有能沉得住气的,当即便有人骂了一声娘。
  幸亏苏嵘及时骑马赶到,看了一眼,沉声吩咐军医上前医治,一面压了压手,示意士兵们稍安勿躁。
  崔大儒对此伎俩不问自知,立刻便道:“这也是挑拨离间的老招数罢了,不能上他们的当。”
  只是若是不压下这些人的威风,也不行。
  一是影响自己这边士兵们的心情和士气,教人欺负到头上来了,萧恒都护不住他们,这叫他们心里怎么想?
  二来,也更助长了那些人嚣张的气焰。
  崔大儒摸了摸自己的胡子,看向萧恒。
  萧恒已经挑眉,朝着唐源说了几句话,而后,唐源纵马向前,避过那些石头臭鸡蛋烂菜叶子,扬声大喝:“皇太孙殿下仪仗已至,昆明上下官员是如何办事的!竟然纵容闲杂人等冲撞钦差仪仗!廖大人,您跟您的小舅子的话可说完了?若是说完了,殿下这里召见!”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