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完结屋>书库>综合其它>冠上珠华> 冠上珠华 第388节

冠上珠华 第388节

  只是明昌公主显然没那么开心,见李大夫人喜得上上下下的张罗忙活,她垂下眼帘摇头:“你出去,让郑姑姑进来。”
  李大夫人怔了怔。
  她已经知道了,这一次明昌公主之所以出事,完全是被李嘉敏这个不孝子给连累的,这个蠢货不仅要抗旨逃跑,竟然还追到了围场来,又做出去毒害汗血宝马的蠢事,竟然还想要去劫掠苏邀。
  相比起来,大房虽然没什么本事,但是她自认为孩子们至少都不惹是生非。
  尤其是大儿子,自来都是温文尔雅,人品端方,如今连元丰帝都高看他一眼。
  明昌公主心疾复发,守在边上忙前忙后的也都是她跟儿女们,可现在明昌公主醒了,竟然二话不说,连一句好话也不屑于跟他们说。
  她的脸色沉下来:“母亲……”“让郑姑姑进来!”明昌公主没什么力气,嘴唇白的吓人,见李大夫人还是木着没有动作,语气更差:“快些!”
  李大夫人一腔的喜悦被兜头浇了一盆冷水,她咬了咬唇福了福身子转身奔出帐篷看了郑姑姑一眼:“母亲让你进去。”
  郑姑姑也并不意外,忙答应了一声进去了。
  李大夫人一个人站在帐篷外头,忽然觉得自己的心也一点一点的冷下来。
  明昌公主没有心思管儿媳妇现在心里想的是什么,郑姑姑一进去,她便强撑着身体问:“怎么样了?”
  郑姑姑急忙上前坐在床沿上支撑着她,抹着眼泪轻声让她放心:“您晕过去了,圣上专门请了太医来看,也不再追查下去了,只是让人把少爷押送回李家老家去,又下令让当地官府好好看管,让李家族长绝不许放他再出祠堂一步,说若是他再跑了,就要李家上下的命。”
  明昌公主心脏钝痛,缓慢的吐出一口气,等到那阵心痛平复了,才疲倦的眯了眯眼睛。
  第890章 八十九回京
  郑姑姑见她的脸色实在是难看到了极点,整个人都好像是已经燃尽了的烛火,便忍不住心中难受,哽咽着喊了一声殿下,心疼的问:“您这又是何必呢?您本来就有心疾,为何还……”为什么还要吃诱发心疾的药?
  要知道,其他的事情都能权衡都能衡量准确,但是这种事情怎么可能算计的那么准?
  这一次也就是幸运,胡太医跟王供奉医术精湛,元丰帝又丝毫没有耽搁的令人去请了太医,但凡是迟上一阵子,只怕是神仙也难救了。
  “你懂什么?”明昌公主难受的靠在她身上,被郑姑姑扶着靠在了身后的软枕上头,平复了一会儿呼吸,她才磕磕绊绊的摇头:“若不这么做,这一关根本过不去。不说这些了,嘉敏呢?”
  提起李嘉敏,郑姑姑也有些难掩的鄙夷和厌弃,只是还是顾忌着身份说:“打了三十大板,如今还被锦衣卫看守着,咱们的人也见不到。李云……已经被赐死了。”
  主子不能死,倒霉的一般都是底下办事的下人。
  明昌公主点了点头,知道如今已经算是最好的结果,至少保住了李嘉敏的性命,元丰帝也没有再追查下去,崔器他们的秘密总算是没被挖出来,否则的话,哪怕心疾不复发,她的命也保不住。
  她顿了顿,又问:“宫中可有人来探我?”
  这个时候,若是宫里还有人来看她,便说明元丰帝到底还是顾念情分的,她这一招苦肉计也起了作用,元丰帝当真是信了元丰帝是任性,她也只是处于纵容溺爱孙子才掩护了孙子。
  但是郑姑姑却摇了摇头。
  见明昌公主的呼吸又一下子急切了起来,她急忙解释:“殿下,圣上也未必是因为生气,他许是顾不上呢……皇太孙殿下出事了!”
  什么?
  明昌公主啊了一声,这个消息简直比灵丹妙药还要对她的病症,她立即便捏住了郑姑姑的手腕追问:“出了什么事?他打仗输了?”
  她就说,不过就是一个被纵着长大的纨绔罢了,从前厉害不过是仗着元丰帝的宠爱和宋翔宇宋澈的面子,真上了战场,还不是一样现出了原形来?
  郑姑姑摇了摇头,叹了一声气:“若只是打仗输了,也不会闹的这么厉害了,听说太孙殿下是在昭通被叛党的刺客纵火烧死了,整个昭通驿馆都毁于一旦,被发现的时候,都烧的没有人样了。”
  明昌公主克制不住的笑出声来。
  当真是老天有眼!
  他那个爹是短命的,他自己也是短命的。
  他爹当年何等的受元丰帝爱重,是元丰帝亲手养大的太子,可结果呢?结果却死在了山东,连最后一眼都没能见到元丰帝。
  现在萧恒也是这样。
  真是短命鬼,丧门星。
  她扶着心口笑的眼泪都出来,全部的惊恐绝望都化作了舒畅和痛快。
  萧恒也有今天!
  元丰帝也有今天!
  他看重的人一个个的都死了。
  瞧瞧,她就说,贺家那个贱人,还有苏家那个小贱人,她们会有报应的。
  现在报应就来了。
  没有了萧恒这个靠山,以后苏邀和贺太太还怎么在她面前端着一副倔强的模样?
  真是令人舒畅啊!
  她心情大好,以至于手也不发颤了,接过了郑姑姑递过来的茶喝了一口,面色虽然惨白但是精神却极好的啧了一声:“真是可惜啊,那圣上岂不是要伤心坏了?”
  元丰帝的确是伤心的很,这一次宋翔宇也一样随扈,他召来了宋翔宇,面色沉重的问:“你也知道了阿恒的事了?”
  宋翔宇已经是过了最伤心的那个劲头了,他已经冷静下来,双目赤红的嗯了一声,抬头看着元丰帝摇头:“圣上,臣不信!”
  元丰帝的手顿了顿:“不信什么?”
  “臣不信阿恒死了!”宋翔宇说的斩钉截铁,目光坚定的重新抬头:“阿恒不会就这么死,臣要去昭通找他!”
  昭通知府送来的奏章上明明白白的说萧恒是死了,在驿馆内还找到了萧恒的随身印章,并且这印章也是随同奏折一起附送来了的,不过元丰帝按下没提,他看着宋翔宇,忽然嗯了一声:“朕让你过来,就是想问你,愿不愿意跟杨灿志一同去昭通!朕要你查明这件事!”
  昭通境内这一场蹊跷的大火实在是太过蹊跷了,他不信世上有这么巧合的事。
  哪怕真是木桐派出来的刺客,可他如何知道萧恒一行人的行踪,如何知道他们的落脚之地,又如何能够避开昭通上下官员,公然在昭通境内纵火行凶?死的别说是五百个人了,哪怕是五百头猪,那也必定是动静巨大的。
  可现在为止,却只有昭通知府的一封奏折。
  没有幸存者,也没有擒获所谓的刺客,一切都只是昭通知府的一面之词。
  他需要知道更多真相和细节。
  宋翔宇毫不犹豫的跪下:“臣愿意!臣一定全力以赴,查明真相,将阿恒带回来!”
  带回来……这三个字让元丰帝心中一痛,令他不期然的想到当初的太子。
  他心中有些难以控制的疼痛,过了好一会儿,才嗯了一声:“下去准备吧,明天解决了蒙古这边的事,朕也要回京了。朕在京城等着你的好消息!”
  出了这种事,元丰帝哪里还有打猎的兴致?
  蒙古这边的商谈他如今也没了心情,反正出了阿娜公主这样的事,正好让他用抬举巴尔部的行为拿捏住了雄鹰部,铁大尔那边如今已经没了跟他谈资格的条件,毕竟他要是不愿意跟大周合作,后面巴尔部等几个部落可是排着队的想要当蒙古王接受大周的好处呢。
  处置完了这件事,他就要回京去了。
  宋翔宇答应下来,犹豫半响,轻声喊了一声圣上,见元丰帝看过来,他仍旧坚定的迎着元丰帝的目光道:“圣上,臣不信阿恒会就这么出事,您也请节哀……”元丰帝摆了摆手。
  宋翔宇转身离开别宫,才想回帐篷去收拾东西,便迎面撞见了苏邀。
  第891章 九十章疑点
  若是换成别人,宋翔宇这个时候绝没什么心情搭理,可是过来的是苏邀,他的步子就停下来,瞥了她一眼轻声说:“苏姑娘,这事儿你已经知道了吧?”
  苏邀是从十一公主嘴里听说这件事的。
  萧恒出事是大事,元丰帝急召内阁议事,早已经瞒不住,凡是有头有脸的都已经知道了这事儿,十一公主难掩着急和惊恐,跟苏邀小心翼翼的说了这件事,又委婉的透露,这次不单是萧恒被烧的面目全非,跟着萧恒的一行人都全军覆没。
  也就是说,连苏嵘也死了。
  十一公主如今跟苏邀相处了几个月下来,跟苏邀感情十分不错,她也知道苏邀跟苏嵘的感情有多好的,生怕苏邀会受不了刺激晕过去,还真心实意的安慰了她一阵。
  苏邀并没有跟她预想当中的那样激动失态,也没有暴跳如雷,还把她吓得不轻,怕苏邀想不开,一再挽留苏邀在她的寝殿里住。
  可苏邀拒绝了,倒不是不伤心,只是她这个人向来是不信命的。
  若说萧恒跟苏嵘两个人能无声无息的被人杀掉,她更加不信。
  既然不信,在还没有见到苏嵘跟萧恒的尸体之前,她自然也没有任何理由伤心崩溃。
  她点了点头:“听说了一些,宋伯父应当是刚从圣上那里回来吧?您能不能跟我说一说您知道的情形?”
  外头的人都只知道萧恒和苏嵘死了,但是具体的内情,普通人哪里能知道?就算是十一公主知道的也只不过是这些罢了,更多的都是一问摇头三不知。
  宋翔宇嗯了一声,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做了个手势,示意苏邀跟着自己进帐篷。
  等到进了帐篷,他便让苏邀先坐了,而后才将昭通知府奏折的内容复述了一遍,而后就道:“他在奏折里说,皇太孙和随从的永定伯、永宁长公主驸马都在那场大火中丧生,等到官府的人赶到时,刺客已经跑了,现如今他们已经在昭通境内全力捉拿刺客,相信很快就有结果。”
  捉拿刺客?
  苏邀沉默了半响,见宋翔宇拿出舆图仔细研究,便轻声问:“昭通离大理远吗?”
  宋翔宇抬眼看了她一眼:“远,他们是才从广西边境去的云南,进了昭通才是入了云南境内而已。”
  “那木桐的势力在云南竟然如此庞大了吗?”苏邀面无表情的提出疑问:“我听说,云南是分内外的,也就是俗称的三江之外宜土不宜流,三江之内宜流不宜土,即腹地还是一般的州府县,而在边远地区便设置宣慰司,设立土知府、土县令,让当地土人治理土人,是不是?”
  宋翔宇眼里划过一丝意外,并没有料到苏邀竟然连这个竟都知道。
  可随即他便赞赏的点了点头:“正是如此,内外分治的确是有所好处,很长一段时间内,土人都还算是安分守己,可这样也有弊端。弊端就是,土人安分守己,是建立在当地的土司同样是安分守己,顺从朝廷的基础之上。一旦当地土司生了二心,事情就会变得十分棘手。这也是土人之乱为什么延续了十几年的缘故,木桐的父兄都是对朝廷一心一意的,所以在他们当权之时,土人算是听话,没有闹出过什么太大的事端。可一旦他们出了事,继位的是狼子野心的木桐,事情就变得不同了,当地土人又不知道他是如何上位的,他们只是一味的崇拜土司,遵从土司的决定。”
  所以当得知朝廷已经接纳了木三小姐和木青庐,木桐立即就煽动了本已经平静的土人再次闹起了乱子,而且木桐这一次也没再留余地,将支持木三小姐的原来那帮土司的老人都污蔑成勾结朝廷的罪人,大肆诛锄异己。
  不过也正如苏邀所提出的疑点这样。
  云南是分内外的,土人的事朝廷能管束和插手的地方有限,因为毕竟隔阂颇深,当地只认土司不认官府。
  但是同样的,设置在腹地以内的这些州府可同样也不必受土司那边任何的辖制。
  既然如此,木桐的势力是如何渗透那么多州府,竟然在昭通刺杀了萧恒,并且还在驿馆纵火烧死了五百余人?
  这简直是明晃晃的疑点。
  宋翔宇冷哼了一声,直截了当的指出:“这件事的疑点大了去了,所谓的刺客若是能够从大理一直流窜到昭通,那只能说,云南的确是需要平定了。”
  苏邀知道他已经明白了自己的意思,也跟着出声:“还有一点,宋伯父觉得,太孙殿下是那种毫无反击能力之人吗?”
  宋翔宇深深的看着她摇头:“当然不是。”
  他是绝对不会相信宋恒会毫无反击能力的被人烧死的。
  “那我们便假设太孙殿下和我哥哥他们都没有出事,若他们没有出事,却又不联系昭通官府,那么会是什么情形?或者说,昭通知府在奏折里所说的全力追查刺客,是不是真的刺客?”苏邀一针见血的指出来,见宋翔宇猛地抬头看向自己,便坦然自若的迎着他的目光继续说下去:“宋伯父要去昭通,只怕要尽快。”
  否则的话,萧恒和苏嵘他们只怕是真的腹背受敌。
  宋翔宇悚然而惊,当即便站了起来:“我这便去求见圣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