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完结屋>书库>综合其它>冠上珠华> 冠上珠华 第337节

冠上珠华 第337节

  高家的巷子里挤满了人,出了事的李家人在高家门口又哭又闹,有骂人的,有冲上去踢门的,还有揪着高家的小厮喊打喊杀的,场面一时混乱不堪。崔六爷苦着脸跑出来一趟,原本是打算跟李家的人好好沟通的,可是现在正在气头上的李家人哪里理会他?
  李守德平常最是古板的人,这一次几乎蹦起来给了崔六爷一拳,含着眼泪全身发颤:“你们还好意思自称是名门望族!纵容子弟私置外室,虐待妻儿,如今竟然还为了外室杀了嫡妻!好!好你个崔远道!你今天若是不给我一个交代,就算是告到圣上那儿,告御状,我也要闹出个是非黑白来!”
  李守德气的跳脚,崔六爷又是慌又是怒,急忙躲开了,也不敢去揉被捶的生疼的胸口,低声下气的请李守德一行人:“亲家老爷,你们有什么事,进里面去说?这外头乱哄哄的,有什么事也说不清楚,您说是不是?”
  他自己也是满头的包,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李家的人却群情激奋,一个个的给李守德出主意:“不能跟进去!谁知道他们打的什么主意?!这些人黑了心肝的,咱们就在这儿,咱们就让大家看看,什么大儒,都是沽名钓誉的人物,明面上高风亮节,实际上却无恶不作!”
  崔六爷的头皮一阵阵发麻,被指着鼻子骂的根本没了脾气,只好一个劲儿的赔不是。
  可是李家的人哪里吃这一套?
  李守德是个书呆子万事不成的,家里人都知道他靠不住,李家太太一把将外孙子猛地往前推了推,差点儿就把崔六爷给撞倒在地,随即李太太上前,指着孩子厉声质问崔六爷:“你们崔家也算是个人!?当着这么大的孩子,你说说看,崔四做的是不是人事儿?!他怎么就下得去这个手?!”
  一面数落着,李太太还又推了一把孩子:“你说说,你娘现在死了,你做儿子的,是不是该为她讨个公道?!”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小孩子顿时难堪又惊恐的哭了起来。
  李太太倒竖了眉毛,大声呵斥:“你哭什么?!哭有什么用?!你娘若不是为了你们,也不至于在崔家忍辱负重,现在也就不会死了!你做人儿子的,今儿若是不能给你娘讨个公道,你这一世活着也白活着!”
  老人家骂人的时候唾沫横飞,手指一点一点的戳着孩子的脑门,崔六爷有些看不过去,伸手将孩子拉到自己身边,苦笑着对李太太道:“大人的事,何必为难孩子?亲家太太,现在我四哥已经被衙门抓去了,到底事情是怎么样,衙门肯定会还给一个公道的,您说是不是?您就算是在这儿闹,也没什么用处的……”李太太当即喷了他一脸:“丧良心的东西!他是我外孙,一年到头,他大半时间都跟着他娘在我们家住,我难道还不能教教他道理?!现如今,杀了人的反而充当起好人来了!是啊,你们可都是姓崔的,都是一丘之貉!什么公道?谁不知道你们崔家位高权重,我们这等穷翰林家,哪里能跟你们比?!可你们放心,就算是我拼了这条老命不要,也非得给我女儿挣出个公道来!”
  李守德的爹是个砍柴的,当初娶亲的时候娶得也只是普通人家的姑娘,哪怕是当了这么些年的官太太,骨子里的泼辣性子却是改不掉的。
  崔六爷被骂的招架不住,眼看着人越聚越多,李太太也越发的来劲儿,他没了法子,只好拉着孩子九郎躲进了高家。
  高家也乌云密布。
  高大人毕竟是个清流,这么多年来自来都是洁身自好的,但是崔远道住进来之后,高家已经接连惹了两拨人上门闹事,还一次比一次大,他们毕竟也是要在朝为官的,不得不注意影响。
  高夫人正跟高大人抱怨:“知道你是讲义气,但是这哪里能这样的讲法儿?这么闹着,咱们家以后若是受影响呢?若是孩子们都跟着被数落呢,你到底考虑过没有?!”
  高大人头痛的很,但是却也还是十分坚定的摇头:“老四那孩子我见过,绝不是能做得出这种事的人。别的不说,现在衙门都已经把人抓进去了,那这事儿便该让衙门审出个清楚明白,李家的人现在上门这么闹,算什么?难不成,不必衙门,他们就能定罪了?若我这个时候跟崔大儒划清界限,那我成了什么人了?这么多年的情分,难道就这么不堪一击?”
  高夫人还愤愤不平的要再说,高大人已经沉下脸来看着她:“不必再说了,我心里有数,夫人,你若是相信为夫,便不要再为此事吵闹,我是决计不会改主意的。”
  他都已经这么说了,高夫人还能怎么说?只好瞪了他一眼,没好气的甩袖走了。
  高大人便去崔远道的住处。
  崔远道正在看着哭泣不止的九郎,叹了口气温和的安慰他:“好孩子,别哭了,祖父知道你的委屈。你告诉祖父,到底是怎么回事?”
  今天一大早,李家就忽然带人上门来闹事了,说是崔四爷在城北的宅子里,把李氏给杀死了。
  崔远道下意识的不信。
  老四自来头脑清楚,对发妻也自来尊重。
  就是那个外室,也是有缘由的-----那是崔四爷年幼时的玩伴,后来因为家族出事而被牵连,被没入了教坊司,崔四爷这才想法子把人给从教坊司除了名,可也就是仅此而已,并没有再有什么出格的举动了。
  若说崔四爷会为了此事杀妻,崔远道是万万不信的。
  崔九郎哭的上气不接下气,抿着唇委屈的看着祖父和叔父,哇的一声哭的更大声,过了好一会儿,才断断续续的说:“母亲说,说父亲不要我们了,在外头有了……有了外室,她就带着人去找父亲了,可是母亲很久都没有回来,舅舅和外祖母便带着我去找母亲……”
  第769章 一百六十八早定
  崔九郎哭的撕心裂肺,他到底才九岁而已,今天发生的一切已经让他不可承受,他见祖父皱起眉头,就哭着说:“外祖母带我进去,只看到母亲躺在地上,身边有好多血……好多好多血……”至今想到当时的场景,崔九郎还是忍不住浑身发抖。
  边上的崔六爷有些不忍心,上前把手放在崔九郎肩上按了按,声音轻柔的哄劝:“好了,没事儿了九郎,你别怕,继续说。”
  “父亲就离得母亲不远,也躺在桌子底下,手里还握着匕首……”崔九郎睁大眼睛,想到当时的场景,不可抑止的声音拔高:“我跑过去喊母亲,可是母亲不回我,外祖母蹲下来看,说我母亲已经死了……”崔九郎的情绪彻底崩溃,再也说不下去,哭的开始两眼发白的干呕。
  崔远道急忙伸手抱住他,一遍一遍的喊他名字,又耐心的劝他:“好孩子,没事,没事,你别怕,祖父一动会把事情查个清楚,不会让你的母亲白死……”好不容易安抚了崔九郎,崔远道让人把崔九郎带了下去,便开始在让崔六爷下去吩咐下人收拾东西。
  崔六爷也知道,出了这么大的事,给人家家里添了这么多麻烦,再要住下去,便实在是厚颜无耻了,便二话不说的就要下去收拾,谁知道才出门,便碰见了高大人,他急忙打了招呼。
  高大人也和煦的冲他点了点头:“你父亲在里头?”
  “在的。”崔六爷引着他上了台阶,自己掀了帘子带高大人进去,一面又喊了一声父亲:“高世叔来了。”
  崔远道回过头来,冲着高大人笑了笑:“你来了。快坐快坐,给你添麻烦了。”
  “什么话?”高大人摸着胡子摇头:“我便知道您肯定是要走的,怎么,这是看不起学生,一觉得学生是那种怕麻烦的人吗?”
  “话不是这么说。”崔远道却十分镇定:“你自然是不会嫌我们麻烦,可我到底是真的给你这里添了事端,再说,这事儿只怕也不是一天两天能了结的,既如此,哪里能长久在这里住?别的不说,衙门的人就得一趟一趟的往这里走,到时候,贵府上下只怕不胜其烦。”
  “别说这些话。”高大人却十分坚持:“若是老大人看得起我,便只管继续住着,什么麻烦不麻烦的?身正不怕影子斜,难道我还信不过老大人的人品吗?”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崔远道再三思虑之下,只好答应下来。
  高大人就又问:“老四到底是出了什么事?这事儿,有没有我能帮得上忙的地方?”
  谈起这件事,崔远道其实同样忧心忡忡,他摇了摇头,缓缓吁了口气:“说起来一言难尽,我虽然信得过老四,但是这事儿却不好求人,就算是你,也别在这时候做些什么,我信得过朝廷,若真的不是老四,朝廷自然会给他公道的。”
  两人谈了一会儿,高大人见崔远道十分坚持要自己处置这件事,便也只好点了点头告辞。
  等他一走,崔六爷边喊了一声父亲:“四哥跟我说过,他跟那个吴倩娘只是幼年玩伴,他看不惯吴倩娘被人凌辱,这才动了恻隐之心把人救下来的,他只想把人送到江南去,丝毫没有旁的意思……怎么可能会为了一个吴倩娘杀了四嫂?”
  诚然李氏脾气十分的暴躁,可是崔四爷却绝对是个十分冷静的人,他自来对待李氏都很能沉得住气。
  哪怕是真的置了外室被李氏发现,他也不会因为恼羞成怒要杀人。
  可现在李氏却是真的死了。
  崔六爷想到李家人的样子,心中更加的担心:“爹,您没看见李家的态度,只怕他们真的会去告御状……”说起告御状,崔远道便心念一动。
  他随即便看了儿子一眼:“我们去见见你四哥。”
  这是自然的,总得问问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
  崔六爷答应了一声:“儿子这就去安排。”
  此时外头的热闹还没彻底散去,崔三爷站在马车外头,饶有兴致的欣赏了这场好戏,才转头看着一百汾阳王妃:“怎么样?看这热闹看的还开心罢?”
  汾阳王妃见他这样得意,就知道这事儿是他弄出来的,她收回了目光,让车夫调转了方向,一行人出了高家的巷子,去了前头不远处的正阳大街,进了宝鼎楼的包间,汾阳王妃才坐在了窗边,喝了口茶施施然冲崔三爷抬了抬下巴:“三哥,你做的这事儿,到底可靠么?”
  可别到时候又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汾阳王妃这也是被苏邀的事情闹的怕了。
  崔三爷胸有成竹,听见汾阳王妃这么问,顿时有些生气:“你这说的什么话?我费了这么多功夫,难道就只是为了玩玩儿不成?自然是靠得住的。你放心吧,杀妻啊,杀人偿命,崔老四这回是别想跑了。”
  “到底是怎么回事?”见崔三爷说得这样认真,汾阳王妃也反应过来,压低了声音郑重的问他:“你事情办的干净不干净?”
  “放心吧。”崔三爷一扫之前的吊儿郎当,目光里全是阴狠:“我早就说过,一定会让他们付出代价。老四以为掌握着家里的生意,以为他撂挑子我就没法子了?你知道的,我是个什么人,什么事儿我都喜欢留一手,就算是对他们也是,防的就是今天。别人不知道,我却知道,老四为什么跟老四媳妇儿关系不好?无非就是因为他喜欢的根本就不是老四媳妇儿这种人,他自小就喜欢吴家的姑娘,也真是巧了,前几年,我在金陵的画舫里头见了吴倩娘,她是隶属于南京礼部底下的教坊司的,我当时便知道有朝一日用得着她,正好,她也是个聪明人……”汾阳王妃恍然大悟。
  怪不得崔三爷一进京先就说要先去找老四媳妇儿,原来是因为早就已经有了打算了。
  她痛快的松了口气:“让萧恒去云南,绊住叔父,这两个你都做到了,那之后呢?”
  第770章 一百六十九猫腻
  崔三爷拿了个橘子在手里,掂量了一会儿就又噌的一下扔回水晶盘子里,拍了拍手认真看着汾阳王妃:“你错了,这两件事还没完全做到呢,我得先出门去了,你好好在家呆着吧。”
  他说完就要走,汾阳王妃急忙叫住他,等到崔三爷停住了,她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斟酌许久还是叹息了一声,只好凝重的叮嘱崔三爷:“凡事小心,别做的太过火了,我心里总是七上八下的。”
  “怕什么?还有白七爷在兜底呢,他只要是还想做他的大业,就得帮着我,放心吧。”说着,崔三爷挑了挑眉,又想起了自家外甥女,对汾阳王妃说:“你别总是对淳安那样疾言厉色的,她也是不容易,邵文勋好歹没对不住她的地方吧?人都死了,她跟王爷也是情分极好的,两个人都折在苏家手里,她怎么可能忍得下这口气?”
  汾阳王妃哪里不知道这个道理?若是说恨不恨的,难道她就不恨苏家?
  可是恨有什么用?要真正有手段,你的恨意才值钱,否则在人家眼里,不同样是个笑话?只是这些话却没必要对崔三爷说,她知道崔三爷是个得失心很重的人,做出了点成绩就容易飘起来,便干脆不再多说,只是敷衍的嗯了一声,便打发他:“要去办什么事便快去就是了,我头有些痛,正好休息一会儿。”
  崔三爷也看出她精神不大好,便耸了耸肩应了一声。
  等到出了门,崔三爷便拐了弯去了聚海庄。
  聚海庄仍旧人来人往热闹的很,里头的客人今天似乎尤其的多,哪怕是崔三爷递了帖子进去,也还是在外头多等了差不多小半个时辰的时间,才有几个跑堂的出来殷勤的迎他进去,崔三爷挑了挑眉,转进里头,进了第二栋院子,再上了飞桥,看着底下拥挤的人潮,有些意外的问:“怎么回事?这么多人?”
  “底下来了些新鲜的货色。”跑堂的对这个场面显然是司空见惯了,都不往底下瞥一眼,便跟崔三爷解释:“都是从江南那一带弄来的,年纪又小,又都美貌,如今正挂了牌等着过两天选出花魁来,因此人多了些,若是您有兴致,等到晚上也可以去看一看。”
  崔三爷便啧了一声,不过他对女色一道上头却自来不是很沉迷,便也没有太当回事,只是笑着点了点头便上了三楼。
  三楼最边上的包间里头,白七爷正在训斥一个三四十的妇人:“让你做这些小事也做不好,若是真的出了什么事,你也不用再留着了!”
  妇人吓得面无人色,一个劲儿的给白七爷磕头,连额头都是鲜红一片见了血。
  白七爷皱着眉头十足的不耐烦的样子,抬眼见了崔三爷来了,又忍住了怒火冷哼:“快滚!”
  妇人顿时千恩万谢的退出去了。
  崔三爷坐在白七爷对面,打了个招呼之后便笑:“七爷,什么事儿啊,生这么大的气?”
  白七爷目光锐利的盯着崔三爷看了一瞬,见崔三爷不自在的挪开了目光,才淡淡摇了摇头:“没什么,底下的人不怎么懂事,好好的差事办砸了,说她几句罢了。你这边事情办的怎么样?”
  人家摆明了不愿意多说了,崔三爷也知道适可而止,顺势便嗯了一声:“还算顺利,崔四已经被抓进顺天府大牢了。”
  白七爷看着人添了茶,轻轻晃了晃杯子漫不经心的问:“首尾都收拾好了?别让人抓了把柄。”
  “放心吧,我做事自来都是谨慎的。”崔三爷点到即止:“就是他自己,只怕都迷迷糊糊,以为自己杀了人,何况是别人?”
  白七爷不再多废话,只是轻描淡写又道:“现在事情还算顺利,你这边办的不错。”
  崔三爷知道这就是认同了自己的意思,心里有些得意,面上却还是稳得住:“这才哪儿到哪儿?您放心,我们办事,绝对不会比原来的齐云熙差,反正您要什么,我们都能办得好。”
  白七爷大有深意的看了他一眼:“现在说那些太远了,你还是先办好眼下的事儿罢。”
  嘴巴真是太紧了,崔三爷觉得无趣,却也不想跟白七爷闹翻,正好想起之前小二说的底下选花魁的事儿,便道:“听说楼里还来了许多新鲜年轻的姑娘,七爷介不介意让我去看个热闹?”
  “这有什么?”白七爷丝毫不以为意:“你自己去丽人圆挑,看着若是有喜欢的,便留下就是了。”
  对于女人,白七爷还真的不怎么当回事。
  他既然这么说,崔三爷自然从善如流:“那敢情好,我去瞧瞧,到底有什么值得这么多达官贵人趋之若鹜的。”
  等到崔三爷一走,白七爷便变了脸,恼怒的盯着从屏风后头无声无息出来的两个人,低声喝问:“到底怎么回事?!”
  “七爷息怒……”两个人异口同声的说了这句话,急忙跪下来,高个儿的秦风先喊了一声七爷,见白七爷朝自己看过来,忙低了头:“就是……以前用的印鉴都是童家的,出了事之后,童家最近也找不到齐云熙的那枚印鉴了,海上那帮人,只认印鉴不认人,根本不肯收我们的货物……”他们的走私生意受了很大的影响,原本帮他们送货的那批东瀛人和海盗没见到印鉴信,不肯按照之前的规矩承接生意,张口便狮子大开口,这回要抽五成的利,五成!那是多大的一笔钱?
  “这跟湖南湘潭县县令又有什么关系?”白七爷听的不耐烦:“为什么才刚六娘说,那个县令告了知府?”
  秦风讷讷的开了口:“干爹,那个……海上的黑麻子沈海,他不是喜欢官家……女子……邱大人就让我们想法子,这一来二去的,正好湘潭县县令的夫人柳氏回福建省亲……”白七爷便听明白了。
  合着原来根由是在这儿呢,他便冷冷的瞪了他们二人一眼:“当真是糊涂!”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