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完结屋>书库>综合其它>冠上珠华> 冠上珠华 第330节

冠上珠华 第330节

  在庞贵妃看来,这就是一个手段太过拙劣且卑劣的陷阱。
  第750章 一百四十九对比
  庞贵妃权摄六宫,她说的话,某种程度上比田太后的话还有威慑力,她一出口,慎刑司快马加鞭,将看守小佛堂的出入小佛堂的太监宫女都抓了起来,重刑之下,接连几个小宫女吐口,说是她们当值的时候清荷送了苏邀的佛经进小佛堂,而后,清荷自己在里面呆了一刻钟左右的时间,等清荷出来之后,小佛堂就起火了。
  之所以之前不说,是因为清荷是田循身边的红人,而田循在慈宁宫又俨然是个副主子的存在,相比较起来,自然是更不能得罪的人。
  清荷很快也被抓了。
  田太后一连病了好几天,好容易才在庞贵妃的劝说之下打起精神来,重新让皇觉寺做了个长生牌位送来,这回还专门为她念了血盆经,打算吃上半年的素,这才心里好受了一些。
  也因为这么一折腾,田太后也逐渐从一开始的震怒中冷静下来,夜深人静的时候,她跪在佛堂的蒲团上,静默的盯着景明长公主的长生牌位,心中既有失落也有释怀。
  苏邀说的是,哪里有那么巧的事,景明长公主次次显灵都是因为田循?
  人一旦从某种情绪中抽离出来,脑子自然就变清晰了,从前看不分明的事也终于能够看的出来,她静默了半响,才尽量心平气和的从小佛堂中出来。
  才出来,田妈妈便急忙迎上来抿着唇小心翼翼的看着她:“太后娘娘,汾阳王妃进宫来了……”田太后肩膀都垮了许多,闻言好半响才反应过来,嗯了一声到了正殿,果然看见了汾阳王妃和明昌公主并永宁长公主。
  见了太后出来,三个人急忙迎上来,汾阳王妃最先焦急的开口:“娘娘,听说慈宁宫中走水了,我们也是这初一进宫来请安才知道这消息的,您没事儿吧?”
  田太后便摆了摆手,眼睛虽然还是痛的厉害,可如今语气倒是能够平静许多了,她摇摇头恹恹的开了口:“没事儿,只是烧了一会儿便被扑灭了,就是景明的长生牌位也被火燎黑了。”
  明昌公主最近心情一直都不好,因为李小爵爷的事儿,她更是已经托病许久不进宫了,听见田太后说是景明公主的长生牌位都被火烧坏了,便很不客气的皱眉:“养着那些宫女太监和护卫是做什么的?出了这等事,从护卫到那些伺候的人,全都该严惩!”
  她的火气大,田太后淡淡的瞥了她一眼,一时没有出声。
  到底是刚受过惊吓,田太后着实不大耐烦应付她们,汾阳王妃跟明昌公主对视一眼,都知道田太后心绪不宁,便默契的起身告辞。
  田太后也少见的没有留饭的意思,摆摆手让她们走了。
  倒是永宁长公主没走,田太后看了她一眼,略一思忖才问她是否还有什么事。
  永宁长公主为人软弱胆小,田太后对她的观感倒是不错。
  永宁长公主有些迟疑,却还是轻声劝田太后:“您节哀顺变。”
  田太后的嘴唇动了动,心中情绪一时复杂难掩,其实从前汾阳王妃和明昌公主跟慈宁宫的关系还要比永宁长公主亲近多了,可如今出了事,汾阳王妃和明昌公主却并没有真正关心景明长公主。
  从一开始在沈家村发现景明长公主的尸体,那时候田太后差点崩溃,明昌公主跟汾阳王妃也只是陪着掉几滴眼泪,不是说她们不够伤心,只是她们的态度实在不能让一个失去女儿的母亲心里觉得有多舒服。
  这一次也依旧如此,起火了,她们首先想到的是要严惩伺候的人,从头到尾都不问一问景明长公主的牌位,也顾不得她心里的难过。
  田太后回过神来,冲着永宁长公主点一点头,态度也缓和多了,轻声道:“哀家知道,你有心了。”
  到今时今日,还能对她说上一声节哀顺变的人,总归是难得的,田太后叹了一声气,罕见的关心起了永宁长公主:“你最近可还好?唐源是不是也要跟着去云南?”
  说起这事儿,永宁长公主有些激动欣喜的应了一声是:“圣上仁慈,想着他毕竟熟悉云贵的形势,有他在,总算或许能起到些微末的用处。”
  能够得到重用,对于唐顺这种身世的人来说,本身就已经是一种态度了。
  何况能够跟着萧恒去云南,也是一种下注。
  田太后见她激动,也忍不住微微笑了笑:“看你高兴的,是啊,唐源原本便是千里驹,又老成持重,有他跟着,阿恒身边是更令人放心些。”
  慈宁宫一片和气,汾阳王妃和明昌公主却觉得头顶阴霾重重。
  两个人都心情不是很好,汾阳王妃上轿的时候还专程问了明昌公主一句:“怎的永宁没有一道出来?她从前向来都是跟着你的。”
  从前永宁长公主做什么事都是跟在明昌公主身后,习惯了看明昌公主逇脸色行事,说起来,最近半年多,永宁长公主似乎都不再跟明昌公主亲近了。
  说起这件事,明昌公主的脸色便更加难看了一些,她自来是公主之中最受宠的,自然脾气也就最大,多年养成的娇纵不是一时半会儿能改,何况她也从来没有想过要改,在她看来,问题不是出在她自己身上,而是出在永宁长公主自己身上。
  不过就是因为之前的那件事,永宁长公主就记恨到现在。
  “谁知道呢?”她皮笑肉不笑的哼了一声,眉头皱成一个川字:“自然是因为人家如今硬气起来了,不是说了吗?唐源也要随军去云南了,这可是难得的荣耀,人家的丈夫指望的上呢,自然是看不上我们了。”
  说起丈夫,汾阳王妃的脸色也一下子沉了下来。
  她拧着眉看着明昌公主,一时没有开口,过了一会儿,才似是而非的说:“是啊,攀上高枝了,自然便不甘于屈居人下了,只是,也要能长长久久的在高枝上才好呢。”
  明昌公主嗤笑了一声,目光里却全是冷漠。
  第751章 一百五十章除去
  汾阳王妃的坏消息一直持续到回府看见崔先生。
  崔先生在府里已经等了她许久了,等到她回来,才关切的问:“王妃,太后没事吧?”
  田太后跟汾阳王妃的关系很不错,不管怎么说,田太后在,总算对汾阳王妃来说还是好处多一些的。
  “没什么事。”汾阳王妃恹恹的,带着几分不耐烦:“就是她宝贝疙瘩的长生牌位被火熏黑了,心疼的不行。”
  崔先生立即看出汾阳王妃的烦躁来,等到上来换了茶水点心的丫头出去,他才观察着汾阳王妃的表情问她是不是出了什么事。
  汾阳王妃如今诸事不顺,自然没什么好声气,听见崔先生这么问,她皱了皱眉头又松开,不答反问:“家里呢?家里有没有什么事?”
  崔先生斟酌着回答她:“您的哥哥来了,我见您还没回来,已经安排了他先去客房歇下了……”汾阳王妃立即便站了起来,浑身的疲倦也一扫而空,立即便道:“哥哥来了?快把他请过来!”
  她自小便跟兄长的关系极好,听见说是崔三爷来了,开心的了不得,又让崔先生:“再去跟淳安说一声,还有世子和几个少爷们,让他们晚上都回来用饭,给舅舅接风洗尘!”
  崔先生欲言又止,可是见汾阳王妃这样激动高兴,他最终还是什么也没说。
  相比起来,崔三爷便没有那么体贴了,才一进门,崔三爷便气急败坏的问妹妹:“到底怎么回事?怎么忽然就跟叔父闹成了这样?”
  崔三爷火急火燎的进京来,屁股都没坐热,先去了崔家老宅,可是谁知道到了老宅才知道,崔远道竟然已经不在老宅里了,连带着崔六爷都一并搬了出去,崔三爷目瞪口呆,这一口气一直忍到现在,好不容易等到了汾阳王妃回来,崔三爷毫不客气的问汾阳王妃:“叔父到底是长辈,你怎么就不能稍稍低声下气顺着他一些?”
  没想到兄长一来便劈头盖脸的训斥了自己一顿,汾阳王妃有些不可置信,像是兜头被浇了一盆冷水,好半响才皱着眉头打断崔三爷的喋喋不休:“三哥!你这是怎么了?什么叫做我不能低声下气一些?我还要怎么低声下气?叔父他不知道怎么的,毫无预兆便一口咬定不再出仕,给我添了多大的麻烦?便是父亲那里,我也是写信去解释过了的,他不知道怎么了,你怎么还朝我发脾气?”
  见妹妹也生了气,崔三爷这才收敛了怒气,有些无奈的摇头:“我没有说你不好的意思,可你也不是不知道叔父的脾气就那样,他这个人自来是我行我素惯了的,连父亲都让他几分……你不知道族里出了多大的事。”
  崔三爷坐下来,犹自还是气愤不已:“家里上上下下都乱了套,因为都知道叔父不出仕的事儿了,父亲又态度不明,底下的一些族人便挤兑起了老四老五几个,闹的太狠了,老四老五干脆便也扔了手里的生意走了……”虽然说一直都是崔家本家带头闹着要出族,要把崔远道一支赶出去,可是说到底,这不过是一种压迫的手段,他们只是希望看到崔远道妥协罢了,可谁知道现在反倒是真的彻底跟崔远道分道扬镳了。
  汾阳王妃冷笑了一声:“真是可笑,难道你们还以为对他们好,就能让他们回心转意不成?实话跟你说了吧三哥,你还是趁早死了这条心,不管是族里谁的意思都没用,叔父他是要跟着皇太孙一道去云南的了,到底是什么意思,还用我说吗?人家早就已经走了一条跟咱们不同的路,你们还在做梦呢!”
  崔三爷跌足叹气:“这我也收到消息了,所以便更是气怒,不知道叔父怎么忽然就至于如此。我不是指责你,但是你也知道,叔父他到底地位崇高,再加上家里那么多生意都经过老四老五的手,他们现在叛出去了,到底不是什么好事。尤其是,叔父还是投奔了皇太孙的。”
  要是他们把这个当投诚的礼物送给了萧恒呢?那不是要命了吗?
  汾阳王妃见崔三爷急的不行,也跟着烦躁起来:“那也没法子!是他们自己铁了心要走,难道我们还能拦得住?父亲那边怎么说?”
  “父亲也被气病了。”崔三爷神情阴郁:“他自来都是最要面子的,现在偏偏是他最亲近的弟弟背叛了他,他哪里好过的了?加上老四老五走的时候还撺掇了好些族人也跟着一道走了,家里本部元气大伤,我来京城之时,父亲还躺在床上呢。”
  汾阳王妃听的一颗心直直的往下沉,沉默了许久才道:“事已至此,还能有什么法子?老四老五没带走什么关键的东西吧?”
  “这倒没有,印章什么的,我早早就扣下来了。”崔三爷心情沉重,唉声叹气了好一会儿,才说:“父亲叮嘱了,让我来京城尽量再劝一劝叔父,总归是一家人,若是有法子,总是要尽力试一试。若实在不行,父亲也说了,便不再顾惜亲情了。”
  汾阳王妃听出后头这句话的意思来,挑眉看向了崔三爷:“父亲的意思是……”“叔父人也老了,人老了,身体自然就不会很好的。”崔三爷之前的愁云惨淡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狠厉和冷漠:“若实在不行,便干脆送叔父一程罢了。”
  就算是崔远道不能为崔家所用,那也绝不能让他被萧恒得到。
  汾阳王妃牵了牵嘴角:“这才像是父亲的行事,既然都已经撕破脸了,还顾忌那么多,婆婆妈妈又有什么意思?你也知道了,叔父都搬出去了,摆明了是彻底要跟崔家撇清关系的意思,如今叔父这样打我的脸,人人都看在眼里,我的处境十分尴尬和微妙,上头又不是真的傻,只怕已经疑心起我的立场来了,这一切都是叔父造成的。若是再留着他,大事堪忧。”
  第752章 一百五十一争端
  崔三爷的手脚自来快的很,在京城住了几天之后,他便打听到了崔远道的新住处,知道崔远道现在是住在翰林院的高院士的宅邸里,高院士身体不好,已经致仕,听说崔远道的事,特意邀请了崔远道去他家住,因为崔远道跟他的关系向来亲密,也便同意了。
  崔三爷带着一车的礼物土产上门,敲开了高院士家的大门,总算是见到了许久不见的崔远道。
  崔远道正在跟高院士下棋,听说是崔三爷来了,原本是不想见的,可崔三爷已经连着来了好几天,他住的到底是别人的家,也不能过于给主人添麻烦,再加上总算是族人,崔远道最终还是让崔六爷把崔三爷给请了进来。
  崔三爷一见了崔六爷先便情真意切的喊了六弟,握着崔六爷的手久久不肯放,叹了口气跟崔六爷说了族里的事,又惆怅的说:“你说,我们真是不知道到底怎么回事,怎么走之前还好好的,没过多久就听说叔父这边改了主意……家里闹的厉害,我父亲急的病了,底下的族人有气不过的,又把四弟五弟欺负了,误会越闹越大,我爹在家里实在急的不行了,强撑着把我打发上京城来,来给叔父赔罪……”若是这番话放在之前说,崔六爷肯定心中有愧,毕竟没人比他更清楚事情的原委了-----也是他自己荒唐,被人揪住了把柄拿来要挟崔远道,崔远道才会出尔反尔,跟族中闹翻。
  可现在说,崔六爷心中没有半点触动-----崔三爷现在是说的轻描淡写,但是四哥五哥写信来的时候却分明说的清楚明白,他们被族人百般刁难,甚至还有族人故意说他们是偷偷的做了假账,吞了族里的公产,弄得族里群情激奋,四哥五哥都险些丢了性命。
  族里向来都以崔家老太爷马首是瞻,若不是他放出风来,族里的人怎么敢这么肆无忌惮?
  思及此,崔六爷淡淡的哼了一声:“我们也没想到,再如何,到底是族人,怎么就至于把我四哥五哥往死里逼?”
  ……崔三爷冷冷的看了崔六爷一眼,好容易才忍住了心里的怒气-----真是可笑荒唐,怎么就至于把崔四爷和崔五爷往死里逼?别人不知道,难道崔六爷自己心中还没电数吗?若不是崔远道摆了族里一道,而且还投靠了萧恒,家里能这么生气?
  他皮笑肉不笑的看了崔六爷一眼,失去了做戏的兴趣,甩了甩袖子施施然进了花厅,见崔远道正立在长桌前,上前几步给崔远道行了礼,口称叔父。
  崔远道抬起头来打量他,半响后点点头:“是老三啊,你来做什么的?”
  崔三爷往前几步,隔着一张桌子给崔远道跪下磕了个头:“回叔父的话,侄子是奉父命来探望叔父的,父亲在家中担忧叔父,因此让我来给叔父请安问好,另外再问问叔父,是否是族里有什么得罪的地方?父亲说,彼此都是亲兄弟,便是当真有什么做的不当的地方,也请叔父千万体谅,不要意气用事。”
  崔远道静静的听完,也没跟崔三爷卖关子,平心静气的摇了摇头:“正好,我有一封信要寄给大哥,既然你来了,那也好,你替我带回去给你父亲。另外,你跟他说,我原本便不赞同族中的行事,从前是迫于无奈,如今不管是什么缘故,既然已经阴差阳错的分道扬镳,那以后便各走各路罢。”
  这就是真的要彻底割席的意思了,崔三爷心中咯噔一声,同时又十分不忿。
  家族为崔远道做了多少事,可他却轻飘飘的就说什么分道扬镳,还一副如此居高临下的态度。
  崔三爷心中的怒气被激发,也不想再伏低做小,见崔远道仍旧丝毫没有松口的意思,便直起了身子看着崔远道沉声发问:“叔父,恕侄子不敬,侄子就是想问问,这么多年,族中对叔父尊重有加,便是我父亲,对叔父也是多有尊重忍让。叔父可以对我们不满,可侄子不明白,到底是什么样的缘故,能让叔父把所有族人都置之不顾,背叛宗族?”
  崔远道的目光落在崔三爷身上,见他怒气冲天,仿佛受了极大的委屈,便忍不住轻笑了一声摇了摇头:“老三,事到如今,再说这些已经毫无意义了,你所要问的,我都已经写在信里了,你回去交给你父亲,他若是懂,自然会懂。”
  这就是赶人的意思了。
  崔三爷早已经憋了一肚子的气,也不想再留在这里热脸贴人家的冷屁股,冷哼了一声,毫不迟疑的转身便走,来的时候送了满车的礼,崔六爷追到门口,让车夫依旧把东西装回去,崔三爷回过头来,盯着崔六爷看了一阵,忽而满脸乖戾的吩咐车夫:“去,把这些东西都赶到前头,扔在街口送给乞丐!”
  他说话的时候面无表情,眼里却是一片凶狠,看得崔六爷心惊肉跳,等到崔三爷从胡同口消失了,他才心有余悸的回了高家,去见崔远道。
  崔远道正在看书,听见动静头也不抬的问:“人走了?”
  “走了、”崔六爷抿了抿唇,迟疑着喊了一声父亲:“三哥不大高兴,还咬牙切齿的让车夫把礼物都拉到街头去给乞丐……爹,咱们这次跟族里闹的如此难堪,往后……”“往后便要靠自己了。”崔远道接过儿子的话,言简意赅的点明了如今的处境:“族中的事情已经无法回头,这个时候再说什么都是多说无益,你再反悔,人家只当你反复无常,已经当了贰臣,便只能尽力一条道走到黑,不管如何,绝不能回头了。你也当争气一些,跟宗族的梁子已经结下,我们该担心的不是前途,而是性命。”
  见崔六爷睁大眼睛,崔远道轻笑了一声:“有什么好好奇的?你也是崔家长大的,难道不知道你大伯父是个什么人,族里对待叛徒又是什么态度?”
  第753章 一百五十二刑罚
  崔三爷一直等到回了汾阳王府,还是气的难以自已,见了汾阳王妃便冷笑:“怪不得你被气的没法子,要我说,叔父当真是疯了!父亲还说他或许是有隐情,能有什么隐情?分明就是被萧恒收买了,攀上了高枝儿了!”
  汾阳王妃早就料到崔三爷得碰钉子,等到下人上了茶退下去,才不紧不慢的冷哼:“我当时便跟你说过了,他是吃了秤砣铁了心,你又非得上门去碰这钉子。他怎么说的?”
  “老生常谈。”崔三爷眼角眉梢都是冷意,啧了一声语气冷淡:“算了,也没什么好说的,他做初一,便别怪我们做十五了。”
  他说着,把崔远道给崔家老太爷的信拿出来,嘲弄的说:“给了封信,说是想说的都在这信里头了。”
  他跟汾阳王妃对视一眼,没怎么犹豫便打开了信。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