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这楼可真高啊!”
  “路上汽车也好多,那些红的绿的都是出租车啊?”
  “哎哎哎,那个人,那个是不是外国人,妈呀,这长相跟咱们是真不一样啊!”
  ……
  一个大老爷们儿碎碎念了一路,载他们的“的哥”脾气不错,偶尔地插话回两句。
  “红的都是白云汽车公司的,改开以后他们是第一家做出租车公司的,他们做得好,这两年就不少其他的公司跟上来了,车确实是多,不过还是不够,等到广交会的时候更紧张。”
  “可不是,那就是老外,别说,这几年咱们这儿老外越来越多了,模样千奇百怪的,有的白得吓人的,也有黑得吓人的,你说说,这同样是人,怎么就能差这么多?”
  ……
  柳绵绵他们倒是没怎么插嘴。蒋红梅和刘安民去年刚来的时候也跟余国栋差不多,现在熟悉了,倒是也习惯了。而柳绵绵则是上辈子见的多了,也没什么感觉。
  上辈子她也来过广市,公司过来开广交会嘛,每天忙忙碌碌的,想吃个早茶,都得硬挤时间。
  余国栋觉得广市繁华,柳绵绵却只觉得眼前的广市和她记忆中的大相径庭,她的记忆中,广市高楼大厦,处处都散发着现代大都市的气息,不像眼前这个城市,还在发展的起步阶段。
  不过确实也比其他城市看着要繁华许多了。
  新的批发市场已经开业了,他们之前买了五个档口,现在自己留了两个,租了三个出去。
  服装厂,其实现在只能算是个服装作坊,也就办在批发厂不远的地方。
  跟本地人租的一大栋的房子,总共三层,三楼住人,一二楼就是车间。
  其实刘安民在这里待了这么久,最羡慕的还是当地人,一个个家里房子都不是用间来算的,那都是用栋来算的。
  就说他们服装厂的房东吧,人家手里一共有五栋楼。像他们这种租来当厂房的倒还好,一次性就把租金付了,据说有三栋楼是租给个人住的,那真是每个月光光收租都得不少工夫。
  说是这么说,但如果他有这么多的房子,他恨不得天天奔波在收租的路上。
  “这就是咱们红绵服装厂了。”从出租车上下来,刘安民高兴地跟柳绵绵他们介绍。
  他是真的高兴,一年多前他还为每天的生计发愁呢,一年多后,他已经是服装厂的副厂长了,不但如此,他还入股了批发档口和服装店,身家早已超过了报纸上的那些万元户。
  有时候夜里躺在床上想想,他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柳绵绵打量了一下服装厂,总体来说还是有些简陋的,但是这个时代广市的一些小加工厂差不多都是这样。
  这时候也不分什么工业区居民区,这些小加工厂就办在居民区里,跟周边的居民楼混在了一起。她刚刚还看到旁边有个拎着菜篮子的大妈进了隔壁的楼呢。
  不过她其实也有点好奇:“咱们虽然不像那种有大型机器的厂子那么吵,可那么多缝纫机踩着,也挺响的,旁边的住户没意见吗?”
  刘安民领着他们往里走:“嗐,这一片都是出租房,吵是吵一点,但是这边加工厂多,所以租金也便宜。”
  只是忍受点噪音而已就能省下不少租金,换了他他也乐意啊。
  好吧。
  柳绵绵难得有点羡慕嫉妒地想,自己倒是忘记了,广市别的不多,就是包租婆包租公最多,这些人估计自己都住在另外的地方,这一片反正都是用来出租,甭管怎么造,都影响不到他们。
  参观了厂子,柳绵绵和余国栋就又拎着行李出来了。
  刘安民帮着在附近的宾馆预订了房间,余国栋其实是觉得没必要花这个钱,他在服装厂里随便找个地方窝一下就行了。不过柳绵绵要住宾馆,他肯定得陪着,人生地不熟的,没准就有危险。
  晚饭是在附近一家本地口味的饭店吃的,广式茶点非常地道,柳绵绵从穿越到这个时代就再没吃过这一口,毫不意外地吃撑了。
  这年代广市的治安不太好,他们也没敢出门,吃完饭就回了宾馆。连日奔波柳绵绵也挺累了,在宾馆前台跟沈维舟通了个电话,就回房间睡了。
  第二天早晨起来,柳绵绵刚出房间,就意外遇见了之前火车上认识的圆脸小姑娘方芸芸和瓜子脸姑娘王倩。
  方芸芸一脸惊喜:“绵绵姐,原来你也住这个宾馆啊?”
  王倩也冲柳绵绵笑了笑。
  柳绵绵笑道:“对啊,这可真是巧了。”
  方芸芸主动邀请柳绵绵一起吃早餐,柳绵绵去敲了余国栋的门,然后四人一起结伴出去。
  经过之前两天一夜的相处,柳绵绵倒是对她们有了一些了解。
  方芸芸的哥哥厨艺不错,改开之后从老家跑过来,跟人合伙卖盒饭,生意挺不错的。方芸芸中专刚毕业,在老家倒是分配了工作,不过她之前跟着哥哥来过广市,不太想留在老家,想来广市找工作。
  王倩跟方芸芸是同班同学,她倒是没怎么说自己的情况,但是柳绵绵猜到了几分。
  她的性格,应该是环境造成的,可能跟家里关系不太好,甚至可能这一次她是瞒着家里跑出来的。
  因为她有时候走在路上,总会下意识往后看,好像生怕后面有人追上来似的。
  这附近厂子多,方芸芸的哥哥就是在附近卖盒饭,所以他们能在这里碰上,倒也不是完全碰巧。
  不过,说到巧,还有更巧的事情。
  据方芸芸的说法,她们过来之前,其实她哥哥已经帮她们找好了厂子,就是离宾馆不远的顶好服装厂。
  然后昨天下午他们过去的时候,居然碰见了火车上的那个高颧骨男人,那人竟然是服装厂车间主任的侄子,过来当小管理的,最恶心的是,厂里给他们安排的还是同一间办公室。
  当场她们就打了退堂鼓。
  尤其是看到男人那一脸得意又猥琐的表情后。
  火车上面对陌生人他都能那样肆无忌惮,她们跟他一个办公室,而他还有亲戚在厂里当领导的情况下,不用想也知道,这人只会更恶劣。
  俩人倒是也聪明,并没有直接就说不干,只是找了个借口,说她哥那边缺人,她们得先过去帮忙顶几天,等那边结束了再过来上工。
  这边厂子虽然多,但是找工作的人也多,工作也不是那么好找的,所以厂子那边倒是不怕她们反悔,当场就同意了。
  方芸芸和王倩打算自己先到处找找工作,实在不行,就真的先去给她哥打工,帮着卖卖盒饭。
  柳绵绵也是这时候才知道,她俩是纺织服装学校的学生,懂面料和染织技术,还学过服装设计。
  听说她们吃完饭后还要去找工作,她就给了她们一个号码,让她们如果没找到工作,就去红绵服装厂试试。
  还没开始找呢,就有个机会主动送上门了,方芸芸她们自然是开心得不得了,再三道谢后才结伴走了。
  俩人走远后,余国栋忍不住说:“她俩自己去找工作能行吗?”
  原先那个工作是方芸芸她哥拿着俩人的学历证明和获奖证书给她们跑下来的,顶好服装厂也算是这一片规模比较大的厂子了。
  想来方芸芸的哥哥能那么早就跑来广市挣钱,还能把生意做得那么红火,肯定是个能说会道的活络人,能帮她们找到工作也不奇怪。
  她们自己就未必有这个能耐了,说不准还容易被骗被欺负。
  反正余国栋是觉得,要是他妹子是这种性格,别说自己跑到广市来找工作了,就算是离开村里去乡里,他都得担心。
  柳绵绵摇头失笑:“总得试试吧,不然怎么能进步?”
  两个小姑娘其实不笨,就是胆子小了点,性格也软了点,不过这个其实是可以慢慢锻炼出来的。
  她倒是想把人招进红绵服装厂,但是他们的厂子目前来说确实规模太小,跟顶好服装厂完全不能相提并论。
  说不好人家愿不愿意,所以还不如让她们先试试,要是能找到合适的厂子,那她也替她们高兴,要是找不到合适的选择进红绵服装厂,那自然是再好不过。
  而且这个时间不会太久的。
  她们既然选择住宾馆,肯定是方芸芸哥哥那边不太方便住人。而她们本来就是奔着找工作来的,自然也不可能工作没找到先去租个房子。住宾馆每天都要花钱,她们肯定会尽快找到工作搬出去的。
  兄妹俩回到宾馆时,蒋红梅和刘安民已经等在那里了。
  他们约好了今天一起去逛批发市场。
  做服装,款式是最重要的,其次就是面料。面料大家的进货渠道都差不多,所以最终决定衣服好不好卖的,主要还是款式。
  目前广市那么多大大小小的服装厂,除了一些大的工厂有自己的设计师,会每季度出自己的服装款式,其他的小厂子,版型大部分都是抄的。
  
  
        a href="https://www.海棠书屋.net/zuozhe/PTk.html" title="半两青墨" target="_blank">半两青墨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