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余国栋这回过来是来告辞的,他准备带着那几个人再去邻省瞅瞅。
  柳绵绵给他舀了碗豆浆,又塞了个肉包子进他手里,这才问:“你带出来的几个人,让他们自己去邻省,他们能行吗?”
  余国栋其实已经吃过早饭了,不过出门在外,总想省着点,所以早饭就喝了碗稀粥吃了个馒头。既然是妹妹塞他手里的,他也不推,先喝了口豆浆,然后大口咬着包子,边吃边点头:“行啊,怎么不行。”
  随即反应过来:“你是有什么活儿要派给我吗?”
  柳绵绵笑道:“我准备去一趟南方,然后再去一趟西北,你有兴趣一起去吗?”
  余国栋半个包子递在嘴边忘了咬,他知道老幺和人合伙在南边弄了几个批发档口,还准备开个服装厂,也知道妹夫去了西北,她这一路怕是准备先去南边看看生意,然后再去西北见妹夫吧?
  想去吗?
  当然想去!
  他从前可是个连乡里都没怎么去过的庄稼汉,也是这一年的时间,才跑了县城,去了市里,甚至来了南城。
  从前没见过外面的世界,只听别人说,完全无法想象外面的世界有多大,等到自己真的去跑、去见识了,才知道外面的世界比自己所能想象的更大、更精彩。
  这阵子一直待在南城,这种感受就更明显了,城里的世界和乡下是真的太不一样了。
  当然,他们到处跑,自然也听说了更多更外面的事情,比如那个人人都向往、去了就能淘金的南方,他之前就想着,等再挣多一点钱,他就去一趟南方,看看那里的人是怎么做生意的。
  哪里想到幸福来得这么快?
  而且,不说他自己特别想去看看,就说老幺一个人跑那么远,他也不放心啊,这种时候他这个当哥的不陪着,还能指望谁?
  余国栋皱了皱眉,可问题是他们这一趟出来已经挺久了,要是又去南方又去西北,那他等于可能好几个月不能回家了。
  柳绵绵看他一眼,没等他开口,直接说:“你可以先回家待个把星期,休整一下咱们再出发。”
  听她这么说,余国栋顿时笑得见牙不见眼:“行,那等下周咱们再去。”
  这事说定,兄妹俩又说了说罐头厂的事情。
  原材料其实还可以再增加一些,像是黄瓜、番茄、蘑菇、青豆、马蹄、梅干菜……反正上辈子柳绵绵在网上见过许多奇奇怪怪的罐头,都可以作为主打产品之外的辅助产品进行尝试的。
  余国栋挠挠头,总感觉他们的罐头厂好像在往一个奇奇怪怪的方向发展。
  “除了罐头,酱料方面也可以考虑一下,我记得大姨酿的豆瓣酱就特别香,你可以提醒大哥关注一下。”
  想想上辈子的国民辣酱品牌、国民榨菜品牌,哪个不是靠那么一两个产品就能撑起一个大企业了?
  余国栋最近跑市场跑得多了,这方面倒是也一点就通:“酱料这个确实挺有搞头的,就说酱油吧,这看着不起眼,价格也不高,其实销量非常大,算一算利润其实很厉害的。”
  他高兴道:“我回去就和老大商量一下。”
  计划有变,还得回去重新安排一下,加上这次回家又待不了几天,出去以后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余国栋顿时归心似箭,吃完早饭就急匆匆地走了。
  柳绵绵吃完早饭拿了报纸坐到石榴树下看,发现南城晚报开辟了个专栏,专门讨论经济发展中出现新问题新矛盾。
  最近闹得最沸沸扬扬的“新矛盾”,当然就是大都会针对明星录像厅的恶性竞争了。
  柳绵绵看了下今天的几篇文章,发现都措辞非常严厉,顿时感到非常满意,有了这几篇文章,孙洲和胡丹丹的刑罚估计会更重了。
  那俩人,一个蠢一个毒,做事都不择手段,在柳绵绵看来,他们在牢里多待几年,都是造福南城市民了。
  “柳同志,你们开了罐头厂啊?”谢红晾晒完衣服,拎了个小板凳坐到柳绵绵旁边,好奇地问。
  柳绵绵放下报纸,笑笑:“是乡里办的,我哥他们出了一点钱。”
  谢红眼神微闪,不太相信这话。
  她刚才磨磨蹭蹭地在靠近餐厅的地方晾衣服,就是为了听清楚一点,分明那个男同志都是听她的,厂子里的事情好像也是要由她来拿主意。
  王志强倒是答应了,会想法子给她在国营工厂里面弄个工作,但是他们这一路过来,火车上南来北往的人,她听到了很多消息。比如说很多国营工厂都在走下坡路,有的甚至连工资都发不出来,比如说南边有很多私人的工厂,生意红火得不行,工资开得比国营工厂高多了。
  谢红听着就觉得国营工厂其实也没那么好。
  何况,就算是进了国营工厂,她没学历没技术的,肯定也只能打打杂。
  如果能在私人的厂子里当个管事的,那不比在国营工厂打杂好?
  谢红还想再问,刘婶回来了,看见柳绵绵坐那儿,先是一愣:“哎哟,绵绵你起这么早?”
  又看见谢红,忙说:“绵绵看报纸呢,谢红你别影响她,过来帮我拔鸡毛,今天没碰见那个拔毛特别干净的小何,另外一个小年轻,干活太毛糙了。”
  谢红不太乐意,不过还是站了起来,跟着进了厨房。
  刘婶把其他东西都放好,拿了杀好的鸡出来放到搪瓷盆里,又从橱柜里找出把镊子:“你来吧,我这眼神不太好了。”自己坐另一边开始剥豆子。
  谢红看着手里的镊子:“这可真讲究。”
  刘婶笑了起来:“那是维舟给我弄的,这孩子聪明着呢,哎,也不知道去了西北习不习惯,吃得好不好。”
  谢红撇撇嘴,心说老太太可真是不知数,到底谁才是她儿子呢?不过她自然也知道这种话在心里吐槽吐槽也就罢了,说是肯定不能说的,毕竟他们如今住的还是人家的房子呢,这么大的房子。
  干活她是不怵的,快手快脚地拔着毛,顺口就问:“妈,柳同志是不是开了个罐头厂,我听她和她兄弟说的,她好像还要在南边开服装厂?哦,对了,之前她兄弟来过,吃了豆浆包子才走的。”
  比她还年轻的小姑娘,开口闭口就是一个厂子,谢红是真的羡慕,不过她不觉得柳绵绵是靠自己,肯定还是靠沈家的,听说沈家的老爷子退休前还是部队里的大官呢。
  要不是偶然听见战友们调侃王志强,她也不知道原来王志强家里还有这种关系,也不会马上改了主意,答应和他领证了。
  她实在是穷怕了。
  只盼着能过上好日子,过上人人都羡慕的好日子。
  不过,谢红原先是觉得,能嫁个当营长的就是好日子了,如今才发现真正的好日子根本就是她无法想象的。
  刘婶想说绵绵哪止开罐头厂和服装厂,她开的炸鸡店和录像厅还都上了报纸呢,不过她看了谢红一眼,却说:“强子让我们帮你寻摸个工作,如今工作不好找,我早晨去知青菜场,倒是有个相熟的姐妹说他们那边要个人卖菜,你要不要去试试?”
  谢红脸色一下变了:“妈,志强说要给我找个国营工厂正式工的工作。”
  她虽然刚刚还在心里嫌弃国营工厂效益不好,可怎么说也比卖菜好了千百倍。
  “这不一下子安排不上吗,先找个工作混着,回头再好好找个合适的。”刘婶解释说。
  其实她倒一点不觉得菜场的工作不好,工作轻松,收入不错,等罐头厂的货出来,还能带着卖卖罐头,这个人家说了是不管的,这就是净赚了,算下来一个月比国营工厂工人收入高多了。
  不过年轻人想法不一样,可能觉得卖菜不太好听吧,刘婶倒是也不强求,于是又说:“你要不喜欢也没事,强子工资高,你就先休息一阵子。”
  刘婶把豆子壳拢了拢,又说:“你先不工作也好,正好这阵子咱俩一起把春晖路的房子整一整,从强子说要转业回来,我就让人退租了,如今刚好收拾起来给你们住。”
  “原来那个租户也是一对小夫妻,都是干净人,房子保管得挺不错的,咱们稍微弄一弄,再买些新家具应该就差不多了。”
  谢红怔住了:“妈,这里不是住得开吗,我们没必要出去住吧?”
  刘婶淡淡看她一眼:“这里可不是咱们家,偶尔借住几宿没关系,一直住着肯定是不行的。”
  她也不想刚一来就和儿媳妇闹僵,缓了缓,还是放柔和了,说:“春晖路那边离强子的单位近,他上班也方便,你们小两口自己住,也不用怕我们这些老家伙打扰。”
  谢红抿了抿唇,没说话。
  柳绵绵靠在石榴树下睡了个回笼觉,睡到身上都被晒到了才醒过来,她回房洗了把脸换了件衣服,跟刘婶说了一声,就推着自行车出门了。
  电影的男女主角终于到了,李耀明今天做东,请几个投资人和主创团队吃饭,顺便也是介绍大家认识。
  
        a href="https://www.海棠书屋.net/zuozhe/PTk.html" title="半两青墨" target="_blank">半两青墨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