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刘安民给我打电话,说现在去广市找门路的人比去年多了不知道多少,批发市场更是每天都人挤人,批发档口几乎是一天一个价,咱们买的那几个,价格都涨了一半了,这么下去应该还会涨。”
蒋红梅现在只恨自己没钱,当初不能再多买几个。
不过他们能买到五个已经非常不错了。
柳绵绵点点头:“回头价格合适的话,可以出掉两个。”
批发档口后面肯定还会涨价,但是他们一直拿着也没多大意义,与其租给别人,还不如卖掉回流资金做服装厂。租金再高也是有限的,服装厂的潜力却是巨大的。
柳绵绵从一开始就没指望囤着批发档口挣钱,她是知道这个批发档口在之后价格涨了好几倍的,所以就想挣一笔快钱。
服装店、炸鸡店和西餐厅生意自然都不错,尤其炸鸡店最近推出了夏日冰饮,销量比炸鸡还要好,预计接下来这两个月营业额应该都会进一步上升。
除此之外,录像厅的情况许海棠也是在关注的。
生意好自然不用说了,十几家店每天的流水加起来一直保持在五万以上,甚至随着越来越多人接受录像厅这个东西,开业活动后客流量并没有减少,反倒在暑假来临后还出现了增长,是实打实能生金蛋的金鸡了。
而他们不算对手的竞争对手大都会录像厅,据说从八家录像便利店开业后,生意就一落千丈,营收非常的惨淡。
只不过最近几天好像客流量又回升了。
也不知道伍衡怎么弄到的消息,总之就是大都会录像厅为了提升客流量,已经开始播放一些少儿不宜的东西来揽客了,据说效果还不错,倒是吸引了很大一批人,当然,同时也失去了一些女性的客户。
也就十来天吧,大都会录像厅已经变成“不良场所”的代名词了。
听到这里,柳绵绵皱了皱眉。
许海棠说起另外一件事:“六月二十八号,一号店私人厅接了一单生意,是处了挺久的一对对象求婚。那位男同志原本是想安排在六月十八号开业那天的,也是工作人员劝他改了时间,开业那天事情多,怕安排得不够周到,他就改了这个时间。”
蒋红梅插话说:“哎,这事儿我知道,我在南城晚报看见报道了,上面还有照片,场面弄得挺隆重的。”
许海棠笑道:“对,老板之前就说过,有人订私人厅搞活动的话可以联系下晚报,我们联系了他们,他们果然挺感兴趣的,说这是新时代下的新生活新观念。因为是第一个包场的顾客,又有报社采访,所以那天场地装饰得挺隆重的,顾客很满意的。”
柳绵绵自然要表扬一下,表扬完了就顺着说:“咱们多搞这种活动,让精品店和便利店也都自己想想办法,不管是免费主题电影,还是赞助单位搞联谊活动,总之不管什么形式,要把咱们录像厅的形象和大都会切割区分。要把不良场所这个四个字和大都会联系起来,而不是和录像厅联系起来。”
许海棠眼睛一亮:“我懂了。”
从入职西餐厅开始,许海棠就一直在尽量学习、提升自己,她感觉自己经过这段时间的锻炼,已经成长了很多,但是每次又总能从柳绵绵这里学到新的东西。
她有时候都在想,柳绵绵怎么会懂得这么多,脑子又这么活络?
从柳绵绵的人生经历来看,这简直就像是个奇迹。
许海棠想起伍衡前几天找她说的话,他说非常欣赏她的能力,愿意出双倍的价钱,让她跟着他干。
她当时就反问伍衡,我跟着柳老板能学到很多东西,跟着你能学到什么?
直接就把伍衡问得哑口无言。
第84章 真是要命了
聊完工作,蒋红梅说起了军工厂的八卦,这八卦还跟柳绵绵也有点关系。
“技术科的丁科长不是带队去前进乡给你们调试设备吗,结果回来的时候鼻青脸肿的,他媳妇儿气坏了,就说要找你们罐头厂麻烦,丁科长死活说自己是在路上不小心摔的。”蒋红梅笑得前仰后合,“哪个人摔能给自己摔成这样哦!”
蒋红梅笑着撞了下柳绵绵的肩膀:“你知道怎么回事吧?”
柳绵绵笑笑,蒋红梅这明显还有后续,她就不剧透打击她交流八卦的积极性了。
果然,见她不说话,蒋红梅就兴冲冲地对满脸好奇的许海棠说:“你猜怎么的,没过两天,前进乡那边就打电话告状到厂领导那里了,说这个人简直不知所谓,帮他们调试设备是好事,乡里是非常感激的。可这人竟然在开工当天,当着老百姓的面诅咒罐头厂要不了多久就得倒闭,把老百姓都气坏了,激愤之下揍了他两拳。”
“前进乡的人说,乡里及时制止并妥善处置了,不仅及时送他去治疗了,乡长还自掏腰包给他包了个红包。结果怎么着?”
许海棠只觉得这人可真是讨厌,挨揍就是活该,乡长就不该给他红包,问:“怎么着?”
蒋红梅做了个无语的表情:“他当场拆开红包一看,说这点钱还不够他买营养品的,可把乡里的人给气坏了,有个小干事就冲过去把红包夺了回去,把人也给轰走了。丁科长还说要找这个小干事麻烦呢。”
许海棠简直难以置信,这是人能干出来的事情?
“这丁科长不是军工厂的科长吗?”
军工厂可是大单位,能做到科长,按理怎么的也是有点能力的吧?
蒋红梅自小在军工大院长大,对大院里那些人倒是没什么滤镜:“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乡下人呗。”
她妈钱爱真是南城周边乡下的,当初相亲跟她爹结婚的时候,她爹还是个无父无母、家徒四壁的学徒工。
结婚以后,她爹就跟坐火箭似的,先是顺利转正,后面又受到领导重视培养,再后面就是副组长、组长、副主任、主任,一路升职。
原先他们家跟工人们一起住逼仄的平房,后面就搬出来住上了筒子楼。
筒子楼的环境和平房不一样,这边大部分都是双职工,像是隔壁丁明霞更是自诩文化人,自然瞧不起钱爱真。
所以对于丁科长这样的,她也是见怪不怪。
有些人对上对下是两张面孔,对上有多谄媚,对下就有多傲气,瞧不起这个看不起那个的,自然也不会注意言行。
许海棠父母都是双职工,她爹还是大师傅,这方面感受倒是不深,也是结婚以后,才尝到了些世态炎凉,叹了口气说:“那这小干事麻烦了?”
柳绵绵笑道:“这倒是不会,他是乡长一手提拔的秘书。”
乡里一句“年轻人做事冲动,一定严肃批评教育”就把事情敷衍过去了。
其实人家那是冲动吗,人家那是维护自己的领导,跟领导打配合呢,不但不会对仕途有什么影响,怕是领导还得更器重他。
倒是丁科长,下基层办事完全不注意方式方法,人家不但告状告到厂里,还告到了上级主管部门,厂里领导被叫去挨了一顿批评,回来就给丁科长定了个处分。
蒋红梅和许海棠顺便在沈家混了顿晚饭。
这天气吃羊肉确实会有点燥,但是刘婶做的羊肉汤也确实是好喝,一碗羊肉汤下去,满头大汗,身体反倒一阵舒爽轻快。
吃完饭,蒋红梅和许海棠就回去了,用蒋红梅的话说就是,她俩再不走,沈维舟怕是得拿扫把直接赶人了。
临出门前,许海棠想起一件事:“对了,前几天有个港城口音的男同志跑到西餐厅来找你,我没见着人,小田说是以前的老顾客,他也没留什么联系方式,只说会再回来找你。这不过这几天也没见人来。”
不用想柳绵绵就知道肯定是李耀明了,她也就认识这么一个港城口音的顾客。
“好的,我知道是谁,回头他再来店里,让他直接给我打电话。”柳绵绵说。
其实之前她和李耀明也通过几次电话,李耀明是有她号码的,不知道为什么这人回来了倒是没给她打电话。
送走蒋红梅她们,柳绵绵又跟俞婉和刘婶说了会儿话,这才回到东厢。
看了眼坐在写字台前的沈维舟,柳绵绵转身进卫生间洗漱,洗漱完了往床上一躺,舒服地叹了口气。
这年头路况不好,哪怕省道也是坑坑洼洼、修修补补的,坐车是真的挺累的。
沈维舟洗漱完回来瞧她这样子,忍不住失笑问:“很累啊?”
柳绵绵靠在枕头上点点头,叹息:“一个小目标真难挣啊!”
沈维舟挑了眉:“一个小目标,是多少?”
他知道自己媳妇儿好像有个挣钱的目标,她有个账本,每个月记一次账,记账的时候就会嘀嘀咕咕还差多少什么的。
照她那个挣钱的速度,沈维舟猜测这个目标应该不会小,毕竟一年时间,她别说万元户了,保守估计都快百万了。
不得不承认,他媳妇儿是有点挣钱的天赋在身上的。
a href="https://www.海棠书屋.net/zuozhe/PTk.html" title="半两青墨" target="_blank">半两青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