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柳绵绵无所谓道:“具体的事宜我们昨晚都商量过了,放心吧,我哥知道怎么应对。再说,你们俩一个走南闯北的,还马上就要开服装厂,一个承包鱼塘山地还开了榨油坊,都是经验非常丰富的老板了,这点小事还怕应付不过来吗?”
蒋红梅完全不认同:“这怎么就是小事了?”
柳绵绵理直气壮:“这怎么不是小事了?两条生产线,满打满算也就一两万块钱,你想想四家服装店的营业额,再想想以后批发档口的营业额,对比一下,是不是就觉得两条生产线其实也没什么了?”
蒋红梅想了想,发现还真是这样。
大概是从小到大的观念使然,总觉得工厂生产线是很贵重的东西,天然的有一种敬畏的情绪。
但是如果换算成钱,一两万块钱对于这个年代的大部分人来说都是天文数字,可对于如今的蒋红梅来说,其实也不算多的。
要不是他们想要自己做批发档口,想要自己开服装厂,这些钱蒋红梅凑一凑也是拿得出来的,更别说柳绵绵了,柳绵绵挣的钱可比他们多多了。
这么一想,果然就觉得没什么好紧张的了。
真是皇帝不急太监急。
蒋红梅摆摆手:“行了,那就我和国梁大哥去一下吧。国梁大哥,你们都商量过了的哈?”
余国梁:“……商量过了。”
公开竞标就安排在军工厂行政楼二楼的一间会议室里。
余国梁跟在钱爱真和蒋红梅的后头,会议室里的人马上向他们看过来,有几个和钱爱真打了个招呼,也有人直接问:“哟,爱真嫂子,这不会是你家女婿吧?”
钱爱真无语:“我说你看人的时候也麻烦眼睛睁睁大,余同志和我们家红梅可差了十来岁了,这看着就不合适啊!”
她扬起下巴,得意道:“这是我们家的合作伙伴,要一起开罐头厂的。”闺女可说了,到时候会给罐头厂投点钱,每年给她一成分红当养老钱。
且不管这分红有多少,单说能拿分红当养老钱,她就是整个军工大院里独一份儿了。
所以今天她怎么也得把生产线争取到手。
能从钱爱真的嘴里听见“合作伙伴”这么洋气的词儿,也算是个稀罕事了,不过也有人调侃道:“嫂子,这生产线都还没影儿呢,你们就找罐头厂的合伙人了,会不会太早了?”
钱爱真自信道:“厂房地址我们都选好了,今天买了生产线,那边就动工了,哪里早?我们都是刚刚好的。”
嚯,这是志在必得啊!
这可就有人不服了:“嫂子,这还没开始呢,鹿死谁手还不知道呢!”
钱爱真:“那必须是我们呀!”
有几个人就开始起哄,倒是江映雪坐在角落里看了蒋红梅一眼,蹙了蹙眉。
这时厂里几位领导进来了,起哄的人立马噤声,钱爱真也赶紧老老实实坐好,蒋红梅和余国梁就在她旁边坐下。
卖掉厂里刚引进不久的设备也不是什么长脸的事情,厂领导也没多说什么,直接就让开始了。规则也简单,就是厂里定了个底价,大家举手竞价,价高者得。
厂办主任介绍完规则后,就说:“那大家开始吧!”
话音刚落,厂办主任就见会议室后方一个皮肤黢黑的男人突然站了起来,男人似乎有点紧张,说话声音有些发颤,但是很响亮:
“开始竞价之前,我希望厂领导能明确一件事,就是你们如何确保在座的购买生产线以后是用于生产,而不是转手倒卖,钻空子挣国家的钱呢?”
第75章 生产线到手
余国梁的话一出来,现场顿时一片死寂。
如果往前推那么几年,国营工厂的设备是不可能卖给私人的,但这几年改革的浪潮席卷全国,很多事情界线就不是那么严格了。一切以经济为中心嘛,他们有设备要处理,而正好有人想买,一拍即合的事情。
但要是说到趁机钻空子挣国家的钱,这问题就严重了,涉及到国有资产流失,一不小心是要被追责被处分的。
台前的几位厂领导面面相觑,神色不一。
严厂长则是皱起眉头。
他年纪不小了,很多方面想法都比较保守,但同时,他知道自己的短处,所以也是尽量在学习新思想新知识,厂子里大家有什么新的想法,他也是尽量支持。
就像上马罐头生产线,还有在内部搞生产线竞标,这些事情最初都是下面提的建议,他慎重考虑后都同意了。
虽然罐头生产线最后失败了,但这也不是一个两个人的责任,市场经济嘛,一切都是新的,既然是尝试,失败也是在所难免的。
作为军工厂的大家长,严厂长很清楚,自己没有足够的创新能力,但他是个负责任也敢于担当的人,他给自己的定位就是,把握大方向,给勇于创新的同志们做好保驾护航。
决定卖生产线给私人的时候,严厂长倒是考虑过政策的问题,还特意找上级主管部门询问了,确定没问题才拍板的。
但是他确实没有考虑过转手倒卖的问题。
这也是因为像他这样在公家单位待了几十年的人,有着根深蒂固的思维惯性,认为购买机器设备就是为了办厂,并且是重中之重的事情,所以,私人向公家单位购买设备是正常的,而厂家向私人购买设备是不可能的。
个体户、乡镇企业再红火,他们也只能在吃饱穿暖的事情上下功夫,重工业就不是他们能涉足的。
再说,个体户从南边倒卖些衣服、电子产品过来卖是可能,可你要说个人倒卖机器设备?严厂长真是想都没想过这个问题。
可偏偏,在竞价之前,有人将这个问题提了出来。
严厂长的第一反应是不可能,但是他又很快反应过来,虽然他认为不可能,但是这件事理论上来说是具有可操作性的。
现场的气氛有些凝滞,厂办主任看了眼厂领导后,指指余国梁:“这位同志你坐下,咱们是公开竞标,目的是以合理的价格处理掉厂里闲置的生产线,我们只需要保证价格合理就行了。”
余国梁暗想,老幺真是神了,连对方说什么都猜到了。
他深呼吸了下,努力稳住情绪,说:“国家鼓励大家搞经济,先富带动后富,可不是鼓励大家投机取巧,钻各种空子不劳而获,如果真的有人趁这次机会买走生产线拿去倒卖,这明显就是与国家政策背道而驰。这是扰乱市场的行为,也会让国家蒙受损失,这不是价格合不合理的问题,这是他们有没有资格参与竞买的问题。”
现场安静了一下,有人忍不住反驳:“说得好听,那你又怎么证明你不是买了倒买倒卖的?”
有人出头,马上就有人附和:“这是厂里淘汰的设备,以合理的价格卖出,厂里及时收回资金开展别的项目才是最重要的。你不是咱们军工厂的吧,我看你才是来捣乱的。”
“危言耸听,在座的都是厂里的职工或者家属,怎么会做损害厂子利益的事情?”
……
七嘴八舌的,大家都开始攻击起余国梁来。
余国梁没有遇到过这种场景,哪怕昨晚柳绵绵给他详细分析过今天要面对的情况,他有心理准备,但这时候也难免心跳加速。
蒋红梅看不下去,想要说话,余国梁在她开口之前率先开口:“我并不是质疑在座各位,我提出这个问题,也是站在南城军工厂的角度,不想厂里遭受一丝一毫的损失,想帮厂里堵上这个漏洞。”
他一口气说:“所以我的建议是,在竞价之前,每位参与竞价的同志应当向厂里承诺,成功竞价购买后,两年内不得转手生产线。一家罐头厂,从无到有,选定厂址、建设厂房、招聘员工、生产产品、销售产品再到接受市场的检验,两年应该是需要的。”
如果两年还做不起来,那厂子倒了,设备自然也要再度转手。
他这话一出来,参与竞价的几乎脸色都变了。
有人想说,军工厂买来设备可没有两年,满打满算也才一年左右,可转念一想,军工厂倒也不是经受不住市场的考验,而是根本没有原料。可你要是说,买了以后没准也会像军工厂这样,因为没有原料而无法继续生产,但估计这个黑小子就得问了,既然知道没有原料无法生产,又为什么要买生产线呢?
这可真是,乱拳打死老师傅,一下子把他们的计划都打乱了。
也有人想说,难道你就能保证自己买了生产线是真的投入生产吗,连军工厂都没有生产原料,你又是从哪里来呢?
但是这话也不能说,说了就等于自爆,承认自己也不是要办罐头厂的。
余国梁就像知道大家是怎么想的一样,他郑重其事道:“我可以表态承诺,买了设备以后会尽快投入生产。”
他从随身带着的布袋里拿出一叠资料:“这是乡里给我们美滋滋罐头厂办的各项手续,罐头厂的厂址我们也定好了,只要今天能买到设备,回去我们就立刻开始建厂房。”
a href="https://www.海棠书屋.net/zuozhe/PTk.html" title="半两青墨" target="_blank">半两青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