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柳绵绵给几位大妈的工钱直接加了一倍,每个人给了六块钱。
  大妈们也是生平头一回杀那么多的鸡,也是累得够呛,但是拿到六块钱的时候,又觉得那点疲惫都不重要了。
  干这点活,竟然就得了六块钱,这也太好赚了,家里那口子干一天活都挣不来这么多钱!
  大妈们立马就干劲满满。
  同样干劲满满的还有刘波和王佳佳,他们可是有提成的,店里生意越好他们的提成自然就越多,俩人早已偷偷交流过,照炸鸡店这个生意,他们在炸鸡店拿到的工钱,绝对比西餐厅还要多!
  后面两天生意比第一天还要好。
  柳绵绵干脆让刘婶再多叫几个人帮忙杀鸡,另外又从西餐厅抽了一个人过来帮忙装餐食和收钱,王佳佳则是和刘波一起炸鸡块。
  所幸西餐厅这边有成熟的原材料供货渠道,鸡倒是能一直供应上。
  最后一天柳绵绵给大妈们发了八块钱,干满三天的大妈等于直接拿到了二十块钱的劳务。这可给她们高兴坏了。
  柳绵绵也给刘波和王佳佳包了个红包,算是额外的奖励,俩人也是喜出望外。
  其实柳绵绵自己也是喜出望外,她是觉得开炸鸡能挣钱,但是没想到这么能挣钱。
  这几天每天的营业额都超过了两千,虽然总数比不上西餐厅,但是刨除房租人工水电等等一切成本,其实炸鸡店的净利润要比西餐厅高。
  柳绵绵又观察了大半个月,眼看炸鸡店的营业额渐渐趋于平稳,但每天也能有个千把块之后,她就决定开分店了!
  店铺她一直在寻摸的,工人路附近可以开一家,然后第一百货附近也可以开一家,暂时先开两家分店。
  于是柳绵绵又开始投入找店面、装修、筹备开业的过程中。
  而就在她筹备开分店的时候,帽儿胡同路口,出现了一个卖炸鸡的小摊子,东西品种跟巷子口炸鸡店差不多,但是价格却少了快一半。
  第70章 “李鬼”赔了
  做炸鸡店容易被人跟风,这一点柳绵绵从一开始就猜到了,毕竟这东西看着好像还挺简单的,就是把肉腌制了裹点面粉炸一下嘛。
  但实际上,后世两家知名洋快餐能几十年屹立不倒,自然是有点核心技术的,比如腌制的调料,油温的控制。同样的食材经过不同人的加工,味道可是天差地别的。
  柳绵绵手里自然没有掌握后世那两家洋快餐的核心技术,但其实也大差不差了,是后世一位美食博主,经过一整年坚持不懈的试验,才验证出来的配方,当初博主公布配方的时候,还上了热搜。
  至于油温控制,这个反倒比调料配方要简单,后世毕竟那么多小吃摊,经过无数人试验过后,这个在网上也不算什么秘密了。
  再说,钱是赚不完的。
  偌大一个南城,别说一两家炸鸡店了,怕是开个十家八家也是没问题的,柳绵绵不急于扩张,也是想着既然做了,就尽量做好,把“巷子口”打造成一个好的小吃品牌。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自己做太累了,不符合她咸鱼享受人生的规划,所以她是准备回头寻摸个合适的合作伙伴,把这一块的业务交给对方做。
  说回来,柳绵绵虽然预料到会有人跟风,但确实也没有预料到跟风的人会这么快出现。而且那摊子打的招牌还是“胡同口炸鸡摊”,山寨得明明白白。
  本身炸鸡店开业就不久,“巷子口”这个牌子还没到深入人心的时候,现在突然又冒出个胡同口,很容易让顾客混淆。
  最最重要的是,如果对方食物品质好味道好也就罢了,可柳绵绵让人去买过一份,口味真是非常一般,咸不说肉还很柴,这要人家把他们混为一谈,这真是要影响“巷子口”的口碑了。
  “口味差是一方面,他们的食材好像也不怎么好。”许海棠自己是搞采购出身的,对这方面自然尤其关注,对方用来炸东西的油就不怎么样,面粉好像也是不好的面粉,肉似乎也一般般,可能是有时候一天没卖完,第二天第三天就接着卖。
  柳绵绵靠在躺椅上,想了想,说:“哪怕便宜,他们这摊子也做不下去的,竞争真谈不上,就是容易给咱们抹黑。我们这边还是尽量从树立品牌的角度,打响自己的品牌。找报社、电台做广告吧,广告词简单一点,就类似炸鸡就吃巷子口,巷子口炸鸡,唯一正宗西式炸鸡之类的,重复至少三遍,你们回头仔细想想,尽快搞起来。”
  虽说这种重复轰炸式广告挺招人烦的,但是不可否认,这是最简单的打出知名度的方式。
  这一点,柳绵绵可是深有体会,上辈子某些产品她虽然从来没有买过,但是因为对方无孔不入、重复到让人厌烦的广告,她印象深刻到,再穿越一辈子估计都忘不了。
  许海棠眼睛一亮,主动说:“那我到时候和伍衡也再商量一下,咱们可以再去他的舞厅宣传一下,上次西餐厅的宣传效果很不错,他后来还特地找人跟咱们学了那个舞蹈,天天在舞厅里表演呢。”
  再好看的舞蹈表演久了自然也不行,伍衡是个脑子灵活的,很快就找了人又排了几个舞,虽然演出效果都不如西餐厅那个舞蹈,但是也给舞厅增加了不少客流量。
  反正每天晚上都有舞蹈,再编个跟炸鸡有关的舞蹈去表演一下也挺好的,柳绵绵同意了许海棠的提议。
  不过她其实还有点奇怪,许海棠称呼伍衡居然都不是伍老板,而是直呼其名了,这俩人的关系什么时候这么好了?
  当然,这是许海棠的私事,柳绵绵虽然好奇,却不会问的。
  俩人商量了一下,许海棠很快就走了,她也不耽误,马上去了报社和电台。
  这时候大家做广告的意识其实也不是很强,不过南城晚报的主编是个脑子活络的,前几年就开始在报纸上开辟广告版面,后面电台也跟着开始搞广告时段,所以想做广告还是简单的。
  之前开服装店,柳绵绵是没想过做广告的,毕竟服装又不是他们自己生产的,也没什么品牌效应,没必要。
  而芷江西餐厅作为南城老牌西餐厅,本身就有一定知名度,自然也没必要上报纸广播宣传。
  倒是炸鸡店,柳绵绵是想要做品牌的,所以倒是很适合用广告的方式迅速打出知名度。
  本来要不是有个“李鬼”,柳绵绵其实更倾向于开几家分店,慢慢把品牌做出来,现在倒是转变了想法,干脆直接推开,分店的数量也可以增加。
  柳绵绵正思考呢,就见刘婶怒气冲冲地进了院子。
  “怎么了?”柳绵绵奇怪问,刘婶可是个好脾气的人,很少见她这副样子。
  刘婶气得头发都快竖起来了:“我知道那个该死的胡同口是谁了!”
  柳绵绵稍稍坐直了:“哦?”
  要说好奇,其实她也有点好奇,她好奇究竟是谁脸皮这么厚,东西做得这么难吃。
  看刘婶这样子,应该是她们认识的人,再联想那个摊子是摆在帽儿胡同路口,柳绵绵忍不住脑洞大开:“总不会是孙家人吧?”
  可转念一想,又觉得不对,孙家人要么上班要么带娃要么喝酒胡混,没有能抽空干这个的呀。再说,那摊子上的人不少人都见过,大家都不认识呀。要真认识,那早都传开了。
  刘婶搬了把凳子坐下,这才说:“哦哟,真是气也被气死了,那个小伙子是老曹的侄子,跟他一起干的是他对象。老曹这个不要脸的,她在咱们这儿帮忙,学了腌鸡肉裹面粉,肯定就是她教的她侄子。”
  其实本来你偷偷学了,另外找个地方偷偷干这个营生,也没人会说什么。
  可恶心就恶心在,他们不但偷学了炸鸡店的手艺,摊子还要摆在炸鸡店附近来,名字还要起得似是而非,就连看铺子的人,都要学着炸鸡店,弄了一男一女两个小年轻,这不是纯纯就是故意来假冒蹭名气的吗?
  刘婶气得呼哧带喘的,柳绵绵发过来安慰她:“咱们找人帮忙,就得承担这个风险,不过他们学的也就是皮毛,画虎不成反类犬,就他们的水平,那摊子应该不用多久就摆不下去了。”
  摆摊子也是要成本的,推拉的三轮车,定制的炉子,这些都是钱,回头那摊子真要做不下去,曹大妈的侄子怕是还得怨她出这么个馊主意。
  要不是影响到炸鸡店的名声,这种程度的竞争对手,柳绵绵原本都懒得理会。
  不过,之前还说曹大妈有所改变,现在看来是狗改不了吃屎,她这么做,估计一帮老姐妹是不会再待见她了的,至少刘婶是恨不得撕了对方的。
  许海棠那边动作非常快,第二天广播和报纸上的广告都出来了,然后不出三天,柳绵绵就听见巷子里的熊孩子都在学嘴那些广告词了。
  “巷子口炸鸡店,正宗炸鸡,炸鸡正宗,只有巷子口。”
  “吃鸡只吃巷子口,吃鸡只吃巷子口,吃鸡只吃巷子口……”
  
        a href="https://www.海棠书屋.net/zuozhe/PTk.html" title="半两青墨" target="_blank">半两青墨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