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院子里静悄悄的,只有许丽坐在廊檐下搓着绿豆壳儿。
许丽看见她出来,边搓豆子边说:“早饭在锅里闷着呢,洗洗快点去吃吧,再睡晚点,都得赶上吃午饭了。我说要把你喊起来,小沈还不同意,说反正没事,让你睡到自己醒来。”
柳绵绵打了水洗脸。
许丽忍不住问:“你在婆家也每天这么晚起的?”
柳绵绵隔着毛巾含糊地嗯了一声。
许丽叹了口气,说:“我听国梁说,你那个弹琴的工作,中午才上班。不过嫁到别人家里,不说多勤快,家务总得搭把手吧,再怎么也不好天天睡到日上三竿再起来的。你公公婆婆脾气再好,时间久了,怕是也会不满意。你说你要是嫁在乡里,我倒是也不这么操心了,顶多让你哥哥们时不时去给你撑撑腰。你嫁在南城,还是那样的家庭,家里真是一点都帮衬不上。”
柳绵绵拧干了毛巾,把毛巾挂在廊檐下用旧电线拉起来晾衣绳上,才笑眯眯对许丽说:“我要是太勤快,刘婶就觉得自己没用了,婆婆和刘婶就喜欢我这样的。”
她还挺喜欢听许丽这样碎碎念的。
上辈子父母死后,她其实大部分时间都是一个人,虽然也有朋友、有亲戚,但是这些人和父母是不一样的,只有父母才会这样毫无顾忌地唠叨、担忧。
柳绵绵挺喜欢余家人的,他们是真的关心她,她也很愿意和他们做一家人。
“你这孩子,人家看你这么懒,肯定是不好意思当面说你什么。”许丽失笑摇头。
“嗐,不信你回头问沈维舟和王志远。”
柳绵绵进厨房捧了早饭出来,白粥、南瓜饼和鸡蛋,还有一小碟萝卜条。
这个萝卜条是许丽自己腌的,南城口味的酸甜口,带轻微一点点的辣,很爽口,很好吃。
柳绵绵坐在椅子上慢悠悠吃早餐,随口说:“妈,你这萝卜条腌得太好吃了,可以拿去卖了。”
许丽觉得她真是想一出是一出:“谁家没有萝卜,谁家不会腌萝卜,卖给谁哦?”
柳绵绵:“卖给那些一根萝卜、一根咸菜也要从菜场买来吃的城里人啊!”
许丽迟疑:“你觉得能卖出去?”只要一想到余国梁花一百五十块钱包了鱼塘和荒地,许丽就觉得心头发慌,简直恨不得出门都要在地上找找,看能不能捡几分钱,给家里增加点收入。
“当然了,就我婆婆,肯定就愿意买。”俞婉就挺好这一口的。
“哦哟,你这孩子,消遣起你老娘来了!”许丽有些失望,不过又觉得没人买才是正常的,狠狠搓了一把绿豆,说,“你婆婆爱吃,回头你多带点回去。”
柳绵绵知道她不信,也没多解释,而是问:“他们人呢?”
余家人不在正常,毕竟余家人口不少,分的地也不少,每天要干不少农活,可沈维舟他们也不在就有些奇怪了。
想到沈维舟,柳绵绵不禁想起昨晚上的事,脸颊顿时有些热,赶紧低头喝了一口粥。
许丽没注意她,边把分拣出来的绿豆倒进陶罐边说:“一早村里就过来喊人了,让你大哥去村委会办公室签合同,你大哥怕自己考虑不周到,就让小沈一起过去了,你小姑子还有那个小伙子就也跟着去看热闹了。”
照她观察,小沈好像不太愿意去,出门口往房间里看了好几眼。
许丽心里暗笑,闺女睡在自己家里,女婿还不放心呢。
不过这也证明小两口感情好,看他们这样,她这心里才觉得安稳呢。
“村里是答应签长约了?”柳绵绵问。
之前余国梁提出来要承包三五年,村里几个干部说要商量一下。这明显也没商量多久啊,一大早的就喊人过去签合同,这是怕时间久了余国梁想清楚反悔吧?
“嗯,说既然要签久一点,干脆就签五年,因为承包时间长,承包金也给降了一些,按一百二十来,一共六百块钱。”说到六百块钱,许丽声音都有些发颤,不算闺女的话,他们全家的存款加起来也没有这么多。
“相当于买四赠一了。”柳绵绵笑道,“那还挺划算。”
养鱼是肯定能挣钱的,这时候物资还不怎么丰富,但凡是肉,不管是鸡鸭鱼肉,都广受老百姓喜爱。只要养成了鱼,就不可能卖不出去。
至于养不养得成鱼,乡里不是有技术员嘛,跟乡里汇报一下,用“培训费”、“学习费”之类的名目,给人一点报酬,经常把人请过来指导指导,这鱼就不可能养不起来。
还有那一整片的山地,土地育肥也是要投入的,承包时间长一点,绝对是对他们有利的。
何况总价还少了一百五。
这合同签了,柳绵绵怀疑都不用到明年,到今年年底,养的鱼、种的花生出产了,村里人就得后悔。
许丽发现闺女确实是不一样了,听到六百块钱,就跟听到六块钱、六毛钱似的,一点反应也没有,竟然还说挺划算。
她听余国梁说过,说老幺现在可能挣钱了,弹琴每个月能挣不少,她还和别人合伙儿做生意,一天就能挣别人好几个月的工资。
虽然心里还是没底,但许丽也不说什么泼凉水的话,干脆舀了碗绿豆进厨房煮绿豆汤。
闺女回来带了不少东西给他们,昨天当着女婿的面,许丽也不好意思多看,等到昨天夜里睡觉前,老两口才把那个行李袋打开看了,发现都是一些他们想买都不一定买得到的好东西,饼干、奶粉、奶糖、一盒一盒的营养品,还有两双铮光瓦亮的牛皮鞋。
大包的红糖和白砂糖,是里面最不起眼的东西。
不过,也正是有了那么多糖,许丽才敢煮这么一大锅绿豆汤。
这没糖的绿豆汤可不好喝,放了糖的绿豆汤,再放凉水里稍微镇一镇,那滋味才叫好呢,比西瓜都好吃。
就在院子里到处飘散开绿豆汤的甜香味时,其他人回来了。
“老幺,哎呦,你可起来了。”余国梁的脸上全无刚签完合同的喜悦,反倒皱着眉头一脸的为难和尴尬。
柳绵绵吃过早饭,坐在廊檐下发愣,听见声音抬头,问:“合同签得不顺利吗?”
余国梁尴尬:“这倒不是,村委说按五年六百元承包给我,妹夫说这个价格挺合适,也帮我看过合同了,我就签了。村里答应钱可以分两次给,今年给三百,明年开春再给三百。”
这不是挺顺利的?
分两次给钱,第二笔承包款甚至可以从第一茬鱼卖掉的利润里面出。
柳绵绵疑惑:“那怎么?”那你怎么一副不高兴的样子。
“是这位同志,想找你谈小墩村鱼塘的事情。”沈维舟插话说。
柳绵绵看向他,两人的视线在半空中交汇,然后不约而同地移开了。
跟在余国梁身后的中年男人马上站出来,说:“对对对,我是小墩村的村干部,我听说你有意向承包我们村的池塘和山地,我们村委昨天夜里开会商量了下,觉得大家都是隔壁村的,池塘和地又是连着的,承包给你们也挺好,按照你们村的价格就行。”
柳绵绵:“啊?!我什么时候……”
等一下,她想起来了,她昨天确实是说过,如果南花9号种得不错,可以扩大种植规模,把隔壁小墩村连着的那一片也承包过来,然后池塘也是,离得不远,干脆挖通了。
可这话她是家里随口说的呀,怎么这么快就传到小墩村去了?
余国梁挠挠头,不好意思道:“是我和老二,昨天上茅房的时候聊起来,被村里人听见了。”
主要是老幺说的这个场景太诱人了,他们兄弟俩就畅想了下。
吹牛嘛,哪个老爷们儿不吹牛呀?
哪知道就被人听去了,那人正好是小墩村嫁在他们村里的,亲戚还是小墩村的村干部,想着小墩村的池塘和山地也是那么空着,要是能承包出去,每年多个一百多块钱,对村里来说也是个进项,于是就赶紧跑去隔壁说了。
这不,小墩村的村干部连夜开会,然后一大早就跑来找余国梁了。
余国梁都傻眼了。
这六百块钱巨款的合同刚签完呢,小墩村居然又想跟他签六百块钱的合同?!
把他卖了他也不敢啊!
照他自己的意思,他是当场就要拒绝的,结果沈维舟听了,却说让他们一起过来,当面问问柳绵绵的意思。
一千两百块钱,余国梁知道柳绵绵应该是拿得出来的,可问题是贪多嚼不烂呀,原本一口池塘一片山地,他们一家子伺候起来都有点困难了,何况再来一口池塘一片山地?
他提醒柳绵绵:“咱们家可没那么多劳动力,到时候侍弄不过来。”
柳绵绵想了想,说:“这不是问题,到时候在村里找几个人帮忙就行了,不管是每个月发工资,还是按天数给劳务,都没关系的。”
就算是原先一口池塘一片山地,她也是准备让余国梁找几个人帮忙的,这是必要的人工成本,没必要节省。
a href="https://www.海棠书屋.net/zuozhe/PTk.html" title="半两青墨" target="_blank">半两青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