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完结屋>书库>综合其它>青云道> 第73章

第73章

  
  沈尧手中一顿,没有回答。
  第54章 归心似箭当时轻别意中人
  他眼前浮现出一张白皙清秀的脸,浅笑嫣然。
  “沈尧,我若喜欢一个人,我不会这样写。”
  “那你会怎么写?”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沈尧晃了神,手中一松,书掉在地上,发出啪得一声响,他仿佛大梦初醒般,低下头,视线刚好落在地上随意散开的古书上,书页的第一行里赫然写着一句诗,
  “当时轻别意中人,山长水远知何处。”
  他只觉胸口好似被无尽的黑暗吞噬,突然疼痛难忍,过了一瞬,他才缓缓合上书,站起身将他从它放回原处。
  少川看出他不对劲,走过来,伸出手在他眼前晃了晃,“喂,沈尧,你不会被我说中了吧?
  我就说这次见你总觉得怪怪的,这些年我可从没见你对哪个女子上心过,她长什么样?是哪里人?不会比本殿下的废太子妃还好看吧?”
  沈尧抿着嘴,带着一丝自嘲和苦涩,“自然是……天下无双。”
  少川满脸不屑,“吹吧你就,不过……就你这性格,深沉世故,即便你真喜欢一个人,恐怕也会无疾而终。”
  他拍拍胸脯,眉眼上扬,
  “怎么样,要不要本殿下出马,帮你把她抢回来!”
  沈尧拿书敲他的头,“你是土匪吗?还抢?快点帮文帝找书吧,再不回去恐怕要派人来催了。”
  少川捂着头,恍然大悟,“啊,对啊,我父皇说他要看什么书来着?”
  “资治通鉴。”
  “嗐,那本书不在这,我记得……好像是在父皇的书桌上。”
  少川绕过书架,在书桌上面一顿胡乱翻找,碰掉了一地的书。
  沈尧无奈地蹲在地上收拾。
  直到……他看到一封信。
  这封信并未署名,信封也已经发黄老旧,可鬼使神差地,沈尧就是觉得,这封信……与他有关。
  他轻轻地打开,信上面,只有四个大字,
  “沈尧安否?”
  笔锋刺透纸背,字迹遒劲郁勃。
  沈尧的心中隐隐透着一股不安。
  少川望了过来,“看什么呢你?”
  他将信接过后,一脸惊讶,“这信是谁写的?怎么会在我父皇的桌上?”
  他蹲下身子,往地上随意一扫,“诶,快看,这还有许多。”
  沈尧低下头,就见书本中,还夹杂着许多这样的信,大概有三四十封,他颤抖着又捡起一封打开,依旧是没有署名,也依旧是四个字,
  “沈尧安否?”
  直到他将所有的信打开,才终于看到了一封不一样的。
  “天授四年,十月初六。”
  “文昌,记得你曾与我说过,高处……不胜寒,可我竟到今时今日才明白,真是可笑至极,如今……我虽身处高位,身边却已再无一人可信,现将皇兄之子托付于你,望君莫负,他日安国若有需要,我定……全力倾之。”
  署名是……沈淮渊。
  沈尧目光空洞,手中的信件也啪地一声掉在了地上。
  那是……那是永安帝的名字。
  天授四年十月初六是他……初到安国的日子。
  沈尧只觉得冷,他好像在一瞬间被冻住,身上也泛起了一层寒霜。
  “沈尧,你怎么了?”
  少川紧张的问道,他捡起信件一看。
  瞪大了眼睛,“这……这是永安帝给我父皇写的信?
  可我记得……你曾与我说过他对你厌恶至极啊?”
  少川抬头看向沈尧,才发现他的眼神里皆是茫然。
  沈尧心中多年的疑惑突然就好像有了结果。
  永安帝厌弃他,为何允许皇后对他偏爱?若父王真是他害死的,又为何要留下他的性命?还有他又为什么没有将他永远留在安国而只约定十年,真的只是因为皇后求情吗?
  文帝若没有永安帝授意,又怎会如此高看一个质子。
  难道……是他错了?
  那他这些年的筹谋都算什么?父王又究竟是怎么死的?
  沈尧渐渐地凝聚目光,他蹲下身,将所有信件收好,又站起,看向窗外雨后彩霞,正色道,“少川,我……得马上回庆国。”
  少川一脸担心,“沈尧,此事要不要先问问我父皇。”
  沈尧摇头,文帝今日莫名其妙让他二人来找书,或许……就是为了让他看到这些信。
  而他现在已不想再通过别人的口中了解事情的真相。
  他只想快点回去,好好地……问上一问。
  少川着急道,“那……那你不等我登基了吗?”
  沈尧将信包好,勾起嘴角,隐隐带着丝欣喜,“不等了,归心似箭。”
  少川撇嘴,“我看你是重色轻友。”
  沈尧抬眸,望向少川鬓间隐隐的白发,莫名的心酸,他苦笑,
  “少川,今日……你尚未登基,你我依旧为兄弟,他日你君临天下,你我便君臣有别。”
  少川垂头,小声嘟囔,“什么君臣有别,”他眼神落寞,鼻尖泛酸,“沈尧,这些年……你总是有很多心事不与我说,我也不知道你在庆国到底在谋划什么,可……只要你想,你可以留在安国,不论何时,我身边……总有你的位置。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沈尧神色微动,他相信,这是少川的真心话,可他却不能当真,有些话只在说出的那一刻才做数。
  但谁又能保证此生不变呢。
  他伸出拳头打在少川肩上,凝眉嗤笑,“臭小子,我才不要留在这,每日还要叩拜你,想得美。”
  他目光深邃,眼里带光,“但是……我答应你,在我这里,没有安国新帝,只有太子少川。”
  少川见沈尧去意已决,他无奈地摆摆手,“罢了罢了,强扭的瓜不甜,你回去后告诉长宁快点回来,我和父皇都很想她。”
  沈尧快步走出殿外,大声回道,“那就要看她自己愿不愿意了,帮我跟文帝说一声,他的好意……我收到了!还有,借你们宫里的花一用!”
  少川追出门去,莫名其妙,“哎,什么花啊?”
  沈尧却早已没了踪迹。
  他出了宫门一手拉起缰绳便翻身上马,直奔将营。
  帐内,阿招和李健锐两个人正在划拳,吴昭靠坐在一旁喝着闷酒,时不时地捡个笑。
  李健锐破了相的脸上贴满了纸条,颇显滑稽,他看见沈尧掀开帘子的瞬间眼神顿时一亮,表情哀怨,“殿下,将士们也休整的差不多了,咱们什么时候回庆国啊,俺都想俺娘了。”
  “你少放屁!”阿招一拍桌子,“你昨天还说你娘都死了八年了,快点快点!你又输了!接着贴!”
  李健锐缩着脖子,小声嘟囔,“死了俺也想啊。”
  沈尧却垂下眼,嗓音低沉,“今夜就走。”
  李健锐伸手一把将脸上纸条摘下,满脸欣喜,大喊道,“俺去收拾东西!”转身就跑没影了。
  阿招诧异,“王爷,怎么这么突然,不是……要等太子登基吗?。”
  沈尧转过身,“事情有变,路上说。”
  “可这……天都黑了。”
  吴影从后面给他一个脑瓜崩,“让你走就走,哪来那么多废话!”
  ………………
  永福宫里,烛光摇曳,薛杜若盘坐在榻上,手中捻着佛珠闭目低语。
  长宁则伏着身子趴在桌案前抄写金刚经。
  薛杜若念完最后一段,睁开眼,面露慈爱,“长宁,已经很晚了,你回去吧,别在这里陪着本宫这个老人家了。”
  长宁神色认真,手中笔未停,“皇后娘娘,这本经书我还有五页就抄完了,今日事今日做,总不能留到明日。”
  薛杜若眉眼温柔,嘴角弯起,“好孩子,辛苦你了,如今安国大局已定,等沈尧回来后,你与沈诺的婚事定下来,本宫也能松口气。”
  长宁耳尖泛红,她小声道,“那到时候,长宁日日来陪着娘娘抄佛经。”
  薛杜若笑着点头。
  一刻钟后,天已经彻底暗了下来,长宁才从永福宫里走出来,春风拂过,一股凉意随之而来。
  她抱着胳膊,刚走出几步,却发现……角落里站着个人影。
  她壮着胆子问道,“谁!”
  “长宁,是我。”
  嗓音低沉温柔,如沐春风。
  长宁跑过去扑在沈诺怀里,灿烂的笑,“你怎么来了。”
  沈诺将外衣披在她身上,又将她的手包裹在掌心,“听说你今日进宫帮母后抄经书,我想着这么晚了你一个人肯定会害怕,索性就在门口等你。”
  长宁低着头,心里燃起一股暖意,“那你怎么不进去等,这外面黑灯瞎火的。”
  沈诺牵着她,柔声解释,“进去等怕你分心,抄经书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到心如止水,方才灵验。”
  长宁低眉浅笑,看着石板路上二人相偎的身影,手腕处玉镯叮当作响。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