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周桨鸣一愣,没料到她会回击,没忍住笑起来。
  “是啊,那你摸摸腹肌呗?特意为你练的。”
  黄转青手里的胶布贴歪了。
  她眼神难以置信的嫌弃:“你是变态吧?”
  周桨鸣笑得更大声。
  黄转青翻了个白眼,用力把胶布按平,暗骂:脸皮是城墙做的吗?
  到了第三次,第四次换药,这几乎成了固定流程。
  周桨鸣脱衣服脱得自然,黄转青处理伤口也驾轻就熟。
  他再逗她别动手动脚,她就面不改色回敬:腹肌练得不错,继续保持。
  周桨鸣的拖鞋也取代了蓝色的塑料鞋套,放在了黄转青家门边。
  偶尔会在黄转青也出门时,和她的拖鞋并排而放。
  到了黄转青腓骨骨折的复查日。
  周桨鸣开车送她去医院。
  “你自己进去没问题吧?片子拍完结果出来叫我。”周桨鸣把她送到电梯口。
  “小意思。”黄转青摆摆手。
  “我去那边抽根烟。”周桨鸣指了指不远处的吸烟区。
  “少抽点。”黄转青叮嘱了一句,进了电梯。
  周桨鸣并不知道,就在他走向吸烟区时,黄转青在骨科诊室外的候诊区,再次看到了那个佝偻的身影——刘强的母亲。
  她比上次见到时更瘦,像一片枯叶。
  黄转青的情绪南平,犹豫了几秒,还是在老人旁边的空位坐下。
  “阿姨。”黄转青轻声。
  刘母迟缓抬起头,认出了黄转青:“姑娘,腿好了吗?”
  “好多了,谢谢阿姨关心。您怎么来了?”
  刘母的眼泪涌了出来:“我儿子的后事都办完了,就在前天。”
  她似乎说不下去,只是不停地抹眼泪。
  “您要保重身体。”黄转青只能干涩安慰。
  陪着刘母坐了一会儿,广播叫到她的号。
  她站起身:“阿姨,您多保重。”
  复查结果很好,骨头愈合顺利,医生给取了石膏,嘱咐可以慢慢尝试脱拐行走。
  周桨鸣接她回去的路上,她异常沉默,周桨鸣以为她是累了,也没多问。
  回到家,黄转青没有立刻去工作。
  她关上门,拿出手机,调出那段记录了候诊大厅混乱一幕的视频。
  画面里,刘强姑父的咆哮,挥舞的拳头,周桨鸣被推搡的身影,保安迟来的阻拦,都有。
  然后打开电脑。
  这是她深思熟虑后的决定。
  她登录周桨鸣所在医院的官网,找到了投诉建议的入*口。
  投诉主题:关于候诊区暴力事件及医院安保失职的投诉。
  投诉人:黄转青,事件目击者及受惊扰患者。
  被投诉方:医院。
  详细描述了事发时间、地点,及暴力袭击过程。
  根据《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第十五条,黄转青明确指出保安人员虽最终到场,但反应不够及时,未能有效在暴力发生时进行阻止,导致周桨鸣医生遭受人身伤害。
  因此对现场其他患者的就医环境安全权造成侵害,导致了患者产生强烈的恐惧感和心理阴影。
  黄转青还补充说明,周桨鸣在刘强治疗期间,不仅尽职尽责,更在其家庭经济困难的情况下,以匿名方式通过社会筹款平台进行捐款。这一事实,涉事家属毫不知情。周桨鸣在承受其无端暴力伤害的同时,还承担了其家庭的经济负担。
  黄转青写得清晰。
  一要医院必须正视其在本次事件中的安保失职问题,加强安保措施,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二要医院应主动联系涉事家属,向其说明周桨鸣匿名捐款的事实真相,并要求其就暴力伤害行为向周桨鸣医生进行正式公开的道歉。
  三要医院应对投诉人因目睹暴力事件导致的心理阴影给予书面解释和致歉。
  最终还有一句:投诉人持有事件现场完整视频证据。若院方在七个工作日内未给予回应并推动道歉事宜,投诉人将保留向卫健委进行进一步投诉举报,并向社会公开相关证据的权利。
  黄转青逐字逐句检查,确保逻辑清晰,诉求明确。
  既有法理依据,又有情理事实,还有视频证据作为威慑。
  强调了自己作为受惊扰患者的身份和心理阴影,比单纯为周桨鸣出头更有策略性,也更能触动管理层的神经——毕竟,患者体验和安全是医院评级的重要指标。
  这不是报复,也不是为了彰显什么。
  她只是想去碰一碰那看似坚固的息事宁人的墙。
  涟漪会迅速扩散到它该去的地方。
  医院管理层高度重视。
  那段视频是无可辩驳的铁证,证明了安保确实存在疏漏。
  黄转青以受惊扰患者身份提出的投诉也很有分量。
  周桨鸣匿名捐款的事实,则让整件事的性质变得令人唏嘘。
  院方紧急开会,权衡利弊。
  冷处理周桨鸣的委屈是一回事,但涉及到患者投诉,安保漏洞被坐实,可能引发更大的舆情,那就是另一回事。
  他们很快联系了刘强的姑父。
  压力和信息最终传递到了该去的地方。
  黄转青复查完,周桨鸣也重返工作。
  一个傍晚。周桨鸣刚结束一台手术,就接到一个陌生的本地号码来电。
  他接起:“喂,你好。”
  “周医生,我是刘强他姑父。”
  周桨鸣没有应声。
  “我今天刚知道强子治病那些钱,你给捐了那么多。你帮了我们那么多。”
  听筒里只有粗重的呼吸声。
  “我对不起你,我不该打你啊!周医生我对不起你,真的对不起!”
  周桨鸣听着依旧沉默。又看到那个在挥舞拳头的男人,看到黄转青替他委屈时明亮的眼睛。
  “好的,道歉我收到了。”
  他没有说没关系,也没有说原谅。只有:道歉,他收到了。
  挂断电话,他走到窗边,看着楼下熙攘的人流和车灯。
  拿出手机翻到黄转青的号码。最终却没有按下去。
  点开微信,给她发了一条信息:“我今天下班早,晚上想吃什么?”
  没有提道歉。
  过了一会儿,黄转青的回复跳出来,带着一个翻白眼的表情:“自己叫外卖!我时间紧任务重,没空理你。”
  周桨鸣看着拒绝,莫名其妙开始傻乐。
  医院大厅的宣传栏上,“和谐医患关系”的标语泛着光。
  周桨鸣走过时,看都不看。
  第30章 再见悲哀羊角me,羊角You……
  北京的深秋,应是景美人美。
  可黄转青被两根鞭子抽打着。
  一根是陈毓的植物科普插画,另一根是孟知春导演对新话剧《回声》的狂野构想。
  日以继夜,沉浸在画纸之间,水彩的晕染与工笔的勾勒交替。
  岩石峭壁的冷硬粗粝,茎蔓的柔韧攀附,叶片的脉络,花蕾的形态,都被她捕捉。
  那个信息框里,放大后的花朵结构图也已着色完成,科学性与艺术性融合。
  整幅画作进入最后的调整阶段,进度条已加载至95%。
  与陈毓的沟通也顺畅。
  在严谨的科学框架内,给予了黄转青极大的艺术发挥空间。
  她欣赏黄转青对濒危感的视觉化表达,背景深处状态萎靡的同种植物,以及主体植株充满生命张力的亮色。
  与此同时,《回声》项目的齿轮也在高速转动。
  孟知春导演的风格果然一如既往,再次跳脱了传统话剧的叙事框架,转向更注重情绪流动和意象叠加的实验性表达。
  视觉,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黄转青线上参与了好几场创意会议。
  会议里充满了天马行空的碰撞:如何用光影切割象征记忆的碎片化?如何用不断变换的装置暗示角色内心的回声?
  每一次讨论都是头脑风暴,烧得黄转青既兴奋又疲惫。
  一次会议结束,孟知春特意留下黄转青单独聊了几句。
  “你辞职了?”
  “对,彻底是自由身了。”黄转青坦言。
  “很好!”孟知春的声音里是毫不掩饰的赞许,“我就知道你不缺做选择的勇气。也愿意备付代价。人这一生关键的节点就那么几个,能有勇气做出选择,比什么都重要。这也需要魄力。”
  做选择的勇气。黄转青重复着这句话。
  勇气……
  她想起那个晚上,周桨鸣表白的那个晚上,那个在心跳如雷中选择了逃避的夜晚。她当时拥有的是勇气吗?
  好像不算是。
  线上会议结束,陈毓的微信消息就跳出:“青青,晚饭下来吃哦!”
  黄转青揉了揉脸,关掉电脑,深吸一口气,将《回声》搁下,也将那点关于勇气的怅惘搁下。
  下楼,推门进去,周桨鸣果然也在。
  
      a href="https://www.海棠书屋.net/Tags_Nan/QingYouDuZhong.html" title="" target="_blank">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