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只是早朝真不是人干的,短短半个月,他已经长出黑眼圈,每天只恨不够睡。
  【中宗一生武德充沛,活了半辈子,没干过一件软事。
  这个武德充沛不仅体现在对内,同时也体现在对外。宁朝的铁骑在遍布整个东面大陆之后,游船往来于南北,不仅给中宗带来了全新的讯息,也带来了新的炮火。】
  什么?!
  文武百官、天下百姓,同时又惊又怒。
  当然,于官员而言,怒大于惊。于百姓而言,惊大于怒。
  天幕上的辉光逐渐亮起来,木质屏风背后,软椅之上,显露出两个男子的身影。
  中宗皇帝此时年过四十,鬓边并无白丝,颌下无须,眼角虽然多了几分皱纹,神态却依旧从容。
  他倾身侧坐在软椅上,手中正捏着一个众人从未见过的器具,随意把玩。
  随着他的手指动作,天幕的镜头逐渐偏移、倾斜,最终落在了不远处。
  就在中宗正对面,一个身穿官服的年轻男子,用期待的眼神看着皇帝。
  此人看着是个无比老实诚恳的模样,头顶缓缓浮现两个大字:钟铄。
  众人对这个名字没有什么印象,在年轻一代的宗亲皇室里排除了许久,也没有想出来这究竟是哪位王爷的子嗣。
  。
  最后有人一拍大腿:难不成是肃王的后嗣?
  众人:“……?”
  他们第一反应是质疑,但仔细一想,倒也不是不可能。肃王子嗣众多,也许这就是大清扫时的漏网之鱼呢?
  唯有一些重臣,他们总觉得这个名字说不出的熟悉。忽然,任恒一拍脑袋:“这不是六殿下吗?!”
  周涉几乎同时想起了六皇子的名字。他也认得出天幕上那器具:这不就是未来手榴弹的古早版本吗?
  玄学道士改良火药?倒也算是专业对口。
  【天幕上,中宗将那枚圆球翻来覆去地查看一遍,最后谨慎地放在桌上:“你已经实验过了,威力如何?”
  未来的六皇子兴奋地伸出三根手指:“整整翻了三倍!”
  中宗又看了一眼手边的小圆球,满意地说:“这件事你居功至伟,朕该记你一功。”
  六皇子喜上眉梢,笑着问:“那臣是不是可以——”
  他的话还没有说完,中宗的脸色微微一变,继而无奈地笑了:“你还真是会给朕找麻烦。”
  他这话说得很轻巧,声调也温和,六皇子却立即不安地住了嘴。
  但中宗并没有生气的意思,他伸出手指,随意撩开对方衣袖:“朕猜你炸炉也炸了不少次。手臂上的伤现在还没有好,不曾找林景程看过吗?”】
  林景程:“啊?”还有我的戏份嘛?
  同僚的目光立即窥向他。
  但天幕只是随口一提,并不打算多说,因此话题仍然延续着刚才的内容。
  【钟铄连连点头:“看过了,也包扎过了。”
  他有些不好意思一样,垂下眼帘:“只是昨日又炸了一次,臣想着早日让陛下看见成果,因此……”
  中宗心里其实明白。
  炸炉受伤这种事情是工伤,工伤当然得让老板看到,否则自己受到的伤害算什么?算空气吗?
  但这种态度是值得学习的。因此他和蔼地说:“朕知道你想做什么。从景化元年起,你就开始钻研方术,不过此事不能太过于沉迷,于国亦无好处。”
  他对佛道的态度,就是三不政策,即不推崇、不禁止、不鼓励。
  钟铄近年来一直沉迷于道学,私底下学学倒没有什么,可他偏偏想要正式出家。
  这还得了?
  近些年来,钟铄一直是群臣眼中,皇帝面前的大红人。一生钟爱在朝堂和群臣斗智斗勇的皇帝,在钟铄面前温柔和蔼,简直像是换了一个人。
  这些臣子私下讨论之事,中宗当然知道得一清二楚,他更清楚这些臣子的秉性——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总结来说就是,如果他当真给钟铄开了后门,第二天这群人就能给他送上祥瑞。不是玉皇大帝,就是西天佛祖,总之不会让他“失望”。
  但他看着钟铄期待的眼神,仍然叹了口气:“也罢,你去吧。”】
  如今的六皇子还在牙牙学语,走路也并不稳当。
  他在乳母的照看下,万众瞩目地走近弘安帝和周涉二人,摇摇晃晃地扑向周涉的腿边。
  周涉:“……”
  弘安帝:“……”他这个正牌老父亲,居然被忽略了?
  六皇子张着嘴,笑得不见眼睛。他含含糊糊地喊着周涉的名字,被弘安帝抓住腋下,猛地抱了起来。
  弘安帝把幺子上下打量一番,恨铁不成钢地说:“朕与你侄子都不信方术,怎么偏偏你这么愚蠢?”
  六皇子的笑脸渐渐收敛起来,一双小手抓住弘安帝的脸,不太开心地抵住他的下巴,转过头去要周涉抱。
  周涉无奈接过,他盯着小皇子的脸,又摸了摸他的头发,低声问:“这么喜欢我?”
  六皇子两眼一闭,已然开始呼呼大睡。
  【很多人都怀疑,钟铄是为了自保,担心外甥的屠刀砍到自己头上,所以用了自污这个计谋。
  这当然也是其中的理由之一。但是作为当时顶尖的化学家,钟铄对于玄学的热爱,绝对是毋庸置疑的。他后来甚至自己开道场,做法术,炼丹药——丹药倒是没磕下去,他进献给中宗的第二天,就被逮到宫,一群人围着逼问:你小子,是不是要给皇帝下毒?!
  把钟铄吓得连夜销毁剩下的丹药,只留了一颗用来平反。结果又被中宗一番恐吓,从此再也不嗑药。】
  六皇子睡得正香。
  群臣不约而同地想:仙丹在前,怎么算是下毒呢?不过,难不成这钟铄,当真是上天派来,特意给皇帝赐下长生不老之药?
  唉,陛下你要是不吃,咱们吃两口剩的也行,何必销毁呢?
  可惜,可惜啊。
  第78章 兄友弟恭
  【咱们先不说六皇子到底是不是真爱玄学,虽然按他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算一卦的习惯,up感觉他绝对是真热爱道学。
  景化十年五月,全新的武器装备完毕,在对国内情况稍加评估之后,中宗从此踏上了南征北战的道路。
  什么?你说朝政谁来管?那当然是他的亲亲太子,以及传说中已经反目成仇的皇后。】
  群臣疑惑,群臣不解。
  这个道路他们实在是看不懂。如果说荒唐呢,似乎又没有那么荒唐。
  储君已立,国本已定。简而言之,即使皇帝死在外面,似乎也并没有什么大问题。
  但……
  他们的脑海中同时浮现了一位故人。
  一生热爱打仗的宁太宗皇帝,半辈子都在和北狄做斗争。死前太子未立,数子夺嫡,最后闹得满城风雨。
  和这位比起来,还知道为自己的继承人着想的中宗皇帝,居然显得无比清流。
  【其实中宗主动出征,可以算作是早有预料。为什么这么说呢?从最早进攻北狄以来,就有大臣提议,在东北一面修建长城来抵御外敌。
  中宗当时一口否决,直言:北狄既然入我宁朝,防的是谁?有这个必要吗?难不成还要在我家修一个长城来防备自己人?】
  程卓然眺望远方,身后是黑压压的山林,身前是一望无际的旷野。
  什么时候宁朝才能做到这一步?这样强烈的自信,何尝不是他所期待的呢?
  但他相信,这一天总会来的。
  【说到和皇后反目成仇,Up之前就提过一次,这是非常经典的洗脑包。
  起源实际上也是某落第学子,科举不利之后,误以为是被女子占据了自己的名次,一怒之下写出了这篇非常经典的同人yy话本,围绕顾敬山之死,大刀阔斧地对真实历史进行了改编——即造谣,写得他俩仿佛不是吵架,就是在吵架的路上。
  中宗皇帝愣是没想到,自己死后还有这一劫,钟铄啊钟铄,你给皇帝算命时,怎么没算到这里呢?】
  周涉:“……”这确实防不住。
  顾寻辉:“……”爹啊,你……唉。
  你怎么变成了被说道的素材呢?
  弘安帝扯出一个皮笑肉不笑的表情。一个落第士子所写的酸书,居然能流传数百年,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
  且不说成书年间究竟是不是景化朝,即使是后世之人,想必也一定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
  【景化朝主打的就是一个能人辈出。且不提被怀乐驹等人从家里挖出来的隐世高人,每年科举都有无数贤良之才被发掘。
  中宗本人自述也说:我只是把握大方向不走偏,具体的实操还是得大家一起干。
  当然,虽然他把自己个人的能力降于无形,但是通常我们说,像他这种能熬夜打工的皇帝,其实也很敬业了。
  有时候我都严重怀疑,是不是因为这些熬夜加班的经历,才让中宗年轻时就去世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