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雷骁与范威对视一眼,面色凝重。
  周明远的确和孙薇在一起, 这证明数据中心提供的线索没有错。可是, 终归还是没有赶上周明远这个狗东西的速度,他竟然昨晚就离开了。
  范威问邻居老太太:“知道周明远和他的小表妹去哪里了吗?”
  老太太摇头:“这谁知道。小周平时不怎么理人, 我们碰到了就是点个头。要不是我人老了不怕被人嫌多问了几句,都不知道那个是他表妹。”
  丽景花园这条最有希望的线索, 像断了线的风筝,风一吹就飘远了。
  雷骁强压下心头翻腾的焦躁,转头命令队员:“仔细勘查,不要放过任何痕迹。小陈, 立刻联系房东,我要周明远所有的租赁信息和付款记录。其他人,继续走访,看有没有人留意到他们离开的方向和交通工具!”
  凌晨三点的丽景花园小区,寒意更甚。
  这大半夜的,房东电话不接,只能派人亲自走一趟,把睡得正迷糊的房东从被窝里抓了起来。
  房东一家吓得够呛,一边咒骂周明远这个租客害人,一边把租房协议、付款记录都交给了警察。
  天还没有亮,走访排查无法开展,只能坐在指挥车里等着。
  雷骁独自站在单元门口,冰冷的夜风吹不散他心头的沉重。时间一分一秒流逝,孙薇的危险指数在飙升。他深吸一口气,回到车中,连通了数据中心的电话。
  “姜主任,已确认周明远带走了孙薇,但现在人不在丽景花园,昨晚跑了。我们需要侦查方向,请数据中心提供协助。嗯,我现在就把所有走访调查、已知信息传过去。”
  数据中心的灯光如同白昼,彻夜未熄。当雷骁简洁却沉重的通报传来,整个机房的气氛一下子就凝重起来。
  “收到!”姜凌的声音没有丝毫慌乱,冷静而沉稳,“雷队请放心,我们马上开始地理画像,分析周明远可能转移的窝点。随时保持联络。”
  挂上电话之后,姜凌看向埋头查监控的李斌:“老李,还腾得出人手吗?”
  李斌连连摇头:“没有人,技术组都投入到新算法中了,我们现在正联网所有监控摄像,时间锁定为前天晚上九点半到今天凌晨,只要在摄像头里看到孙薇,立刻就会警报。”
  姜凌只能再次给远在京都的梁九善打电话:“九善,周明远已经将孙薇转移至新地点,但目前这个地点在哪里,没有人知道。我们要进行地理画像,范围大、线索少,光靠我们几个人手不够,我需要你的支援。”
  梁九善带领团队熬了一夜,刚刚趴在桌上眯瞪了一下又接到新任务,他丝毫没有烦躁,抹了一把脸,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清朗而轻快:“没问题!凌姐你说,需要我们做什么?”
  姜凌听出来了他的疲惫,但此刻案情到了紧急关头,不找到孙薇,谁也没办法安眠:“我把周明远的相关资料传给你,你先录入关键信息,随后我会告诉你怎么做。”
  “好!”梁九善的声音有些沙哑,但却精神百倍。
  刘浩然将雷骁那边传来的租房协议扫描件、房东口述的数次支付记录、一张公交卡的卡号、以及周明远的多次租房记录,全都录入数据中心的分析系统。
  姜凌走到巨大的晏市地图前,周伟和李振良立刻围拢过来。
  白板上,孙薇的照片和关键信息依旧醒目,旁边迅速贴上了周明远模糊的证件照截图和刚收到的资料。
  姜凌看向周伟:“我们要分析出周明远可能转移的地点,大伟,地理画像就得看你的了。”
  周伟重重点头:“没问题!主任你先说说画像原则,我在地图上做标记。”
  姜凌扫过白板上的信息,语速飞快地进行分析:“周明远的核心需求是控制感和安全感。他诱拐孙薇,本质是建立一个由他完全掌控的孤岛。基于此心理,他的藏匿地点选择必然遵循几个原则。”
  “第一个原则,隔离性。为了保证孙薇不被人发现,周明远需要这个地点远离熟人圈、监控密集区、警方常规排查的重点区域。他应该是担心丽景花园这个点暴露所以才迅速撤离,再次选定的地点,他绝不会再选类似熟人介绍或常规租赁区域。”
  周伟对晏城区域非常熟悉,近年来一直主攻地理画像,听到姜凌的话,立刻在地图上圈出丽景花园这个点,并沿着道路进行搜索。
  姜凌继续往下说:“第二个原则,隐蔽性。他要寻找管理松散,人员流动大,不易引起注意的地方,像那种偏僻的小旅馆、城乡结合部的自建房、或者长期无人居住的破旧老屋都有可能。”
  周伟眉头紧皱。
  “第三个原则,私密性。他要求的空间应该相对封闭、私密,他能完全掌控内部环境,隔绝外部干扰。新建、入住率低的小区单元房符合要求。另外,他偏好现金支付,银行卡近期无大额消费,公交卡使用点分散,他会选择哪里落脚,我们必须快速判断出大致方向,以便于雷队他们查找。”
  周伟盯着标记出来的丽景花园,嘴里喃喃道:“隔离、隐蔽、私密……这样的房子在西郊这一片有不少。如果他买了足够多的物资,藏起来不见人,很难找到。”
  即使有了寻找原则,但晏市的城区面积很大,再加上郊区,那范围更广。想要快速找到周明远,无异于大海捞针啊。
  一时之间,所有人都屏住呼吸,将目光投注在周伟身上。
  周伟感觉到了压力,眉毛拧成了一条线。他以丽景花园为中心,用红笔勾出可能的行进路线,沿途快速寻找着合适的落脚点。遇到符合条件的,便画上红圈。
  可是,地图那么大,等了半个小时图上便标出了七、八个红圈位置。如果一一排查,范围还是太大。
  电话响了,是梁九善打过来的:“凌姐,录入已经完成,晏城市地图也已经完成初步电子化,请告诉我搜索条件。”
  姜凌将刚才分析的结论告诉梁九善,并叮嘱道:“重点查一查他在银行网点取现的地点记录、BP点消息以及通讯基站连接点、公交卡刷卡点,再叠加全市旅馆、出租屋备案信息,进行地理画像。”
  “明白!”梁九善的声音带着一种全神贯注的紧绷感。
  屏幕上,无数细小的光点开始闪烁、连线。
  姜凌继续补充:“以孙薇学校为起点,丽景花园为中间点,结合他可能选择的公共交通工具,模拟他带着孙薇转移的最可能路线。”
  梁九善迅速敲入指令。
  地图上,一条条虚拟的路径线开始生成,颜色深浅代表概率高低。同时,周明远近期的活动重点区域也被叠加上去,在东区形成一片高亮后,西郊方向有几个零星但相对集中的点开始被算法重点标注。
  电脑果然比人脑要快,周伟放下手中笔,也站在屏幕前,兴奋地加入到分析指导中:“分析交通枢纽周边。长途汽车站、火车站西站都在西郊!他会不会想转移出本市?”
  “可能性存在,但不大。”李振良摇头,他刚和雷骁那边通了电话,“雷队询问了长途客运站和火车西站附近的夜间巡逻民警和出租车司机,暂时没发现高度疑似人员。带着一个上了警方重点关注名单的失踪少女,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风险很高。我更倾向于他还在本市,找一个临时落脚点稳住孙薇。”
  姜凌点头赞同:“对,控制者需要稳定环境来持续他的洗脑。仓促转移只会增加暴露风险,不符合其安全感的需求。九善,过滤掉大型交通枢纽密集区,重点看纯粹的居住型区域。”
  梁九善迅速调整参数。
  屏幕上纷乱的线条和光点开始收敛、聚焦。地理画像分析模型在高速运算,剔除着干扰项。
  时间在键盘敲击声和机器低鸣中煎熬地流逝。
  “发现一个点!晨曦苑!”电话里梁九善的声音陡然拔高,透着终于发现目标的兴奋。他放大了地图西郊边缘的一个新楼盘。这是一个建成不到一年的小区,宣传定位中档,但位置略偏,配套不全,入住率目测不到三成。
  “理由?”姜凌问。
  “第一,位于西郊边缘,与周明远东区日常活动范围形成明显隔离带,交通相对不便,但符合其远离原则。
  第二,一条夜间公交线路的终点站离小区步行约15分钟,周明远的公交卡记录显示他大前天下午曾在该线路一个靠近晨曦苑的站点刷卡下车。
  第三,周明远近半个月内,有三次BP机传呼的通讯基站连接点落在紧邻晨曦苑周边区域,时间都在下午或晚上,非正常通勤时段。”
  周伟凑到地图前,在晨曦苑所在位置上画了个大大的红圈,眼睛因为兴奋而明亮异常:“主任!这个地点的确符合你刚才提出的几个原则。”
  恰在此时,李斌那边也传来嘀嘀的报警声,他凑近屏幕一看,顿时跳了起来:“找到了,找到了!找到了孙薇,昨晚7点23分,她经过三阳路,银行监控扫到了她的背影,你们看!”
  
      a href="https://www.海棠书屋.net/zuozhe/NVr.html" title="胡六月" target="_blank">胡六月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