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洛云琛坐在沙发主位上,脸上露出一丝程式化的微笑,语气平和,带着上级部门常见的调研口吻:“耿师傅是吧?请坐,打扰你工作了。我们这次下来,主要是响应省里关于加强基层医疗设备安全管理的指示,做点基础调研,了解点基本情况,做个记录,很快的。”
李振良立刻配合地翻开笔记本,拿出笔,一副准备填表的样子:“是啊,耿师傅,就是走个程序,了解下日常工作情况,你照实说就行。”
姜凌则安静地坐在一旁,目光看似随意地扫视着耿立华的装扮,她的主要注意力主要放在耿立华的脸上、手上、躯干的细微动作和声音的波动上。
洛云琛问:“耿师傅,你在设备科工作多少年了?”
耿立华依言坐下,声音很平稳:“十六年了。”
他的眼神很淡定,手指也没有什么无意识的习惯性动作,这说明他并没有起疑心。
洛云琛:“主要负责哪些区域的设备维护?比如门诊楼的手术室、病房监护仪这些精密设备接触多吗?”晏市医学院旁边就是附属医院,有门诊楼,也有住院部,各种医疗设备都很齐全。
耿立华:“主要是教学实验室的仪器,还有锅炉房、水电这些基础设备。手术室那边很少去,那边有专人负责。”
姜凌观察到耿立华的语速稍微放慢了一些,提到“手术室”时,右手拇指与食指开始无意识地摩擦——这代表手术室这三个字触动了他的内心,让他有些不安。
洛云琛的态度很轻松,转过头看向窗外:“咱们上班的地方,离教学区和家属区都不近啊,耿师傅你上下班怎么来?住学校宿舍?”
耿立华:“住东头教工宿舍,骑自行车。”
洛云琛语气不变:“哦,自行车方便。现在偷车的多,锁好了吧?”
耿立华:“嗯,锁了,平时就停在单车棚里,还比较安全。”
姜凌凝神思索。
过来设备科的时候,的确路过一个单车棚,那里停着不少自行车,等下记得找人指认一下,看看耿立华的自行车停在哪里。
离案发时间已经过去四天,不知道耿立华是否清洗过自行车,不知道还能不能从那里提取到死者的血迹。
李振良翻动了一下笔记本,故意制造出一些声响:“对了,上周,嗯,就是15号晚上,雨挺大那天。咱们科里有没有接到什么紧急维修电话?或者你个人有没有被临时叫出去处理故障?”
耿立华右手拇指与食指一直在无意识地捻动着,听到这个问题,他的动作明显顿住。他沉默了两三秒才低声回答:“没有。那天雨太大,我在家里陪丫头写作业,然后就睡了,没出去。”
洛云琛继续追问,语气依然平和:“家里那晚有没有同事串门,或者听到什么动静?”
耿立华目光微闪:“我爱人走得早,家里就我和女儿两个人。那晚我睡得早,没注意有什么动静。”
说完这句话,他的喉结滚动了一下。
姜凌一直在留意耿立华的反应,敏锐地察觉到了不对。耿立华看似镇静,实则反应剧烈。第一,他回答问题时停顿时间过长;第二,他手指捻动加速,这是一种紧张时候的自我掩饰动作;第三,他喉结滚动,吞咽紧张,声音发涩;第四,他的目光始终不敢与洛云琛对视,一直垂下眼帘牢牢盯住沙发一角。
这绝不是一个被问及普通工作问题时的自然反应。
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引发了耿立华的警惕之后,为了降低压迫感,洛云琛开始转移话题。
“耿师傅在医学院这么多年,经历过的设备故障、安全事故应该不少吧?有没有印象特别深刻的?比如,因为设备问题或者操作配合问题,造成过比较严重后果的?”
耿立华的身体几不可察地僵硬了一下。
他沉默的时间更长,足有四五秒,才用一种近乎耳语的声音说:“那个,都按规程处理了,没什么特别的。”
他猛地低下头,右手握拳,仿佛想努力攥紧什么。
姜凌双目微眯。
耿立华这个反应不对劲,这是一种强烈的情绪压抑。一个技术工人对普通工作失误的回忆,绝不可能有这样的反应。
姜凌欠了欠身。
李振良适时地合上笔记本:“好了,耿师傅,基本情况就这些。谢谢你配合工作啊!”
他的语气很轻松,仿佛真的只是完成了一次无聊的访谈记录。
洛云琛也点点头:“耿师傅,辛苦了。”
姜凌全程保持沉默,扮演着安静的助理角色,但她的目光停留在耿立华那双骨节分明、沾了些许油污却异常稳定的手上停留了一瞬。
——这双手,有勒死一个人的力量。
耿立华站了起来,木讷地说了句:“那,没什么事我回去工作了。”
看着耿立华离去的背影,姜凌与洛云琛交流了一个眼神。
三人在设备科张科长的陪同下走出办公室。
经过自行车棚时,姜凌问:“张科长,哪一辆车是耿师傅的?”
张科长指一指角落:“呶,就是那辆。买了很久了,耿师傅宝贝得很,保养得蛮好。”
姜凌顺着他的手指方向的看去,那里停着一辆老旧但擦拭得还算干净的二八大杠自行车,后座上绑着一个海绵座垫,外面缝着一层碎花棉布。
张科长笑着说:“要说耿师傅最宝贝的,还是他女儿。为了接送女儿上下学,耿师傅亲自动手给她缝了这个座垫,漂亮得很,不少家长看了都学着弄。”
姜凌问:“耿师傅刚才说,他妻子走得早,是什么意思?”
张科长叹了一口气:“耿师傅也是个苦命的,女儿才三岁,老婆就生病去世了。不少人给他做介绍,但他死活不肯再婚,说不想让女儿有个后妈、受委屈。这么些年,他和女儿相依为命,是个好父亲啊。”
姜凌继续问:“耿师傅的妻子,是什么病去世的?”
张科长和耿立华共事多年,对他很了解,听到警察追问,他也没瞒着,低声说:“听说是做个手术,结果术后感染,抢救不过来,就这样人没了。”
李振良一听,整个人都兴奋起来:“那,岂不是医疗事故?”
张科长摇了摇头:“是在我们附属医院做的手术,后来转到一医院,还是没救过来。因为是内部医院,领导出面把这事给压了下来,赔了他一笔钱。唉!我们也不好说什么,只能说……运气不好吧。”
洛云琛的眼睛也亮了起来:“术后感染原因,是因为医护人员操作不当造成的吗?”
张科长:“这我也不清楚。反正医院肯定不会承认是自己的问题,只能自己认倒霉呗。”
车子开出晏市医学院,李振良压低声音,似乎担心被旁人听了去:“组长,我觉得就是他!”
洛云琛也跟着说:“我也觉得就是他。你看,案发时间无证人,二八大杠、后座加装垫子,身高、体重都符合,更重要的是,他有作案动机!他爱人死于术后感染,明显是医护人员操作不当造成,他因此憎恨医生、护士,是不是?”
姜凌点了点头:“耿立华有重大嫌疑,马上回去汇报。”
第72章 抓捕
傍晚, 五点半。
夕阳的余晖将晏市医学院办公楼的外墙染成一片橘红。
耿立华脱下手套、换下工装,面色有些沉郁。
今天省里下来的安全检查组成员,他们问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眼神, 都让耿立华坐立难安。
洛云琛看似随和却暗藏审视、姜凌的眼睛仿佛能洞穿一切, 还有李振良, 他在笔记本上记录时那支沙沙作响的笔。
——这一切,都像冰冷的针,扎在耿立华那高度敏感的神经上。
看看手表,女儿应该已经放学了。
今天是20号,周一。
女儿今年12岁, 已经是六年级,这个周四期末考试结束之后, 就可以放暑假了。下学期,她将进入医学院附属中学继续读书。
耿立华加快脚步,要赶紧去接女儿,不能让她等急了。
其实小学距家并不远, 走路只需要七、八分钟,但耿立华从女儿一年级开始就天天接送, 已经习惯。
耿立华走向办公楼西侧单车棚。
来到墙墙角落, 耿立华看向自己停放自行车的地方——那里空空如也!
耿立华猛地顿住脚步,瞳孔骤然一缩。
那辆熟悉的、擦得异常干净、后座绑着海绵、裹着碎花棉布坐垫的二八大杠, 不见了!
他快速扫视四周,眼神像受惊的野兽, 锐利而警惕。
其他车辆都在,偏偏就自己的自行车不见了。
冷汗瞬间浸湿了他的后背。
不会吧?这是不是太巧了?
上午刚被“调研”,下午车就丢了。
是警告?是试探?还是……警察已经动手了?
“怎么了?”
一道声音从身后传来,吓了耿立华一跳。
a href="https://www.海棠书屋.net/zuozhe/NVr.html" title="胡六月" target="_blank">胡六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