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想到这里,姜凌对李振良说:“良子,你抓紧时间找本关于笔迹学的书恶补一下,我们需要从笔迹学的角度来判断应玉华写的内容是真是假。”
李振良感觉到身上突然有了沉甸甸的压力,不过他知道姜凌这是在指点他,立马站起身来大声的说:“是!”
姜凌说:“时间紧,你先不要管那些定义、概念之类,只看对我们这一次交流有用的内容。”
李振良的脸有些发热。
说实话,工作之后李振良一直在与社区群众打交道,主要处理些邻里纠纷,琐事占据了他的时间,因此平时很少看书,专业学习有些懈怠。和姜凌搭档之后,他才有了紧迫感,总觉得自己懂的专业知识太少,怕拖了她的后腿。
这回姜凌让他看书学习,李振良感觉压力有点大。
《笔迹学》在派出所党群活动室里就摆着一本,但他平时根本没有看。那么厚一本书,一晚上看完,哪些是对交流有用的、哪些是没用的,他完全一头雾水。
姜凌察觉到了他的窘迫,便耐心地教他:“如果字体倾斜得很厉害,代表她当时情绪激动或者不安稳。笔画深代表强调,笔画浅代表她不想提及或者刻意淡化。”
李振良的眼睛亮了起来。
姜凌道:“测谎编题最基本的要求是所编制的问话句型必须是被试人用‘是’或‘不’”来回答。例如,可以问‘你的家是在晏市吗?’,而不能问‘你家在哪?’所以笔迹研究……”
李振良顿时茅塞顿开:“所以笔迹研究相对简单,只需要针对应玉华写出的‘是’和‘不’进行笔迹对比,这样容易总结出规律,是不是?”
姜凌点了点头:“对,就是这样。你先提前做好准备,到时候和玉华沟通时要迅速对笔迹进行分析,从而判断她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根据真假,我们再决定后续询问些什么问题。”
李振良重重点头:“是!”
这种有人带、有人提点的感觉,让李振良宛如回到学生时期,整个人的精神都振奋了起来。
给李振良布置完任务之后,姜凌看向目光炯炯的刘浩然:“浩然,你负责拟定问题。应玉华是聋哑人,心思敏感,再加上现在身心受创,怎么问、问什么,必须谨慎再谨慎。”
刘浩然响亮回答:“是!”
周伟见还没给自己布置任务,有点着急,插了句嘴:“那我呢?我做什么?”
姜凌道:“你负责守在病房外,避免外界干扰。”
一般来说,进行测谎时对室内环境有要求。
比如:房间不能太大,六平方米即可。另外,房间还得通风良好、温度适中、光线适当。最重要的一点,便是不受外界干扰。
目前应玉华还在住院,不宜挪动位置,双人病房虽然大了点,但可以用帘子形成独立、安静空间,这些都没问题。唯有不被外界干扰这一点,需要认真注意。
医生查房、护士打针、家属探望、走廊喧哗……任何一个干扰因素都可能导致交流无法正常进行,因此需要有人守在病房外。
周伟没有因为这个任务不够专业而懈怠,站起身响亮回应:“是!”
姜凌抬手往下压了压:“不用站起来,大家随意些。分配好任务之后,我们四个一起来拟定问题。”
一听到拟问题,刘浩然发表自己的意见:“讯问时我们一般从姓名、年龄这些基本信息开始,但你要求只能回答是和不,那这样问就不合适。再加上应玉华是聋哑人,心思重,咱们是不是不要太严肃?”
李振良也表示同意:“对,我们这次去是帮助应玉华,又不是审问她,个人信息直接问应队就行,一开始聊天可以选择轻松一点的话题。”
周伟提议:“要不,从天气开始?”
刘浩然附和:“对啊,可以先聊聊天气,你看我们有时候见到熟人不知道说什么的时候就会说,今天天气挺热呀,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下雨,这话匣子不就一下子打开了吗?”
姜凌摇了摇头:“最好从她喜欢的事物入手,让她降低对警察问话的抗拒感。”
喜欢的事物?李振良忽然想到了什么:“花!”
姜凌微微一笑,自己的搭档李振良真是越来越聪明了。
李振良越想越觉得自己这个建议很好:“如果说那黑衣小子是玉华的男朋友,那他一定懂得投其所好,探望病人时带一束花,这说明玉华喜欢花呀。”
姜凌肯定地点头:“好,那问题就从花开始。”
刘浩然道:“那咱们不如带一束花过去吧?现在是四月份,鲜花店的花不少呢。”
姜凌道:“行,那买花这个任务就交给你和大伟了,钱归我出。”
刘浩然忙道:“只是一束花而已,哪里用得着你出钱?”
姜凌态度很坚决:“应队帮了我很多,你们是和我一起去探望应队的妹妹,这买花的钱必须我来出。”说罢,她拿出五十块钱交给刘浩然。
要做团队的领导,必须有所担当。
姜凌现在有钱,当然不能让小组成员自己掏钱买花。
刘浩然没有再推辞,接过钱应了声:“好嘞,那我下午和大伟一起去买。”
姜凌叮嘱他:“买那种混合花束,颜色鲜艳、暖色调的,要让人一看就有种愉悦的感觉。”
刘浩然连连点头:“放心,我知道。风信子、郁金香、康乃馨还有玫瑰这些,让花店配一下吧。”五十块钱预算很奢华,估计还有剩的。
确定了从花朵入手之后,小组很快就把问题罗列出来。
“这花漂亮吗?”
“像红、黄、紫这样颜色的花,你喜欢吗?”
“那暖色的花像阳光,能驱散阴霾,你想要自己种一盆暖色的花吗?”
“喜欢玫瑰吗?”
“知道红玫瑰的花语是热烈的爱情吗?”
……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热烈讨论着,等确定下来之后便由刘浩然将这些问题全都写在一张张的卡片上,做好编号,随时取用,也可以根据回答的不同进行切换。
姜凌在旁边看着,心里美美的。自己这个小团队既团结又高效,真好。
等到这一阶段的题目设计完之后,刘浩然抬头看向姜凌:“关于花的问题问完了,那接下来我们问什么?”
姜凌胸有成竹:“等她放松下来建立起初步信任感之后,我们可以慢慢深入比较沉重的话题,比如自杀。前面我已经分析过,割腕自杀是一种自我惩罚,并不是以死亡为真实目的,那应玉华看到父母担忧、哥哥焦虑,一定会心生愧疚,只要抓住这份愧疚,就能问出她自杀的真正原因。”
李振良三人立刻开始了第二阶段问题的设计。
“你自杀之后,周围人对你的态度有变化吗?”
“你现在对自己的未来还有期待吗?”
“要是能回到过去,你还会自杀吗?”
“你觉得家人和朋友能给你带来力量走出阴影吗?”
“有没有想过和朋友聊一下心中的痛苦?”
……
一说到自杀这个沉重的话题,大家都有些唉声叹气。
李振良问:“小姜你说,亲人的爱能不能唤醒她内心活下去的希望?”
姜凌点了点头:“能。大部分自杀被救回来的人,都没有再次自杀的勇气。虽说应玉华长期陷入痛苦纠结的状态,一时想不开自杀,但当她醒过来,看到母亲苍白的脸、父亲花白的头发,还有哥哥焦急的模样,她的内心一定会有所触动。”
人活一世,不仅只有爱情,还有亲情友情。
应玉华的人生并不完美,但她有坚定的后盾,那就是父母和哥哥的爱。
即使是个恋爱脑,死过一回也该清醒一点吧。
得到姜凌肯定的回答,李振良三个人心情总算好了一些。
刘浩然记完所有问题之后抬头再问:“接下来呢?”
姜凌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冷意:“自然是要和她聊聊那个送她白色雏菊的黑衣小子,陈暮。”
接下来四个人你一言我一语将明天要问的问题整理好。
所有问题卡片都准备好了之后,李振良到党群办公室把《笔迹学》这本书抱回办公室开始读,一边读做笔记。
刘浩然则和周伟去花店买花。
姜凌则将自己的宿舍打扫了一番,准备迎接明天奶奶和妹妹的到来。虽然她没打算改变自己的人生决策,但第一次见亲人,还是要准备准备的。
第二天一早,晨光正好。
人间最美四月天,说的正是这个时候。
姜凌带着小组成员一起前往医院。
刚刚走进住院部大厅,便看到了应松茂。
应松茂应该是从昨天到现在一直守在医院,身上的警服一直没有换下来。他守了一夜不敢睡,眼底青影更深,面容有些憔悴。
“昨天晚上玉华一直在默默流泪,我问她,她什么也不说。没办法,我妈去她的房间悄悄找了找,在她的抽屉里发现了这个。”
a href="https://www.海棠书屋.net/zuozhe/NVr.html" title="胡六月" target="_blank">胡六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