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除了哪吒,白芷之外,所有人都很忙。
  连元始天尊那些个圣人也不知道去做什么,一直未能再出现,不过就算是不出现也不奇怪,毕竟圣人也鲜少在一个地方久留。
  “我们去外面看看吧。”
  在李府转悠一圈,眼看哪吒前进的地方又是她的院子,吓得白芷立刻拉住他,试图转移话题。
  哪吒被她拉着一顿,“出去?”
  “啊……去看看外城扩建的如何?”白芷艰难道。
  主要是,她最近吃饱了,不太想继续被煎鱼。
  漂亮到在阳光下近乎琉璃色的瞳孔盯着她看了会儿,直视近在咫尺的少女,直至她快要扛不住他意味深长的眼神时,哪吒才好似“大发慈悲”一般应了声。
  “嗯。”
  白芷:……
  她有证据怀疑哪吒刚刚的沉默,全都是故意的。
  心情甚好的哪吒和白芷一起去了外城。
  现在已经可以说是初具规模。
  不少屋舍已经打完地基,开始砌墙,用青砖砌墙显然比青石快得多,也节省力气。
  大大小小如回字形的屋舍呈现于眼前。
  最近几日的天色都不太好,雾蒙蒙的,像是随时都会下雪,但不知为何,自从前段时间下过一次后,倒是没有继续落雪。
  白芷和哪吒看了会儿,发现众人干的都很卖力,甚至都不需要人看,一人一妖就这么慢慢悠悠,直接走出了外城。
  天地间尽是荒凉之色。
  陈塘关外除了乍一眼看去是绿色,细看是枯黄,山顶是雪白的几座山外,正前方是一条宽敞的官道,顺着官道可以离开,只不过山路比海路难走,所以来陈塘关的商人基本都是走海路。
  但现在,哪吒和白芷不过在此地无聊的闲逛,已经看到了三四匹马飞驰而过,去往的方向自然只有一处——陈塘关。
  与西岐来往的信件越来越密集,每日都能看到枣红色的马在路上飞驰而过。
  又见一匹马奔过,马上之人穿着的是千里传信专门的服饰。
  显然不是什么商人之流。
  “西岐来的这般密切,就不怕在陈塘关的商王探子报去?”充满好奇的口吻,白芷坐在石头上,笑眯眯的看着那马匹的背影。
  虽为保险起见,她不打算接入人间帝王之争,但好奇好奇还是可以的。
  哪吒从袖子里掏出橘子,被他体温焐热,塞到白芷手中。
  她也不客气,直接剥开了就吃。
  酸甜的橘子水在嘴里炸开,哪吒的声音也同步响起:“毕竟现在的陈塘关……”
  “算是——”
  他皱着眉思考了下,像是思考用什么词来形容会比较合适,片刻,他想到白芷常说的:“香馍馍。”
  对于商王来说,即便知道西岐和陈塘关走得近,也不会放在心上,甚至喜闻乐见,这样他就有理由讨伐李靖,叫他交出手中的东西。
  毕竟海炭和纸,现在可是整个商王朝必不可少的东西。
  而西岐的姬昌与商王想的大概有些许不一样,他想逼迫李靖站队,没有粮食的陈塘关是无法成为有战力的诸侯国,哪怕兵再强盛,没有粮仓那就是不堪一击。
  所以,无论是商王还是西伯侯,本质上都没有把陈塘关李靖总兵放在眼中。
  白芷笑眯眯的把最后一片橘子塞到哪吒嘴边,声音裹着风逐渐消散:“兔子急了还会咬人,更何况是本就不愚笨的李靖。”
  “没有粮仓的将军,在他们看来,怕是连兔子都不如。”哪吒直言道。
  商王性子骄傲自负,西伯侯虽打着勤政为民、替天请命的名号,但本质上也是个有野心的,有野心之人必然自负。
  她觉得哪吒说的在理。
  拍了拍手,白芷跳下石头,道了句:“怕是开年后,就会不太平。”
  对此,哪吒并无其他想法,淡定的拉着她的手往回走。
  留下一道声音:“阿父不会输的。”
  第173章
  “啪啦、啪啦啪啦——”
  “放鞭炮啦!”
  “放鞭炮啦!”
  “快来抢糖!”
  一连串的炮竹声响起, 打破一清早的寂静,小孩子走街串巷、呼朋唤友。
  嘻嘻哈哈的往李府跑去。
  已至年关,除夕将至,坊间都已经告了假, 不能放假的也排了班。
  到处都挂着喜庆的红色, 写着福字的新奇玩意家家户户都买了些, 红色的福字贴在门上也是好看的。
  今晚就是除夕, 家家户户都在打扫, 卖肉的摊位前站满了人。
  街市依旧热闹,人来人往的, 没了冷清。
  “快跑快跑!”
  几个孩子从小巷子里冲了出来,一溜烟往前跑,路过店铺时还不忘记呼朋引伴
  一个小少年的脑袋突然出现在药铺门口,趴在门框边,眼睛提溜了一圈看到小伙伴。
  “阿鹏快来,我们去要糖了!”
  他大声冲这里面正在看药的另一小少年叫道。
  语气焦急,生怕自己去的时候没了。
  “阿兄, 快去,不然晚了咱们就拿不着了。”
  “等等我、等等我。”
  眼见小伙伴们都跑去,他也着急, 但阿祖吩咐的药方还没看到, 导致他看两眼就忍不住抬头往外看, 看到小伙伴们都一个个的跑走, 更是坐不住。
  像是屁股底下放了针。
  “今日就算了,你去吧。”
  “啊?”
  突然听到阿祖的话,小少年一时间没有反应,疑惑抬头, 瞧见阿祖扬了扬下颌,示意他去,这才开心的放下竹简,开心的说道:“我明日一定好好背书。”
  “谢谢阿祖。”
  说罢,开心的冲着自己的小伙伴们跑去。
  坐在躺椅上的老人笑着摇摇头,站起身,把那竹简收起来。
  站在药柜身后的中年男人见状,忍不住打趣道:“我小时候可没这般好。”
  收拾竹简的老人抬头,瞧见儿子挤眉弄眼,已经没有年轻时的暴脾气,笑骂了句:“那你也去。”
  “他们去要糖,我就不去了。”他笑着道,从后面的药柜里拿出生姜:“今日的姜茶还没煮,等煮好,阿父要喝一杯吗?”
  他们药铺每日都会烹煮免费的姜茶给来往的人喝。
  旁边的铁壶咕噜咕噜的煮着,往里头加两块晒干的橘子皮,又加了些生姜,片刻的功夫,柑橘的清香逸散开。
  老人点了点头,又坐回躺椅,一前一后,缓缓摇摆。
  中年男人一边抓生姜片,一边开口说道:“听说外城的屋子要定下了,我想着干脆定个大些的,四方周正些的,多交点钱,外头继续开药铺,后院可以住人,阿郎也大了,到时候有个自己的屋子,不必跟咱挤一块。”
  “后院还能种菜养鸡,阿郎喜欢小狗崽,也给他搞一只。”
  说到这,中年男人笑起来,连带着抓药的速度都慢了些。
  看向好似已经睡着的阿父,感叹了句:“青砖瓦房啊,我还没想过,自己能住上那般好的屋子。”
  说着他看了看这间住了他们祖孙三代的土坯房。
  只有两层,上面拥挤的很。
  “是啊,咱们也是住上了青砖房。”声音轻飘飘的,又很凝重,像是踩在云端,叫人有些不知所措,怀疑这到底是梦境还是现实。
  一中年女子满脸喜庆的跨了门槛,走了进来,身上穿着厚厚的兔毛衣裳,手肘上带着竹篮子,浑身冒着热汗,嘴里说道:“我买了两斤羊肉和猪肘子,等会儿我就先炖了。”
  见她回来,中年男人赶忙上前接过,发现菜篮子里有不少东西,还有那四季堂的糕点。
  “都买完了?”他问。
  “买完了,累死我了,要不是我今儿个去的早,怕是肘子都没了。”女人上前给自己倒了一杯姜茶,想到那人挤人的场景,忍不住叹道:“往年过年有这般热闹吗?”
  男人把东西放好,走回药柜后头,笑了笑:“热闹些好。”
  “是啊,热闹些好。”看着门口来来去去的人,女人重复了一遍,脸上笑容更深。
  ……
  随着鞭炮声,李府漆红的大门打开,两个差夫扛着两竹筐从里面出来。
  此时门口已经围满了小孩。
  他们好奇的站在门口,探着脑袋四处张望。
  今年听说李府会散糖,不过只有孩子们能领,所以一大清早,一群孩子已经准备就位。
  “好嘞,一人三块糖,来年长高又聪慧。”管家笑眯眯的掀开盖子,里面是用糯米纸包着的糖块,说是糖其实没那么甜。
  用的是甜菜做的,所以甜度不高,但对于这个时代的小孩来说,这已经是从未吃过的好东西。
  看到堆满的糖,不约而同的发出惊呼声:“哇!”
  白芷和哪吒出门的时候,就看到了长长一条的队伍。
  非常长的一条队伍。
  李府前后都不是街市,鲜少看到这般热闹的场景,小孩子们三三两两在空地。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