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青鸟出声道:“你看看喉咙里可还有声音学你说话?”
“哦——”屠夫恍然,“对了对了!真不见了!”
众人瞧屠夫的颈侧,刚刚还红肿的皮肤,已经开始消退,一人指着屠夫道:“真的有效,看他脖子!”
人群凑近来看,眼中的怀疑和警惕消散大半。
有屠夫带头,许多人纷纷去找刘书讨要药膏,迫不及待地涂在脖颈上,还有人当即拿着跑回家,带给患病的家人。毕竟在这个节骨眼上,连医馆医师都没有良方,这药膏就摆在眼前,未尝不可一试。
消息如疾风般迅速传开,不久,越来越多的人朝着青云阁的方向汇聚而来。有人向青鸟询问这个怪病是个什么来头,青鸟早有准备,简明扼要地为众人解释何为应病。
青云阁一带人来人往,络绎不绝,皆为求得一副药膏而来。直至夜幕低垂,人群才渐渐散去。
有青鸟、刘书在人前做事,苏筝等人在幕后操持。短短三日,当地的应病就被化解。不止于此,水梨乡和其余几个染上应病的庄子也从青云阁那处得到了解药。
连续数日,街头巷尾、酒馆茶肆都在谈论东巷巷尾那间院子,与以往带着鄙夷和八卦的心态不同,如今之人一个个对她们啧啧称奇。青云阁因此名声日渐隆盛。
汶陵张氏府邸。
一人负手而立,站于上首,压抑着怒气,“这事……你办得可真好啊。”
“属下办事不力,请家主责罚!”门客低眉敛目,语气却并不十分恭顺。
“罚你?罚你有什么用?”上首那人一甩手,怒气冲冲,“我费心费力、千辛万苦替你找来仅存的那些应声虫。你先前是怎么说的?!说什么只要将它练成子母蛊,就可以控人言语夺人心智,说的比唱的好听!如今蛊虫还未研制出,用作试验的人就先跑了!”
他转头骂道:“跑了倒还不要紧,偏偏死在野外,两日过去你们才寻到尸体,有用吗?!应声虫不还是传到了外头?现在应病到处肆虐,早就闹开了。保不齐就有人顺藤摸瓜,查到我们头上!你说说看,你要怎么赔罪?”
门客不置可否。
他头疼地揉着额头,“你这种恃才傲物的性子,除了我张家谁还会要你?”
一阵沉默后,门客生硬地转移话题:“南青山。”
“嗯,什么?”
“南青山一带,有人知晓紫珊果可解应病。”门客冷静地说,“今早刚得的消息,有人以紫珊果入药将解药分发给民众。眼下南青山附近村子里的病患已尽数痊愈。”
“若真是这样,替我去查清这事……”
第37章 迁变
眨眼已是半年后。
夏日炎炎, 酷暑难耐,莫说田间耕作的农人、街道旁的小贩,连丹心堂里静坐, 手拿账本翻阅的邱芳洲都出了一身薄汗。
眼下日头正盛,街道外骄阳似火, 客人全都回家找个凉快地方待着, 店内只有几个伙计和他们夫妻二人。
杨宜隔着盆冰块给自家娘子打扇, 尽量将凉风送到她身上,他劝道:“芳洲,你休息一会, 好不容易清闲下来, 不如回府补个觉。”
邱芳洲将杨宜的话听了进去, 没当即回应,口中念念有词,待到看完一页后, 她将账本摊开, 反过来扣在柜台上,道:“进账一日比一日多, 我天天数钱, 怎么会累?再说大热天想睡也睡不着。”
“那几个不是睡得正熟?”杨宜示意邱芳洲去看那些伙计。有人埋头趴在桌上打盹,有人直接靠在货架旁抱肩小寐。
的确, 一个个皆睡得昏天地暗, 邱芳洲轻笑一声:“不怪他们,今早青云阁将新制成的货品送过来, 来的路上被刘嫂看见, 问她们这次新到的是什么药,送药的是两个小孩子, 没什么心眼,实话跟她说是长丰丸,结果箱子刚被搬到店里,立刻就有一群人过来疯抢,他们忙活了一上午,哪能不累?”
“哦哦,刘嫂是……”
“就是对角那个开米店的。”邱芳洲恨铁不成钢,“你说说你,在水梨待了大半辈子,连街坊邻居都记不住!”她夺过扇子,将手绢丢给杨宜,“别给我扇了,自己一头汗也不擦擦。”
杨宜接过带着清香的手绢,觉得给自己拿来擦汗实在是糟蹋了,干脆用袖口将汗珠拭去,“这长丰丸如此抢手?”
长丰丸是司悦自创的灵丹,前二字是根据长丰山起的,实际上不管是取材还是功效都与北部的长丰山没有任何关系。只因为长丰山是曾经盘踞瑾水的狐族如今的居住,司悦在南青山待得久了,又被大小事物缠身回不去长丰山,难免思乡,故而以长丰二字取名,聊表情意。长丰丸既不用于养生,也不用于治病,它只有一个作用:驱虫止痒。
此丸仅米粒大小,药效却十足强劲。倘若被蚊虫叮咬,只需将长丰丸碾碎涂抹在瘙痒之处,不到半刻就会止痒。睡前在枕边放置一小盒,准能不怕蚊蝇骚扰,高枕无忧,一夜好眠。
“可不是么,暑天里蚊虫多,哪家夜里不点着灯找蚊子?薰草点香的效用比不过长丰丹半分,价钱也不贵,自然人人都愿意买。”邱芳洲道。
长丰丹由司悦制作,想法是苏筝提的,在她自恃灵力高深、百虫不侵,却一夜被蚊子于同一处咬了五个包后。
“青云阁的人会做生意,你整日也在钻研丹书,怎么不学学人家?”邱芳洲调侃杨宜。
“娘子说的是,我明日就学。”
“别给我耍嘴贫。”邱芳洲挑眉。她看四下无人注意他俩,敛了笑容,忽地凑近杨宜,低声道:“有件事……得告诉你。”
“你说。”杨宜声音也小下去。
“我可瞧清楚了,上午店里最忙的时候,有几人一前一后进来,在咱们店里逗留好半天,穿得朴素,像是平民百姓,气势却不像。那些人看上去互相不认识,可是隔一会儿就凑在一块说话。”
“外城来的?过来打探行情?”
“真是如此就好了。”邱芳洲微微摇头,“只怕又是……”她稍微停顿,“汶陵的那家。”
“张……”杨宜脱口而出,话到嘴边硬生生憋回去,“是他家?”
“像是他们的做派,见不得别家有起色。”邱芳洲哼道。
“你说这算什么事。”杨宜苦恼道,“从前也就罢了,如今丹心堂一门心思只做丹药买卖,怎么还能被他家盯上?”
“……依我看,不关丹心堂的事。”邱芳洲压低声音,“南青山里那个,才是他们真正要探的。”
青云阁。
如今的青云阁已搬至南青山,从修葺丹心宗旧址到安排几十余人的吃穿住行,苏筝和青鸟花了将近四个月。
苏筝也是这个时候才明白——琐碎的事情做起来更让人崩溃。从青云阁各殿堂的布局规划,到如何将阁内的老人安稳接到峰顶,她们二人可谓是亲力亲为,事必躬亲。功夫不负有心人,到了五月中旬,九成以上的事务终于圆满落幕。
按地形,青云阁分为前后两峰,后峰是众人的寝宫,年长的阿婆们住在后殿僻静处,最热闹的是西殿弟子居,苏筝、青鸟等人一并住在东殿。
邱芳洲接管了青云阁的部分账务。一开始,苏筝和青鸟刚刚将旧青云阁卖掉,凑钱交付给丹心堂后,她们堪称一贫如洗,以至于邱芳洲一打眼看到青云阁账本时愕然,叹息道:“你们是真穷啊。”
邱芳洲答应帮衬青云阁,此言非虚,她将刘书和一众妇人带去丹心堂,派人教她们管账。于修道一事上,司悦授人炼器,慕真教人炼丹,想学哪一种,自由选择。尚瑶挑了一些筋骨不错的孩子,单独带着她们修道。
至于对修仙无甚兴趣或天赋有限的女子,以及年幼尚不能独立修炼的孩童,则跟随连竹萱念书。
说到连竹萱,她在辞别父母后来到青云阁,矜矜业业地教书,虽然曾经在首次授课时紧张到憋不出一句话,但好在青鸟没计较。从最开始的和颜悦色、满脸天真单纯到面无表情,看着学生错漏百出的文章心如死灰,她只用了一个月。
一日,苏筝与青鸟漫步至学堂窗外,瞥见十几个学生围住连竹萱,叽叽喳喳地提问。连竹萱强颜欢笑,一一作答,问到难处时答不出来只得尬笑,看上去极有可能随时抄起砚台把自己砸晕。
性子确实是磨炼了,有没有往好的方向发展仍待探讨。
苏筝默默为她祈祷,和青鸟商议后,将桃符请来协助连竹萱。她的状态才好上不少。
第38章 噩梦
虽有尚瑶师徒和连竹萱替她们教导阁中弟子, 但光靠别人出力自己坐享其成,这种事苏筝和青鸟干不出来。
她们也常去帮忙,连竹萱那边还好说, 批阅笔记检验诗书背诵等等都是易事,尚瑶师徒这头就难办了, 青鸟天赋奇佳但也才堪堪入门, 苏筝的修为高, 可在技法上只能算是半桶水晃荡,为了不拖后腿,她俩加紧修炼, 每日将手头的事务打理完毕, 就一起打坐修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