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好像某种程度上它真是?
眼看苏筝努力维持的笑容绷不住了,青鸟替她问道:“两位来此处找谁?”
未等她们回答,“吱呀”一声,青云阁院后门被推开一个小缝,尚瑶提着个小巧的紫金葫芦,一改从前那副优哉游哉的姿态,鬼鬼祟祟地探出半个脑袋谨慎地往外看。只一眼,她就浑身一抖,睁大眼睛:“服了这俩小祖宗怎么来得这么快?!”
两个少女一齐指着尚瑶:“找她。”
“……”尚瑶关门想溜,司悦一个箭步飞身上前把脚卡在门缝里,半个身子挤了进去,紧紧扯住尚瑶衣袖,“别想走!”
尚瑶摁住司悦的小手嚎道:“干什么干什么!小孩子不要乱拽!这衣服有多贵你知道吗?!”
“我不管!”司悦拽得更狠,瞪着尚瑶,“您一声不响就走了!把我和慕真丢在锁心门三个月!三个月!我要补偿!”
“好好好等会给你——先放手放手——”
“先说好给什么!”司悦撤手。
“你想要什么?”尚瑶苦大仇深。
“师尊把您手里这瓶小葫芦赐予我们就成!”带了点得逞的笑意。
“这瓶?不成不成!”护住葫芦,拒绝。
“哦,那我继续啦。”司悦欣然伸手。
“等等等等!诶诶诶不要拽这边!另一边也不行——”
师徒二人打得火热,青鸟默默往后退了几步,苏筝目瞪口呆。
慕真看不下去她们的做派,在一旁扶额,轻咳一声转向苏筝二人:“家师与师姐向来…活泼。让二位见笑了。”
家师?师姐?
司悦看上去是比慕真大一点,应该是师姐,所以家师只能是……尚瑶。
好吧,原来这俩小玉人就是尚瑶叫过来的徒弟。
再在这里闹下去恐怕要被寻声而来的全镇百姓围观,最后还是青鸟出面把这一大两小请进了内院。
尚瑶把紫金葫芦里新炼的灵丹悉数赔给了司悦和慕真,换得司悦松手。
“这才对嘛!”司悦晃着葫芦,倒出一半丹药装进自己的锦囊,剩下的连葫芦一起抛给慕真,“接好!”慕真抬手稳当接过,面无表情地收进袖中,显然不是第一次干这事。
尚瑶人像朵花似的蔫掉了:“那一小瓶我攒了半年啊。”
她在青云客整日从容自在,好容易来了俩能治住她的人,苏筝毫不掩饰地笑出声。
真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看她吃瘪太过瘾了哈哈哈哈!
司悦与慕真是亲姐妹,两人虽有二百余岁,于狐族而言仍是半大孩子。她们从小被族里各家轮流养大,后来被尚瑶收为徒弟。尚瑶这个师尊当得叫一个随心所欲,把两个徒弟宠得无法无天。慕真性子还算沉稳,平日里安安静静的,不笑也不闹;司悦就不一样了,她那性子在尚瑶的纵容下脱缰野马般越来越闹腾。
三月前,尚瑶有意到南青山寻访刚刚下山的苏筝,她借口要带司悦和慕真去见友人,一到锁心门就把两人扔给了永贞道人。
锁心门,顾名思义,封心绝尘,弟子多修无情之道,远离世俗。此门位于长丰山下,气候凛冽,适宜静修。尚瑶与永贞道人交好,托其照看二人。
她脚底抹油似的当着徒弟面“嗖”地御剑飞走,气得司悦直跳脚又无可奈何,但碍于永贞,只得守在锁心门。
昨日,尚瑶得知苏筝的谋划立即一拍大腿,这不正好让自家那两个小祖宗有点事做吗?
慕真擅长炼丹,司悦工于炼器,有她们前来青云阁教阁中那些女子炼制丹药法器,既能帮上忙,又能让她们少缠着自己,简直一箭双雕!
尚瑶还记得自己几月前的所作所为,不敢当面传音,只给锁心门传了信。她知道司悦和慕真肯定会有怨气,没想到这两人来得这么快,昨夜传信,今天就杀到了。
苏筝看热闹不嫌事大:“你这事做的实在不厚道,她们这么闹,不算冤枉你。”
“就是就是。”司悦点头。
尚瑶瘫坐在椅子上还不忘反驳:“下次不会了!”
“此话当真?”
“为师所诺哪一件是没做到的?”尚瑶自信道。
“甚多未践之约。”一道凉飕飕的声音插/进来。
慕真不轻不重地道:“去年师姐生辰前,您说要给她把瑾水河底的鱼骨鞭捞来给她,结果到了那日,您带我们在河边钓了一整天的鱼。”
司悦来劲了,“钓了半天就三条小鲫鱼,还不够塞牙缝!”
“去年春日,您又许我们去洛川赏花,次日只留书信一封,人就没影了。”
“什么书信?就留了一张破纸条。”司悦跺脚,“‘有事外出,改日再约’,一改就是大半年!”
“所以……”慕真拂袖,“师尊的话,一个字都别信。”
尚瑶眼前一黑。
慕真继续细数着陈年旧账,司悦在一旁附和添彩,尚瑶脑壳疼得厉害,整个人都快缩到椅子底下去了。
好在青鸟及时解围,招呼刘书来带她们去参观青云阁,给了尚瑶喘息的空挡。
两个小祖宗走了,尚瑶悻悻然道:“受不了受不了。”
“两个徒弟都念着你,是好事。”青鸟劝道。
“就是!别人想要这福气还求不来呢。”苏筝看热闹不嫌事大。
尚瑶白了苏筝一眼,“不提了不提了。”
她揉了揉被扯皱的衣袖,又恢复了那副慵懒姿态。
“人我带来了,接下来你们打算如何做?”
尚瑶和她徒弟“叙旧”的时间足够苏筝和青鸟商讨了。与青鸟交换了个眼神,苏筝道:“这个么,你明早就知道了。”
第27章 谈判
南青山这一带, 能称得上像样点的地方,只有水梨乡。
水梨乡之所以能兴旺起来,全赖一家丹药铺子, 丹心堂。
这丹心堂的前身其实是个小门派,名为丹心宗。当年杨氏宗主携家带口迁居至此, 见南青山风景秀丽又远离各大仙门纷争, 便倾尽家财, 在外山一处平坦山顶建了宗门,打算在此开宗立派。
起初,丹心宗确实风光过一阵子。附近的百姓虽不懂修仙问道, 但对能延年益寿、祛病消灾的丹药符咒却极为追捧。不少修士慕名而来, 想拜入丹心宗学炼丹术, 杨氏一时志得意满,以为基业可成。
可惜好景不长,偏偏半路杀出个汶陵张氏。
张氏本是何氏的附庸家族, 后来独立出来, 在汶陵自立门户。他们收人毫无门槛,只要有一技之长, 管你出身如何、过往履历干不干净, 统统可以当门客。不仅包吃包住,还提供修炼资源和灵丹妙药, 对那些出身寒微的修士来说简直是天降馅饼。
张氏盯上了丹心宗, 结果可想而知,宗门的优秀弟子, 要么自己跑路, 要么被张氏挖走。宗门招不到新人,连当初一起建派的姐妹兄弟都陆续离开, 最后杨氏撑不下去,只得关闭外山宗门,带着剩下的人下山,在水梨乡重操旧业,改行做起了丹药买卖。
丹心宗变成了丹心堂,杨氏也从此不再纠结修仙问道的事,专心做生意。几代人经营下来,丹心堂越做越大,赚得盆满钵满。只是当年建在山顶的宗门旧址,却一直无人问津,荒废至今。
苏筝看准了这块地。
对别人来说,这里偏远、破旧,不值一提。可对青云阁而言却是再合适不过:一来,它位于南青山外山,离苏筝隐居处很近,离青云阁也不远,搬过去不用长途跋涉;二来,它地势偏僻,又位于山顶,远离闹市,要安静不少,是难得的清修之所;三来,此地多年无人问津,售价预计不会过高,等青鸟将现在居住的那座院子卖了,再加上自己典当一些丹药符咒之类的东西贴补,买下这里应该不成问题。
桃符消息灵通,她道丹心堂传承五代,从不涨价造假,堂主还时常接济贫寒人家。凭这一点,苏筝对它都添了三分好感。
这次来谈买卖,有尚瑶师徒坐镇青云阁,苏筝和青鸟才能放心出门。她们还带上了桃符,希望借着她那种能言善辩的本事,讨些便宜。
丹心堂的丹药、符咒等各类售卖的货品均陈列于一楼大厅,二层专设雅间待客,丹心堂临街而建,坐落于水梨乡最好的市口,四周商铺林立鳞次栉比,道上的行人也络绎不绝,吆喝声、嬉戏打闹声不绝于耳,这些喧嚣之声却未能传入二楼雅间半分,足见丹心堂在建造时是用了好料的。
堂内弥漫着淡淡的药香,伙计恭敬地奉上茶盏,赔着笑:“实在对不住,掌柜不在,已派人去请堂主了,劳烦三位稍候片刻。”
苏筝早听闻丹心堂主杨宜醉心炼丹,鲜少露面,也不急,与青鸟、桃符一同静候。茶过三巡,一位衣着光鲜、面容富态的中年男子三步并作两步冲上楼来,远远便拱手笑道:“贵客临门,失礼失礼!在下杨宜,乃丹心堂堂主,听闻二位有意买下南青山那块旧地?”
热情倒是热情,就是那面相没有半点生意人的精明,怎么还有些冤大头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