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完结屋>书库>惊悚推理>观心> 第10章

第10章

  敬礼问好之后成云霞继续说道:“小郎继续给施教授介绍基本情况,十分钟后会议室开会。”
  把人名和脸都对上号之后,施也转向郎月慈问道:“现在要去会议室吗?”
  “等我拿下文件。哦对,你的包也可以先放我这儿。”郎月慈带着施也走到自己的办公桌旁。
  张尚翔的办公桌在郎月慈的对面,他看着二人,小心翼翼地问:“郎哥,你跟施教授以前认识?”
  “他是我老师。”郎月慈看张尚翔诧异的眼神,忍不住笑了笑,接着说道,“他是公大的老师,我是公大毕业的,四舍五入一下。”
  “哎呀!你又逗我!这四舍五入得也太多了。”
  “郎警官今早接我来的市局,算是在你们之前认识了吧。”施也的声音不大,但刚刚好能让办公室里的人全都听见。
  郎月慈把施也的包放好,又拿了活页夹和平板,说:“我先带施教授去会议室了。”
  走出办公室,施也说道:“原来你会开玩笑。”
  “张尚翔性格不错,做事也认真,逗逗他挺好玩的,正好缓和一下气氛。”郎月慈道,“我本来也没说错,虽然你没教过我,但确实是存在师生关系的。”
  “办公室人际关系很复杂?”
  “没有。就是一小孩儿说话没遮拦,没坏心,不理他就是了。”郎月慈刷卡打开了门,让施也先进去,同时说道,“刚才谢谢你替我说话。”
  施也笑着看向郎月慈,说:“早点摊不能开发票,你请我吃早点,我替你说句话,这买卖我赚了。为了不让你赔本,明天我请你吃早餐。”
  好明媚的一个笑容,晃得郎月慈险些出神,他垂下头轻轻呼出一口气,跟了上去。
  办公室内,马博迟疑着看向李隆,问:“这真是专家吗?看着也太年轻了吧?”
  “省厅安排的,肯定有道理。”李隆一边整理着资料一边回答道。
  “可是看着也就二十多岁,感觉比我都小啊!”韦亦悦附和着,“这真不是派了个学生来吗?”
  “公大,专家,教授。”徐圣昭拿着活页夹在桌上摔了一下,“你是质疑上面的安排?是质疑公大的实力?是不懂教授和学生的区别?还是单纯听不懂中国话?”
  “诶我说你——”
  “开会去了。”徐圣昭甩手出了门。
  张尚翔拿着笔记本捂嘴偷笑,也跟着离开了办公室。
  第7章
  虽然郎月慈已经向施也介绍过了案情,但会议开始的时候众人还是从头回顾了整个案件的情况。作为现场相关物证的那本书也被拿到了会议室。法医高韵是技术大队的骨干,也是这个案件的主检法医,她来参会可以让施也更快速全面地了解情况。
  施也一边听马博介绍案发现场的环境,一边翻看着作为物证的书。在说到物证时,马博愣了下,才反应过来:“这书……是施教授您写的?”
  “对。公开上架的,算是辅助类工具书,除非是对这个专业感兴趣的,一般没人买。”施也仔细观察着书页染血的部分,“正好我有个问题要请教专业人员,这本书是在现场就这样的吗?”
  高韵回答:“是的。有现场照片。这本书被压在死者身下,大部分书页都被血液浸染,您现在翻看的这页就是当时扣在地面上的。死者颈动脉被割破,失血量很多,血液顺着地板漫延开,才会把这一页弄成这样。”
  “有做过书本下落的模拟吗?”施也问。
  高韵:“您说的是……”
  “这本书是从高处落下的还是被放在地上的?”
  “啊……这个……”高韵看了眼马博,见马博没有说话的意思,只好自己回答,“目前没考虑过这一点,如果需要的话可以让痕检同事做个模拟。”
  马博补充:“书上只有死者的指纹和血迹,现有证据不支持凶手布置现场的推论。”
  施也明显对这个答案并不满意,他说:“现场也没有陌生的脚印和指纹,难道也不支持凶杀案吗?”
  会议室瞬间安静了下来,所有人的呼吸都放轻了。
  成云霞开口:“高主任,会后麻烦痕检同事做一下模拟。”
  “好。”高韵点头。
  施也补充:“麻烦痕检再模拟一下血液的流动和浸染方向,看在颈动脉破裂出血的情况下,以死者的出血量以及尸体和书本所在的位置关系,书页是否能真的浸染到这种程度。”
  高韵立刻回答:“没问题。”
  施也终于暂时放下了那本书,这让高韵松了一口气。
  基本案情在座的人都有了解,这场会议主要就是为了回答施也的问题,自然大家都在等他说话。施也在投入工作的时候并不是个委婉的人,这时也是一样,他直接向马博询问说:“现场勘查你们肯定比我专业,刚才也介绍得差不多了。我想知道你们有排查过哪些相关人员。”
  马博介绍道:“首先是报案人。报案人是死者的邻居,根据走访调查得知,死者的邻居曾因装修扰民问题与死者发生过冲突。甚至闹到了报警,我们调取了当地派出所的出警记录,确认是在去年九月份的时候。出警调解之后二人仍有矛盾,但都没再闹大。通过调取报案人家中的安防监控和其家人的口供可知,案发时报案人与家人外出,并没有作案时间。在案发三天后报案人全家游玩回来,看到案发现场门锁被破坏,透过门缝看到了血迹并且闻到了味道才报的警。其次是死者的妹妹王澈。经过调查发现,死者生前的多份人寿保险和意外保险的受益人都是她妹妹王澈,王澈对保险的事情知情。案发时王澈与丈夫在家,且她们姐妹关系不错,在得知死者罹患癌症之后,王澈还帮着安排住院,联系医生,陪同照顾看病。且王澈的家境比死者家境好,保险金不至于构成杀人骗保的动机。同时在推测的死者死亡时间内,王澈曾接过儿媳的一通电话。那段时间王澈的孙女发烧,儿媳因为自身工作原因,打电话请求王澈第二天照看孩子。我们调取了通话记录,也找她儿媳的单位核实过,同时也看了两家的室内监控,证实他们没有说谎。”
  “死者的伴侣有调查吗?”施也追问。
  马博:“死者目前婚姻状况是离异。我们也调查了他的前夫杜君衡。案发时杜君衡不在本地,他应朋友邀约前往大安市,有往来车票和住宿登记信息为证。杜君衡和死者王淑是和平分手,没有经济纠纷,离婚后还偶有往来,在得知王淑患病之后也积极提供帮助。案发时他前往大安市就是他朋友给介绍了当地著名的中医。案发当天他跟朋友一起吃饭,之后回到住处,有监控,有目击证人和口供。都对得上。”
  施也仔细翻看了一下物证记录,提问:“痕检在死者家中提取到了杜君衡的指纹?”
  马博回答:“是的。根据杜君衡交代,在得知死者患病之后,他经常到家中照顾死者。二人虽然离婚,但感情还是有的。死者邻居和妹妹的口供也能证明这一点。”
  “他们离婚原因是什么?”施也问。
  “感情破裂。”
  施也:“婚姻存续时感情破裂,离了婚又好了?”
  韦亦悦说道:“也不是不可能吧,而且王淑66岁,杜君衡都68岁了。年轻时候觉得过不下去了,岁数大了没那个心气了也是有可能的。”
  “他们是两年前离婚的,当时死者64岁。”郎月慈说。
  韦亦悦哽了一下,没再出声。
  施也看了一眼韦亦悦,接着问道:“死者的其他社会关系都排查了?”
  “其他都排查了,死者很少与人交恶,社会关系也简单,确实没有什么值得怀疑的。”马博回答。
  施也轻轻点头,问道:“这三个人的询问有录音或录像吗?我想看一下。”
  “有。”成云霞叫了一下张尚翔。张尚翔立刻从平板里调出录像来递给施也。
  “给我点儿时间。”施也说着就点开视频。
  郎月慈坐在施也旁边,眼看着他直接把视频调到了最高倍速。
  快速看过了三个询问记录,施也放下平板,说:“目前在我看来,这个案子还是熟人作案的可能性最大。再查查死者的前夫吧。”
  “可是他有不在场证明啊。”韦亦悦说。
  施也道:“目前看来他是有不在场证明。但他在接受询问的时候有所隐瞒,需要继续去追查。”
  “他有所隐瞒?”这下不止是韦亦悦,就连李隆都表示不解,“询问时候我在场,并没有看出来他哪里有问题啊!”
  “他的动作和表情都证明他有问题。具体是撒了谎还是没说全,我得再完整看一遍视频才能给出结论。”
  施也知道自己这样的结论是很难被信服的,也不等询问,就接着耐心解释起来:“在凶杀案中,死者的伴侣作为第一嫌疑人,是需要非常仔细调查的。我看到案卷里写,调查人员有走访过杜君衡晚上吃饭的餐厅,餐厅的服务员对他有印象,说他情绪不稳定,边哭边骂人,还险些跟其他客人起冲突。这件事乍一听可能没什么,但从我的专业角度来说,我会多想一层,就是这个人平时的性格如何,他的情绪基线在哪里,这种在公众场合情绪爆发甚至影响他人的行为,是他的常态,还是非常态。我还会去看他当天有没有喝酒,有没有其他诱因,意识是否清醒。”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