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是。”
凝竹三人起身,各司其职。
青影脚程快,先行一步去喊廖神医来。
与此同时,太子府后院。
“啊!”陈雪摔落在地发出痛呼,脸色变得有些惨白,“殿……殿下……”
不等后面的话说出来,一只大手死死捏住她脸颊。
疼痛让她身子抖了抖。
眼里的惊惧,却丝毫没有让太子气焰消散半分!
“你告诉我你同楚王妃关系不好,那她为何会这般为你出头,甚至还让一个丫鬟特地来给本殿脸色!”
男人眸色阴郁,越说手上的力道也越是加重。
“殿下,妾身真的不知,许是……许是楚王妃故意这般,就想离间殿下和妾身的感情呢?”陈雪哀求的目光落在太子身上。
她这话,倒是让太子眯了眯眼。
太子眯了眯眼,虽然气焰没消散,但到底是将手收了回来。
陈雪心下暗自松了口气,垂眸时眼底闪过一抹暗光。
“殿下,当务之急是将京中流言做实。”
“也好恢复殿下的清誉。”
陈雪扯开话题,并不打算继续跟太子纠缠这件事。
反正他已经派人去找那名丫鬟。
太子淡淡扫了她一眼,“你说得不错。”
“这几日你就安心在家,若是楚王妃邀你过去,倒是可以去,但务必要先告知本殿。”
陈雪眼底闪过一抹惊讶,抬眸是则小心翼翼地应了下来。
等到太子离开,陈雪紧张的心瞬间放松,整个人如同烂泥一般瘫软在地。
她眸光下意识落在妆匣盒上的一放着粉末的梅花盒子上,想了想后缓缓起身走近。
将梅花盒子拿起,陈雪缓缓打开看着里面少了些的粉末。
眼底闪过一抹悲凉。
“希望……阿暖真的能找到解药吧。”
若是有生的机会,她怎么可能会想死呢?
陈雪将梅花盒子收起,想起今日的参汤还没来得及给太子喝下。
换了身衣服后,便去了府中膳房。
只是一路上下人们投来的鄙夷目光,让陈雪实在是无法忽视。
但也同样意识到,游船上的流言只怕是在京中传遍了。
……
用晚膳时廖神医才姗姗来迟,也顾不得吃饭,立即查看了香囊里的东西。
“这药像是南疆那边的一种毒花,这花的生长环境十分苛刻……王妃,这花的解药十分难得,只怕没办法能拿到……”
廖神医的话,惊得慕窈手中碗筷都掉在了地上。
“你,你说什么?”
慕窈摇摇晃晃地站起来,像是承受不住打击,“你说,找不到解药?”
廖神医一惊,忙虚浮一把,“王妃,并非,并非全然没有办法。”
虽然话是这么说,可连廖神医自己都没底气。
“王妃。”
凝竹上前搀扶,“您小心身子。”
慕窈坐下,眼睛死死盯着廖康,她深吸一口气,“能有几成的把握?”
廖神医眼神闪躲,支支吾吾后才道:“一成……”
一成?
慕窈瞳孔骤缩,一成的把握,跟没有把握有什么区别?
“王妃?”
见她坐在椅上低眸不语,廖神医低声喊道。
生怕慕窈忧思过甚,本就没好全的身体再旧病复发。
“我没事,你先回去吧,只是麻烦你看看能不能找到解药,需要什么随时跟我说就好。”
廖神医点了点头,随着青雾离开。
慕窈坐在椅子上,瞧着满桌珍馐再没有半分胃口。
“王妃再吃一些吧?”凝竹忧心开口,端起鸡汤来到慕窈身边。
“不吃了,一会儿王爷若是回来了,同我说一声。”
慕窈叹了一口气,起身回到后院。
她视线落在一旁放着的手帕上,瞧着上面的绣样,慕窈眼眶微红。
拿起仔细端详。
“王妃?”
青雾端上茶水,“这不是太子妃的手帕吗。”
“嗯。”慕窈淡淡应了一声,仔细收起后抬头仰望天上繁星,“青雾,你说人是不是注定要失去什么?”
父亲母亲已经死了。
唯一的朋友,也在……走向死亡的路上。
“王妃,奴婢不懂那些,只知道尽人事听天命,想必上天会一次次眷顾王妃。”
青雾的话到底是给慕窈颓靡的心注入几分力气,她缓缓吐出一口气。
“说得对,尽人事听天命。”
慕窈闭了闭眼,将不安的情绪彻底甩掉。
想着这几日京中传言,慕窈迅速写下一封书信交到青雾手中。
“送去朱雀巷,张家。”
第393章 是不是给他下套呢
凝竹将信件送到时,张静茹正指挥着院中下人将府中东西一一清点处理。
没有用的,一会也好直接变卖。
倒是有一副嫂嫂正儿八经的样子。
“是王妃送来的信?”张静茹看了眼管家,连忙放下手中东西接过查看。
在看清楚信件内容后,她眸底闪过一抹暗光,“原来是要这样……”
想了想,张静茹朝管家招手。
在耳畔低喃几句,管家眼底闪过一抹惊慌,“大夫人,会不会有点冒险?”
毕竟他们现在可不是以前的陆家,若是被人暗中察觉,只怕是会对自己招来祸端!
“就按我说的做。”
张静茹冷下脸色,不容置疑的气势瞬间压了管家一头。
管家不敢再说其他,连忙转身外出安排。
“嫂嫂。”陆渊的声音从身后响起,张静茹不紧不慢地将信件收好,转身看向上前的男子。
“今日不用温习功课?”
她柔声笑道,目光中满是一个长辈看晚辈的慈爱之色。
“学得差不多,我方才听到管家说楚王府送来信件?”
张静茹愣怔一瞬,转而无所谓地摆了摆手,“不是什么大事,你不必操心,现在当务之急是在春考上拿名次。”
陆渊看着张静茹,只觉得面前女子似乎在经历这一遭后,成长了不少。
是个很能让人放心的嫂嫂。
“嫂嫂不必瞒着我,我同楚王府关系匪浅。”陆渊上前朝着张静茹伸手,显然是要看那信件的。
关系匪浅?
张静茹眼底闪过一抹迟疑。
不过想着到底是一家人,陆渊总不是旁人的探子。
便将手中信封交了出去。
“是关于太子一事,王妃要我传些话出去,旁人应当是查不到咱们身上。”
陆渊看着信件内容,眉头逐渐紧皱。
想到今日出府时,外界的传言。
陆渊沉了沉眸子,“嫂嫂,或许我们可以用另一个办法。”
这话引起张静茹好奇。
在知晓陆渊的打算后,她唇角不自觉地勾起,眼里满是做坏事的笑意。
“那等管家回来,就按你说的再去办一次,瞧瞧看咱们这位太子爷还能有什么本事应对。”
流言有时候,可也是能压死人的!
管家刚回来,便又被陆渊赶了出去。
整整一晚上,京中各处都因今日太子妃在游船上的所言所行,又冒出不少新的言论。
但归根结底,这些流言可都逃脱不了两个字,“太子!”
以至于次日一早。
文官们又找了新的理由上奏。
“皇上,京中流言四起,事关太子储君,若皇上不能给外界一个交代,只怕京中那些学子都会生乱!”
“皇上!常言道,皇子犯法乃与庶民同罪,何况是太子!”
“皇上!京中流言需要有个交代,还请皇上能责罚太子,好安抚人心!”
一人一句皇上,吵闹得让龙椅上坐着的云帝眼里浮上烦躁。
他拧着眉看向这些上奏的大臣,各个在朝中都是有几分威望的!
若今日不处罚太子,又不知明日会闹出什么动静!
“楚王,晋王,这件事你们怎么看?”云帝将目光投向另外两个默不作声的旁观者。
燕浔眨眨眼,慢悠悠要从椅子上起身。
这磨蹭的样子,引得云帝都不耐烦起来,“得了,你坐着吧,晋王先说。”
晋王一愣,下意识扫了眼燕浔。
光看男子脸上神色,就知晓他肯定是不打算说什么的。
“皇上,臣觉得众位大臣所言有理,自陈大人在狱中自尽后,京中流言纷传,若只是禁足只怕会惹京中大乱,还是严厉处罚些可安民心。”
“如何严厉处罚?”云帝声线淡淡,似乎并没因为这件事而恼怒。
晋王斟酌后,才道:“不如暂时卸下太子身上职位,让太子在府中静思己过,等来日风波平息些再官复原职便是。”
朝中大臣隐有不满。
但多数人也明白,云帝必然不会过多处罚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