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回家!”
他怒喊一身,甩袖转身离去。
陆秩心有不甘,可实在是畏惧平阳侯发怒,急匆匆追了过去。
柳惜音更不必说,低着头全然没有来时的自傲,像只败家之犬。
“慕县主,我日后可以叫你慕姐姐吗?”
说话的是姜老将军唯一的外孙女,姜妱。
姜妱生的粉雕玉琢,像极了年画里的福娃娃,怎么看怎么可爱,也让慕窈心生几分好感。
她浅笑着点头:“姜妱妹妹喜欢就好。”
刚说完,就见小丫头满脸崇拜地看着她,说出的话却让慕窈心中一震。
“慕姐姐,我阿娘说的果真没错,你是这天下女子应该学习的榜样,我娘还说平阳侯府不知所谓,欺辱姐姐,若是我是个男孩,定然要上门求娶的。”
姜妱的娘亲也生于江南,可却没有江南女子的婉转,极有个性不说,更是在京中开创女子学武的先河。
最重要的,人家是个明理之人。
“姜大夫人谬赞了。”慕窈心中对这位姜大夫人产生了好奇,思考着等下次见面,便去拜访一下。
至少这位大夫人说的话,让她压在心口的沉重稍稍消减了些。
她怎会不知世道艰难,女子更为艰难。
那日之所以做出跪宫门的举动,也是希望日后若有女子再遭受这等屈辱,能够有力气反抗。
不至于一辈子,都困死在这院中。
“好了,你就别缠着你慕姐姐,你慕姐姐还要回家待命,等着皇上传召呢。”
姜老将军将姜妱给拉了回来,冲着慕窈温和一笑:“日后咱们多走动,你父亲在时,我对他也是敬佩的。”
提及父亲,慕窈微不可查的红了眼眶。
她点头后,便带着凝竹回到马车上。
马车外,依稀还能听到不少夫人老爷议论今日魁首之事。
而说她的那些话,无非是从嘲弄变成了惊讶,倒也有欣赏的,但更多的人仍旧觉得她离经叛道!
慕窈敛下眸子,自动将那些嘈杂声音屏蔽,手指摩挲着腰间香囊,沉默不语。
凝珠见自家小姐在想事情,也没出声打扰。
不过,眉宇间的自豪喜悦是怎么也藏不住的。
半晌,慕窈轻叹一口气,抬起头来。
“小姐得了魁首,怎瞧着还是不开心?”
慕窈随意掀开车帘,看着外面繁华景象,心中一片荒芜,“今日出了风头,只怕日后盯着的人就更多了。”
“平阳侯府总觉得小姐样样不好,如今狠狠打了他们的脸,让他们日后后悔去吧!”凝竹说着扬起下巴,双手叉腰。
慕窈被逗笑,只是心里总有些不安。
回想起了蝉大师说的话,她越发觉得父母和姑姑的死,不是意外。
或许……是利益为之?
而那时候父亲出事,最大的受益者,也只有平阳侯!
她正思量着要从什么地方入手调查时,马车忽地停下。
见凝竹下车,慕窈这才意识到已经到了慕府门口。
“慕小姐,皇上传召,您便不用下车,跟着老奴直接进宫吧。”
李公公细长的声音从马车外响起,慕窈便又坐了回去,“那就劳烦李公公带路。”
“好说。”
马车再次启动,朝着宫门口而去。
前面则是李公公的轿子。
一路上不少人侧目瞧来,慕窈则想好一会要说些什么。
从宫门口下来,慕窈冲李公公福了福身,示意凝竹一眼。
几张银票分别塞进了几位公公手中,李公公的自然是最多的。
“公公殿前忙碌,这些便拿着喝点小茶,算是慕窈孝敬公公的。”
李公公作为御前人,自然明白慕窈的意思,笑的眼角都出了褶子,“慕小姐不必害怕,今日除了嘉奖,便是询问您跟楚王之事。”
第31章 给姜家儿郎说亲
御书房内。
慕窈规矩俯首跪在殿中,等待上座皇帝召唤。
“啪!”
折子猛地被收起,皇帝的怒吼声也在殿中回荡。
“把折子退回去!一个两个胆大妄为,私下决定,简直不把朕放在眼里!”
这意有所指的话,让低着头的慕窈眼底闪过一抹暗色。
她仍旧跪在地上,没发出任何声响。
皇帝扫了眼跪在底下的身影,不紧不慢喝了口茶:“行了,起来吧。”
“多谢皇上。”慕窈缓缓起身,并未落座,垂着眉眼不直视坐上人。
“你倒是个懂规矩的,看来忠肃公在世时,没少教导你规矩,坐吧。”
皇帝冷哼声落下,慕窈也坐在了一侧。
“今日长公主送来的诗词,朕一看便知是你的字迹,还记得朕当年还是太子的时候,你父亲便经常给朕炫耀你写的字,那时候,你似乎才五岁?”
皇帝言语中多了几分怀念,多少叹了一口气。
“小女初次练字时,的确是五岁左右。”慕窈有些搞不懂皇上的心思。
她还以为方才发火,定要训斥她。
没想到竟提起她儿时事?
果然,君心深不可测!
“如今你也大了,性子倒是张扬不少,朕且问你,你跟楚王是什么时候的事?”
冰冷的视线忽然笼罩下来,慕窈放在袖中的手一紧:“回皇上,小女跟楚王初见,是在皇上您面前提及退婚一事,后来便是在长公主举办的游船会,楚王帮了小女。”
慕窈知道不能说谎,自然是如实回答。
若是她说了谎,只怕很快就能被查出来。
“在此之前,你们没见过?”
皇帝瞧着低垂眉眼的小丫头,眯了眯眼,脑海里想到燕浔那臭小子的模样。
可不像是才遇见这丫头。
倒像是很久之前就情根深种。
“是。”
慕窈点头回应,若是再往前推算,顶多也就是在楚王班师回朝时。
在京城长街上的遥遥一眼而已。
“你倒是老实,不过他既求了朕的恩典,朕也准了这门亲事,但你日后也不可言行无状!”
皇帝冷声警告,无非是让慕窈老实点。
别再搞出来什么幺蛾子,让京城内到处都是闲言碎语。
“小女谨记皇上教诲,定侍奉好王爷和太夫人。”
皇帝满意地“嗯”了一声,想到今日叫她来还有诗会魁首恩赐一事,便沉着声音开口:“你既是诗会魁首,可想要什么赏赐?”
“皇上,小女斗胆,想将赏赐换成米粥,送去常城。”
此话一出,饶是李公公都惊了惊。
要知道,常城水患的事情,如今京中可没多少人知晓。
就算那些大臣,也都是私下在御书房上讨论,出了宫可是谁都不敢说的。
“皇上恕罪,小女之所以知晓常城水患一事,乃是王爷临走前为不让小女担忧所提,小女知道后也未曾对旁人提及。”
“之所以想将赏赐换成米粥,是因为小女念起因水患而离去的父母,曾听他们说水患之后,颗粒无收,百姓穷苦,所以小女希望能换成米粥,好让常城百姓渡过难关。”
虽然她不知晓常城水患到底有多严重。
可想到父母提及水患后的模样,慕窈实在是忽视不了常城那些百姓。
大殿内久久安静,慕窈只觉得一股威压始终笼罩在她头顶。
但她也只能硬着头皮直着腰杆,等着上座之人声音传来。
“你倒是个好的,既如此朕允了,会以你的名义送去常城一批粮食。”
见皇帝声音平稳,没有恼怒。
慕窈悬着的心松了松,在被训斥了两句后,便由着李公公带着出了门。
一出了御书房,李公公忙不迭用袖子擦了擦额头,真是佩服起身侧慕窈的胆大。
“慕小姐,您到底是女眷,日后这样干预朝政之事,可千万不要再说了,免得惹怒龙颜!”
慕窈一一应下,赶在宫门落锁前出了宫。
等回到慕府时,天上已挂上月牙。
她饿的不行,忙叫王叔准备了些饭菜。
许是今日心情好,倒是比前些日子有胃口了许多。
“小姐,您进宫这段时间里,有不少人家送来了拜帖,老奴都按照小姐吩咐一一回绝了,就留了振国将军府姜大夫人的帖子。”
“姜大夫人下帖了?”慕窈被这速度震惊道。
姜妱下午才说要邀请她去振国将军府玩,这才几个时辰,帖子就送了过来。
王叔见慕窈想去,犹豫后才道:“小姐,姜大夫人下帖,提及了他家大郎姜墨言,老奴若是记得不错,姜墨言曾跟在楚王身边,是副将。”
慕窈无奈失笑,倒是没想到姜大夫人是这个心思。
“没事,明日我去一趟,跟姜大夫人说一声便好。”
姜墨言她也曾在京城长街上瞧见过,似乎是跟在燕浔身后,皮肤黝黑,看着憨厚老实的那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