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无人知晓姜见黎去了哪里,那九日前约定的秧草蒸饺,自然就没了下文。
一日见不着人,萧贞观便没由来的紧张,不知是想起了什么,竟拿着今岁亲耕礼的章程去了太康宫寻人。
太上皇老神在在地看着萧贞观在殿中左顾右盼,心下越发冷然。
“吾儿在找什么?”太上皇冷不丁出声,萧贞观叹道,“阿耶,你觉不觉得这宣华殿,有些空旷?”
“嗯?宣华殿难道不是一直都这个样子?”太上皇可没被轻易转移注意,“孤看,是吾儿心空,所以看什么都空!”
萧贞观讪笑着摸了摸鼻尖,“阿耶觉得今岁可有举办亲耕礼的必要?”
“你是皇帝,你自己决定。”太上皇打了个哈欠,“孤看你也没什么事,早点回去吧,你三天两头往太康宫跑,文武百官会以为你这个皇帝当得闲暇,保不准就给你多找些事儿干。”
三天两头?
萧贞观暗自掰着指头数了数,哪有三天两头?
不过她并未察觉到别样的意味,当真起身告辞,等人走出太康宫才陡然意识到,那番话中的提点之意,顿时后背生了一层冷汗。
阿耶在告诫她,没事儿少往京郊跑。
“青菡,你去庄子上问问,今日姜寺丞几时走得?往哪个方向走了?”
夜幕降临,姜见黎慢慢悠悠地牵着禾安回农庄,路过那片一旬前曾发生过意外的田野时,还刻意放缓了脚步。
今日休沐,她去了一趟距离长安三十里外的蒿舆山,没干什么,就是纯跑马去了。
之所以选择蒿舆山,不为别的,就为着它人迹罕至。
她给了对方足够的时机与地利,但对方并未动手。
于是她更加确信,那一晚的箭雨,是警告。
只要从此她远离萧贞观,她就可以保住一条命。
可是,事情往往并非由她一人控制。
她可以不主动接近萧贞观,但是那并不意味着,萧贞观不会主动接近她。
刚想完,禾安久停住了。
姜见黎狐疑地抬头望去。
田垄另一头,萧贞观一动不动地立在那里,盯着她一步一步靠近。
“陛,主上?”姜见黎的惊讶是真的,她没想过萧贞观会出现在此处。
“你今日去了何处?”萧贞观的语气算不得和善,怒火显而易见地被压抑着。
“臣,我,带禾安去蒿舆山。”
“为何要去蒿舆山?”萧贞观问。
“去跑马。”姜见黎解释说。
“为何这么晚才回来?”萧贞观又问。
“其实回来得并不算晚,只是蒿舆山离得远,这才耽搁了些。”
“你既知那里离得远,又何必要去?不就是想要跑马吗?你同我说一声,尽可以去上林苑的跑马场里头跑去。”萧贞观言辞越发激烈,“一声不吭就走了,谁都不知你去了哪里,万一在外头出了事……”
说到此处,萧贞观猛地顿住,“我是说,那山还是座野山,人迹罕至,万一你在山里遇上了猛兽,一个人岂能应付得过来?”
姜见黎牵着禾安的手紧了紧,低声道,“是,主上教训得是。”
“我不是在教训你,我……”有些话萧贞观不能对姜见黎挑明,只能含糊道,“总之,你日后小心些,别往没什么人的地界乱跑。”
姜见黎点了点头,提醒道,“主上,夜深了,您再不回去,家里怕是会被惊动。”
“这还要你提醒?”萧贞观没好气道,“若非为了找你……罢了罢了,你赶紧回去,今夜别乱跑了。”
“小人恭送主上。”姜见黎应声,拱手。
“恭送什么恭送,你先走。”萧贞观催促道。
路过被自己留下记号的那棵树时,姜见黎用余光留意了一番,今夜的树后,什么动静也没有。
要么是那位没收到消息,要么,是因为他忌惮萧贞观尚在此处。
倘若是后者,那么今夜注定无法太平。
果不其然,夜半三更,姜见黎再次收到了一根破空而来的羽箭。
彼时她已经熟睡,被羽箭订入枕头的声音吵醒,一睁开眼就是黑漆长箭,箭镞挨着她的右耳,再偏离半寸,她整个耳朵都得被订穿。
上次只是划破了她的外衣,这一回是在明明告诉她,再一意孤行,后果自负。
可是昨晚是萧贞观主动来寻得她,她又有什么办法?
所谓事不过三,姜见黎清楚,她再不采取行动,自己即将小命不保。
时机很快就被递到了跟前。
三月,萧贞观下令在上林苑举办春游宴。
上林苑中有一片桃林,名为桃源,桃源中遍植万棵桃树,每到季节,桃花大盛,远看如云蒸霞蔚,近看花雨成荫。
这一回春游宴的规模远远比不上上一回外邦使臣入京的上林宴,只三品以上官员及家眷列席,人头上少了大半,不过也有百十来号人。
车队浩浩荡荡地从太极宫出发,才过了崇庆坊,吴大监就过来传萧贞观的口谕。
“陛下想像姜寺丞询问万作园之事,请寺丞往前头的御驾去。”吴大监笑眯眯地开口。
在周围同僚打量的目光中,姜见黎下了马,将禾安交给羽林卫牵着,自己去了萧贞观的御驾。
“陛下急诏臣前来,不知想问万作园何事?”
萧贞观却道,“方才经过崇庆坊,你可有看中的屋舍?”
原来萧贞观还是对送她一座宅院之事不死心。
“陛下,无功不受禄。”姜见黎再次婉拒。
萧贞观挑眉,“姜卿如今倒是变得越发有骨气了,也罢,你不要朕也不强求,等你日后官位升上来,总会有的。”
“那臣就谢陛下吉言了。”
“其实朕召你过来也不是想问什么万作园的事,就是想寻你说说话。”萧贞观意有所指道,“魏娘子在后头的马车上陪阿耶阿娘呢,朕不愿打搅。”
魏延徽啊……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姜见黎顺势关切,“臣有些日子没见过魏娘子了,不知魏娘子的伤可好了?”
“好是好了,祁奉御的医术你还不信吗?”
“好了就好,县主离京之时,魏娘子还行动不便,她必然是担心的。”
“你说阿玥啊,”萧贞观道,“阿玥已经到闽福郡了,昨日才传回的书信,朕派人八百里加急将魏娘子的近况告知她了,希望她能够在出海前收到吧。”
“还是陛下思虑周到。”
姜见黎说完,马车之中陷入了安静,过了还一会儿,萧贞观才问,“到了上林苑,你想住在何处?”
“按照规矩,外臣应当住在迎松院。”
“你可算外臣,也可不算做外臣。”萧贞观给了姜见黎选择的机会,“若是想住在阿姊从前住的地方,也是能够的。”
“阿姐不在京中,臣还是住在迎松院吧,总归都在一处,也不算远。”
萧贞观一想也是,便打消了让姜见黎住的再近些的念头。
总归离得不远,应当,不会出事的。
第一百零八章
上林苑占地广博,桃源在上林苑西,三水交界之处,需乘船方能前往,自成一界,入园如隔世。
上回萧贞观来上林苑,入住的是御狩苑,御狩苑在上林苑东,与桃源相距甚远,因而这一回,她没有住在御狩苑旁的御宿宫,而是择了距离桃源较近的华清宫。华清宫是一大片建筑群的统称,宫中有东西南北中五大殿,分别为中殿嘉风、东殿蒹葭、西殿关雎、南殿桃夭、北殿淇奥,四大殿外又有迎松、采薇、柏舟、鹤鸣四院。
萧贞观为帝,自是住在中轴线上的中殿嘉风殿,太上皇与苏后入住西殿关雎殿,魏延徽也住在此殿的侧殿,东殿蒹葭原是从前萧九瑜在上林苑的下榻之处,眼下她不在,华清宫中五大殿就只有两殿开启。余下四院在五殿的外围,散落于东西南北四角,姜见黎这个五品官所下榻的迎松院在西南角。
这一片,姜见黎从未来过,出发前只知晓自己应当住在迎松院,等到了地方才发现,迎松院距离太上皇下榻的关雎殿极近。
早知如此,她还不如借一借萧九瑜的光,去住那蒹葭殿。蒹葭殿在东,与西侧的关雎殿隔了一整个华清宫,便是那位想找她的麻烦,也不会隔着嘉风殿,将手伸过来。
不过住处都已经定下了,若此时再去寻萧贞观说道,不便引人猜测,罢了,就这般吧,反正后日也就回城了,时间短促,应当不会发生什么不可预料之事。
到了华清宫,已经是未时,舟车劳顿的,大伙儿分完屋舍就去各自的屋里歇息了。
放下行李后,姜见黎环顾四周。她分得的屋子在院里最后头的一处角落,地方偏僻,屋子也小,只有正常屋舍的一半大,好就好在,这件屋子太小,只能容一人入住,她不必同其他同僚挤在一处。走到放置盥具的木架前,她发现盥盆中已经有了干净的清水,连木架上搭着的净帕也是簇新的,于是顺手将净帕放入水中浸透,仔细洗了一把脸。